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1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元对立框架下的俄罗斯媒体政治话语构建
1
作者 张立岩 张海鹰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5-18,共4页
在当代俄罗斯,大众媒体实际上是政治的一种存在和运行形式。媒体政治话语为社会提供重要信息,在社会意识中重构现实。二元对立构成媒体政治话语的符号空间,同时决定着政治传播的基本方向。这种符号对立不仅在概念内容上具有可延伸性、... 在当代俄罗斯,大众媒体实际上是政治的一种存在和运行形式。媒体政治话语为社会提供重要信息,在社会意识中重构现实。二元对立构成媒体政治话语的符号空间,同时决定着政治传播的基本方向。这种符号对立不仅在概念内容上具有可延伸性、表现出不同的类型,而且有助于媒体政治话语根据自身需要实施定位、联合或攻击功能。基于二元对立框架构建的媒体政治话语拥有高度权威性和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形成并操纵着俄罗斯社会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俄罗斯 媒体政治话语 二元对立 语言符号
下载PDF
过渡理论视域下俄语动词“идти”的语法化过程及其语用效果分析
2
作者 许凤才 刘雪倩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28-136,共9页
语法化是语言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本文以俄语动词“идти”为例,基于《大俄汉词典》对“идти”的释义,结合Бабайцева的过渡理论深入分析该动词的语义演变及语法化过程,关注其语法化路径及其语用效果,揭示俄语动词在... 语法化是语言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本文以俄语动词“идти”为例,基于《大俄汉词典》对“идти”的释义,结合Бабайцева的过渡理论深入分析该动词的语义演变及语法化过程,关注其语法化路径及其语用效果,揭示俄语动词在语义演变、语法化形成路径、语法化构式及语用效果等方面的普遍规律,为俄语词汇语法化研究提供研究思路和研究范式,同时为俄语教学、翻译及词典编纂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化 “идти” 过渡理论 语义演变 语法化构式 语用效果
下载PDF
俄国文学研究的中国学派:可能性与路径——2023年俄罗斯文学研究分会年会主旨发言
3
作者 刘文飞 《欧亚人文研究(中俄文)》 2024年第1期1-7,89,共8页
建构俄国文学研究的中国学派是新时期我国斯拉夫学者面临的迫切任务。本文作者2015年萌生创建俄国文学研究中国学派之愿景,后借助课题申报、学术研讨会、讲座、论文发表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探讨过创建这一学派的可能性与路径。本文是作者... 建构俄国文学研究的中国学派是新时期我国斯拉夫学者面临的迫切任务。本文作者2015年萌生创建俄国文学研究中国学派之愿景,后借助课题申报、学术研讨会、讲座、论文发表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探讨过创建这一学派的可能性与路径。本文是作者此类思考的最新表述之一,作者认为,中国的俄国文学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丰厚的学术遗产、完备的研究体系和齐整的人才队伍,我们在当下应充分利用好这些来之不易的条件以及千载难逢的学术机遇,在国家出台《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的语境中,从优化学科体系、完善学术体系、凸显话语体系三个方面着手,致力于建构俄国文学研究的中国学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文学 中国学派 学科体系 学术体系 话语体系
下载PDF
俄罗斯流散文学中的对话性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书写
4
作者 刘锟 彭永涛 《中国俄语教学》 2024年第1期34-43,共10页
随着全球化的加剧和跨文化交往的深入,从属于比较文学领域的流散文学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俄罗斯流散文学中所体现的民族文化和人类共同体意识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从冲突对抗到平等对话再到渗入融合的文化张力... 随着全球化的加剧和跨文化交往的深入,从属于比较文学领域的流散文学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俄罗斯流散文学中所体现的民族文化和人类共同体意识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从冲突对抗到平等对话再到渗入融合的文化张力是其主要特征。从巴赫金对话理论来看,“自我”与“他者”的主体建构、“众声喧哗”的文化复调以及尊重差异、追求共识的“外位性”和“对话性”不仅对明确流散作家身份、归纳流散作品主题、阐释流散写作内涵具有指导性作用,而且有助于进一步揭示流散文学中的文化共同体和道德共同体意蕴,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提供新表达和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散文学 对话性 人类命运共同体 他者想象 身份认同
下载PDF
大学生俄语学习焦虑与就业压力之间的关系研究
5
作者 高国翠 梁哲 《中国俄语教学》 2024年第1期84-95,共12页
外语学习焦虑是影响外语人才培养的重要情感因素。国内现有研究主要以对英语学习焦虑的研究为主,且少有对就业压力对外语学习焦虑影响的研究。本文将从俄语专业角度出发,研究俄语学习焦虑与就业压力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自主研制调查... 外语学习焦虑是影响外语人才培养的重要情感因素。国内现有研究主要以对英语学习焦虑的研究为主,且少有对就业压力对外语学习焦虑影响的研究。本文将从俄语专业角度出发,研究俄语学习焦虑与就业压力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自主研制调查问卷和半结构化访谈提纲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俄语学习焦虑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且与就业压力存在正相关关系,即学习焦虑影响就业压力,而就业压力又是导致俄语学习焦虑变化的重要因素,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语学习焦虑 就业压力 情感因素
下载PDF
基于观念词“СЕМЬЯ/家”联想实验的俄汉语言世界图景研究
6
作者 郭丽红 荣鑫 郭鑫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2期140-143,共4页
观念词“СЕМЬЯ/家”是俄汉语中都存在的、能反映民族观念的典型词汇之一。“家”观念涉及了一个民族的道德规范、生活习俗、传统文化等多个方面,是一个民族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本研究选取俄汉语中“СЕМЬЯ/家”这一重要的观念词... 观念词“СЕМЬЯ/家”是俄汉语中都存在的、能反映民族观念的典型词汇之一。“家”观念涉及了一个民族的道德规范、生活习俗、传统文化等多个方面,是一个民族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本研究选取俄汉语中“СЕМЬЯ/家”这一重要的观念词,采用联想实验、观念分析等方法,从心理语言学、语言文化学视角阐释俄汉语中“СЕМЬЯ/家”观念的文化语义异同,揭示俄汉民族的语言意识及民族文化内涵,展示俄汉民族语言世界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念词“家” 联想实验法 俄汉语言世界图景
下载PDF
中俄文化中的动物形象对比
7
作者 张莹 《今古文创》 2024年第13期128-130,共3页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不同文化系统的人,语言活动有不同的特色。俄汉语中存在不少象征意义相似的动物,但由于不同民族的社会生活方式、居住环境、文化习俗等多种因素影响,动物的形象在各民族的语言文化中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不同文化系统的人,语言活动有不同的特色。俄汉语中存在不少象征意义相似的动物,但由于不同民族的社会生活方式、居住环境、文化习俗等多种因素影响,动物的形象在各民族的语言文化中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以成语、俗语、谚语等为例,对比汉俄文化中动物的象征意义,希望能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俄文化 象征意义 对比研究
下载PDF
体检清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8
作者 侯丽娜 张爽 王洪玲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1期148-151,共4页
体检清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以效仿患者到医院进行体检为思路开展的,用以检查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掌握水平。该模式以促进学生就业、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为目标,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通过网络测试平台考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体检,暴露学生... 体检清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以效仿患者到医院进行体检为思路开展的,用以检查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掌握水平。该模式以促进学生就业、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为目标,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通过网络测试平台考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体检,暴露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的不足,然后对其扬长避短,靶向治疗,再通过复检来检验体检清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效果。本文是对差异化分班教学的进一步深入研究。通过研究表明,体检清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大学俄语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检清单 人才培养 在线测试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俄语专业特色建设实践与探究——以中国传媒大学俄语专业为例
9
作者 徐洪征 《中国俄语教学》 2024年第1期76-83,共8页
新文科建设为外语学科和外语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挑战。本文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以中国传媒大学俄语专业特色建设为例,从培养目标、定位、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和教育改革等方面,探究“俄语+传媒”特色专业建设发展路径,为培... 新文科建设为外语学科和外语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挑战。本文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以中国传媒大学俄语专业特色建设为例,从培养目标、定位、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和教育改革等方面,探究“俄语+传媒”特色专业建设发展路径,为培养服务国家战略的国际传媒人才提供实践经验参考,希冀对行业特色院校的“外语+”专业建设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俄语专业 特色建设 实践 探究
下载PDF
马丁诺夫“帝国理论”视角下的苏轼哲学思想研究
10
作者 吕卉 《中国俄语教学》 2024年第1期54-63,共10页
俄罗斯汉学家马丁诺夫结合苏轼“尽展其彦,尽泄其才”的人生际遇,论述苏轼文学作品中体现的“佛、老、孔”融摄哲学思想。其学术研究的重大意义和价值在于采用“帝国理论”视角,采用“帝国”这一核心概念来分析和考察苏轼哲学思想与中... 俄罗斯汉学家马丁诺夫结合苏轼“尽展其彦,尽泄其才”的人生际遇,论述苏轼文学作品中体现的“佛、老、孔”融摄哲学思想。其学术研究的重大意义和价值在于采用“帝国理论”视角,采用“帝国”这一核心概念来分析和考察苏轼哲学思想与中世纪“中华帝国”意识形态的实质背离,论述儒家思想实践与帝国治理的关系,阐明苏轼“不为大用”的根本原因。这一独特的研究视角、方法思路和价值判断为国内学界苏学研究提供了一些他者视角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А.С.马丁诺夫 苏轼 哲学思想 帝国理论
下载PDF
基于俄罗斯心理语言学视阈的“言语影响”理论诠释
11
作者 龚天艺 周民权 《中国俄语教学》 2024年第1期9-16,共8页
言语影响是指发话人在将话语主题、受话人情境及其他沟通条件均纳入综合考量的前提下,有意择取和组织语言手段和话语方式,从而对受话人产生复杂的情感—认知—沟通影响,达成发话人预设的言语/行动应答行为。本文基于俄罗斯心理语言学研... 言语影响是指发话人在将话语主题、受话人情境及其他沟通条件均纳入综合考量的前提下,有意择取和组织语言手段和话语方式,从而对受话人产生复杂的情感—认知—沟通影响,达成发话人预设的言语/行动应答行为。本文基于俄罗斯心理语言学研究视域,系统诠释言语影响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探索各类认知—意志语篇中言语影响模式的区分与互动,以期为发掘营造融洽交际氛围、促进社会和谐的言语影响话语机制提供可资借鉴的人文观察和理性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影响 俄罗斯心理语言学 言语操控 类型学研究
下载PDF
斯拉夫早期语法文献中关于同音异义问题的论争及影响
12
作者 尹旭 《中国俄语教学》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同音异义现象是人类语言无法回避的话题,长期为词典学家、语义学家所重视。斯拉夫世界对其的研究始于15—17世纪,与现代不同的是,彼时学者重点关注同音异义词对的区分,进而提出正字法中的字母置换原则,并针对置换字母(符号)对的构成、... 同音异义现象是人类语言无法回避的话题,长期为词典学家、语义学家所重视。斯拉夫世界对其的研究始于15—17世纪,与现代不同的是,彼时学者重点关注同音异义词对的区分,进而提出正字法中的字母置换原则,并针对置换字母(符号)对的构成、应用对象、使用位置等多个议题进行了长期的论争,最终以斯莫特利茨基语法中的实施原则为蓝本构建了现代教会斯拉夫语的规范正字法体系。不过随着新的大罗斯民族语言的形成,该原则在延续了标准语传统的俄语中仅保留了部分残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音异义现象 字母置换原则 古代俄语 现代俄语
下载PDF
俄语基里尔字母表变迁中的语言本体规划问题探析
13
作者 尹旭 《欧亚人文研究(中俄文)》 2024年第1期23-30,90,共9页
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基里尔字母自创建后传入古罗斯起至今已历千年,在不同历史时期曾出现多次针对字母表的语言本体规划行为。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俄语基里尔字母历史上的每次规划都是由语言内因素驱动,... 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基里尔字母自创建后传入古罗斯起至今已历千年,在不同历史时期曾出现多次针对字母表的语言本体规划行为。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俄语基里尔字母历史上的每次规划都是由语言内因素驱动,语言外因素综合影响之下的产物,而具体规划行为均由国家层面支持方得实现,同时规划方向的选择都与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有明显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里尔字母 俄语 语言本体规划 文字改革
下载PDF
概念、语义与用途:从三个维度诠释类义词典研究
14
作者 句云生 《中国俄语教学》 2024年第1期17-25,共9页
类义词典源于许多词典对词语不作词义阐释,而以近义词替代的方法进行编纂,主要探讨词汇的类义关系。词汇是一个丰富却不杂乱的体系,有其自己可类聚的系统性。词与词之间有多种联系,汇集形成不同的聚合体。类义词典就是词汇系统中的一种... 类义词典源于许多词典对词语不作词义阐释,而以近义词替代的方法进行编纂,主要探讨词汇的类义关系。词汇是一个丰富却不杂乱的体系,有其自己可类聚的系统性。词与词之间有多种联系,汇集形成不同的聚合体。类义词典就是词汇系统中的一种根据物类上的意义关系及相关特征形成的庞大词语集合。本文旨在探讨类义词典的术语内涵、语义关系类型,结合俄、汉语中类义关系的划分标准,研究类义词典在科学词汇加工、核心词汇体系建构、语言词汇教学方面的应用。通过对类义词典词汇系统的理论考察和具体的语义分析,来发掘类义词典的语言学价值、其分布和聚合特点,挖掘其在词汇描写中的巨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典学 类义词典 词汇体系 类义关系 词汇加工
下载PDF
А.И.Новиков的语篇语义研究
15
作者 吴丹凤 《中国俄语教学》 2024年第1期26-33,共8页
于20世纪80年代开启了俄语语篇语义研究的先河,采取心理语言学的研究路径,将语篇视为言语思维单位,认为语篇语义作为思维组织,是理解的结果。他主张在揭示语篇理解机制的基础上进行语篇语义研究,强调语篇接受者在这一过程中的能动性,从... 于20世纪80年代开启了俄语语篇语义研究的先河,采取心理语言学的研究路径,将语篇视为言语思维单位,认为语篇语义作为思维组织,是理解的结果。他主张在揭示语篇理解机制的基础上进行语篇语义研究,强调语篇接受者在这一过程中的能动性,从结构、形成机制两个方面区分了语篇的两种语义——内涵和涵义,提出用所指图来表征语篇内涵的结构,并深入阐述了涵义的本质,及语篇类型对语篇涵义的制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语语篇语义 心理语言学路径 理解 内涵 涵义
下载PDF
反义共现成语的内部语义结构研究
16
作者 李羽涵 《外文研究》 2024年第2期19-26,105,106,共10页
反义共现成语作为特殊的语言现象,强调成素之间在某一概念维度上存在反义关系,其内部语义结构是概念建构和认知识解的结果。从内部语义结构的类型和关系两方面对反义共现成语进行全面系统的跨语言研究,总结出反义共现成语根据语义透明... 反义共现成语作为特殊的语言现象,强调成素之间在某一概念维度上存在反义关系,其内部语义结构是概念建构和认知识解的结果。从内部语义结构的类型和关系两方面对反义共现成语进行全面系统的跨语言研究,总结出反义共现成语根据语义透明度可分为组合义、比喻义、规约义三种层层递进的语义类型,语义结构内部呈现出同义反复、反义并列和语义预设三大语义关系。此研究可为现有的成语研究提供一定的补充与发展,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知和把握反义共现成语的本质,促进成语教学和翻译实践工作的开展,加深跨文化交流与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共现成语 内部语义结构 语义类型 语义关系
下载PDF
论曼德尔施塔姆《关于但丁的谈话》对“乌戈利诺问题”的消解
17
作者 裴丹莹 《中国俄语教学》 2024年第1期64-75,共12页
曼德尔施塔姆的但丁批评在20世纪可谓独树一帜。“乌戈利诺问题”出自但丁《神曲·地狱篇》第33章中的“暧昧”书写,批评界就乌戈利诺是否“食子”的话题展开了连绵几个世纪的讨论。曼德尔施塔姆在《关于但丁的谈话》中从音乐美学入... 曼德尔施塔姆的但丁批评在20世纪可谓独树一帜。“乌戈利诺问题”出自但丁《神曲·地狱篇》第33章中的“暧昧”书写,批评界就乌戈利诺是否“食子”的话题展开了连绵几个世纪的讨论。曼德尔施塔姆在《关于但丁的谈话》中从音乐美学入手,细致分析了乌戈利诺在狱中的自白,解构了传统的但丁批评范式,消解了该话题的二元性表征,从而恢复了“天真读者”的权利,为但丁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范例。与此同时,在对传统但丁解读进行“解构”并进行“再创造”的过程中,曼德尔施塔姆本人的诗学理念得到了完整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德尔施塔姆 《关于但丁的谈话》 “乌戈利诺问题” 《神曲·地狱篇》
下载PDF
舍斯托夫“自明性”反思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18
作者 俞航 《中国俄语教学》 2024年第1期44-53,共10页
作为与陀思妥耶夫斯基有着共同民族灵魂的思想家,俄国白银时代哲学家列夫·舍斯托夫在克服18世纪启蒙规划所形成的理性自明性层面,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继承了反思现代性的珍贵遗产。舍斯托夫关注伦理问题,认为康德的理性自律... 作为与陀思妥耶夫斯基有着共同民族灵魂的思想家,俄国白银时代哲学家列夫·舍斯托夫在克服18世纪启蒙规划所形成的理性自明性层面,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继承了反思现代性的珍贵遗产。舍斯托夫关注伦理问题,认为康德的理性自律的伦理观不足以解决“善与恶”的问题,原因在于其中隔绝了超验维度,此时他将目光再次转向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借鉴的同时,舍斯托夫也因时代和思想体系等原因而与陀思妥耶夫斯基产生了一定的分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舍斯托夫 陀思妥耶夫斯基 自明性
下载PDF
OBE视角下高校外语基础课程学习评价研究与实践——以“俄语语法1”为例
19
作者 王明琦 贾慧敏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4年第1期68-71,共4页
文章以外语类俄语专业核心课程“俄语语法1”为例,对国内高等教育改革背景和教育理论进行简要的分析和评价,随后提出要实现从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的转变,以国标、OBE理念和国际国内先进理论为指导,在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 文章以外语类俄语专业核心课程“俄语语法1”为例,对国内高等教育改革背景和教育理论进行简要的分析和评价,随后提出要实现从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的转变,以国标、OBE理念和国际国内先进理论为指导,在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变革,构建“多元化”动态发展性评价模式。该模式除了关注学科知识体系外,更加注重学生能力和综合素养的考查,突出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全面发展,促进学生成才成人。通过项目实施,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认知能力,还促进了师生双方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 学习评价 俄语语法
下载PDF
俄语翻译的研究脉络与展望——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20
作者 张玉姣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4期46-51,共6页
该研究以2002—2023年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有关俄语翻译的673篇文献为数据来源,借助文献计量法和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俄语翻译研究领域文献进行可视化呈现,量化分析其研究现状及热点,探讨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对未来发展趋势提出... 该研究以2002—2023年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有关俄语翻译的673篇文献为数据来源,借助文献计量法和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俄语翻译研究领域文献进行可视化呈现,量化分析其研究现状及热点,探讨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对未来发展趋势提出预测与展望。研究结果表明:俄语翻译研究热点主要包括翻译原则及策略、翻译人才的培养;俄语翻译在研究范式、方法与工具、理论层面的创新程度存在不足;同一学科、交叉学科间的研究者合作有待加强;翻译理念呈现出滞后化特征;翻译原则与策略相关研究亟待提升;翻译人才培养机制应以时代需要为导向进行调整。未来俄语翻译研究可能将更加注重跨学科交叉;语料库在词典编纂、机器翻译、翻译研究和语言教学领域的应用前景也将成为重要研究方向;翻译技术及机器翻译领域的研究也将继续成为研究热点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语 俄语翻译 研究热点 知识图谱 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