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莫里森小说中的创伤叙事 |
史敏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
2013 |
15
|
|
2
|
谈《红色英勇勋章》中的印象主义与自然主义 |
孙红洪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1 |
5
|
|
3
|
华裔美国作家男性主体意识与女性主体意识的二元对立 |
杨洁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4
|
《最蓝的眼睛》中的人物自我同黑人社区的游离与融合 |
郑玉荣
|
《长春大学学报》
|
2009 |
3
|
|
5
|
亨利·詹姆斯作品中的“美国性”建构 |
王庆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6
|
浅议《年轻的古德曼·布朗》中形象的寓意 |
陈洁
|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
2006 |
2
|
|
7
|
美国文学中的旅行与美国现实 |
廖永清
张跃军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8
|
阁楼上的“疯男子”:《身体艺术家》中的塔特儿先生 |
姜小卫
|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9
|
从《残树》看韩素音的自传体叙事艺术 |
胡勇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10
|
华人警察眼中的纽约唐人街——评华裔美国作家林景南的《突击搜捕》与《蛇不会跑》 |
薛玉凤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1
|
异质文化冲突下对黑人女性身份认同的思索——以托妮·莫里森作品为例 |
张秀见
|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
2015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