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简·奥斯丁的小说《爱玛》中反讽的艺术特色 |
刘丹翎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3 |
18
|
|
2
|
托马斯·哈代与西奥多·德莱塞创作之比较——以《德伯家的苔丝》、《珍妮姑娘》为例 |
曾青梅
王淑良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
2014 |
1
|
|
3
|
浅析《无名的裘德》中淑的女性形象 |
俞瑢
|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2
|
|
4
|
庞德《诗经》英译本动物怨刺意象的翻译策略 |
刘晓梅
|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7 |
1
|
|
5
|
《喜福会》中的民族中心主义思想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消极影响(英文) |
王华荣
|
《红河学院学报》
|
2005 |
1
|
|
6
|
高校《外国文学》教学模式的探析 |
胡严艳
|
《贺州学院学报》
|
2014 |
1
|
|
7
|
论爱默生、梭罗和惠特曼笔下“自然”主题的演进 |
黄丹
|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
2
|
|
8
|
论误译之克服——一种文化解释学的分析范式 |
李捷
|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1 |
0 |
|
9
|
沈从文小说的背景化叙事 |
罗勋章
|
《湖北社会科学》
|
2006 |
0 |
|
10
|
库尔特·冯内古特后现代主义小说中的嵌套式结构分析 |
许文茹
|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0 |
|
11
|
评《红色英勇勋章》中的人本主义伦理思想 |
陈向俊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0 |
|
12
|
论西学中译的文化杂合及非文化殖民性 |
王富
|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0 |
|
13
|
奥斯丁小说的女性自我意识 |
白忠德
|
《商洛学院学报》
|
2008 |
0 |
|
14
|
论谷崎润一郎作品的“臻美”追求及其特质 |
王维雅
|
《商洛学院学报》
|
2008 |
0 |
|
15
|
哈代小说创作表层结构中的美学维度——析《德意志军团中忧郁的轻骑兵》 |
陈礼珍
|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04 |
0 |
|
16
|
由福柯《疯癫与文明》解读鲁迅小说中的标志性人物 |
曾丹
|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
2015 |
0 |
|
17
|
奥斯汀代表作的反讽特色 |
牛洁
|
《科教导刊(电子版)》
|
2020 |
0 |
|
18
|
浅谈《野性的呼唤》中巴克的象征意义 |
李萃
谭勇
|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3
|
|
19
|
《傲慢与偏见》中微观言语行为与人物刻画分析 |
王军
|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4
|
|
20
|
《嘉莉妹妹》中的女权意识分析——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视角下 |
洪秀芸
|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