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3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晚清到五四:外国文学翻译走向现代之路
1
作者 张智中 赵曼 《社会科学论坛》 2024年第3期208-217,共10页
五四时期的外国文学翻译盛况空前,任淑坤《五四时期外国文学翻译的言说与实践》一书研究视角切中该时期多维的翻译言说与实践关系,披沙拣金,突破五四时期翻译史研究以言说为依据、默认翻译实践与言说一致的模式,使言说与实践的多维关系... 五四时期的外国文学翻译盛况空前,任淑坤《五四时期外国文学翻译的言说与实践》一书研究视角切中该时期多维的翻译言说与实践关系,披沙拣金,突破五四时期翻译史研究以言说为依据、默认翻译实践与言说一致的模式,使言说与实践的多维关系从隐身走向现形。一则见解高卓,从宏观视角对五四时期的译本作系统和整体考察;再则其探骊得珠,以《新青年》为典例,从微观角度探究五四时期大量外国文学作品传入盛况。引而申之,触类而长,其研究对当今中国文学走出去极具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时期 外国文学翻译 言说与实践 多维关系 《新青年》
下载PDF
“窃火”与“煮肉”:鲁迅与裴多菲的精神联系
2
作者 王锡荣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8-87,共10页
鲁迅从早年接触裴多菲后,就为其精神所吸引和折服,从而成为中国第一个评介裴多菲的人,并一生赞扬、评介裴多菲,热心地帮助青年译者译介裴多菲。鲁迅从裴多菲的思想精神中汲取了爱国主义思想、精神界战士特质、特立独行和“横眉冷对”性... 鲁迅从早年接触裴多菲后,就为其精神所吸引和折服,从而成为中国第一个评介裴多菲的人,并一生赞扬、评介裴多菲,热心地帮助青年译者译介裴多菲。鲁迅从裴多菲的思想精神中汲取了爱国主义思想、精神界战士特质、特立独行和“横眉冷对”性格以及“反抗绝望”的精神意志,而且可以看到其内在逻辑。鲁迅评介、传扬裴多菲,正是“从别国窃得火来”“煮自己的肉”,并同时传播给国人,为使中国重新屹立于东方而造成大群的新的战士,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裴多菲 精神联系
下载PDF
浪漫诗学视域下诺瓦利斯百科全书思想探析
3
作者 曹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131-141,共11页
“百科全书”或“百科全书式”是早期浪漫主义者在其论著中较常提及的术语。诺瓦利斯百科全书的思想正处于从启蒙到自然形而上学的转折时期。浪漫化的元素出现在百科全书的普遍化趋势中。与法国的百科全书派不同的是,诺瓦利斯设想百科... “百科全书”或“百科全书式”是早期浪漫主义者在其论著中较常提及的术语。诺瓦利斯百科全书的思想正处于从启蒙到自然形而上学的转折时期。浪漫化的元素出现在百科全书的普遍化趋势中。与法国的百科全书派不同的是,诺瓦利斯设想百科全书要尽可能采用浪漫的形式。百科全书是浪漫诗学的一部分。而这种“浪漫”的百科全书任务是将科学和艺术的“混乱”系统化,并重建“整体科学”,实现各个分裂部分的统一性。片断、小说、杂记等都是诺瓦利斯浪漫诗学的载体。在他看来,真正的诗学是追逐自由的光辉,摒弃理性的独断主义,克服学科之间的壁垒,打通主观与客观的隔阂,从而恢复到整体世界的一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诗学 诺瓦利斯 百科全书
下载PDF
观风俗:19世纪欧洲中国小说阅读史的一个视角
4
作者 宋莉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5,共9页
在中国不登大雅之堂的小说,自17世纪传入欧洲后却登堂入室,入藏各类图书馆,由私人藏书变为公共藏书,使中国小说文本得到妥善保存,传播范围不断扩大。19世纪随着东方学的兴起,中国小说以风俗志形式进入欧洲阅读史,东方学家认为小说比其... 在中国不登大雅之堂的小说,自17世纪传入欧洲后却登堂入室,入藏各类图书馆,由私人藏书变为公共藏书,使中国小说文本得到妥善保存,传播范围不断扩大。19世纪随着东方学的兴起,中国小说以风俗志形式进入欧洲阅读史,东方学家认为小说比其他著作更具有观风俗的优势。中国小说以译本和中文刻本形式流通欧洲,看似其读者各有所属,实则他们之间相互交叉、影响,都以观风俗为阅读旨趣,并指向中国形象的建构。中国小说也以翻译、改编、戏仿等多种形式逐渐成为欧洲文学的一部分。19世纪欧洲的中国小说阅读史,体现了世界文学以一种渐趋融通的方式呈现和接纳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学。它促使我们思考如何理解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和包容力,以更好地推动文明互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小说 阅读 观风俗 世界文学
下载PDF
试论幕府末期日本水户藩的尊王思想
5
作者 游翠英 吴光辉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37-44,共8页
作为前近代日本朱子学派的重要支派之一,德川光圀开拓的水户学派以推崇并提倡“尊王攘夷”思想而闻名于世。审视江户时代,尤其是幕府末期,尽管日本接受了缘起中国的这一思想,却对孟子的革命思想、朱子学的大义名分加以转化,令它转换为... 作为前近代日本朱子学派的重要支派之一,德川光圀开拓的水户学派以推崇并提倡“尊王攘夷”思想而闻名于世。审视江户时代,尤其是幕府末期,尽管日本接受了缘起中国的这一思想,却对孟子的革命思想、朱子学的大义名分加以转化,令它转换为将皇室、幕府、诸侯、臣民凝聚为一体的正统观念;尽管日本将这一思想落实到水户藩主持的《大日本史》编撰事业之中,却在中国儒者朱舜水的支持下,令它成就了一段以日本、日本史为核心的历史撰述;尽管日本未曾彻底否定所谓的“华夷秩序”,却通过这一思想的诠释,令它成为反对以中国为中心,标榜“万世一系”的天皇制的思想源泉;尽管日本在江户时期遭遇到来自西方思想的冲击,“攘夷”由此也成为迫在眉睫的课题,却依据神话传说、时代演绎、儒佛对话的历史叙事,借助它而树立起以神道为中心的日本主义思想,整体而言,在幕府末期,尽管来自中国的“尊王攘夷”思想在日本得以传承、演绎,最后成为本土化的神国思想,但是这一思想却也经历了不少的误读与曲解,产生了不小的冲突与对抗。因此,梳理这一思想在日本的流变轨迹,可以为我们把握原典、找寻问题、构筑批评、形成对话,乃至正确地理解与把握这一范畴提供一条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幕府末期 日本 尊王 华夷秩序 神道思想
下载PDF
流动、传承、变革“:跨大西洋”关系的文学重构
6
作者 谭源星 王影君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02-107,共6页
跨大西洋文学研究经历了从关注英美两国文学的矛盾、冲突、融合,到聚焦英国文学对北美和南美文学的多重影响力,再到研究欧美(洲)、非美(洲)文学在政治、国家和民族身份、商业印刷、生态环境等不同主题下的交互过程,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流... 跨大西洋文学研究经历了从关注英美两国文学的矛盾、冲突、融合,到聚焦英国文学对北美和南美文学的多重影响力,再到研究欧美(洲)、非美(洲)文学在政治、国家和民族身份、商业印刷、生态环境等不同主题下的交互过程,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流动性。目前,跨大西洋文学研究重点突出小说这一文学体裁,而跨大西洋诗歌在这一语境下的地位有些尴尬。同时,文学似乎总是在回应政治问题,导致“文学性”本身被大量削弱。新的跨大西洋文学研究需要在平衡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上下功夫,丰富研究的文学体裁,更加关注传递的、循环的、偶然的文学经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大西洋 身份 殖民 生态 重构
下载PDF
《朝花夕拾》民间文化研究
7
作者 刘鹏 刘馨贝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1-73,共3页
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这本散文集全以叙事为主,讲述了鲁迅先生从幼年到青年再到去日本留学的经历,其文学意义很大。这部作品是在其面对他人攻讦以及被当时政府通缉的情形下完成的,反映出了他当时的一些内心想法... 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这本散文集全以叙事为主,讲述了鲁迅先生从幼年到青年再到去日本留学的经历,其文学意义很大。这部作品是在其面对他人攻讦以及被当时政府通缉的情形下完成的,反映出了他当时的一些内心想法,对当时社会的现状的批判。同时,整个《朝花夕拾》的内容中,大多都是关于鲁迅先生小时候的一些生活及社会环境介绍,抛开文学价值来看,这本散文集还蕴含了丰富的民间文化研究价值,其笔下的那个时代的描写、当地的民情、民俗,对现在来说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朝花夕拾》 文学价值 民间文化
下载PDF
多维视野中的歌德研究——以思想史进路的研究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莫光华 《社会科学论坛》 2023年第1期100-109,共10页
歌德作为迄今为止最多才多艺的知识分子之一,其文学作品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重点,其思想史地位却往往为人忽视。该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学界基于文学本位和思想史视角的歌德研究,然后讨论了思想史进路的歌德研究之理论与方法,进而以《德国教养... 歌德作为迄今为止最多才多艺的知识分子之一,其文学作品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重点,其思想史地位却往往为人忽视。该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学界基于文学本位和思想史视角的歌德研究,然后讨论了思想史进路的歌德研究之理论与方法,进而以《德国教养与世界理想》为例,考察了歌德研究的思想史维度,并指出歌德研究的思想旨趣或在于融通中西的元思维,读者唯有沉浸于宏阔的思想史空间,同时精读歌德的文本,才可能全面反思作为诗人和思想家的歌德的超时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德 思想史 歌德学
下载PDF
19世纪上半叶的韩国唐诗学——以申纬为中心
9
作者 徐宝余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0-59,共10页
申纬是李氏朝鲜后期著名诗人、画家、书法家,他的诗歌深受中国诗歌的影响,早年诗路略显狭窄,18岁后因受李匡吕的影响而广泛学习六朝唐宋的诗作,44岁后因入燕京,受翁方纲父子影响,诗学再次发生转向,提出“由苏入杜”的主张。尽管他的诗... 申纬是李氏朝鲜后期著名诗人、画家、书法家,他的诗歌深受中国诗歌的影响,早年诗路略显狭窄,18岁后因受李匡吕的影响而广泛学习六朝唐宋的诗作,44岁后因入燕京,受翁方纲父子影响,诗学再次发生转向,提出“由苏入杜”的主张。尽管他的诗作总体呈现出宋型诗歌的面貌,但他受唐诗的影响还是比较深刻。他在诗歌中大量运用唐诗元素,笔下也有不少是纯粹的唐风诗。他晚年编选的三部唐诗选,特别是《七律彀》和《唐诗画意》,在唐诗选本上具有独特的诗学价值。他的诗学理念,特别是论诗诗,也深受唐诗的影响,或是在唐诗学的背景下才得以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纬 韩国诗学 唐诗学 唐诗选本 论诗诗
下载PDF
狄更斯的基督教情结
10
作者 周启华 郭栋 《安康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72-77,共6页
文学与宗教彼此独立又紧密相连。狄更斯作为一名基督徒,基督教信仰对其思想与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文章主要从狄更斯与基督教的结缘、狄更斯与博爱思想的相融、狄更斯对圣经艺术样式的套用三个方面分析并揭示狄更斯的基督教情结。
关键词 狄更斯 基督教情结 博爱思想 圣经艺术样式
下载PDF
谭献文学结社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红红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69-74,共6页
晚清文学家谭献一生交游广泛,参与了众多诗社集会、唱和联吟等文学活动。谭献在人生的各个不同时期均有文学结社及集会,其早年、中年的文学结社有切磋技艺,提高自我诗词创作水平的目的,晚年参与文学集会则因其文坛威望,具有指导同人创... 晚清文学家谭献一生交游广泛,参与了众多诗社集会、唱和联吟等文学活动。谭献在人生的各个不同时期均有文学结社及集会,其早年、中年的文学结社有切磋技艺,提高自我诗词创作水平的目的,晚年参与文学集会则因其文坛威望,具有指导同人创作的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谭献 文学结社 词社
下载PDF
论德意志帝国时期德语文学中的两种中国套话
12
作者 叶雨其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8-166,共9页
在德意志帝国时期的德语文学中,“祛魅化”和“赋魅化”共在的中国套话构成了德语文坛的独特景观。这一针对他者的双重言说隐含了德国人的自我修辞:一方面,通过对中国祛魅,德国人试图构建“国家民族”的身份意识;另一方面,借由对中国赋... 在德意志帝国时期的德语文学中,“祛魅化”和“赋魅化”共在的中国套话构成了德语文坛的独特景观。这一针对他者的双重言说隐含了德国人的自我修辞:一方面,通过对中国祛魅,德国人试图构建“国家民族”的身份意识;另一方面,借由对中国赋魅,德国人渴望找回“文化民族”的自我认同,克服二元分裂的精神危机。中国套话的双重性折射出彼时德国人两种正在凝固化的自我认知,认识他者套话背后的自我修辞性,对我们理解西方话语里中国形象的实质乃至构建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话语而言,均具有一定的意义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意志帝国 德语文学 中国形象 套话
下载PDF
女性凝视?——观看、知识与伊莎贝拉·博德的东南亚旅行
13
作者 郭劼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36-47,共12页
本文聚焦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旅行家伊莎贝拉·博德(Isabella Bird, 1831-1904)旅行记录《前往金色半岛》(The Golden Chersonese and the Way Thither)(1883)。这部作品以信件的方式写成,记录了1879年博德在英属马来半岛一带的旅行。... 本文聚焦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旅行家伊莎贝拉·博德(Isabella Bird, 1831-1904)旅行记录《前往金色半岛》(The Golden Chersonese and the Way Thither)(1883)。这部作品以信件的方式写成,记录了1879年博德在英属马来半岛一带的旅行。博德一生去过世界很多地方、出版过很多游记。在她旅行生涯的后期,摄影扮演了重要角色。虽然博德前往东南亚之时,尚未研习摄影,但她已在娴熟使用视觉手段来观察并进行图像记录。尽管个人角度在博德的观看中占有地位,但她作品很大程度上采用了帝国的视角。依靠着这个政治化视角,博德得以分享威权,积极参与了英帝国对这一地区的知识建构。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博德的行旅生涯中,女性身份并非毫无意义。身为女性,博德得以较为方便地与当地女性互动,从而获得了独特的观察机会。此外,她对性别问题的关心在作品中也展露无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莎贝拉·博德(Isabella Bird) 《前往金色半岛》 旅行文学 观看 知识 帝国 性别
下载PDF
日本明治“末日主题”科学小说与“世纪末”思潮
14
作者 何冰洁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41-49,共9页
明治科学小说中出现了不少有关“末日”的叙述,这与现代天文学新发现、人们对未来的恐慌有关。在追求“科学”与“进步”的明治日本,“末日主题”科学小说的登场似乎有违时代潮流之嫌。然而,交织着传统与现代、进步与衰颓的末日叙事正... 明治科学小说中出现了不少有关“末日”的叙述,这与现代天文学新发现、人们对未来的恐慌有关。在追求“科学”与“进步”的明治日本,“末日主题”科学小说的登场似乎有违时代潮流之嫌。然而,交织着传统与现代、进步与衰颓的末日叙事正是“世纪末”思潮的真实反映。日本在明治30年代以后兴起“世纪末”思潮,是文学界对于革新的时代要求的回应。“世纪末”颓废倾向的深层潜藏着对革新的期待,标志着在逐步走近现代文明、完成产业革命的日本,出现了反对现代化、否定功利主义的质疑之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明治时期 科学小说 “末日主题” “世纪末”
下载PDF
世界大舞台文学主题的喜剧展开及其思考
15
作者 李欣怡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12-115,共4页
“世界大舞台”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盛行的文学主题,展开就是人生如戏,每个人都是舞台上的演员,这个主题可以有多角度的阐释方式。文章选择了阿拉伯民间故事《一千零一夜》中《睡着的人和醒着的人》,英国莎士比亚的喜剧《驯悍记》,意大... “世界大舞台”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盛行的文学主题,展开就是人生如戏,每个人都是舞台上的演员,这个主题可以有多角度的阐释方式。文章选择了阿拉伯民间故事《一千零一夜》中《睡着的人和醒着的人》,英国莎士比亚的喜剧《驯悍记》,意大利薄伽丘的《十日谈》中第三天第八个故事,试图分析“世界大舞台”主题的喜剧展开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复兴 世界大舞台 主题学 喜剧 身份互换
下载PDF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教学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骆小所 王渝光 杨瑞鲲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2期106-112,共7页
本文根据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语言使用的客观实际,以中介语和交际中介语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为指导,探寻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教学的特点。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西南少数民族的汉语交际中介语,力图分析其在使用范围、习得方式、变化速度、发展趋... 本文根据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语言使用的客观实际,以中介语和交际中介语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为指导,探寻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教学的特点。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西南少数民族的汉语交际中介语,力图分析其在使用范围、习得方式、变化速度、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特点,并从交际的实际需要出发,提出交际中介语与教学中介语互动的新思路,以求制定符合客观实际的指导策略,改进现行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教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效地提高汉语教学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汉语教学 教学中介语 交际中介语 互动
下载PDF
浅谈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起源
17
作者 徐丽云 《文学艺术周刊》 2023年第17期22-25,共4页
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到19世纪上半叶达到顶峰,在当时的欧洲普遍流行,是欧洲文学史上炽热的一页。它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对个性解放的要求,是启蒙运动之后思想文化领域对当时封建古典主义文化的抵抗。就语... 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到19世纪上半叶达到顶峰,在当时的欧洲普遍流行,是欧洲文学史上炽热的一页。它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对个性解放的要求,是启蒙运动之后思想文化领域对当时封建古典主义文化的抵抗。就语源上说,浪漫主义源于中世纪的法语“传奇”或“小说”,寓意推崇民族特色、传奇色彩和丰富的想象力。欧洲浪漫主义源远流长,它与近代欧洲的社会环境、政治思想、文艺思潮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思潮 浪漫主义文学 19世纪上半叶 欧洲文学史 近代欧洲 欧洲浪漫主义 思想文化领域 个性解放
下载PDF
英国19世纪宗教与小说创作关系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增 龙瑞翠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0-127,共8页
人高于动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作为精神的社会存在,人必然是要寻求精神依托的,而宗教就是其中一个重要选择。在维多利亚时代,由于工业革命及科学的发展,人们可能已经不再相信传统的宗教,但他们依然需要宗教作为精神的依托,因而虔诚信教... 人高于动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作为精神的社会存在,人必然是要寻求精神依托的,而宗教就是其中一个重要选择。在维多利亚时代,由于工业革命及科学的发展,人们可能已经不再相信传统的宗教,但他们依然需要宗教作为精神的依托,因而虔诚信教依然是那个世纪的一个重要标志,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社会精英,甚至是科学家和进化论支持者都是宗教的信仰者。这一时期的宗教体现出一种世俗化的倾向,它反映在人们的日常道德行为之中,成为一种社会公众性的意识形态以及智性生活的中心,成为人们生活的核心和空洞信仰的能量来源。身为维多利亚时代一分子的作家也必然受到那个时代宗教情势的影响。作为时代敏感的晴雨表,他们体验并感知着宗教的变革,并自觉不自觉地用自己的笔将其反映出来,文学与宗教呈现出一种密切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创作 宗教世俗化 福音主义 牛津运动 宗教性
下载PDF
从现代汉语词汇看基本范畴词汇的特点 被引量:10
19
作者 高兵 杨同用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1-104,共4页
基本范畴词汇词形最简单,而在现代汉语中更是很多都是单音节词,因而也就具有较强的构词能力,即使是双音节词,其潜在的构词能力也是不容否认的。因为基本范畴是人类认知的基本层面,语言的表达也就更多地依赖于基本范畴词汇。交际中更多... 基本范畴词汇词形最简单,而在现代汉语中更是很多都是单音节词,因而也就具有较强的构词能力,即使是双音节词,其潜在的构词能力也是不容否认的。因为基本范畴是人类认知的基本层面,语言的表达也就更多地依赖于基本范畴词汇。交际中更多情况下使用的都是基本范畴词汇,只有在特殊需要的情况下才使用非基本范畴词汇。基本范畴词汇最简洁,最容易理解、最常用,也就最容易解释说明非基本范畴词汇,词典中也就最容易充当释义用词。基本范畴词汇在组合上也有自己的特点,这就是与其搭配的词语是比较自由的。与非基本范畴词汇不同,基本范畴词汇多可以自由地出现在句子的不同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范畴词汇 构词 释义 组合
下载PDF
论芥川龙之介小说中的利己主义 被引量:18
20
作者 杨锐 韩争艳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633-635,共3页
芥川龙之介小说中利己主义者的不同表现:显性的和隐性的利己主义。作家又是在两种情境中对显性的利己主义进行描绘和刻画的:即面对生死与否的利己主义选择和非生死关头的利己主义选择——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中的选择。通过对其小说中进... 芥川龙之介小说中利己主义者的不同表现:显性的和隐性的利己主义。作家又是在两种情境中对显性的利己主义进行描绘和刻画的:即面对生死与否的利己主义选择和非生死关头的利己主义选择——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中的选择。通过对其小说中进化后的利己主义和原始的利己主义的分析,对芥川创作的潜在意识有一个更清晰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川龙之介 利己主义 日本文坛 社会关系 人际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