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以诗的眼光表现生活——读帕乌斯托夫斯基的两篇小说 |
程正民
|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流变·敞开·不可说:作为事件的记忆诗学 |
刘佳
|
《语文学刊》
|
2024 |
0 |
|
3
|
西尔维亚·普拉斯《镜子》的陌生化解读 |
王欣欣
|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
2024 |
0 |
|
4
|
空间“界限”与人物塑造——以洛特曼对果戈理小说中艺术空间的认识为例 |
伍廖圆
康澄
|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5
|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评《19世纪西方文学思潮研究(第三卷):自然主义》 |
杨春泽
|
《中国教育学刊》
|
2024 |
0 |
|
6
|
书写“人”的故事——英国传记文学理论发展简述 |
徐洲洋
|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7
|
作为观念史现象与审美范式的浪漫主义——洛夫乔伊与艾布拉姆斯浪漫主义研究之比较 |
于鑫宇
|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24 |
0 |
|
8
|
《剑桥中国文学史》三个“追求”——以“元明清”文学史撰写为中心 |
杜桂萍
|
《国际汉学》
|
2023 |
0 |
|
9
|
消解、重构与合作:论后人类主体生成的三个路径 |
雷碧乐
|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23 |
0 |
|
10
|
“世界文学”批判:帕斯卡尔·卡萨诺瓦“文学世界共和国”思想研究 |
李志艳
唐晨曦
|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1
|
何谓城市文学跨学科研究? |
王桃花
黄美琪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2
|
重审伊藤虎丸的鲁迅研究 |
范阳阳
|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13
|
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叠错合离 |
刘澍芃
|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14
|
生物学视角对格伦·A.洛夫实用生态批评的建构作用 |
王兵兵
|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5
|
清代楚辞学研究的拓展与深化——评陈欣教授《清代楚辞学文献考释》 |
严琴
许松
|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16
|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四个基本特征 |
邹广胜
高公荣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
2003 |
34
|
|
17
|
论大学英语慕课建设应该避免的误区 |
蒋艳
马武林
路小明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8 |
26
|
|
18
|
论杜波依斯的“双重意识”及其对美国黑人文学的影响 |
郭晓洋
马艳红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10
|
|
19
|
痴迷的自然情结——论泰德·休斯的自然观与自然诗 |
李增
刘国清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4
|
|
20
|
再现、记忆、复原——欧美创伤理论研究的三个方面 |
师彦灵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