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文本的回流:由《东海遗闻》看域外汉文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
|
《国际汉学》
|
2023 |
0 |
|
2
|
《格列佛游记》中叙事者与小说的真实性研究 |
翟平丽
|
《中国民族博览》
|
2023 |
0 |
|
3
|
试析《秀拉》中的黑人女性形象 |
郑成英
李道柏
|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4
|
全麻术中恶性高热1例 |
马亚群
白丽英
王汝敏
潘宁玲
|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5
|
人性的复苏——解析霍桑《红字》的人物 |
薛静
王庆光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8
|
|
6
|
《百年孤独》与《丰乳肥臀》的母亲形象比较 |
宋德伟
尹太辉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7
|
性和爱的分离——性别(gender)视角的夏目漱石与村上春树比较研究 |
张小玲
赵春先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1 |
2
|
|
8
|
颠覆传统:拉什迪短篇小说集《东方,西方》解读 |
蒋虹
李升炜
|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
2
|
|
9
|
混沌的阈限:自我探寻·艺术抉择·审美人生——以《他们眼望上苍》为例 |
陈红梅
|
《三峡论坛》
|
2019 |
58
|
|
10
|
颠覆与超越——元小说写作手法下的《法国中尉的女人》 |
王淑芳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3
|
|
11
|
论《呼啸山庄》中的人物形象和哥特艺术手法 |
孙冬梅
|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04 |
2
|
|
12
|
底层的人们: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小人物 |
惠继东
|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
2010 |
6
|
|
13
|
城市化带来的不安——从一个侧面看威拉·凯瑟和沈从文的作品 |
彭阳辉
隋一诺
|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07 |
1
|
|
14
|
文化身份的坚守与性别身份的困境——裘帕·拉希莉小说中侨居海外的印度妻子形象分析 |
张玮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2015 |
3
|
|
15
|
论苔丝悲剧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
杨月秋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3
|
|
16
|
人文焦灼与民族记忆——《赫索格》中的人文关怀与犹太民族境遇的关系 |
汪汉利
|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3
|
|
17
|
契诃夫笔下的小人物形象庸俗主题论——以《醋栗》、《姚尼奇》、《钉子上》和《宝贝儿》中的小人物形象为例 |
惠继东
|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
2014 |
6
|
|
18
|
《儿子与情人》蕴涵的哲学观 |
何昌邑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7 |
1
|
|
19
|
流淌着“真”与“善”的华美乐章——论库普林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 |
李哲
林森
|
《石家庄学院学报》
|
2009 |
1
|
|
20
|
父权规训与男性想象——解读康拉德小说《黑暗的心》 |
王进
张颖
|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6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