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隐喻·主题·记忆——论张爱玲小说的政治叙事 |
张文东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2
|
战火中的燕子红——《圣天门口》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
乔春雷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
2008 |
0 |
|
3
|
《文心雕龙·神思》的心源思想 |
唐辉
|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
0 |
|
4
|
文学奖美学的建构——评任东华的《茅盾文学奖研究》 |
郑国友
|
《宜宾学院学报》
|
2012 |
0 |
|
5
|
双性视角下的《欲望城》 |
田右英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
2012 |
0 |
|
6
|
恢复“现实主义”的尊严——汪政、刘醒龙对话《圣天门口》 |
刘醒龙
汪政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
2008 |
15
|
|
7
|
“边缘”写作的“天真”与“真实”——以黄永玉《无愁河的浪荡汉子·朱雀城》为例 |
陈浩文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8
|
论湘西少数民族文学与湘楚文化的关系 |
吴正锋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