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我心素以闲,清川淡如此”——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天人之际
1
作者
卞良君
《红河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20-23,共4页
中国古代诗歌之于自然美,通常习惯于将其“人化”,在情景浑成、主客交融的基础上,让物为心服务,景为情服务,客体为主体服务,具体表现为以物比德、以象尽意和山水畅神。这构成了中国古代诗歌的一大民族特色。这与中国人对自然美认识的逐...
中国古代诗歌之于自然美,通常习惯于将其“人化”,在情景浑成、主客交融的基础上,让物为心服务,景为情服务,客体为主体服务,具体表现为以物比德、以象尽意和山水畅神。这构成了中国古代诗歌的一大民族特色。这与中国人对自然美认识的逐步加深和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等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诗歌
天人之际
以物比德
以象尽意
山水畅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梅村体的诗史特征
2
作者
曾垂超
《闽江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14-18,共5页
诗史特征是梅村体的首要特征。比较全面地结合吴伟业文学观点,指出他所认识的"诗史"包含"诗与史通"、"史外传心之史"两层含义,在创作实践中分别表现为"事俱征实"和强烈的主观抒情性。
关键词
吴伟业
梅村体
诗史
叙事
抒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心素以闲,清川淡如此”——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天人之际
1
作者
卞良君
机构
广东海洋大学文学院
出处
《红河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20-23,共4页
文摘
中国古代诗歌之于自然美,通常习惯于将其“人化”,在情景浑成、主客交融的基础上,让物为心服务,景为情服务,客体为主体服务,具体表现为以物比德、以象尽意和山水畅神。这构成了中国古代诗歌的一大民族特色。这与中国人对自然美认识的逐步加深和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等关系密切。
关键词
中国古代诗歌
天人之际
以物比德
以象尽意
山水畅神
Keywords
China ancient times poetry
Between nature and person
the scenery serve for the mood
Consciousness take the objective shape as the backing
The tour mountain hydro energy lets the person mood be joyful
分类号
I207-209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梅村体的诗史特征
2
作者
曾垂超
机构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出处
《闽江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14-18,共5页
文摘
诗史特征是梅村体的首要特征。比较全面地结合吴伟业文学观点,指出他所认识的"诗史"包含"诗与史通"、"史外传心之史"两层含义,在创作实践中分别表现为"事俱征实"和强烈的主观抒情性。
关键词
吴伟业
梅村体
诗史
叙事
抒情
Keywords
Weiye
MeicunStyle' poems
epic
narrate
lyric.
分类号
I207-209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我心素以闲,清川淡如此”——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天人之际
卞良君
《红河学院学报》
200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梅村体的诗史特征
曾垂超
《闽江学院学报》
200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