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附生还是共生?——中国古代诗稗依存关系论略
1
作者 吴丽娜 《嘉兴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0-76,共7页
在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诗歌与稗官小说两种文体,确切地说,是诗歌与叙事性散体文之间,看似泾渭分明,却在很多情况下互相交叉,其二者的关系在不同情况下呈现出稗附于诗、诗附于稗、诗稗共生这几种双向相依、若即若离的状态,具有复杂性。... 在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诗歌与稗官小说两种文体,确切地说,是诗歌与叙事性散体文之间,看似泾渭分明,却在很多情况下互相交叉,其二者的关系在不同情况下呈现出稗附于诗、诗附于稗、诗稗共生这几种双向相依、若即若离的状态,具有复杂性。诗稗二者之间这种附生或者共生的复杂关系是中国古代诗学与叙事学两股力量互补与互斥、对话与融合、分流与并进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稗 附生 共生 依存关系
下载PDF
安史之乱后唐诗的吴风日盛与气骨顿衰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志清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1期53-58,共6页
安史之乱不仅使大唐帝国从此一蹶不振,而且使唐诗从此"气骨顿衰"。为避胡尘,北人"东奔向吴国",以吴地为中心的江南成为北人南移的首选地。南下士人深度融入江南文化,在客观上造成南北文化的交流,而原本就精英荟萃... 安史之乱不仅使大唐帝国从此一蹶不振,而且使唐诗从此"气骨顿衰"。为避胡尘,北人"东奔向吴国",以吴地为中心的江南成为北人南移的首选地。南下士人深度融入江南文化,在客观上造成南北文化的交流,而原本就精英荟萃的吴地也就更加人才济济。从中唐活跃的诗人看,或者避难南迁,或者游学江南、游宦江南,他们人生经历中的江南元素,让他们更加容易迎合六朝趣尚,自觉接受吴地山水文化的熏染。于是,诗坛吴风日盛,唐诗中心南移,诗歌格局发生了由北盛南衰到南盛北衰的逆转,诗歌气象也阳刚剧减,"气骨顿衰"成为自安史乱后整个中晚唐诗歌的走向,诗风由阳刚雄浑转向阴柔温润,由昂扬豪迈转向苍凉疲老,由高瞻远瞩转向回眸凭吊,由浪漫华彩转向现实平淡,即便是李白的诗也趋于力疲神软,没有了盛唐时那种一飞冲天的浩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史乱后 吴地生态 南重北轻 气骨顿衰 唐诗
下载PDF
杨巨源诗歌色彩与意境的交融
3
作者 谢卫平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5期61-65,共5页
作为中唐优秀的诗歌能手,杨巨源的诗在艺术上善于使用色彩,利用色彩营造意境,这在其描写战争题材与军旅生活的诗歌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他的诗作既是写实的涂绘,又不乏浪漫的渲染,为读者营造出了一个个真实而又富于诗意的意境。诗人惊人... 作为中唐优秀的诗歌能手,杨巨源的诗在艺术上善于使用色彩,利用色彩营造意境,这在其描写战争题材与军旅生活的诗歌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他的诗作既是写实的涂绘,又不乏浪漫的渲染,为读者营造出了一个个真实而又富于诗意的意境。诗人惊人的色彩感悟能力、表现能力建立在他细致入微的观察基础上,奠基于他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独到的心理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巨源 诗歌 色彩 意境
下载PDF
司空曙涉佛诗述论
4
作者 刘倩倩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64-68,共5页
司空曙是“大历十才子”中的重要一员,其现存诗歌中有41首涉及寺庙、僧侣、佛学术语等佛教因素。司空曙所受佛教影响,一方面源于唐朝崇佛风尚的浸润,一方面源于诗人对前人“吏隐”思想的沿袭。司空曙的涉佛诗,从题材上可分为赠别类、游... 司空曙是“大历十才子”中的重要一员,其现存诗歌中有41首涉及寺庙、僧侣、佛学术语等佛教因素。司空曙所受佛教影响,一方面源于唐朝崇佛风尚的浸润,一方面源于诗人对前人“吏隐”思想的沿袭。司空曙的涉佛诗,从题材上可分为赠别类、游历访遇类、题咏类。司空曙的涉佛诗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用语浅近、意境超妙,闲淡清静、真切感人,天然浑成、不饰雕琢。研究司空曙的涉佛诗,可从细部了解大历诗歌的艺术风貌,并深入了解大历时期佛教对文学作品的渗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空曙 涉佛诗 题材 艺术特色
下载PDF
元稹悼亡诗的情感取向与艺术特色
5
作者 王秀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71-75,共5页
悼亡诗的创作由来已久,潘岳等人的悼亡诗情感真挚、深切感人。元稹创作的悼亡诗则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历史上,元稹的悼亡诗与艳情诗并称于世。相较于艳情诗的华艳绮丽,他的悼亡诗更有一种返璞归真之感,情真意切、催人泪下,具有极高的... 悼亡诗的创作由来已久,潘岳等人的悼亡诗情感真挚、深切感人。元稹创作的悼亡诗则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历史上,元稹的悼亡诗与艳情诗并称于世。相较于艳情诗的华艳绮丽,他的悼亡诗更有一种返璞归真之感,情真意切、催人泪下,具有极高的艺术表现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悼亡诗 元稹 情感 艺术特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