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清代甘肃竹枝词中的陇右民俗文化
1
作者 冉耀斌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25-133,共9页
竹枝词是中国古代受民间歌谣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特殊诗歌体裁。自中唐刘禹锡、白居易的《竹枝词》流行以后,历代创作竹枝词的诗人层出不穷,歌咏各地民情风俗的地方竹枝词也不断涌现,蔚为大观。清代是竹枝词创作的鼎盛时期,描写陇右民情风... 竹枝词是中国古代受民间歌谣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特殊诗歌体裁。自中唐刘禹锡、白居易的《竹枝词》流行以后,历代创作竹枝词的诗人层出不穷,歌咏各地民情风俗的地方竹枝词也不断涌现,蔚为大观。清代是竹枝词创作的鼎盛时期,描写陇右民情风俗的竹枝词的数量也较多。陇右地区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黄金路段”,处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要道,不但受中原文化的熏陶,也有西北少数民族文化和西域文化的影响,民风民俗极为丰富多彩,其节日民俗、日常民俗、少数民族民俗都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情。本文通过清代甘肃竹枝词中所描写的陇右民俗文化来探讨陇右民俗文化的特点和历史文献价值,为中华竹枝词的研究和陇右民俗文化的研究贡献一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甘肃竹枝词 陇右民俗文化
下载PDF
民族共同体的想象与认同——论“九一八”国难诗歌的建构功能
2
作者 王璇 田野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40-45,共6页
“九一八”国难诗歌的苦难书写深入国民的精神世界,彰显出建构民族共同体的诗学功能和现实品格,表征为基于想象、趋于认同的建构过程。首先,共同体感觉及其引发的集体记忆是建构民族共同体的条件,此时的民族共同体表征为一种基于想象的... “九一八”国难诗歌的苦难书写深入国民的精神世界,彰显出建构民族共同体的诗学功能和现实品格,表征为基于想象、趋于认同的建构过程。首先,共同体感觉及其引发的集体记忆是建构民族共同体的条件,此时的民族共同体表征为一种基于想象的共同体。其次,建立歧感与凝聚共识的书写策略、“他者—自我—集体”的实现路径使得民族共同体由想象趋于认同。在促进民族共同体的想象与认同方面,“九一八”国难诗歌暗含的共同体意识发挥出强大的建构功能,为后世文学提供了思想的范例和行动的模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一八”国难诗歌 民族共同体 想象 认同 建构
下载PDF
范伯子诗学渊源考论 被引量:3
3
作者 黄伟 董芬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129-134,共6页
范伯子是晚清诗坛上"以布衣而名满天下"的本色诗人,其诗学理念也呈现出传统诗学大结裹期重总结、善融通等诸多特点。"瓣香前哲无休歇"是范伯子诗学涂辙的法门自述,在其所标举的诗家楷模中,除却备为称道的李、杜、... 范伯子是晚清诗坛上"以布衣而名满天下"的本色诗人,其诗学理念也呈现出传统诗学大结裹期重总结、善融通等诸多特点。"瓣香前哲无休歇"是范伯子诗学涂辙的法门自述,在其所标举的诗家楷模中,除却备为称道的李、杜、韩、苏、黄诸家之外,桐城派与同光体似乎与范伯子的诗学渊源最为密切。后世学者的研究目光也大都聚焦在范伯子与桐城派、同光体诗学理念的纠结异同上,往往忽视了范氏家族一以贯之的庭训家法对伯子诗学理念的开启熏染之功,也低估甚至忽略了范伯子素所敬仰的"太初师"曾文正与授业恩师刘融斋在其诗学取法轨辙上留下的深刻印迹与导夫先路的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伯子 诗学渊源 曾国藩 刘熙载
下载PDF
陈宝箴集外诗文钩沉续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经富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8-145,共8页
湖南巡抚陈宝箴是晚清有影响的封疆大吏。2005年,中华书局出版了《陈宝箴集》。几年来,未入集的陈宝箴遗诗遗文若干篇又被搜集,并予以整理。这批陈宝箴遗诗遗文提供了了解陈宝箴生平经历、人事关系的新材料,具有较高的文献资料价值。两... 湖南巡抚陈宝箴是晚清有影响的封疆大吏。2005年,中华书局出版了《陈宝箴集》。几年来,未入集的陈宝箴遗诗遗文若干篇又被搜集,并予以整理。这批陈宝箴遗诗遗文提供了了解陈宝箴生平经历、人事关系的新材料,具有较高的文献资料价值。两首五言古诗展示了陈宝箴作诗的功力;郭嵩焘挽联概括了郭嵩焘忧国忧民、为天下先的识见气度;谢委署湖北布政使折有助于考证陈宝箴两次代理湖北布政使的原因、时间;周堪庚别传歌颂了明朝遗民周堪庚的气节忠义;李必昌寿序帮助我们了解寿序的写法和过去的风俗礼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宝箴 集外诗文 续补
下载PDF
清代如皋女作家熊琏的诗歌创作 被引量:1
5
作者 杜霖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117-123,共7页
熊琏是活跃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的如皋著名女作家,其诗歌成就突出,题材丰富、多样。咏怀诗充满了忧生之嗟,伤逝之叹;咏物诗是其身心的自画像;咏古诗体现了作者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强烈的女性意识;游仙诗是其遭遇不幸后的一种精神寄托。
关键词 熊琏 诗歌 题材
下载PDF
晚清文学思想对传统诗学体用观的超越及学术史意义——从“诗界革命”到“摩罗诗学”
6
作者 马建高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5期68-77,共10页
从晚清开始,中国文学思想多以西方思想文化为其理论资源,或倡导革新传统的“诗界革命”,或建构破旧立新的“摩罗诗学”,从传统诗学的基本内涵着手,超越崇尚中正平和的传统文学思想,以唤起民众,救国图强。这既是诗学观的超越,也是国民性... 从晚清开始,中国文学思想多以西方思想文化为其理论资源,或倡导革新传统的“诗界革命”,或建构破旧立新的“摩罗诗学”,从传统诗学的基本内涵着手,超越崇尚中正平和的传统文学思想,以唤起民众,救国图强。这既是诗学观的超越,也是国民性的改造,更是近代中国文学思想的创举。“诗界革命”与“摩罗诗学”的意图和方法不只具有历史的价值,更有现代的学术史意义。新的诗学观的提出,为文学发展的方向和审美旨趣提供了另一种可能。“诗界革命”与“摩罗诗学”东西方文化异质冲突的诗学表征、以诗歌精神启动社会变革的诗之用、文学思想的革故鼎新、另一种审美范式的建立可能及其所引申的问题,值得审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界革命 摩罗诗学 传统诗学 体用观 学术史意义
下载PDF
陈三立与湖湘诗派
7
作者 胡迎建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6-123,共8页
同光体诗派的领军人物陈三立,青年时代在长沙受湖湘诗派影响,但后来诗风大变,师法对象由六朝诗转向唐宋诗,并逐渐转向宗法韩昌黎、黄山谷诗。进入民国后,湖湘诗派之后学反而受同光体特别是陈三立的影响。同光体诗派后来居上,居诗坛正宗。
关键词 陈三立 湖湘诗派 同光体
下载PDF
范当世玩月诗篇何以煊赫晚清诗坛
8
作者 王育红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129-134,共6页
甲午战争爆发的次月中秋,范当世仰天浩歌《中秋次韵高季迪张校理斋玩月》,抒发浓厚的思乡之情、沉重的身世之感,以及对时局的关怀、对前途的忧念等;风格奇崛伟健,兀傲雄杰,沉郁悲壮;次高启诗韵,圆转自如,缘情随事,不以原韵为累;具有苏... 甲午战争爆发的次月中秋,范当世仰天浩歌《中秋次韵高季迪张校理斋玩月》,抒发浓厚的思乡之情、沉重的身世之感,以及对时局的关怀、对前途的忧念等;风格奇崛伟健,兀傲雄杰,沉郁悲壮;次高启诗韵,圆转自如,缘情随事,不以原韵为累;具有苏黄以文为诗、喜唱和为诗的特征。中秋之作,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历来公认为绝唱,而陈三立、汪辟疆则俱推范诗而为绝唱。范当世玩月诗篇能在晚清诗坛煊赫一时,其中奥秘发人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当世 中秋玩月诗 绝唱
下载PDF
人格·风景·时事:论沈家本的诗歌创作
9
作者 杨霖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85-90,共6页
沈家本是晚清著名法学家,亦留存六百余首诗歌,收录于《枕碧楼偶存稿》中。他用诗笔努力塑造时代所需要的典范人格,以情感深厚的笔调书写风景,以慷慨的史笔记录晚清的重大时事。沈家本在晚清诗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研究其诗可深化对沈家本... 沈家本是晚清著名法学家,亦留存六百余首诗歌,收录于《枕碧楼偶存稿》中。他用诗笔努力塑造时代所需要的典范人格,以情感深厚的笔调书写风景,以慷慨的史笔记录晚清的重大时事。沈家本在晚清诗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研究其诗可深化对沈家本其人及学术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家本 《枕碧楼偶存稿》 法学家 典范人格 风景 家国情怀
下载PDF
七子之歌(组诗)
10
作者 闻一多 《神州学人》 2000年第2期27-27,共1页
邺有七子之终不安其室。七子自怨自艾,冀以回其母心。诗人作《凯风》以愍之。吾国自《尼布楚条约》迄旅大之租让,先后丧失之土地,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臆其悲哀之情,盖有甚于《凯风》之七子,因译其中与中华关系最亲切者七地,... 邺有七子之终不安其室。七子自怨自艾,冀以回其母心。诗人作《凯风》以愍之。吾国自《尼布楚条约》迄旅大之租让,先后丧失之土地,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臆其悲哀之情,盖有甚于《凯风》之七子,因译其中与中华关系最亲切者七地,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亦以励国人之奋斗云尔。国疆崩丧,积日既久,国人视之漠然,不见夫法兰西之ALSACE LORRAINE耶?“精诚所至,金石能开。”诚如斯,中华“七子”这归来其在旦夕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子之歌 闻一多 祖国统一 诗歌欣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