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明清苏州作家群笔下的戏曲人物形象与晚明启蒙思潮
1
作者 方嘉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9-158,共10页
以李玉为首的明清之际苏州作家群,其人物创作动机并不仅仅来源于新兴市民阶层意识及东林党人学说,而且在很深的程度上受到了晚明启蒙思潮的影响。在他们的作品中,对底层人物高尚道德的刻画与称颂体现了启蒙思潮中“圣人与凡人一”的阶... 以李玉为首的明清之际苏州作家群,其人物创作动机并不仅仅来源于新兴市民阶层意识及东林党人学说,而且在很深的程度上受到了晚明启蒙思潮的影响。在他们的作品中,对底层人物高尚道德的刻画与称颂体现了启蒙思潮中“圣人与凡人一”的阶级平等观念;对豪侠英雄救世急难的描写反映了启蒙思想家“赤手以缚龙蛇”的斗争精神与“救民于水火”的兴亡担当;对巾帼女性远胜男子的智慧、才华、武力的赞美则是受到了启蒙思想中女性主义觉醒与性别平等观的影响。只有正确认识到启蒙思潮在晚明文艺领域广泛而深入的作用,才能对苏州作家群的创作及其理念有更加准确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思潮 苏州作家群 明清传奇
下载PDF
明代泰州学派与“侠”略论 被引量:2
2
作者 何宗美 张娴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1-70,共10页
泰州学派是明代心学流变中特殊的一脉,其思想游离于传统价值观之外,饱受争议却又颇具魅力。分析泰州学派种种"出位"言行的产生原因,备受其推崇的侠精神之作用不可小觑,可以说,正是尚侠的理念引领他们在心学"异端"... 泰州学派是明代心学流变中特殊的一脉,其思想游离于传统价值观之外,饱受争议却又颇具魅力。分析泰州学派种种"出位"言行的产生原因,备受其推崇的侠精神之作用不可小觑,可以说,正是尚侠的理念引领他们在心学"异端"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深刻地影响了其思想言行以及后来的文风。同时,侠这一源远流长的文化元素经由泰州学派之手,也呈现出了不同于先前的特征,不仅与心学紧密联系,更与儒家、佛家思想交相辉映,在实践层面、思想层面和文学层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州学派 中国侠文化 心学 狂禅派 文学影响
下载PDF
明代文学思潮研究的力作──评廖可斌《复古派与明代文学思潮》 被引量:2
3
作者 周明初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6期121-122,共2页
明代文学思潮研究的力作──评廖可斌《复古派与明代文学思潮》周明初明代特别是明代中期以后,文学流派众多,文学理论纷陈,其中最引人注目、对明代文学发展影响最大的当推复古派和它的理论主张。在明代中后期,复古运动有三次之多,... 明代文学思潮研究的力作──评廖可斌《复古派与明代文学思潮》周明初明代特别是明代中期以后,文学流派众多,文学理论纷陈,其中最引人注目、对明代文学发展影响最大的当推复古派和它的理论主张。在明代中后期,复古运动有三次之多,它前潮未平,后波又起,前后相继,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古派 浪漫文学思潮 明代文学 复古运动 思潮研究 审美理想 古典诗歌 诗文创作 审美特征 文学理论
下载PDF
“本色论”的原初内涵与理论张力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尊举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3-116,共4页
近年来关于唐顺之"本色论"性质和价值的争论,实则与文学史的研究理念密切相关,即:我们应该如何妥善处理探求本义与阐发意义之间的平衡关系?结合唐顺之自身的学术思想与诗文创作来看,其"本色论"的确具有浓重的心性... 近年来关于唐顺之"本色论"性质和价值的争论,实则与文学史的研究理念密切相关,即:我们应该如何妥善处理探求本义与阐发意义之间的平衡关系?结合唐顺之自身的学术思想与诗文创作来看,其"本色论"的确具有浓重的心性主义色彩。然而,其自身具备的理论张力对传统的文学思想构成了极大的冲击,并对明代中后期文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我们只有全面地了解其原初内涵与理论张力,才能在不违背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充分认识其于明代文学思想史上的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色论 矛盾表述 心性主义 理论张力
下载PDF
试论袁宗道对公安派的开创之功 被引量:2
5
作者 雍繁星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7-112,共6页
公安三袁于晚明标举性录,一扫复古摹拟之弊。从流变的角度看,袁宗道在思想方面实为两弟之先导,在文学方面则受宏道之影响大一些。本文试就宗道的开创之功略加探讨。
关键词 公安派 袁宗道 开创之功
下载PDF
公安派与阳明后学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兆路 《浙江学刊》 CSSCI 1995年第2期81-85,90,共6页
公安派与阳明后学吴兆路公安派是明代后期崛起的以湖北公安人袁氏三兄弟为领袖的一个文学流派。袁宗道,字伯修,在开创文派的过程中起了先导作用,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为该派主将.成就最大,贡献最多,袁中道,字小修,为中郎的... 公安派与阳明后学吴兆路公安派是明代后期崛起的以湖北公安人袁氏三兄弟为领袖的一个文学流派。袁宗道,字伯修,在开创文派的过程中起了先导作用,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为该派主将.成就最大,贡献最多,袁中道,字小修,为中郎的文学主张作了某些辩解和补充工作。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派 袁宏道 泰州学派 心学异端 性灵说 袁中道 西方合论 《焚书》 中国文学 阳明后学
下载PDF
明朝中后期狎妓之风与文学创作 被引量:1
7
作者 滕新才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59-164,共6页
明朝中后期娼妓业特别兴盛,文人学士狎妓成风。娼妓以其聪明才智促进了明代文学创作的繁荣,并带动了戏剧、音乐、舞蹈、民歌艺术的大发展,开拓了明代文学的新天地。
关键词 明朝中后期 娼妓 文学
下载PDF
明代宁夏籍作家胡侍四考
8
作者 田富军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4年第6期168-172,共5页
胡侍(1492—1554),明代中期诗文作家,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官至鸿胪寺右少卿。与"前七子"中的何景明、康海友善,有多部著述传世。前人关于其籍贯、字号的考订过于简单或存在偏颇,关于"夺秩编民"后的"诏复&qu... 胡侍(1492—1554),明代中期诗文作家,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官至鸿胪寺右少卿。与"前七子"中的何景明、康海友善,有多部著述传世。前人关于其籍贯、字号的考订过于简单或存在偏颇,关于"夺秩编民"后的"诏复"问题多从古人之说,未进行深入辨析。通过考辨可以确定:胡侍籍贯宁夏;字承之;号蒙谿(溪)、蒙谿(溪)山人、蒙谿(溪)胡子、蒙谿(溪)子等;在34岁被夺秩编民后,再未复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侍 籍贯 字号 考辨
下载PDF
述论明初“文人多不仕”现象
9
作者 王军福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24-126,共3页
读书做官历来是中国文人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最佳价值抉择。然而,中国历史上明朝初年却出现了"文人多不仕"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原因有五:明朝官俸太低;朱元璋以猛治国,刑用重典;朱元璋大兴文字狱;佛教和道教思想的影响;部分... 读书做官历来是中国文人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最佳价值抉择。然而,中国历史上明朝初年却出现了"文人多不仕"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原因有五:明朝官俸太低;朱元璋以猛治国,刑用重典;朱元璋大兴文字狱;佛教和道教思想的影响;部分文人的封建正统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初 朱元璋 文人 不乐仕进
下载PDF
凌濛初死事考辨
10
作者 徐永斌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2-109,共8页
本文对凌濛初的死事进行了考辩衔铦鞒跛烙诔珈?十六年(1643)十二月中下旬,《墓志铭》、方志等史籍的记载多有舛误。贾三强先生所主张的凌濛初死于崇祯十七年(1644)五月的说法也是不符合史实的。凌濛初死于程继孔领导的民变,而不是... 本文对凌濛初的死事进行了考辩衔铦鞒跛烙诔珈?十六年(1643)十二月中下旬,《墓志铭》、方志等史籍的记载多有舛误。贾三强先生所主张的凌濛初死于崇祯十七年(1644)五月的说法也是不符合史实的。凌濛初死于程继孔领导的民变,而不是死于李自成领导的起义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濛初 程继孔 死事 崇祯十六年
下载PDF
明清实学对明清小说的推动与影响
11
作者 张金花 《河北学刊》 2002年第2期109-111,共3页
明清实学 ,是指产生于明中叶至清中叶三百年间的一种以“崇实黜虚”为基本特征的社会主流思潮。它是这一时期哲学、史学、科学、文学、艺术、考据学等学科繁荣发展的推动力量。明清小说联系社会、反映现实的现实主义风格 ,使中国小说的... 明清实学 ,是指产生于明中叶至清中叶三百年间的一种以“崇实黜虚”为基本特征的社会主流思潮。它是这一时期哲学、史学、科学、文学、艺术、考据学等学科繁荣发展的推动力量。明清小说联系社会、反映现实的现实主义风格 ,使中国小说的审美风格、创作风格有了一个带有根本意义的转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实学 明清小说 推动 影响
下载PDF
张綖家世述略
12
作者 闵定庆 张洲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18-23,共6页
张綖是明代中期的词论家,首倡"婉约—豪放"二元说,曾在词学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笔者曾撰《张綖年谱稿略》刊载于《词学》杂志,详细描述其生平事迹及诗词创作情况。今依多种诗文集及地方文献史料,拟分张氏先世、兄弟行辈及... 张綖是明代中期的词论家,首倡"婉约—豪放"二元说,曾在词学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笔者曾撰《张綖年谱稿略》刊载于《词学》杂志,详细描述其生平事迹及诗词创作情况。今依多种诗文集及地方文献史料,拟分张氏先世、兄弟行辈及其后裔、张綖子嗣这三条线索,对其家世作一个较系统的梳理,大致勾勒出高邮张氏从科考起家,中间经历政治变局,归于农贾,最后又以科举获得新生的跌宕起伏的全景式轮廓。这一漫长的变迁过程,充分彰显了张氏一族文化选择与政治选择的文人底色,也反映了张氏词学追求的必然性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綖 张守中 家世 高邮 词学
下载PDF
论明清之际文学的繁盛及其特征
13
作者 许总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73-77,共5页
明清之际的特殊时代背景,促使了文学的全面繁荣,铸定其独特风貌。政治上的反抗与臣服,思想上的解放与禁锢,文化上的新旧冲突。
关键词 明清之际 文学思想 艺术特征
下载PDF
浅论后七子的内部纷争及其影响
14
作者 王承丹 《临沂师专学报》 1996年第1期52-56,62,共6页
浅论后七子的内部纷争及其影响王承丹明代文学史上有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现象,那就是由前、后七子及其追随者们的倡导并促成的诗文复古运动。它从酝酿产生到衰微终结几乎与整个朱明王朝相始终,其左右文坛风气的辉煌时期亦达百年之久,... 浅论后七子的内部纷争及其影响王承丹明代文学史上有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现象,那就是由前、后七子及其追随者们的倡导并促成的诗文复古运动。它从酝酿产生到衰微终结几乎与整个朱明王朝相始终,其左右文坛风气的辉煌时期亦达百年之久,这不仅在明代即使在整个中国古代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七子 李攀龙 王世贞 内部纷争 诗文复古 《列朝诗集小传》 前七子 复古运动 诗文理论 明代诗文
下载PDF
金圣叹是“拾人唾余”还是“眼光过人”——鲁迅与胡适的批评再比较
15
作者 蒋成德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13-17,共5页
金圣叹的文学思想一是抬高《水浒》的地位 ,一是“世不相延 ,人不相及”的文学发展观。鲁迅说他是“拾人唾余” ,胡适则说他是“眼光过人”。从明代文学批评的历史来看 ,金圣叹只是照搬了李贽与袁宏道等明代批评家的观点 ,确实没有什么... 金圣叹的文学思想一是抬高《水浒》的地位 ,一是“世不相延 ,人不相及”的文学发展观。鲁迅说他是“拾人唾余” ,胡适则说他是“眼光过人”。从明代文学批评的历史来看 ,金圣叹只是照搬了李贽与袁宏道等明代批评家的观点 ,确实没有什么“过人”之处 ,因而只是“拾人唾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胡适 金圣叹 文学思想 “拾人唾余” “眼光过人 K-_口T^M』0 ……一一
下载PDF
论陈继儒的女性观
16
作者 李菁 《嘉兴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81-84,共4页
陈继儒为晚明时期大名士,在其笔下塑造了为数不少的的女性形象,展现了作者与女性交往的情况,体现了作者矛盾而又多样化的女性观:对贞节烈妇的赞扬,对贤妇的褒奖,对侠义女子及才情女子的欣赏,其总体女性观传统、保守,对有才情的女子给予... 陈继儒为晚明时期大名士,在其笔下塑造了为数不少的的女性形象,展现了作者与女性交往的情况,体现了作者矛盾而又多样化的女性观:对贞节烈妇的赞扬,对贤妇的褒奖,对侠义女子及才情女子的欣赏,其总体女性观传统、保守,对有才情的女子给予了推崇与肯定,体现了晚明主情思潮,折射着人性光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继儒 女性观 作品
下载PDF
元明的文学传播与文学接受 被引量:20
17
作者 郭英德 《求是学刊》 CSSCI 1999年第2期74-80,共7页
在任何时代里,文学接受都不仅仅仰仗于朝廷的文教政策,也不仅仅依赖于文人的思想宣传,它更重要的是要借助于各种社会传播方式。可以说,朝廷的文教政策和文人的思想宣传仅仅是“软件”,主要制约着文学接受的意识形态导向;而社会传... 在任何时代里,文学接受都不仅仅仰仗于朝廷的文教政策,也不仅仅依赖于文人的思想宣传,它更重要的是要借助于各种社会传播方式。可以说,朝廷的文教政策和文人的思想宣传仅仅是“软件”,主要制约着文学接受的意识形态导向;而社会传播方式则是“硬件”,从根本上决定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接受 人际传播 《金瓶梅》 文学传播 文学书籍 元明时期 市井细民 唐宋时期 通俗小说 文人雅士
下载PDF
东林书院中诗社活动考
18
作者 张永刚 《阴山学刊》 2009年第4期31-34,共4页
东林书院崛起于王学盛行之时,以"卫道救时"为宗旨,重在究明学术,传程朱道脉。然其讲习之余,时以文会"联属同志","以友辅仁",体现了对于文学与学术关系的理解。从社之缘起、社之会盟、社之盟主及成员、社... 东林书院崛起于王学盛行之时,以"卫道救时"为宗旨,重在究明学术,传程朱道脉。然其讲习之余,时以文会"联属同志","以友辅仁",体现了对于文学与学术关系的理解。从社之缘起、社之会盟、社之盟主及成员、社中文会盛况等方面可以考察东林书院中诗社活动的发生、发展,揭示作为学术阵营的东林书院不应被忽视的文学功用的一面,为对其进行充分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林书院 诗社 缘起 会盟 文会
下载PDF
试述明代中后期的诗文消费风尚及文人代耕
19
作者 周榆华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年第4期27-31,共5页
明代中后期,在小说、戏曲等娱乐性文艺逐渐走向民众的同时,以赠诗、寿序、墓志等为代表的应用性诗文,在社会生活中也被广泛使用,并形成一种消费风气。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文人尤其是佃文谋生的布衣文人的代耕行为,是一个关键因... 明代中后期,在小说、戏曲等娱乐性文艺逐渐走向民众的同时,以赠诗、寿序、墓志等为代表的应用性诗文,在社会生活中也被广泛使用,并形成一种消费风气。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文人尤其是佃文谋生的布衣文人的代耕行为,是一个关键因素。这些诗文,多为受人索请而写,"本无是情,而设情以为之",所以文学性不强,但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中后期 诗文消费风尚 文人代耕
下载PDF
论郑板桥的“怪”与“绝”及其文化心态
20
作者 谭玉良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3期22-24,71,共4页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扬州兴化县人。公元1693年出生在一个破落地主家庭,乾隆元年中进士。一生经历了卖画、做官、再卖画的曲折道路,终年七十三岁。板桥擅长诗、词、书、画、篆刻。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诗、词皆别调"...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扬州兴化县人。公元1693年出生在一个破落地主家庭,乾隆元年中进士。一生经历了卖画、做官、再卖画的曲折道路,终年七十三岁。板桥擅长诗、词、书、画、篆刻。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诗、词皆别调",书法自称"六分半书",画兰、竹"尽脱时习",间画山水、花鸟、鱼虫"亦非凡手所能"。当时扬州聚集着"领异标新"的画家金农、板桥等人,世称"扬州八怪"。他们推动了文人画的发展,开创了中国近、现代的画风,在中国文学史和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板桥以其"怪"和"绝"知名于世。本文将从其"怪"的内涵和"绝"的效应两个方面予以探讨,从而勾勒出他的人格风貌与文化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怪的内涵 绝的效应 文化心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