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黄土文学流派 被引量:5
1
作者 武凤珍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5-81,共7页
在陕西当代作家群中,明显存在着一个创作题材、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相同或相近,由柳青发端,路遥、陈忠实等继承发展,代际传承明显的流派——"黄土文学流派"。黄天厚土、秦风汉习是他们共同的文化渊源;农村题材、现实主义是他... 在陕西当代作家群中,明显存在着一个创作题材、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相同或相近,由柳青发端,路遥、陈忠实等继承发展,代际传承明显的流派——"黄土文学流派"。黄天厚土、秦风汉习是他们共同的文化渊源;农村题材、现实主义是他们共守的两大传统;宏大叙事、史诗追求是他们共同的艺术风格。然而这一流派由于形成时间跨度长,作家队伍不够庞大,长期被评论界归于"西部文学"和"陕军"之列,但它们绝非同一概念。面对当今纷杂的文学思潮和陕西文坛沉寂、乏人的状况,总结他们创作之经验得失,弘扬他们的艺术追求、创作精神,对于新时期的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文学 文学流派 当代陕西作家群
下载PDF
晚明文人秦地旅游研究——以文人游记为中心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刚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6-92,共17页
晚明既是旅游发展的黄金期,也是游记文体发展的黄金期,然而目前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明显有着“重南轻北”的倾向。从地域上言,晚明秦地游客主要有两大来源:一是以江浙为中心的东部沿海地区;一是以陕西为中心,与陕西毗邻或距离较近的省份... 晚明既是旅游发展的黄金期,也是游记文体发展的黄金期,然而目前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明显有着“重南轻北”的倾向。从地域上言,晚明秦地游客主要有两大来源:一是以江浙为中心的东部沿海地区;一是以陕西为中心,与陕西毗邻或距离较近的省份。经济、文化、地域是影响秦地旅游的三大重要因素。晚明文人的秦地旅游时间呈现出鲜明的季节性特征,旅游活动多集中在春、夏、秋三季,旅游往往和文官处理公务之间有着相伴相生的关系。晚明时期秦地最热门的旅游景点是华山,文人在游记中主要渲染的是华山高、险、奇这三大特征。晚明秦地旅游者客源地的分析、秦地旅游规律的提炼总结、古代游记对于秦地旅游景点的艺术化呈现,对于今日陕西旅游的发展皆可起到较大的推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文学 秦地旅游 游记文体 长安文化
下载PDF
命名、起讫时间和延安文学的性质——从一个侧面论如何构建一部独立而合理的延安文学发展史 被引量:5
3
作者 袁盛勇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8-11,共4页
20世纪80年代,著名诗人贺敬之最初提出了延安学的概念,后来郭必选等人对延安学研究作了初步展开,并引起理论界的高度关注。但时至今日,关于延安历史(主要指中共中央在延安13年的历史)的研究,仍然归属在中共党史研究范围内,事实上即使是... 20世纪80年代,著名诗人贺敬之最初提出了延安学的概念,后来郭必选等人对延安学研究作了初步展开,并引起理论界的高度关注。但时至今日,关于延安历史(主要指中共中央在延安13年的历史)的研究,仍然归属在中共党史研究范围内,事实上即使是中共中央在延安13年间发生在延安、并与当时国家政治和后来新中国的建立有关的历史,以及在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的承传,中共党史也是无法全部含概的。为此,我们倡导建立“延安学”学科,本刊特将过去开设的“延安时期研究”等栏目和“延安精神研究”、“中共党史研究”栏目中的有关内容整合为新的“延安学研究专栏”,为有志于延安学研究的学界同仁搭建平台,欢迎海内外学者不吝赐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文学 文学史 左翼文学 起讫时间 命名
下载PDF
嘉靖大地震与晚明陕西文学沉寂之关系考论 被引量:2
4
作者 高璐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6-109,共4页
嘉靖大地震之后的明代陕西文学无复之前的喧嚣鼎盛局面,延及晚明,陕西文学家更是彻底退出了明代文坛主力军地位。从现有材料看,此次大地震似乎是晚明陕西文学走向沉寂的重要推力之一。众多陕西籍文学家在此次地震中一时俱陨,使明中叶文... 嘉靖大地震之后的明代陕西文学无复之前的喧嚣鼎盛局面,延及晚明,陕西文学家更是彻底退出了明代文坛主力军地位。从现有材料看,此次大地震似乎是晚明陕西文学走向沉寂的重要推力之一。众多陕西籍文学家在此次地震中一时俱陨,使明中叶文坛失去了一批创作力量,不利于陕西地方文学传统的延续。震后陕西灾区经济凋敝、学宫损毁、典籍散失、名儒离世,致使文教事业呈现出久难复苏的态势,又阻碍了地方文学后继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靖大地震 自然灾害 晚明陕西文学 沉寂 原因
下载PDF
论陕西作家的地缘情结与审美方式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德利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9-76,共8页
黄土情结是陕西乡土地界所独有的一种文化心理现象。它包括了由地理环境而生的地缘、经济、政治和人际乡情等多种文化"原型"。陕西作家的文学创作源于这种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地缘情结,并因此而形成三种主要的审美方式:以善与... 黄土情结是陕西乡土地界所独有的一种文化心理现象。它包括了由地理环境而生的地缘、经济、政治和人际乡情等多种文化"原型"。陕西作家的文学创作源于这种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地缘情结,并因此而形成三种主要的审美方式:以善与美的冲突为基质的审美方式,注重展示传统伦理与个性欲望的冲突,表现时代背景下的血亲伦理冲突的悲剧意义;写今贯古的双层意蕴结构审美方式,既通过表层描写反映特定时代的民众生活,又在文本深层意蕴结构中寄寓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史今同构"的双层审美效应;文化批判为主导的审美方式,揭示与批判了民族民间文化传统中有悖人性人伦的丑陋行为与阴暗心理,具有文化的批判性和审美的现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作家 地缘情结 审美方式
下载PDF
从秦地小说看家族文化在乡村现代化中的作用
6
作者 卢洪涛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16-19,共4页
家族是我国传统社会伦理关系的起始点,建立其上的家族文化以认同感和责任感为核心,形成一种稳定的家族价值取向。秦地的家族文化突出表现了生存与创业主题,在新农村建设中,家族文化突破了以血缘为纽带的乡村社会关系,扩大为以地缘为范... 家族是我国传统社会伦理关系的起始点,建立其上的家族文化以认同感和责任感为核心,形成一种稳定的家族价值取向。秦地的家族文化突出表现了生存与创业主题,在新农村建设中,家族文化突破了以血缘为纽带的乡村社会关系,扩大为以地缘为范围的乡村社会网络,从家族文化逐步向泛家族文化转变。在寻求乡村社会传统与现代的平衡,促进农民城市化转移,重构乡村治理机制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成为中国乡村走向现代化的重要的社会文化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文化 家族文化 泛家族文化 乡村社会 农村现代化
下载PDF
世纪回眸——安康文学与作家的人格力量
7
作者 姚维荣 《安康师专学报》 2001年第3期9-12,共4页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安康文学取得了引人注目的 ,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的成就。但将其放在全国、全省大的文学格局中来看 ,还存在着很多缺陷与薄弱环节。主要是对本地题材挖掘不够 ,作家缺乏独具的胆识和勤奋刻苦的精神。只有正视...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安康文学取得了引人注目的 ,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的成就。但将其放在全国、全省大的文学格局中来看 ,还存在着很多缺陷与薄弱环节。主要是对本地题材挖掘不够 ,作家缺乏独具的胆识和勤奋刻苦的精神。只有正视这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家 人格力量 安康市 文学成就 文学史 文学作品 文学素养 文学创作
下载PDF
论秦地小说作家的废土废都心态 被引量:7
8
作者 李继凯 《文艺争鸣》 CSSCI 1999年第2期46-55,共10页
据历史地理学家考证,黄土高原在历史上曾有广茂的原始森林,植被相当理想,山青水秀并非神话。然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天灾人祸,尤其是人为开垦砍伐的不当,这些植被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再生的机遇不断失去,遂造成了大西... 据历史地理学家考证,黄土高原在历史上曾有广茂的原始森林,植被相当理想,山青水秀并非神话。然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天灾人祸,尤其是人为开垦砍伐的不当,这些植被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再生的机遇不断失去,遂造成了大西北最多见的荒山秃岭、沟壑纵横和沙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秦地小说 《废都》 《白夜》 作家 杨争光 长篇小说 文化心态 秦地文学 废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