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官学”话语下的20世纪少数民族歌谣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廖元新 万建中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8年第5期175-184,共10页
20世纪以来,长期不受重视的少数民族歌谣,突然进入了官方和学者的视野。官方话语与学术话语间彼此勾连、相互影响,国家行为时而以"前话语"的形式,构成学术研究的社会语境;时而以强大的行政控制力,直插学术研究之中,以"... 20世纪以来,长期不受重视的少数民族歌谣,突然进入了官方和学者的视野。官方话语与学术话语间彼此勾连、相互影响,国家行为时而以"前话语"的形式,构成学术研究的社会语境;时而以强大的行政控制力,直插学术研究之中,以"典型话语"的形式,成为学术研究的主题。回顾这段百年学术史,既是对曾经工作的反思,亦能促进对未来研究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方话语 学术话语 少数民族歌谣研究 学术史
下载PDF
史诗《摆手歌》的民族学价值——土家“摆手”研究之一 被引量:6
2
作者 巫瑞书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3-8,共6页
土家著名史诗《摆手歌》具有多方面的社会价值。根据族源、迁徒、民族英雄以及“蛮夷”文化之荟萃的探索 ,论述其民族学价值。
关键词 摆手歌 社会价值 民族学价值
下载PDF
湘西土家族情歌的语言艺术 被引量:3
3
作者 石雯丽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82-84,共3页
湘西土家情歌是湘西主要的民间文学样式,它通俗质朴、风趣含蓄、富有韵律、形象生动,具有着浓厚的艺术氛围。
关键词 湘西 土家情歌 语言艺术特征
下载PDF
青海回族“花儿”的爱情观赏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张佩成 《青海民族研究》 2002年第4期36-39,共4页
作为口承语言民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花儿”是青海各个地区的回族人民共同创造、共同享用的一种精神、生活文化 ,也是他们喜怒哀乐、爱情观、审美价值观等的真情表白。它具有深厚的艺术性 ,广泛的群众基础。本文试图通过对青海回族“... 作为口承语言民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花儿”是青海各个地区的回族人民共同创造、共同享用的一种精神、生活文化 ,也是他们喜怒哀乐、爱情观、审美价值观等的真情表白。它具有深厚的艺术性 ,广泛的群众基础。本文试图通过对青海回族“花儿”的描述 ,对他们的爱情观作一粗浅的表述 ,以期为今后的“花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回族 "花儿" 爱情观 赏析
下载PDF
论北海侨港归侨咸水歌的传承 被引量:1
5
作者 陈丽琴 李亚丽 《钦州学院学报》 2014年第9期11-18,共8页
侨港归侨咸水歌是北海咸水歌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北海咸水歌"活态"传承的代表,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点。侨港归侨咸水歌的传承主体有官方认定的项目传承人和民间草根传承群体,过去主要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传承,在当下主要是通... 侨港归侨咸水歌是北海咸水歌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北海咸水歌"活态"传承的代表,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点。侨港归侨咸水歌的传承主体有官方认定的项目传承人和民间草根传承群体,过去主要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传承,在当下主要是通过婚丧习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节日晚会等传承,传承传播方式主要有口头传承、影像传播(传承)、歌剧节目和文本传承等。"国家的在场"对侨港咸水歌的传承产生了一定影响,咸水歌传承中同时存在着"民间"领域和"国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侨 咸水歌 传承人 传承场 传承方式
下载PDF
谈满族民间音乐的体裁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德生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5-46,共2页
满族民歌在中华民族浩如烟海的民歌中占有一定地位.它反映了满族人民剽悍骁勇、精于骑射的民族传统和惩恶扬善、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同时也展现了白山黑水的地理、气候风貌.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满族民间音乐采... 满族民歌在中华民族浩如烟海的民歌中占有一定地位.它反映了满族人民剽悍骁勇、精于骑射的民族传统和惩恶扬善、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同时也展现了白山黑水的地理、气候风貌.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满族民间音乐采用中国音乐体系.有民歌、歌舞、说唱、器乐、戏曲五类体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族民歌 民间音乐 体裁 中华民族 民族传统 民族特色 美好生活 乡土气息
下载PDF
略论大理白族情歌中的自由超越性 被引量:1
7
作者 饶峻姝 饶峻妮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09年第5期56-58,共3页
情歌能最集中、最典型地折射出普通乡民的生活方式、审美意识及其文化观念,对民族文化精神的建构产生深远的影响。以大理白族情歌为例,阐释情歌中的自由超越性,旨在发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提高文化竞争力,以文化和谐促进民族和... 情歌能最集中、最典型地折射出普通乡民的生活方式、审美意识及其文化观念,对民族文化精神的建构产生深远的影响。以大理白族情歌为例,阐释情歌中的自由超越性,旨在发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提高文化竞争力,以文化和谐促进民族和谐,实现民族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歌 自由超越性 和谐文化
下载PDF
城镇化背景下壮族嘹歌文化的保持和传承的思考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志强 《百色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70-73,共4页
壮族嘹歌文化在平果县的城镇化进程中不是被湮灭,而是繁荣和发展,个中缘由是城镇化促进了平果县城乡基础设施、文化产业的发展;平果县政府以城镇化为推手竭力打造以原生态嘹歌与现代流行音乐元素完美融合的新模式,使嘹歌文化声名远扬。
关键词 城镇化 嘹歌文化 保持 传承
下载PDF
浅谈百色壮族山歌的特点与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韦玉林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4期181-182,共2页
广西壮族的山歌种类繁多,意境深邃,形式多样,有超高独特的创作手法,是一种独特的区域民族文化,兼具有文化价值和生产价值。在广西百色一带,壮族人民仍然保存着壮族文化的特征。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百色市壮族山歌也在不断地发... 广西壮族的山歌种类繁多,意境深邃,形式多样,有超高独特的创作手法,是一种独特的区域民族文化,兼具有文化价值和生产价值。在广西百色一带,壮族人民仍然保存着壮族文化的特征。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百色市壮族山歌也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本文阐述了广西百色壮族山歌的历史渊源、特点及其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色 壮族山歌 壮族山歌特点 壮族山歌作用
下载PDF
台湾日据时期的民间方言歌谣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诠林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52-57,共6页
台湾日据时期的民间方言歌谣,特别是闽南和客家民歌,具有中国传统民歌的含蓄、达观、凄婉等特质,是中华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形态。台湾南岛语系群族歌谣则在本民族只有语言而无文字的情况下,发挥了传承历史记忆的功用。这些民间歌谣贴近乡... 台湾日据时期的民间方言歌谣,特别是闽南和客家民歌,具有中国传统民歌的含蓄、达观、凄婉等特质,是中华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形态。台湾南岛语系群族歌谣则在本民族只有语言而无文字的情况下,发挥了传承历史记忆的功用。这些民间歌谣贴近乡土,反映了底层民众的真实声音,它生命力强,不易为统治当局所扭曲变形,为文人作家提供了鲜活丰富的素材和生动活泼的语汇。在此基础上,文人创作的闽南语歌谣以及闽南语流行歌开始在台湾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 日据时期 民间文学 方言歌谣
下载PDF
《散花歌》:回归华人“花”祖的安魂仪典——以彭水县、黔江区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余云华 《钦州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29-33,共5页
《散花歌》是丧葬仪典歌。其中的唱花文原是丧葬仪典。花文表征花谢人死,逝水东流;给亡者指路的花文;奉劝活者善待长辈;歌唱"花"的子孙代代薪火相传。《散花歌》一则告慰死者,老"花"虽"散",新"花&qu... 《散花歌》是丧葬仪典歌。其中的唱花文原是丧葬仪典。花文表征花谢人死,逝水东流;给亡者指路的花文;奉劝活者善待长辈;歌唱"花"的子孙代代薪火相传。《散花歌》一则告慰死者,老"花"虽"散",新"花"百世其昌;二则,可冲淡丧事的悲凉,让生者活得更好。因此,散花是哀悼逝者,为撒手尘寰者祝福安魂、送行道别的,属于庄重肃穆的仪式歌。《散花歌》之所以成为安魂之歌,是因为我们国家叫"中华",国人自称"华人",中华图腾柱叫"华表"。这些"华"就是远古图腾的"花"。散花演绎华人的民间宗教:人活着是一朵小花,死后回归花山圣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江 散花歌 花图腾 花山圣母 丧葬仪典
下载PDF
泥土歌吟——施甸布朗族民间口述文学浅议
12
作者 蔡红燕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75-79,共5页
民间口述文学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民族生产与生活的客观反映。施甸布朗族民间故事、民间谚语与民间诗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现出共有的思想内涵及艺术特点,深蕴着施甸布朗族的文化观念,以及与之相配合的一些民俗文化。
关键词 民间文学 施甸县布朗族 口述文学 民间故事 民间谚语 民间诗歌
下载PDF
满族民歌的民族文化特色
13
作者 马跃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22-123,共2页
满族民歌在中华民族浩如烟海的民歌中占有一定地位,反映了满族人骁勇尚武、粗犷刚健、进取乐迁的精神,以及海纳百川、豁达淡泊、善于学习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特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同时,也展现了白山黑水的地理、气候风貌,充满浓郁的... 满族民歌在中华民族浩如烟海的民歌中占有一定地位,反映了满族人骁勇尚武、粗犷刚健、进取乐迁的精神,以及海纳百川、豁达淡泊、善于学习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特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同时,也展现了白山黑水的地理、气候风貌,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族民歌 民族文化 民旅特色
下载PDF
羌族歌谣的分类及其社会文化功能 被引量:17
14
作者 马宁 钱永平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2期8-12,共5页
羌族歌谣是羌族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按羌族歌谣的内容对羌族歌谣进行分类,进而揭示出羌族歌谣在羌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所起的社会文化功能。
关键词 羌族 歌谣 分类 功能
下载PDF
舟曲藏族民歌考略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晓玲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8-111,共4页
舟曲藏族由于地处主流藏族文化的外层区域,且其生活环境大都是在深山丛林和高山地带,因此他们传承和发展了与自己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不同于主流藏族文化的本土民族文化,其中的音乐文化是最典型、最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一部分。当地的... 舟曲藏族由于地处主流藏族文化的外层区域,且其生活环境大都是在深山丛林和高山地带,因此他们传承和发展了与自己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不同于主流藏族文化的本土民族文化,其中的音乐文化是最典型、最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一部分。当地的民歌长期以来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由于文字和语言相脱节的原因,音乐种类的名称、来源及其原意已不被人所知。本文针对以上这种情况,结合当地的藏语发音,试着从当地人的习惯称谓及不同的曲调形式对民歌种类作了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曲藏族 民歌种类 考证
下载PDF
生态美学视野下的“广南图符壮歌”解读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光斌 戴艳 《文山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9,共9页
从生态美学的角度进行观照,独特的中国"广南图符壮歌"体现了当地壮族在长期稻作农耕生活中所形成的生态审美文化:整体生态性、自然生态性、社会生态性、个体生态性。在生态观念基础上所形成的和谐关系及其形态自有其美学价值,... 从生态美学的角度进行观照,独特的中国"广南图符壮歌"体现了当地壮族在长期稻作农耕生活中所形成的生态审美文化:整体生态性、自然生态性、社会生态性、个体生态性。在生态观念基础上所形成的和谐关系及其形态自有其美学价值,与"绿色""协调"发展理念是一致的,值得在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和谐世界的进程中学习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南图符壮歌 稻作生活 生态审美 和谐形态 美学价值
下载PDF
坡芽歌书与壮族歌圩 被引量:8
17
作者 何正廷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4期22-25,共4页
坡芽歌书是用图画文字描写成的壮族传统民歌集,承传自远古的氏族部落时代,它之所以能够存活到现在,是因为有壮族歌圩这片广袤的沃土;坡芽歌书的发现,唤醒了壮民族的族群记忆,应当是我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关键词 坡芽歌书 壮族歌圩 族群记忆 文化遗产
下载PDF
“坡芽情歌”的文学特点及教育功能
18
作者 肖李 刘瑞萍 《文山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8-21,共4页
"坡芽情歌"作为近年来备受瞩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在传承过程中,其对人的德、智、美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
关键词 “坡芽情歌” 文化遗产 传承 教育功能
下载PDF
《坡芽歌书》中的壮族文化心理探析
19
作者 查明华 《文山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2-14,共3页
壮族文化心理是认识和理解壮族的重要内容。以《坡芽歌书》为对象,对歌书反映的对歌联情过程进行分析,概括出待人的朴实与谦和、涉世的聪慧与审慎、婚恋的重情与重义等壮族文化心理的典型表现,为认识壮族共同文化心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坡芽歌书》 民族文化心理 壮族
下载PDF
壮族传统社会的夫妻角色:《坡芽歌书》解读
20
作者 吴德群 《文山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5-18,共4页
坡芽情歌中,男性与女性在对妻子角色的理解上存在分歧:男性期望的妻子角色是智慧而多情、美丽而健康、持家亦耕种、主内而辅外;而女性所认同的妻子角色则是妩媚且懂礼、主内又主外;女性期望的丈夫角色是年轻健壮,富贵帅气;真心相爱、深... 坡芽情歌中,男性与女性在对妻子角色的理解上存在分歧:男性期望的妻子角色是智慧而多情、美丽而健康、持家亦耕种、主内而辅外;而女性所认同的妻子角色则是妩媚且懂礼、主内又主外;女性期望的丈夫角色是年轻健壮,富贵帅气;真心相爱、深情厚意;男性所认同的丈夫角色则是珍惜所爱、体贴理解、勤劳独立。总体上,男性心中的妻子角色具有功利的特征,而女性对丈夫的期望则更具情感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芽情歌 壮族 夫妻角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