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朱耀燮论:京沪时期的中国体验与文学书写
1
作者 黄贵花 金虎雄 《东疆学刊》 2024年第2期101-107,共7页
朱耀燮出生于朝鲜平壤的一个富裕家庭,20世纪20年代来到中国上海求学,其间参加过“五卅运动”。20世纪30年代后他又在中国北京度过十个春秋。在上海期间,他关注最下层人民的不幸命运和贫困问题,通过“他者”确认母国贫困问题与殖民性,... 朱耀燮出生于朝鲜平壤的一个富裕家庭,20世纪20年代来到中国上海求学,其间参加过“五卅运动”。20世纪30年代后他又在中国北京度过十个春秋。在上海期间,他关注最下层人民的不幸命运和贫困问题,通过“他者”确认母国贫困问题与殖民性,为朝鲜国内新倾向派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助力,增添了异彩。另外,朱耀燮在北京时期,刻画了各种各样旅居中国的朝鲜人形象,特别是女性形象,不仅包括朝鲜流浪女性形象,还有传统朝鲜女性、单相思女性等形象。作者通过细腻的女性心理描写,彰显了朝鲜现代小说的底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耀燮 京沪 中国体验 文学书写
下载PDF
朝鲜“文气说”对中国文气理论的接受
2
作者 孙德彪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9-145,共7页
从朝鲜"奇人吐奇气"、"学诗养气"、"慕圣人气象"、"气骨"等方面分析朝鲜诗论与中国文气理论的关系,可见朝鲜的气论学说一方面受中国传统文气理论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在程朱理学的影响下取得发展... 从朝鲜"奇人吐奇气"、"学诗养气"、"慕圣人气象"、"气骨"等方面分析朝鲜诗论与中国文气理论的关系,可见朝鲜的气论学说一方面受中国传统文气理论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在程朱理学的影响下取得发展。作为与中国文论同源的朝鲜诗话,在借鉴和学习中国文论和文本(诗词文)的同时,也结合本国文学发展的实际提出了新的观点。这些观点是对传统文论的延续与补充。促进了两国文学批评理论的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 风格 诗词 养气 气与理
下载PDF
朝鲜李奎报汉文赋引中国文化典故探析——以《畏赋》为中心
3
作者 郭延红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45-48,共4页
李奎报喜爱中国传统文化,对蕴涵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的典故十分了解,在他的赋作中,篇篇皆用典,所用典故类型丰富,意蕴深厚。典故的运用,使李奎报的赋更加含蓄、概括、凝练,更扩大了其赋的内涵。典故在李奎报赋文中被广泛运用,与他所处时代... 李奎报喜爱中国传统文化,对蕴涵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的典故十分了解,在他的赋作中,篇篇皆用典,所用典故类型丰富,意蕴深厚。典故的运用,使李奎报的赋更加含蓄、概括、凝练,更扩大了其赋的内涵。典故在李奎报赋文中被广泛运用,与他所处时代的政治、文化背景和他的个人修养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 李奎报 中国文化典故 原因
下载PDF
《九曲棹歌》传入韩国时间考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琪 金银珍 《黑河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111-113,共3页
朱熹的代表性山水诗《九曲棹歌》传入韩国之后,影响整个朝鲜朝并形成全球独一无二的九曲文化。对此诗的传入时间不晚于高丽晚期是韩国学界的共识,但支撑这一结论的三条依据中的两条,因为部分学者对史料的误读结果而无法成立,导致这种误... 朱熹的代表性山水诗《九曲棹歌》传入韩国之后,影响整个朝鲜朝并形成全球独一无二的九曲文化。对此诗的传入时间不晚于高丽晚期是韩国学界的共识,但支撑这一结论的三条依据中的两条,因为部分学者对史料的误读结果而无法成立,导致这种误读主要缘于浮躁的心态和韩国汉文教育的一度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曲棹歌》 高丽晚期 九曲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