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3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新妙绝:日本江户诗坛的宋诗接受——以七绝选本为中心的考察
1
作者 杨理论 《长江学术》 2024年第1期51-60,共10页
江户后期诗坛,为了对抗蘐园古文辞派的因明学唐的伪唐诗,宋诗派领袖人物山本北山提出宋诗清新主张,并选定宋三大家诗歌作为清新诗风的代表。北山子山本绿阴、弟子大窪诗佛编选《宋三大家绝句》(1803),北山作序推广,风行日本,是为诗坛宋... 江户后期诗坛,为了对抗蘐园古文辞派的因明学唐的伪唐诗,宋诗派领袖人物山本北山提出宋诗清新主张,并选定宋三大家诗歌作为清新诗风的代表。北山子山本绿阴、弟子大窪诗佛编选《宋三大家绝句》(1803),北山作序推广,风行日本,是为诗坛宋诗接受的标志性事件。由是带动了宋诗派另一领袖人物市河宽斋编选续编《三家妙绝》(1807),宽斋成名弟子大窪诗佛、菊池五山、柏木如亭作序跋推广。大窪诗佛、菊池五山更绍继其师,编选续续编《广三大家绝句》(1811),宽斋作序推广。连续编刊的三大家七绝,承载着清新性灵的宋诗学旨趣,矫正模拟剽窃的伪唐诗,推动了江户诗坛的宋诗兴盛。柏木如亭亦绍继乃师,编选《宋诗清绝》(1813)、《续宋诗清绝》(1846),将“清绝”作为了选本之名,选诗旨趣承袭北山、宽斋之清新,将选诗目光扩展到了三家之外的宋代七绝,但多选江湖诗人,选诗诗家增多,格局反趋卑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诗坛 山本北山 宋三大家 宋诗接受
下载PDF
《本朝无题诗》的寺院情结
2
作者 范霜玥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3年第7期121-124,共4页
《本朝无题诗》作为平安时代现存作品数量最多的汉诗集,在平安时代汉文学世界中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而作为平安后期的代表作,其最为显著的特点便是出现了大量与寺院相关的汉诗作品。这一现象与平安后期末法思想的渗透以及寺院的大量修... 《本朝无题诗》作为平安时代现存作品数量最多的汉诗集,在平安时代汉文学世界中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而作为平安后期的代表作,其最为显著的特点便是出现了大量与寺院相关的汉诗作品。这一现象与平安后期末法思想的渗透以及寺院的大量修建不无关联,同时经济问题也是远离权力中心的中下层贵族不得不考量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朝无题诗 寺院 隐逸
下载PDF
日本江户明治时期汉诗风潮的演变与泽井鹤汀的《吟香集》 被引量:3
3
作者 熊啸 严明 《东疆学刊》 CSSCI 2017年第3期32-37,共6页
日本江户后期至明治初期的汉诗坛上曾兴起过一股艳诗创作的风潮,其中泽井鹤汀的《吟香集》是颇具代表性的一部著作,该集收录了其早年的艳诗,然而鹤汀后来诗风的转变又使得他对这些诗作及其自身形象表现出了否定的态度,使得《吟香集》呈... 日本江户后期至明治初期的汉诗坛上曾兴起过一股艳诗创作的风潮,其中泽井鹤汀的《吟香集》是颇具代表性的一部著作,该集收录了其早年的艳诗,然而鹤汀后来诗风的转变又使得他对这些诗作及其自身形象表现出了否定的态度,使得《吟香集》呈现出一种复杂的意义指向。然而,伴随着艳诗创作之风的进一步兴盛,鹤汀作为艳体诗人的形象已完全确立,甚至还被视为了明治前期诗坛领袖森春涛的引导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其在江户明治诗风演变背景下的诗人形象及其地位乃是人们期待及阐释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户 明治 泽井鹤汀 《吟香集》 艳诗
下载PDF
从俳句中的季语解读日本民族的自然审美观 被引量:14
4
作者 林娟娟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8-43,共6页
季语是俳句的灵魂。日本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传统的农耕生产方式,使日本民族在生活中化育而成的文化心理结构的深层,蕴藏着该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徘句中的季语即蕴含着这种日本民众与自然共融互动的自... 季语是俳句的灵魂。日本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传统的农耕生产方式,使日本民族在生活中化育而成的文化心理结构的深层,蕴藏着该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徘句中的季语即蕴含着这种日本民众与自然共融互动的自然审美观,它深刻地传达了日本民族独特的审美理念和季语式的自然的人生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俳句 季语 自然审美观
下载PDF
日本诗话中的陶渊明论 被引量:2
5
作者 罗春兰 穆松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3-137,154,共6页
陶渊明在日本汉诗的创作中影响甚大,也是日本汉诗论中的重要关注对象,这充分体现于日本诗话之中。日本诗话对陶渊明的评论涉及诗歌创作及生活方式的选择两个层面,对其"平淡"诗风及其诗史地位有了清晰的确认,对其在日本汉诗创... 陶渊明在日本汉诗的创作中影响甚大,也是日本汉诗论中的重要关注对象,这充分体现于日本诗话之中。日本诗话对陶渊明的评论涉及诗歌创作及生活方式的选择两个层面,对其"平淡"诗风及其诗史地位有了清晰的确认,对其在日本汉诗创作中的影响也给予了高度评价。日本诗论界对陶渊明的批评以虎关师炼的《济北诗话》之"傲吏说"为代表,对其诗艺也不无訾议。既承继中国诗论中之陶渊明论,又兼有异见,体现了他们在诗歌批评方面极强的自主意识及接受异质文化时一贯的自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日本诗话 诗歌批评 接受
下载PDF
从《梅花百咏》看日中文学交流 被引量:12
6
作者 池田温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1-29,共9页
日本锁国时期,并未与外部世界完全隔绝,不仅允许中国和荷兰商船入港,而且与琉球(今日本冲绳)和朝鲜保持交往。日本诗人相良玉山草成《梅花百咏》后,寄赠琉球文人程顺则;1713年春程顺则将之传入大陆福州,清朝文人王登瀛特为撰写序文;171... 日本锁国时期,并未与外部世界完全隔绝,不仅允许中国和荷兰商船入港,而且与琉球(今日本冲绳)和朝鲜保持交往。日本诗人相良玉山草成《梅花百咏》后,寄赠琉球文人程顺则;1713年春程顺则将之传入大陆福州,清朝文人王登瀛特为撰写序文;1714年程顺则奉使日本,将序文交给相良玉山;次年将相良玉山序文刻入诗集出版,从而成就东亚文化交流史上一段佳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中日关系 东亚诗文交流 日本汉诗
下载PDF
俞樾《东瀛诗选》的编选宗旨及其日本汉诗观 被引量:7
7
作者 马歌东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4-41,共8页
从《东瀛诗选》之编选与刊布入手,通过对该书自序、凡例、诗人评介及入选诗作的论析, 探讨了 “就余性之所近录而存之” 、“务取雅音” 、“以期协律” 、“有美必扬” 、“不必尽 以中法绳之”等编选宗旨,并进而通过正确的... 从《东瀛诗选》之编选与刊布入手,通过对该书自序、凡例、诗人评介及入选诗作的论析, 探讨了 “就余性之所近录而存之” 、“务取雅音” 、“以期协律” 、“有美必扬” 、“不必尽 以中法绳之”等编选宗旨,并进而通过正确的源流观、开放的交流观、积极的比较观等三层 面,阐绎了俞樾的日本汉诗观,及其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特殊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俞樾 《东瀛诗选》 《东瀛诗记》 编选宗旨 日本汉诗观
下载PDF
日本现代主义诗歌发生新论 被引量:5
8
作者 柴红梅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4-27,共4页
日本现代主义诗歌的萌芽或源起,一直众说纷纭。有的学者认为是在日本本土,有的认为是中国的大连。文章认为殖民地大连奇异的摩登景象、浓郁的现代气息、文化多元的国际性特征,以及殖民地文化特点共同构成了日本现代主义诗歌萌生的基盘,... 日本现代主义诗歌的萌芽或源起,一直众说纷纭。有的学者认为是在日本本土,有的认为是中国的大连。文章认为殖民地大连奇异的摩登景象、浓郁的现代气息、文化多元的国际性特征,以及殖民地文化特点共同构成了日本现代主义诗歌萌生的基盘,孕育了日本现代主义诗歌的发生。日本现代主义诗歌从大连的日本诗刊《亚》萌芽,《亚》诗人群的诗歌创作折射出日本现代主义诗歌的独特特性:既有西方现代主义特性,又有殖民主义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现代主义诗歌 发生 大连 摩登 殖民
下载PDF
从松尾芭蕉的俳句看中国文化对日本俳句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马文波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8-90,共3页
日本俳句在很多方面都带有唐诗、宋词、元曲的印痕,俳圣松尾芭蕉的作品更是极为深刻地反映了中国诗歌文化对俳句创作的影响。本文主要从思想性、表达风格和意境营造三个方面谈谈松尾芭蕉俳句中的中国文化元素,并通过比较东西方在上述三... 日本俳句在很多方面都带有唐诗、宋词、元曲的印痕,俳圣松尾芭蕉的作品更是极为深刻地反映了中国诗歌文化对俳句创作的影响。本文主要从思想性、表达风格和意境营造三个方面谈谈松尾芭蕉俳句中的中国文化元素,并通过比较东西方在上述三方面的差异进一步认识中日文化的渊源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俳句 松尾芭蕉 创作风格 中国诗歌
下载PDF
训读法:日本受容汉诗文之津桥 被引量:4
10
作者 马歌东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1-88,共8页
汉诗文训读法是一种双向处理汉诗文与和文 ,使二者相互训译转换的语言机制 ,是日本接受汉籍并进而创作汉诗文之津桥。日本对待外来汉字的积极吸纳态度 ,坚持以本国固有语言为本的原则 ,以及灵活的“训读”、“音读”方法 ,是训读法产生... 汉诗文训读法是一种双向处理汉诗文与和文 ,使二者相互训译转换的语言机制 ,是日本接受汉籍并进而创作汉诗文之津桥。日本对待外来汉字的积极吸纳态度 ,坚持以本国固有语言为本的原则 ,以及灵活的“训读”、“音读”方法 ,是训读法产生的理念基础和技术基础。训读法从产生到定型 ,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嬗变与完善过程。江户时期以荻生徂徕为代表的训读法反对者的尝试与失败 ,证明了训读法产生的合理性、必然性。从现今日本解读汉诗文所采取的原文、训读文、口语译文的三段式结构中 ,可以认知汉诗文训读法的基本形态与工作原理。向使日本一味用音读法处理汉诗文 ,则汉诗文就始终只能是极少数文化贵族独占的“外国文学” ,不可能出现江户时期的鼎盛 ,更谈不上融入日本文学 ,成为构成日本文学的和汉两大体系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文学 训读法 汉诗文 汉文化 荻生徂徕
下载PDF
试析日本诗话的价值取向与审美文化特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权宇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2期34-39,共6页
历代日本诗话是在中国文学思潮的影响之下流传和演变过来的。尤其是江户时代,随着鉴赏能力的提高和创作水平的提升,写诗话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然而,在文体和格式上却逐渐发生了变化,由此形成的多重身份的日本作家所创作的相关随笔性诗... 历代日本诗话是在中国文学思潮的影响之下流传和演变过来的。尤其是江户时代,随着鉴赏能力的提高和创作水平的提升,写诗话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然而,在文体和格式上却逐渐发生了变化,由此形成的多重身份的日本作家所创作的相关随笔性诗歌评论蔚然成风。其中也不乏一些新内容、新观点、新理论,推导出诸多富有特色的日本诗话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文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诗话 文化东渐 气运 和风 人情
下载PDF
日本汉诗中的“和习”:从稚拙表现到本土化尝试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雨平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32-236,共5页
日本汉诗中的"和习"是日本人最初尝试汉诗文创作时不可避免的现象,而经过长期吸收、消化中国文学之后,日本人在创作汉诗时为了体现民族文学特色,有时故意在诗文中表现日本语的特点即"和习",这应该看成是汉诗日语化... 日本汉诗中的"和习"是日本人最初尝试汉诗文创作时不可避免的现象,而经过长期吸收、消化中国文学之后,日本人在创作汉诗时为了体现民族文学特色,有时故意在诗文中表现日本语的特点即"和习",这应该看成是汉诗日语化(本土化)的表现形态之一,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使日本汉诗内容与形式趋于和谐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汉诗 和习 民族文学 本土化
下载PDF
儒文化圈与日本汉诗思想体系的形成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雨平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94-196,共3页
儒家思想不仅在古代中国占支配地位,而且自汉代以后,成为整个东亚汉文化圈国家共辜的精神财富。日本汉诗是中国文化在日本的延伸,儒家重政治功利的实用主义文学观深刻而持久地支配了日本汉诗的创作,形成了日本汉诗迥异于和文学的思... 儒家思想不仅在古代中国占支配地位,而且自汉代以后,成为整个东亚汉文化圈国家共辜的精神财富。日本汉诗是中国文化在日本的延伸,儒家重政治功利的实用主义文学观深刻而持久地支配了日本汉诗的创作,形成了日本汉诗迥异于和文学的思想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思想 汉文化圈 日本汉诗 思想体系
下载PDF
口语诗《广岛》中隐喻手势的表征方式与元话语功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花平 邓云华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4期66-70,共5页
皮尔斯把类象符号分为意象象似性、拟象象似性和隐喻象似性三种,这个分类与Lakoff&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结合起来可以很好地揭示隐喻手势的表征方式。皮尔斯符号"三位一体"的整体性使符号成为真正的"说明项",... 皮尔斯把类象符号分为意象象似性、拟象象似性和隐喻象似性三种,这个分类与Lakoff&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结合起来可以很好地揭示隐喻手势的表征方式。皮尔斯符号"三位一体"的整体性使符号成为真正的"说明项",在具体语境中具备元话语功能。通过分析,口语诗《广岛》中的隐喻手势具备突出对照、否定评价和谋篇布局的元话语功能。本研究不仅揭示了言语隐喻中无法体现的思维层面的内容,而且有助于对口语交际中隐喻手势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手势 意象相似性 拟象象似性 隐喻相似性 元话语
下载PDF
日本现代主义诗歌之中国大连源起观——以安西冬卫诗歌创作为证 被引量:3
15
作者 柴红梅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125-129,共5页
日本现代主义诗歌源起中国大连,而非日本本土。尽管日本诗史未曾予以客观、公允的评价。带有浓厚国际色彩和摩登气息被称作"东洋的巴黎"的中国大连,激发了以安西冬卫为首的《亚》诗人群现代主义诗歌创作的灵感和想象,他们在... 日本现代主义诗歌源起中国大连,而非日本本土。尽管日本诗史未曾予以客观、公允的评价。带有浓厚国际色彩和摩登气息被称作"东洋的巴黎"的中国大连,激发了以安西冬卫为首的《亚》诗人群现代主义诗歌创作的灵感和想象,他们在大连的诗歌创作孕育了日本现代主义诗歌的发生。安西冬卫的诗歌凸现了日本现代主义诗歌多元并存、矛盾对立的复杂性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文学 现代主义诗歌 中国大连 安西冬卫
下载PDF
论日本田能村竹田的《填词图谱》及其词作 被引量:3
16
作者 詹杭伦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共8页
日本江户时代的词学家田能村竹田著有《填词图谱》和三部词集,在日本填词史上被尊称为"词学大宗师"。依据《田能村竹田全集》评述其词学成就,可以窥日本词学之一斑。通过考察《填词图谱》的编纂缘起、材料来源,分析竹田词作... 日本江户时代的词学家田能村竹田著有《填词图谱》和三部词集,在日本填词史上被尊称为"词学大宗师"。依据《田能村竹田全集》评述其词学成就,可以窥日本词学之一斑。通过考察《填词图谱》的编纂缘起、材料来源,分析竹田词作并对其词学批评进行再检讨,由此揭示中日词学的相互影响,展示《填词图谱》在东亚词学史上的重要学术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田能村竹田 词学
下载PDF
五山僧绝海中津与日本中世禅林文学 被引量:3
17
作者 任萍 《日本研究》 CSSCI 2010年第4期113-117,共5页
五山僧绝海中津是日本中世禅林文学即"五山文学"的代表人物。绝海中津的诗文集《蕉坚稿》中汉诗的体裁,在明留学时期以律诗为主,回国后住持官寺时期以绝句为主。绝海诗的体裁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中日文坛的不同倾向。绝海入明... 五山僧绝海中津是日本中世禅林文学即"五山文学"的代表人物。绝海中津的诗文集《蕉坚稿》中汉诗的体裁,在明留学时期以律诗为主,回国后住持官寺时期以绝句为主。绝海诗的体裁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中日文坛的不同倾向。绝海入明留学期间,师从大慧派高僧季潭宗泐。回国后,将明风禅以及笑隐大的"蒲室疏法"传入日本,确定了日本禅林四六文的写作模式。绝海中津及其法系是日本中世禅林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山僧 绝海中津 中世 禅林文学 律诗 绝句
下载PDF
日本北川冬彦的诗歌与中国大连之关联 被引量:3
18
作者 柴红梅 《东疆学刊》 CSSCI 2010年第2期35-40,共6页
殖民地大连孕育了日本现代主义的诗歌,大连的生活体验影响着日本现代主义诗人的思想取向,引发了北川冬彦的殖民批判。北川以犀利的眼光观察现实的黑暗与丑陋,并通过诗歌尖锐地批判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殖民扩张行径。他的创作赋予了日本现... 殖民地大连孕育了日本现代主义的诗歌,大连的生活体验影响着日本现代主义诗人的思想取向,引发了北川冬彦的殖民批判。北川以犀利的眼光观察现实的黑暗与丑陋,并通过诗歌尖锐地批判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殖民扩张行径。他的创作赋予了日本现代主义诗歌现代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双重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川冬彦 日本现代主义诗歌 殖民批判 大连
下载PDF
日本汉诗本土化的探索——江户汉诗在理论及实践层面对和歌、俳句的借鉴 被引量:2
19
作者 祁晓明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8-142,共5页
历代歌论是江户汉诗人可资借鉴的理论资源,和歌、俳句则是他们获取创作灵感的重要源泉。江户时期出现的日本诗话,即受到本土文学及理论的深刻影响。诗话作者常常用和歌、俳句的理论及实践来探讨汉诗的创作。这种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援... 历代歌论是江户汉诗人可资借鉴的理论资源,和歌、俳句则是他们获取创作灵感的重要源泉。江户时期出现的日本诗话,即受到本土文学及理论的深刻影响。诗话作者常常用和歌、俳句的理论及实践来探讨汉诗的创作。这种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援和歌、俳句入汉诗,以和歌、俳句与汉诗相互印证、相互发明,以期打通和、汉壁垒的尝试表明,日本人对中国汉诗并非只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在创作实践中努力探索一条使汉诗本土化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户时期 和歌 汉诗 歌论 诗论
下载PDF
日本汉诗中的赏春 被引量:3
20
作者 严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2-57,共6页
日本汉诗来源于中国诗歌,同时又表现出日本社会文化传统的丰富色彩,在东亚汉语文化圈中独树一帜。本文从春季咏叹诗的角度,细致分析了日本汉诗在咏物、写景、抒情、化用典故等方面的特点,揭示出日本汉诗与中国诗歌同源分流的特性,也展... 日本汉诗来源于中国诗歌,同时又表现出日本社会文化传统的丰富色彩,在东亚汉语文化圈中独树一帜。本文从春季咏叹诗的角度,细致分析了日本汉诗在咏物、写景、抒情、化用典故等方面的特点,揭示出日本汉诗与中国诗歌同源分流的特性,也展现出日本汉诗的独特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汉诗 咏春赏春 中日节候诗比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