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午战争前后日本知识阶层的“天职论” 被引量:4
1
作者 李炜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8-204,共7页
中日甲午战争前后,福泽谕吉、内村鉴三、内藤湖南等知识阶层纷纷发表文章探讨日本应尽怎样的天职,这些出自不同思想派系的"天职论",尽管论述角度及论述内容各有不同,但都涉及到了在东洋文明与西洋文明的融合、对峙、冲突的复... 中日甲午战争前后,福泽谕吉、内村鉴三、内藤湖南等知识阶层纷纷发表文章探讨日本应尽怎样的天职,这些出自不同思想派系的"天职论",尽管论述角度及论述内容各有不同,但都涉及到了在东洋文明与西洋文明的融合、对峙、冲突的复杂纠结中日本如何定位的问题,都将日本行使天职的对象设定为中国及朝鲜等东亚国家。探讨和分析甲午战争前后的"天职论",不仅能够透析日本当时流行的东洋观、西洋观及对华观等各类问题,同时有助于认识日本知识阶层在明治政府对外发动侵略战争过程中起到的特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午战争 福泽谕吉 内村鉴三 内藤湖南
下载PDF
超越死亡的文学——从超越死亡的视角对川端文学的探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商雨虹 孟庆枢 《东北亚论坛》 CSSCI 2008年第5期123-128,F0003,共7页
对死亡的关注以及“超越死亡”的文学理念是一条时粗时细的线,贯穿了川端整个的文学创作。川端早期作品中对死亡的抵抗意识的流露、新感觉派时期的“万物一如、轮回转生”思想的提出、战争期间作品中对人类生命价值的纯粹的追求、战后... 对死亡的关注以及“超越死亡”的文学理念是一条时粗时细的线,贯穿了川端整个的文学创作。川端早期作品中对死亡的抵抗意识的流露、新感觉派时期的“万物一如、轮回转生”思想的提出、战争期间作品中对人类生命价值的纯粹的追求、战后的“回归传统”与“进入魔界”以及获诺贝尔文学奖后的对日本文化的宣扬,这一切都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川端的“超越死亡”的文学理念。正是透过川端的这一文学理念,我们发现表面上对现实与人生毫不关心的川端文学,实际上对现实和人生乃至对社会有着强烈的关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越死亡 纯粹 回归传统 进入魔界 民族美的创造
下载PDF
侵华文学中的“他者”和日本女作家的战争观——以林芙美子《运命之旅》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劲松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130-134,共5页
侵华战争时期,日本军部派出的"笔部队"作家创作了"他者"这一歪曲和丑化中国人的形象,妄想以此掩盖其侵略战争的罪行和美化日本军队。"他者"是法西斯军国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对日本作家干预和渗透的社会集... 侵华战争时期,日本军部派出的"笔部队"作家创作了"他者"这一歪曲和丑化中国人的形象,妄想以此掩盖其侵略战争的罪行和美化日本军队。"他者"是法西斯军国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对日本作家干预和渗透的社会集体想象物,有深刻的文化根源。其时,日本国内的女权主义者,在整个民族疯狂于国家主义的时空下变节、转向,以此获得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的畸形提升,建立在狭隘的民族主义意念内的妇女解放观与军国主义达成了共谋。日本近代著名女作家林芙美子的人生经历代表了日本女权主义变异的缩影。侵华战争时期,林芙美子放弃了自由主义个人奋斗的思想转投军国主义,多次身负官方使命前往中国战场采访报导,成为侵华战争的积极协力者。文章以林芙美子寓华期间创作的描写南京沦陷的小说《运命之旅》为例,分析了侵华文学中"他者"形象的成因及日本女作家的战争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华战争 “他者”中国 社会集体想象物 妇女解放观
下载PDF
大正时期日本文化人的北京体验及其政治、文化心态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升远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8-199,共12页
大正时期日本文化人北京体验中有三个显著的特点。首先,在京"支那通"影响巨大,他们彼此之间形成了紧密的人际关系网络,不仅充当了日本文化人探访中国政界、文化界精英的媒介;同时作为向导,他们又在相当程度上塑造了后来者中... 大正时期日本文化人北京体验中有三个显著的特点。首先,在京"支那通"影响巨大,他们彼此之间形成了紧密的人际关系网络,不仅充当了日本文化人探访中国政界、文化界精英的媒介;同时作为向导,他们又在相当程度上塑造了后来者中国观察的对象、视角和逻辑。然而由于常有"以北京代中国"之弊,受其影响,满足于体验而不求甚解的漫游者们大多满足于道听途说的知识、其涉华认知难以揭示被权威们遮蔽的中国面貌。其次,日本左翼文化人作为个体旅居北京的活动和创作,及其对日本侵华的批判或与中国左翼人士的联动等都依然是值得深入探究的课题。再次,与此相对的,此时期大部分日本来京文化人对其母国侵华缺乏自觉的反思与批判。这些热爱北京的日本文化人们似乎都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其可以在北京漫游的前提正是日本曾/正作为列强之一参与分食中国这一历史/现实状况的日甚一日,而其母国侵略中国的态势便这样被掩盖、置换、湮没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正时期 日本文化人 北京体验 文化心态
下载PDF
日本明治汉学家高山樗牛思想转变之深层原因考
5
作者 刘小珊 樊敏丽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3年第1期85-88,112,共5页
高山樗牛是活跃于明治20~30年代日本文坛及政坛的人物,他以独特、浪漫的美文调著称,体现出大文豪风范,另以他自身思想层面的探索,对当时的日本社会产生很大影响,更因其短暂人生历程中经历过三次思想上的转变而成为日本后世思想家与评... 高山樗牛是活跃于明治20~30年代日本文坛及政坛的人物,他以独特、浪漫的美文调著称,体现出大文豪风范,另以他自身思想层面的探索,对当时的日本社会产生很大影响,更因其短暂人生历程中经历过三次思想上的转变而成为日本后世思想家与评论家笔下的风云人物。纵观史学界关于高山樗牛的研究及评论,似对樗牛这种思想上的多次转变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的观点占大多数。故樗牛在日本历史上的地位也因此受到弱化。然樗牛所经历的思想上的激变完全源于他内心始终充满的对人生的怀疑及烦闷的浪漫主义情绪,为克服这种情绪,樗牛作过各种尝试,故此经历了浪漫主义——日本主义——个人主义的过程,通过此三个时期的转变历程,展示出樗牛思想最深层的部分,以及樗牛积极探索人生意义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樗牛 思想转变 浪漫主义 日本主义 个人主义
下载PDF
芥川龙之介文学创作中的中国元素解读 被引量:1
6
作者 马岩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29-132,共4页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新思潮派最杰出的代表作家,他集新理智派和新技巧派文学特征于一身,无论是在对人物的心理描写还是在叙事技巧的构建上,都可谓匠心独运,构思缜密。解读芥川龙之介文学创作中的中国元素是研究日本近代文学的重要课题之一。
关键词 芥川龙之介 新思潮派 文学创作 反自然主义文学 中国元素
下载PDF
从夏目漱石青少年时期论文看其基本精神结构的形成
7
作者 张小玲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5期99-105,共7页
在夏目漱石的《正成论》、《观菊花偶记》、《中学改良策》、《关于文坛平等主义代表者惠特曼的诗》等青少年时期的一些主要论文中,已经显示了漱石基本精神结构的主要特征:在汉文学中的"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儒学思想占据其... 在夏目漱石的《正成论》、《观菊花偶记》、《中学改良策》、《关于文坛平等主义代表者惠特曼的诗》等青少年时期的一些主要论文中,已经显示了漱石基本精神结构的主要特征:在汉文学中的"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儒学思想占据其主要精神领域的同时,汉文学中的"文"所赋予历来知识分子的对现实生活的距离感和批判眼光也成为漱石日后保持部分独立精神的思想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目漱石 精神结构
下载PDF
《浮云》作品中的社会现实性
8
作者 徐凤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6年第11期64-65,共2页
关键词 《浮云》 现实性 社会 作品 文学意识 二叶亭四迷 近代文学史 古典主义
下载PDF
日本自然主义轨迹的文化解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米洋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05-108,共4页
近代日本自然主义一直被众多评论家视为来自西方的有害思潮而进行彻头彻尾的批判 ,被认为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昙花一现的文学样式。然而日本自然主义可以在传统文化中找到其母体 ,亦可在日本近代文化历程中明辨其发展的轨迹 ,其生命力始... 近代日本自然主义一直被众多评论家视为来自西方的有害思潮而进行彻头彻尾的批判 ,被认为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昙花一现的文学样式。然而日本自然主义可以在传统文化中找到其母体 ,亦可在日本近代文化历程中明辨其发展的轨迹 ,其生命力始终贯穿于整个日本近代文学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文学 自然主义 文化
下载PDF
周作人与小泉八云的日本社会观之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季红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40-42,共3页
周作人和小泉八云均于明治时代后半期来到日本,前者在日本生活了6年,后者长达14年。前者以东方文化为背景,后者以西方文化为背景,写下了大量有关日本的著述。他们均对日本社会做过认真的观察和研究。对周作人和小泉八云的日本社会观加... 周作人和小泉八云均于明治时代后半期来到日本,前者在日本生活了6年,后者长达14年。前者以东方文化为背景,后者以西方文化为背景,写下了大量有关日本的著述。他们均对日本社会做过认真的观察和研究。对周作人和小泉八云的日本社会观加以介绍和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作人 小泉八云 日本社会观 比较
下载PDF
近代日本文学流变中的时代与个人张力--评《近代日本文学思潮史》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晓雨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I0006-I0006,共1页
近代以来,日本的文学思潮对我国的文学发展产生过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因此,深入理解日本近代文学,不仅可以帮助我国读者更加理解日本的近现代文化及其历史沿革,也可以一窥我国近现代文学流变中的一些创新和流弊的来源。长期以来,大量优... 近代以来,日本的文学思潮对我国的文学发展产生过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因此,深入理解日本近代文学,不仅可以帮助我国读者更加理解日本的近现代文化及其历史沿革,也可以一窥我国近现代文学流变中的一些创新和流弊的来源。长期以来,大量优秀的日本文学作品被引进国内,许多日本学者关于日本文学研究的专著也成为翻译和研究的热点,成为认识和探究日本文学内涵与发展的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文学研究 日本近代文学 文学流变 文学思潮 日本文学作品 近现代文化 翻译和研究 历史沿革
下载PDF
揭开日本汉文学史角落的另一幕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福康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8年第3期55-60,共6页
在日本汉文学史上,凡涉及中国的作品,绝大多数是崇敬中华文化的。但是,自明治维新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随着日本不断对外扩张,日本汉文学中体现军国主义糟粕的作品也为数不少。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手法按年代顺序对近代日本著名汉文... 在日本汉文学史上,凡涉及中国的作品,绝大多数是崇敬中华文化的。但是,自明治维新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随着日本不断对外扩张,日本汉文学中体现军国主义糟粕的作品也为数不少。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手法按年代顺序对近代日本著名汉文学家及其作品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揭示了其中隐含的军国主义糟粕,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日本 汉文学 历史 军国主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