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俗文化语境下的语言学习与交流——评《民俗学语境下缅甸缅族民间叙事文学研究》
1
作者 张智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2024年第9期I0022-I0022,共1页
民俗文化作为一个民族或地区独特的精神财富,不仅反映了人们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更在语言学习与交流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民俗文化语境为语言学习者提供了一个真实、生动的环境,使语言不再仅仅是书本上的符号,而是与人们的生活紧... 民俗文化作为一个民族或地区独特的精神财富,不仅反映了人们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更在语言学习与交流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民俗文化语境为语言学习者提供了一个真实、生动的环境,使语言不再仅仅是书本上的符号,而是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的沟通工具。深入理解和体验民俗文化,不仅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准确地掌握语言的内涵和用法,还能促进跨文化交流的顺畅与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叙事文学 沟通工具 学习与交流 民俗文化 文化语境 行为习惯 民俗学 精神财富
下载PDF
论二战后缅甸战争小说中的记忆书写与历史叙事
2
作者 申展宇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4-79,共6页
二战后不久,缅甸获得独立,长期的反殖民、反帝国主义和反法西斯抗争使缅甸文坛掀起了战争文学创作热潮,各类战争题材小说层出不穷。缅甸作家或叙述战争体验,描写战争创伤,或重拾历史记忆,探寻历史教训,以促使人们铭记战争历史,思考民族... 二战后不久,缅甸获得独立,长期的反殖民、反帝国主义和反法西斯抗争使缅甸文坛掀起了战争文学创作热潮,各类战争题材小说层出不穷。缅甸作家或叙述战争体验,描写战争创伤,或重拾历史记忆,探寻历史教训,以促使人们铭记战争历史,思考民族命运。二战后的缅甸战争小说通过讲述历史人物的战斗故事,强化缅甸人民的民族身份认同。这些小说展现了不同时期的社会变迁,反映了作家对战争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缅甸 战争小说 记忆书写 历史叙事
下载PDF
吴邦雅《卖水郎》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3
作者 虞雪君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3期26-29,共4页
艺术虽源自生活,但在生活的基础之上加以升华,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戏剧作为艺术形式之一,不仅拓展了人类的生活维度,还使生活更加丰富和诗意。作为一种精神与文化的产物,戏剧满足了人们对于自由、幸福的追求和对灵魂的慰藉等深层次需... 艺术虽源自生活,但在生活的基础之上加以升华,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戏剧作为艺术形式之一,不仅拓展了人类的生活维度,还使生活更加丰富和诗意。作为一种精神与文化的产物,戏剧满足了人们对于自由、幸福的追求和对灵魂的慰藉等深层次需要。在缅甸贡榜时期,戏剧在人物的描绘和塑造上展现了细腻与巧妙的技巧。本文旨在分析吴邦雅的《卖水郎》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及其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形象分析 生活维度 精神与文化 多样化 戏剧
下载PDF
缅甸女作家与 2 0世纪缅甸文学 被引量:2
4
作者 尹湘玲 《东南亚》 2001年第2期58-64,共7页
关键词 缅甸文学 作家 加尼觉玛玛礼 缅甸人
下载PDF
《吉尔伽美什史诗》的原生叙事与叙事共同体想象
5
作者 刘秀玉 《艺术广角》 2023年第6期66-75,共10页
《吉尔伽美什史诗》是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叙事文学,尽管带有早期文学的稚嫩,但在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塑造人物的典型性、叙事技巧的成熟度等方面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准,标志着叙事文学从自发走向自觉;在叙事结构、叙事母题、叙事风格等方... 《吉尔伽美什史诗》是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叙事文学,尽管带有早期文学的稚嫩,但在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塑造人物的典型性、叙事技巧的成熟度等方面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准,标志着叙事文学从自发走向自觉;在叙事结构、叙事母题、叙事风格等方面具有鲜明的原生性特征,对西方文学、文化、文艺理论均产生经久不衰的影响,成为西方叙事的重要源头;也是东西方文明互鉴与文学交流的最早范例,对建构人类叙事共同体理想有深刻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尔伽美什史诗》 原生叙事 叙事共同体
下载PDF
缅甸讽刺文学研究
6
作者 尹湘玲 《东南亚纵横》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46-49,共4页
关键词 缅甸 讽刺文学 修辞手法 民族意识 艺术风格
下载PDF
20世纪缅甸短篇小说的流变 被引量:4
7
作者 尹湘玲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7-112,共6页
缅甸现代短篇小说从诞生到成熟,从艺术形态、风格的单一性到丰富性、兼容性,已经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是20世纪缅甸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20世纪缅甸短篇小说的发展过程进行专题性考察和研究... 缅甸现代短篇小说从诞生到成熟,从艺术形态、风格的单一性到丰富性、兼容性,已经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是20世纪缅甸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20世纪缅甸短篇小说的发展过程进行专题性考察和研究,对于我们全面深入地了解20世纪缅甸文学具有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缅甸文学 短篇小说 艺术特征
下载PDF
论缅甸民间文学和缅甸文化的关系 被引量:3
8
作者 寸雪涛 《东南亚纵横》 2017年第2期68-71,共4页
作者通过田野调查,以普遍文化模式为视角,分析了缅甸民间文学与缅甸文化之间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缅甸民间文学是缅甸文化的组成部分,缅甸民间文学既从缅甸文化中汲取营养,又反过来对其施加影响,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是相互联系的。
关键词 普遍文化模式 缅甸 民间文学 文化 关系
下载PDF
缅西对话中发展的缅甸近现代文学 被引量:2
9
作者 尹湘玲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3-107,共5页
缅甸近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与西方文化及文学的影响有直接关系。西方文化与缅甸文学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影响与接受的单向线性关系,文化过滤的事实说明二者是处在一种对话性关系之中。西方文化及文艺思潮之所以能够对缅甸文学产生影响,除... 缅甸近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与西方文化及文学的影响有直接关系。西方文化与缅甸文学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影响与接受的单向线性关系,文化过滤的事实说明二者是处在一种对话性关系之中。西方文化及文艺思潮之所以能够对缅甸文学产生影响,除了有一定的环境因素和历史契机外,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缅甸文学的自身需要和主动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文化 缅甸文学 对话性关系
下载PDF
德贡达亚与缅甸“新文学” 被引量:1
10
作者 尹湘玲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8-102,共5页
德贡达亚是缅甸二战后新文学运动的先锋 ,其新文学思想的核心是“为人民而艺术”。集诗人、小说家、文艺批评家于一身的德贡达亚在其实践中执著地追求文学艺术“美” ,追求文学语言、文学表现手法的新颖 ,但他主张文学首先要反映时代和... 德贡达亚是缅甸二战后新文学运动的先锋 ,其新文学思想的核心是“为人民而艺术”。集诗人、小说家、文艺批评家于一身的德贡达亚在其实践中执著地追求文学艺术“美” ,追求文学语言、文学表现手法的新颖 ,但他主张文学首先要反映时代和社会生活 ,真正的艺术美寓于艺术的深刻思想性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学" 德贡达亚 缅甸新文学 文艺观
下载PDF
从缅甸反法西斯文学看缅甸民族意识 被引量:1
11
作者 尹湘玲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4-97,共4页
缅甸反法西斯文学自 2 0世纪 40年代发端直至 90年代绵延半个世纪 ,思想内涵越来越丰富 ,艺术视角越来越新颖。这些作品在揭露日本法西斯的罪行 ,反映人民的苦难艰辛 ,歌颂反法西斯战士英雄业绩的同时 ,对缅甸人民在二战期间经历的心路... 缅甸反法西斯文学自 2 0世纪 40年代发端直至 90年代绵延半个世纪 ,思想内涵越来越丰富 ,艺术视角越来越新颖。这些作品在揭露日本法西斯的罪行 ,反映人民的苦难艰辛 ,歌颂反法西斯战士英雄业绩的同时 ,对缅甸人民在二战期间经历的心路历程也进行了深刻反思和艺术再现 ,尤其凸现了在二战进程中日趋成熟起来的缅甸民族意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缅甸反法西斯文学 民族意识 艺术再现
下载PDF
论缅甸新诗的产生与发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尹湘玲 《东南亚》 2006年第2期44-52,共9页
关键词 新诗发展史 缅甸 20世纪30年代 民族文学 新文学运动 诗歌流派 民族新文化 古典模式 历史进程
下载PDF
缅甸阿瓦时期僧侣诗人笔下的女子形象
13
作者 尹湘玲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3-116,共4页
阿瓦朝代是缅甸古代文学史上佛教文学空前繁荣的时期,僧侣诗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活跃在阿瓦文坛,创作了一批堪称缅甸文学典范的传世之作。在宗教热情空前高涨的时代,僧侣诗人笔下的非宗教题材作品往往被边缘化。然而,正是这些被边缘化的... 阿瓦朝代是缅甸古代文学史上佛教文学空前繁荣的时期,僧侣诗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活跃在阿瓦文坛,创作了一批堪称缅甸文学典范的传世之作。在宗教热情空前高涨的时代,僧侣诗人笔下的非宗教题材作品往往被边缘化。然而,正是这些被边缘化的诗作更加深刻细腻地展现了僧人作家在特定时代语境下的审美观照,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反映出当时当地社会人文的本真面貌,因而也更具有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缅甸 阿瓦朝代 僧侣诗人 雅都诗 宗教与世俗
下载PDF
“战士诗人”的和平心声——评缅甸著名诗人铁拉悉都的诗作
14
作者 尹湘玲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4-118,共5页
铁拉悉都的叙事长诗围绕战争与和平的母题,反对战争,呼唤和平,弘扬缅甸人民的民族自尊以及民族精神。其诗歌在继承传统文学的精髓和现实主义精神的同时,在语言和风格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体现了一位军旅作家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和历史... 铁拉悉都的叙事长诗围绕战争与和平的母题,反对战争,呼唤和平,弘扬缅甸人民的民族自尊以及民族精神。其诗歌在继承传统文学的精髓和现实主义精神的同时,在语言和风格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体现了一位军旅作家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拉悉都 叙事长诗 战争与和平
下载PDF
缅甸华文诗歌中的多元文化与身份焦虑
15
作者 苏葆荣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16年第3期75-80,共6页
中国古典诗词的特定体式与惯用手法、创作动机与作品用途和常用题材与经典意象是缅华诗歌中国化的表征。缅甸图像和佛禅入诗是其跨文化的体现:缅甸图像主要集中在自然风光、名胜古迹与民俗活动等方面;佛禅入诗体现为佛禅为素材或主旨及... 中国古典诗词的特定体式与惯用手法、创作动机与作品用途和常用题材与经典意象是缅华诗歌中国化的表征。缅甸图像和佛禅入诗是其跨文化的体现:缅甸图像主要集中在自然风光、名胜古迹与民俗活动等方面;佛禅入诗体现为佛禅为素材或主旨及佛禅观物、顿悟创作和偈语式书写等。缅华诗中的边缘化主要体现在:对文化身份的焦虑和茫然,旅居他乡的漂泊感和流浪感,对故乡的思念和祝福,身在异乡的愁绪与怅惘,诗歌多无关缅甸时世,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缅华文学作品选》 华文诗歌 中国化 跨文化 边缘化
下载PDF
浅论缅甸华文文学走出缅甸的机遇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均铨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11年第1期11-15,共5页
缅甸,有着鲜为人知的历史和文化。缅甸华文文学在近半个世纪,更有被忽略、被遗忘的感觉。本文的中心思想是要让世界认识缅甸华文文学,同时鼓励缅甸华文作家走出缅甸,让缅甸文学、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
关键词 缅甸华文文学 历史与现状 机遇
下载PDF
浅论巴宁小说的特色
17
作者 许云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11年第1期19-20,共2页
巴宁勤劳笔耕20年,写下不少杂文、小说、戏剧、诗歌,有"缅甸的鲁迅"之美称。尤其是他经历战乱,为抗日写下许多不朽篇章。然而,现在想找到他的作品却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了。最近,有幸在《缅甸华文文学作品选》中读到他的三... 巴宁勤劳笔耕20年,写下不少杂文、小说、戏剧、诗歌,有"缅甸的鲁迅"之美称。尤其是他经历战乱,为抗日写下许多不朽篇章。然而,现在想找到他的作品却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了。最近,有幸在《缅甸华文文学作品选》中读到他的三篇微型小说《中庸主义者》、《钱呢?——佣人什记之一》、《饭前》,大致领略到他的文学境界,而这些小说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巴宁的个人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宁小说 缅甸华文文学
下载PDF
缅甸作家摩摩茵雅笔下的女性文学
18
作者 尹湘玲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1996年第2期100-104,109,共6页
缅甸作家摩摩茵雅笔下的女性文学尹湘玲在缅甸文学史上,女才干不乏其人,而当代缅甸文坛,在诸军崛起的新兴作家群中,女作家也英才辈出,其中佼佼者当推摩摩茵雅。库摩原名杜珊珊,下缅甸岱乌镇人,生于1944年。她七年级开始作诗... 缅甸作家摩摩茵雅笔下的女性文学尹湘玲在缅甸文学史上,女才干不乏其人,而当代缅甸文坛,在诸军崛起的新兴作家群中,女作家也英才辈出,其中佼佼者当推摩摩茵雅。库摩原名杜珊珊,下缅甸岱乌镇人,生于1944年。她七年级开始作诗,高中时期就显露出超群的写作才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文学 缅甸 女性人生 母亲 文学创作 知识女性 女作家 佛教文化 作品 劳动妇女
下载PDF
作为摹本的《貌迎貌玛梅玛》——詹姆斯·拉觉对摹本再生意义的展现
19
作者 李英 《外语教育研究》 2019年第4期79-86,共8页
《貌迎貌玛梅玛》被称作缅甸第一部现代小说。小说的作者詹姆斯·拉觉从大仲马小说《基督山伯爵》的主题、故事情节和人物等方面获得创作灵感,结合缅甸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传统,成功完成了《貌迎貌玛梅玛》的创作,它可被视为《基督山... 《貌迎貌玛梅玛》被称作缅甸第一部现代小说。小说的作者詹姆斯·拉觉从大仲马小说《基督山伯爵》的主题、故事情节和人物等方面获得创作灵感,结合缅甸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传统,成功完成了《貌迎貌玛梅玛》的创作,它可被视为《基督山伯爵》的摹本。从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角度来看,詹姆斯·拉觉的模仿并非简单的复写,而是一种基于理解之上的再认识,是对艺术真理的再现和扩充。作为摹本的《貌迎貌玛梅玛》,在对原型进行模仿的同时,将原型的文学创作传统和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进行了融合;作者通过与他人和与自己的对话,经历自我扬弃和转化,成功展现了《貌迎貌玛梅玛》作为摹本的再生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貌迎貌玛梅玛》 《基督山伯爵》 摹本 再生意义 诠释学
下载PDF
缅甸的实验文学运动与佐基诗歌的风景体验
20
作者 梁诏 《百色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83-87,共5页
佐基是20世纪缅甸实验文学运动的倡导人之一,他推动了文坛的改革和创新,为后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在佐基的诗歌里,不同的风景被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割草人》体现了社会之美与自然之美的融合,《勇敢》展现了生命意识与时代... 佐基是20世纪缅甸实验文学运动的倡导人之一,他推动了文坛的改革和创新,为后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在佐基的诗歌里,不同的风景被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割草人》体现了社会之美与自然之美的融合,《勇敢》展现了生命意识与时代意识的交汇,《期盼》传达了随遇而安、乐于探索的豁达,《美好的时刻》反映了乐天知命、顺势而为的哲思。通过解读这些作品,可以体会佐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缅甸人民的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缅甸 佐基 诗歌 风景体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