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永远的"漂泊者"——印度尼西亚华侨作家蒋萸棣诗歌论
1
作者 王列耀 谭芳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8-172,共5页
印度尼西亚华人文学可以分为侨生文学、华侨文学、华文文学三个阶段,这种分期主要以华文作家的身份及身份意识的转变为基点,同时也概括出华人文学在印尼的发展历程 印尼华侨女作家兼画家蒋萸棣是这一发展历程中的一个特例,本文即从其诗... 印度尼西亚华人文学可以分为侨生文学、华侨文学、华文文学三个阶段,这种分期主要以华文作家的身份及身份意识的转变为基点,同时也概括出华人文学在印尼的发展历程 印尼华侨女作家兼画家蒋萸棣是这一发展历程中的一个特例,本文即从其诗歌出发来分析其"漂泊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故乡 守护者 变种兰
下载PDF
种族和解与诗学对话——论印尼文、华文双语诗集《印度尼西亚的轰鸣》
2
作者 陈旋波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05-109,共5页
出版于2000年的印尼文、华文双语诗集《印度尼西亚的轰鸣》是印尼华文文学的重大事件,它体现了印尼种族问题的深刻变化,也是印尼文和华文两种语言的诗歌进行诗学对话和文化互文的独特文本。印尼原住民诗人和华文诗人通过关于种族问题的... 出版于2000年的印尼文、华文双语诗集《印度尼西亚的轰鸣》是印尼华文文学的重大事件,它体现了印尼种族问题的深刻变化,也是印尼文和华文两种语言的诗歌进行诗学对话和文化互文的独特文本。印尼原住民诗人和华文诗人通过关于种族问题的历史反思,表达了种族和解和文化融合的愿望,从而展开了印华诗学的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尼西亚的轰鸣》 种族和解 诗学对话 互文性
下载PDF
千岛诗苑放奇葩——(印尼)戴俊德编著《儒雅馀韵》序
3
作者 谭家健 《闽台文化研究》 2009年第2期140-143,共4页
2009年2—3月,受邀初访雅加达,有缘得识印尼华族诗人戴俊德先生。忝承美意,惠赠他编著的《儒雅余韵》诗稿一部,并嘱为作序。厚蒙青睐,曷其荣幸。拜读之后,有几点感想:第一、此书的集结,是印尼华族文化劫后复兴的成果。华人移居印尼已有... 2009年2—3月,受邀初访雅加达,有缘得识印尼华族诗人戴俊德先生。忝承美意,惠赠他编著的《儒雅余韵》诗稿一部,并嘱为作序。厚蒙青睐,曷其荣幸。拜读之后,有几点感想:第一、此书的集结,是印尼华族文化劫后复兴的成果。华人移居印尼已有数百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苑 馀韵 千岛 诗稿 戴先生 月是故乡明 入律古风 互相标榜 杂言诗 悲愤诗
下载PDF
圆融的生——泰戈尔诗歌中的生命意识
4
作者 彭立鸿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60-62,110,共4页
泰戈尔的散文诗歌的魅力在于它的对“爱”———那种充溢于宇宙万物当中的暖融融的爱意———的吟唱。不同于印度传统精神中的“寂然于万物” ,泰戈尔思想中有着西方文化的人文主义思想的深刻影响。强烈的个体意识和对和谐完整、统一宁... 泰戈尔的散文诗歌的魅力在于它的对“爱”———那种充溢于宇宙万物当中的暖融融的爱意———的吟唱。不同于印度传统精神中的“寂然于万物” ,泰戈尔思想中有着西方文化的人文主义思想的深刻影响。强烈的个体意识和对和谐完整、统一宁静的追求 ,使得他的散文诗歌中的生命意识既区别于印度传统又远离了西方哲学、文学中的生命意识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戈尔 诗歌 生命意识 印度 传统精神 个体意识
下载PDF
沙漠之树与热带之花——谈印尼华文诗歌的几个特色
5
作者 黄河浪 《华文文学》 2000年第1期57-63,,35,,共8页
关键词 文学评论 印度尼西亚 华文诗歌 社会现实关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