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秋叶”之“境域”——解读文华诗人林岸松的《秋天的过客》
1
作者 江少英 林燕端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11年第3期91-95,共5页
文莱华文诗人林岸松的诗集《秋天的过客》采用中英文双语结集的形式,运用对比、比喻、象征等艺术手法,在对生命永恒的追求、对"吉普赛人"身份上的无依存感的浅唱低吟、在梦想与现实的交错之中,诗人由追索率性之内心自我而成... 文莱华文诗人林岸松的诗集《秋天的过客》采用中英文双语结集的形式,运用对比、比喻、象征等艺术手法,在对生命永恒的追求、对"吉普赛人"身份上的无依存感的浅唱低吟、在梦想与现实的交错之中,诗人由追索率性之内心自我而成就了生命之本真的探求。文章试图通过文本的解读,探讨作家从内心自我走向理性意识的诗意灵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华文学 “自我意识” 双语诗集 诗意灵魂
下载PDF
疏离婉约 企恋刚健──谈文莱华文作家一凡的文学创作
2
作者 芮华 赵联 《新乡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61-62,共2页
一凡是文莱较有影响的华文女作家。她以创作散文为主,但也涉笔诗歌创作、她的作品偏重于抒写自己感受最深的情感和事件.并善于将诗意的审美与哲理思考融为一体,体现出疏离婉约,企恋刚健的审美追求。
关键词 文莱 华文文学 一凡 散文 审美追求
下载PDF
一花独秀——文莱微型小说微探
3
作者 王文津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9年第2期10-11,共2页
文莱的这几篇微型小说承继了"问题小说"的源流,将"五四"时期文学"为人生"的传统延伸开去。文莱作家用各自敏锐的触角触摸到文莱华人社会中存在的伦理、道德、家庭、教育等问题,探讨现代人的亲情、友情和... 文莱的这几篇微型小说承继了"问题小说"的源流,将"五四"时期文学"为人生"的传统延伸开去。文莱作家用各自敏锐的触角触摸到文莱华人社会中存在的伦理、道德、家庭、教育等问题,探讨现代人的亲情、友情和爱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莱 微型小说 “为人生”
下载PDF
国民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对妇运政治伦理价值取向的建构 被引量:1
4
作者 万琼华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106-110,共5页
国民革命时期,"革命"话语呈压倒之势,国共两党经由历次党代会以及政党领导者和妇运领袖对妇女运动的新诠释,建构出"革命先于女权"的政治伦理价值取向,在将妇女运动推向高潮的同时,也打上了政党政治的烙印,使妇女运... 国民革命时期,"革命"话语呈压倒之势,国共两党经由历次党代会以及政党领导者和妇运领袖对妇女运动的新诠释,建构出"革命先于女权"的政治伦理价值取向,在将妇女运动推向高潮的同时,也打上了政党政治的烙印,使妇女运动的性质和内容发生根本性转变,自此以后,妇运领袖在国民革命及后来的革命中始终处于边缘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革命时期 政治伦理价值取向 妇女运动 革命 女权
原文传递
多重身份观照下的文学书写——文莱诗人孙德安的诗歌研究
5
作者 沈玲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23,共5页
文莱华人作家孙德安兼有多重社会身份,其诗歌创作仅就内容而言也已非常丰富。文人诗人的身份使他喜以诗歌表达文学观与诗观,诗歌散发出文人诗所应有的雅致之韵。文莱华人诗人的身份使其诗歌中既有对居住国的形象的书写,又有对祖籍国形... 文莱华人作家孙德安兼有多重社会身份,其诗歌创作仅就内容而言也已非常丰富。文人诗人的身份使他喜以诗歌表达文学观与诗观,诗歌散发出文人诗所应有的雅致之韵。文莱华人诗人的身份使其诗歌中既有对居住国的形象的书写,又有对祖籍国形象的书写,还有对身份认同的思考与困惑。孙德安诗歌中并无随处可见的紧张冲突以及内隐的情感与意志张力,但在看似不经意的质朴语言之下,诗人对人生、人性进行了深入探讨,亦流露出诗人关注社会的现代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莱华文文学 孙德安 诗歌 身份认同
原文传递
一位南洋作家的情怀
6
作者 古远清 《文学自由谈》 2018年第1期137-139,共3页
时间过得真快,和孙德安先生在香港一起参加“世界华文作家协会”会员大会,分别快三年了。可这三年来,我一直与孙先生没有中断联系。作为华文文学研究者,我在关注着他的动向,寻觅他在世界各地报刊发表的作品。
关键词 作家协会 情怀 南洋 华文文学 会员大会 研究者 世界 寻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