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透明的红萝卜》与《且听风吟》的文学起点——莫言与村上春树的小说艺术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尚一鸥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8-152,共5页
《透明的红萝卜》与《且听风吟》分别是中国作家莫言和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成名作。两位作家文学起点上的某些规律性存在,反映出两位大师成功的某些侧面。处女作一鸣惊人以后,莫言以故事讲述、村上以语言革命为艺术追求特色,并最终形成... 《透明的红萝卜》与《且听风吟》分别是中国作家莫言和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成名作。两位作家文学起点上的某些规律性存在,反映出两位大师成功的某些侧面。处女作一鸣惊人以后,莫言以故事讲述、村上以语言革命为艺术追求特色,并最终形成自己的小说风格。两位作家在自己的文学起点上笔耕不辍,农村生活积累和都市题材创作是佳作陆续产生的源泉。对蒲松龄志怪小说的发掘与"以译养文"的持之以恒,分别是莫言与村上完善自己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村上春树 《透明的红罗卜》 《且听风吟》
下载PDF
亲系世间万物 回归自然本真——也论劳伦斯小说的生态主题 被引量:1
2
作者 陈瑜明 杜志卿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2-57,共6页
劳伦斯是一位有着生态忧患意识的作家,面对西方文明的危机,他试图在未被工业文明侵蚀的自然原野和原始文化中寻求人类的精神救赎。劳伦斯以彰显自然主体性来解构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表现了自觉的生态意识;他的作品通过原始主义的书写来... 劳伦斯是一位有着生态忧患意识的作家,面对西方文明的危机,他试图在未被工业文明侵蚀的自然原野和原始文化中寻求人类的精神救赎。劳伦斯以彰显自然主体性来解构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表现了自觉的生态意识;他的作品通过原始主义的书写来反衬和批判现代文明的堕落,呼唤自然人性的复归,体现了作家具有原始主义倾向的生态伦理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伦斯 生态批评 自然主体性 原始主义
下载PDF
有那么一部“中国小说”——论德布林《王伦三跳》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昌珂 景菁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80-85,共6页
在还很少有哪位作家向中国题材投去兴趣一瞥的时候,德布林发表了《王伦三跳》这部"中国小说"。作为这样一部小说,小说自身审美特征独有,一是将我国道家哲学的"无为"思想引入,二是依赖"事实想象"展开,有... 在还很少有哪位作家向中国题材投去兴趣一瞥的时候,德布林发表了《王伦三跳》这部"中国小说"。作为这样一部小说,小说自身审美特征独有,一是将我国道家哲学的"无为"思想引入,二是依赖"事实想象"展开,有着多个层面的"中国"描写,展示了德国文学有史以来之"中国小说"这一叙述向度的前所未有的专注和开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伦三跳” “无为” “事实想象” 高低端审美混合
下载PDF
是血统还是允诺?——以小说《爱妻》论任璧莲的身份观
4
作者 胡春梅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5-90,共6页
任璧莲的小说《爱妻》,从两性关系、家庭构成到公民认同三个层面探讨多元文化社会中移民的身份建构,应答了美国华裔文学史上"是血统还是允诺"的身份观之争。任璧莲的观点是,在多元文化的当代社会,允诺是构成个人身份、家庭以... 任璧莲的小说《爱妻》,从两性关系、家庭构成到公民认同三个层面探讨多元文化社会中移民的身份建构,应答了美国华裔文学史上"是血统还是允诺"的身份观之争。任璧莲的观点是,在多元文化的当代社会,允诺是构成个人身份、家庭以及国家身份的核心。允诺在于个人的选择与建构,没有环境、生物性、种族的限制,也并非固定不变、纯粹本质化的。允诺的身份策略能够广泛吸收成员参与民族群体,是对于不同种族、不同文化公民的一种平等体认,迈向一种后现代的文化身份观。由于任璧莲独特的生活经历,其身份观也有很大的理想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统 允诺 文化身份 多元文化 美国华裔
下载PDF
论《复活》创作中的新伪古典主义美学倾向——兼论其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亲缘关系
5
作者 张中锋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66-70,76,共6页
《复活》虽一向被认为是现实主义的典范之作,但与托尔斯泰的其他作品相比,却出现了新的美学特征,即新伪古典主义创作倾向。出现这种倾向一方面与托尔斯泰面对20世纪现实主义危机来临时所采取应对措施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托尔斯泰晚年创作... 《复活》虽一向被认为是现实主义的典范之作,但与托尔斯泰的其他作品相比,却出现了新的美学特征,即新伪古典主义创作倾向。出现这种倾向一方面与托尔斯泰面对20世纪现实主义危机来临时所采取应对措施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托尔斯泰晚年创作的美学取向趋于保守有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活》 现实主义 新伪古典主义 亲缘关系
下载PDF
论《苏茜的世界》中的二元对立
6
作者 苏芳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82-83,共2页
艾丽斯·西伯德的小说《苏茜的世界》中,善与恶、复仇与宽容、死亡与重生的二元对立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二元对立项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之情以及希望心地善良的人们获得永生的美好愿望。
关键词 《苏茜的世界》 二元对立 艾丽斯·西伯德
下载PDF
论芥川奖获奖作《乳与卵》的身体叙事 被引量:2
7
作者 吴丽霞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81-84,106,共5页
文学对身体的关注不只是文学创作题材的拓展,具有更深刻的革命意义。身体叙事理论集中从身体的层面,将女性由沉默的被叙述者扳向叙述主体,对传统主流话语进行了主动突围。日本第138届芥川奖获奖作《乳与卵》的创作充分体现了这一理论。... 文学对身体的关注不只是文学创作题材的拓展,具有更深刻的革命意义。身体叙事理论集中从身体的层面,将女性由沉默的被叙述者扳向叙述主体,对传统主流话语进行了主动突围。日本第138届芥川奖获奖作《乳与卵》的创作充分体现了这一理论。通过摒弃男性视角,以女性特有的方式言说三位女性不同的身体观。身体成为权力渗透后的能指,并成为女性认识自我的出发点。彰显了女性建构自身主体意识的希求和努力,表达出对人类文明进程中生命尊严和意义的思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 身体叙事 去势化 符号意义 女性自我
下载PDF
界限的消失 狂欢的开始——弗吉尼亚·伍尔夫《幕间》的“狂欢化”解读
8
作者 马彦婷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449-453,共5页
英国现代主义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其最后一部小说《幕间》中通过对现实生活与历史剧的交替描写,展现了战争阴影笼罩下英国乡村的生活图景。以巴赫金狂欢化理论为依据,分析《幕间》中的"狂欢化"因素,包括历史剧与观... 英国现代主义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其最后一部小说《幕间》中通过对现实生活与历史剧的交替描写,展现了战争阴影笼罩下英国乡村的生活图景。以巴赫金狂欢化理论为依据,分析《幕间》中的"狂欢化"因素,包括历史剧与观众的互动、历史剧中的戏仿以及小说中的文字游戏,从中暗示伍尔夫在环境的影响下小说创作形式的改革及其对完善英国文学、唤起人们社会责任感所做的最后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吉尼亚·伍尔夫《幕间》 狂欢化 历史剧 戏仿 文字游戏
下载PDF
死亡与勇气——浅谈《乞力马扎罗的雪》的死亡主题 被引量:1
9
作者 孙燕 《学园》 2013年第2期55-56,共2页
《乞力马扎罗的雪》是海明威一生中所写的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本文试图从四个层面对小说中的死亡主题进行分析,从中发掘男主人公哈里在面对死亡时所表现出的非凡的勇气。
关键词 死亡 勇气 生命 升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