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罗·策兰的对话诗学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子帆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23,共7页
保罗·策兰认为诗是"对话"而非独白,其诗学理念得益于曼德尔施塔姆,理论根基则是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对话诗学不可缺少的元素是"我""你"以及"诗歌的场所"。策兰诗中的"我"... 保罗·策兰认为诗是"对话"而非独白,其诗学理念得益于曼德尔施塔姆,理论根基则是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对话诗学不可缺少的元素是"我""你"以及"诗歌的场所"。策兰诗中的"我""你"是多重、直接和变幻的。"对话"是真实的相遇,在诗的对话中,"我—你"关系得以展开,精神涌现。对话者不是认知主体,他人不是作为客体呈现于我,而是"共在者"。诗歌为了勘测真实,"我—你"关系对应的是真实,"我—它"关系对应的是事实。诗歌寻找对话者,又要求沉默,策兰诗的张力正来自吐露与吞咽之间的矛盾。"对话"先天要求平等、责任和理解,而不是占有、利用和掠夺。"对话"又要求距离,"对话"能穿过时间,诗歌能够克服时间,诗歌要求永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罗·策兰 对话诗学 “我-你” “我-它” 诗歌的场所
下载PDF
《摩诃婆罗多》的“灵肉双美”意识探析
2
作者 田克萍 《南亚东南亚研究》 2019年第3期123-137,157,158,共17页
“灵肉双美”是阐释印度文化矛盾性的一个切入点。作为印度文化的重要源头,《摩诃婆罗多》无论在命运观、行动观、还是正法观上,都闪耀着“灵肉双美”意识的光芒。吠陀时代的神祇尚未退场,史诗时代的英雄蠢蠢欲动。神人之子和神的化身... “灵肉双美”是阐释印度文化矛盾性的一个切入点。作为印度文化的重要源头,《摩诃婆罗多》无论在命运观、行动观、还是正法观上,都闪耀着“灵肉双美”意识的光芒。吠陀时代的神祇尚未退场,史诗时代的英雄蠢蠢欲动。神人之子和神的化身是“灵”与“肉”最佳的中和。人不再甘心作为神的棋子与工具,但在命运面前又常常产生无力之感。俱卢战场上阿周那的迟疑是芸芸众生行动困境的隐喻。放弃行动是出于对命运的敬畏,奋发行动是突破灵肉二元对立的思维局限。《薄伽梵歌》所提倡的“无欲行动”是寻求灵肉间平衡的最佳注解。“灵肉双美”意识光照下的正法也不再僵化绝对,而是微妙难言,具有某种柔软的特质。这一切都始于对灵与肉的原始区分与认知。理论上的灵之美与实践上的肉之美相得益彰。印度原始初民对时间的最初体悟也促进了“灵肉双美”意识的产生。无限循环的时间与单向不可逆的时间在人的脑海中同时存在,逐渐演变出了三世通联的时间互渗律。在时间互渗律的作用下,有限与无限的界限模糊了,“灵”与“肉”的界限也模糊了。探析《摩诃婆罗多》的“灵肉双美”意识,有助于开启一个更立体、更丰富的印度文化之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诃婆罗多 灵肉双美 命运观 行动观 正法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