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莎士比亚的审美体验
被引量:
3
1
作者
肖锦龙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1-45,共5页
在以往关于莎士比亚的研究中,对莎士比亚的生活态度、观念和人生体验等问题很少过问,而作为意识形态之一的艺术虽然离不开客观现实,但艺术所反映的现实生活,却只能是包含着主体特定审美理想、审美观念的生活。因此,研究莎士比亚,...
在以往关于莎士比亚的研究中,对莎士比亚的生活态度、观念和人生体验等问题很少过问,而作为意识形态之一的艺术虽然离不开客观现实,但艺术所反映的现实生活,却只能是包含着主体特定审美理想、审美观念的生活。因此,研究莎士比亚,就必须把握莎土比亚的审美体验。莎士比亚生活在英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文艺复兴运动的蓬勃发展时期。他的154首十四行诗和37部剧作告诉我们,他不是一个漂浮于生活大浪的随波逐流者,而是一个坚定的狙击手。他冷静地面对当时混乱的现实,把历史剧创作的目光投向朝廷重大的政治纠葛,反映了人们在权欲的驱使下如何利令智昏、兵刀相向、祸国殃民的情景;其悲剧、喜剧和诗歌则主要着眼于人们的日常活动,热情地讴歌了纯洁、真挚的男女之爱,无情地鞭挞了与此相对立的封建世仇、家长意志、金钱、嫉恨和私欲等,从而梦想着建立一个在明君统治下人们相互爱戴又不混淆上下,君臣、夫妻有别,等级严格,秩序井然,和谐仁爱的太平盛世。这显然夹杂着基督教的某些影响,是无法实现的。所以他的审美体验既具有无与伦比的深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审美体验
审美理想
人民文学出版社
亨利五世
历史剧
《亨利四世》
《理查三世》
基督教
随波逐流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前期创造社对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的接受
2
作者
陈遐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67-68,共2页
自十九世纪中叶以来,中国社会产生了严重的民族、文化和信仰危机。一些社会精英急切地探索救国图存的道路,他们几乎同时把目光投向了西方。这在文学界表现为大量外国文学的翻译和介绍,在众多的国别文学的吸收借鉴中俄罗斯文学显得突出...
自十九世纪中叶以来,中国社会产生了严重的民族、文化和信仰危机。一些社会精英急切地探索救国图存的道路,他们几乎同时把目光投向了西方。这在文学界表现为大量外国文学的翻译和介绍,在众多的国别文学的吸收借鉴中俄罗斯文学显得突出而重要。即使强调“为艺术而艺术”的前期创造社也视俄罗斯文学和作家为艺术沃土和精神导师。前期创造社对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的接受是一种精神契合下的理性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期创造社
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
接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莎士比亚的审美体验
被引量:
3
1
作者
肖锦龙
出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1-45,共5页
文摘
在以往关于莎士比亚的研究中,对莎士比亚的生活态度、观念和人生体验等问题很少过问,而作为意识形态之一的艺术虽然离不开客观现实,但艺术所反映的现实生活,却只能是包含着主体特定审美理想、审美观念的生活。因此,研究莎士比亚,就必须把握莎土比亚的审美体验。莎士比亚生活在英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文艺复兴运动的蓬勃发展时期。他的154首十四行诗和37部剧作告诉我们,他不是一个漂浮于生活大浪的随波逐流者,而是一个坚定的狙击手。他冷静地面对当时混乱的现实,把历史剧创作的目光投向朝廷重大的政治纠葛,反映了人们在权欲的驱使下如何利令智昏、兵刀相向、祸国殃民的情景;其悲剧、喜剧和诗歌则主要着眼于人们的日常活动,热情地讴歌了纯洁、真挚的男女之爱,无情地鞭挞了与此相对立的封建世仇、家长意志、金钱、嫉恨和私欲等,从而梦想着建立一个在明君统治下人们相互爱戴又不混淆上下,君臣、夫妻有别,等级严格,秩序井然,和谐仁爱的太平盛世。这显然夹杂着基督教的某些影响,是无法实现的。所以他的审美体验既具有无与伦比的深刻性。
关键词
莎士比亚
审美体验
审美理想
人民文学出版社
亨利五世
历史剧
《亨利四世》
《理查三世》
基督教
随波逐流者
分类号
I512.063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前期创造社对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的接受
2
作者
陈遐
机构
浙江警官学院
出处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67-68,共2页
文摘
自十九世纪中叶以来,中国社会产生了严重的民族、文化和信仰危机。一些社会精英急切地探索救国图存的道路,他们几乎同时把目光投向了西方。这在文学界表现为大量外国文学的翻译和介绍,在众多的国别文学的吸收借鉴中俄罗斯文学显得突出而重要。即使强调“为艺术而艺术”的前期创造社也视俄罗斯文学和作家为艺术沃土和精神导师。前期创造社对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的接受是一种精神契合下的理性抉择。
关键词
前期创造社
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
接受
分类号
I512.063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莎士比亚的审美体验
肖锦龙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前期创造社对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的接受
陈遐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