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俄国民粹派文学研究现状述评
1
作者 许传华 《西伯利亚研究》 2011年第1期59-61,共3页
俄国民粹派文学是俄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得到俄国学者、欧美斯拉夫学者和中国学者的关注。在俄罗斯,对民粹派文学的研究比较充分,主要是从文学、美学、史学、社会学等角度展开的;在欧美斯拉夫学界,对民粹派文学的研究并没有形成... 俄国民粹派文学是俄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得到俄国学者、欧美斯拉夫学者和中国学者的关注。在俄罗斯,对民粹派文学的研究比较充分,主要是从文学、美学、史学、社会学等角度展开的;在欧美斯拉夫学界,对民粹派文学的研究并没有形成一个单独的体系,只是经由史学或者社会政治学等学科交叉进行的;与国外的民粹派文学研究相比,中国学界的民粹派文学研究尚显不足,这种研究的不足与民粹派文学的美学价值、史料价值及其文学史意义是不协调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粹派 文学 俄国
下载PDF
小说《从莫斯科到佩图什基》中的“梅尼普体”研究
2
作者 胡颖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94-103,159,共11页
维涅季克特·叶罗费耶夫的小说《从莫斯科到佩图什基》是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原始文本"之一,其极具颠覆性和杂糅性的文学风格在很大程度上秉承欧洲古典文学中的"梅尼普体"传统,将荒诞癫狂的虚构与深刻敏锐... 维涅季克特·叶罗费耶夫的小说《从莫斯科到佩图什基》是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原始文本"之一,其极具颠覆性和杂糅性的文学风格在很大程度上秉承欧洲古典文学中的"梅尼普体"传统,将荒诞癫狂的虚构与深刻敏锐的哲理相结合,进行了一场充满讽刺与哲思的精神心理实验。根据巴赫金对"梅尼普体"的定义与阐释,《从莫斯科到佩图什基》在文本内容和形式上全面呈现了该体裁的重要特征,但并非对这一体裁的简单摹仿和重现,其内在对话性、争辩性、反抗性和自由度都更为鲜明,并且体现出强烈的反体裁性和反崇高性。这部作品在丰富"梅尼普体"内涵的同时亦进一步扩大它的外延,使之在当代文学中焕发新的生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莫斯科到佩图什基》 维涅季克特·叶罗费耶夫 梅尼普体 巴赫金
下载PDF
从魔鬼形象看安德列耶夫的宗教哲学思考
3
作者 于淼 《西伯利亚研究》 2018年第4期83-88,共6页
被评论界称为"边缘"作家的安德列耶夫,不但处于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两大文学流派的边界,而且一生都在信仰的边界苦苦挣扎。借助魔鬼形象,作家阐释了自己对"善与恶"这一永恒主题的认识与理解。他的《善的法则》与《... 被评论界称为"边缘"作家的安德列耶夫,不但处于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两大文学流派的边界,而且一生都在信仰的边界苦苦挣扎。借助魔鬼形象,作家阐释了自己对"善与恶"这一永恒主题的认识与理解。他的《善的法则》与《撒旦日记》均讲述了魔鬼化为人形来到地球的故事,前者从正面写善,后者从反面写恶,字里行间都表达着作者复杂的宗教哲学思考。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罗斯作家和思想家,都不同程度地处于信仰的破灭与探索之中,安德列耶夫及其创作是俄罗斯文学进程中一个必然而又关键的现象,对其作品哲学问题的解读为我们了解那一特定历史转型时期的俄罗斯思想提供了一种参考。有研究者将安德列耶夫称为"俄罗斯文学中的伊凡·卡拉马佐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文学 安德列耶夫 魔鬼形象 宗教哲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