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并非童话的现实和真相——评伯恩哈德的《退休之前》
1
作者 谢芳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15,共8页
伯恩哈德的《退休之前》既触及前纳粹分子在联邦德国担任要职这一现实问题,同时也表现了纳粹思想在战后联邦德国社会的继续存在以及人与人的权力关系、人的嗜杀天性和权力意志,并且揭示了其与二战中纳粹分子的屠杀和侵略行径的内在联系... 伯恩哈德的《退休之前》既触及前纳粹分子在联邦德国担任要职这一现实问题,同时也表现了纳粹思想在战后联邦德国社会的继续存在以及人与人的权力关系、人的嗜杀天性和权力意志,并且揭示了其与二战中纳粹分子的屠杀和侵略行径的内在联系,从而使隐藏于现实、人性和历史中的真相得以显现。该剧所描绘的现实和真相之所以从整体上呈现出阴暗可怕的面貌,显然与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世界观、文学观以及创作方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粹思想 权力关系 嗜杀天性 权力意志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下载PDF
布莱希特的“中国榜样”与《四川好人》的侨易之旅 被引量:6
2
作者 谭渊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19,共11页
在1933年被迫走上流亡之路后,德国作家布莱希特借助来自世界文学中的榜样逐步廓清了“流亡文学”的内涵。在侨居他国的岁月中,与异国文化的频繁交流也帮助布莱希特越来越多地获得了来自异质文化的启迪。在此过程中,“中国榜样”尤其扮... 在1933年被迫走上流亡之路后,德国作家布莱希特借助来自世界文学中的榜样逐步廓清了“流亡文学”的内涵。在侨居他国的岁月中,与异国文化的频繁交流也帮助布莱希特越来越多地获得了来自异质文化的启迪。在此过程中,“中国榜样”尤其扮演了重要角色,并促使布莱希特将其酝酿多年的寓言剧更名为《四川好人》。在布莱希特逃亡于丹麦、瑞典、芬兰、美国的日子里,《四川好人》的内容也随着时局变化而不断地发生变化,从最初反映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经济斗争和尔虞我诈,逐步演变为影射政治时局,到后期则越来越多地折射出流亡者的艰辛与对人性、对生存策略的反思。而与剧中情节相呼应,流亡中的布莱希特为渡过难关也一步步戴上了用于伪装的面具。因此,《四川好人》不仅折射出布莱希特与中国文化的共鸣,也反映了他对流亡之路的深刻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亡文学 布莱希特 《四川好人》 侨易学
下载PDF
论黑格尔对上帝存在本体论证明的恢复
3
作者 李遥 高飞 刘一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54-56,共3页
如果从康德对上帝存在本体论证明的批判出发,考察黑格尔对该证明的典型形式——安瑟伦证明——的同情性理解和批判性改造,可见黑格尔在思辨哲学基础上对上帝存在本体论证明的恢复。这一恢复表明了黑格尔在对待理性与信仰关系上明确立场... 如果从康德对上帝存在本体论证明的批判出发,考察黑格尔对该证明的典型形式——安瑟伦证明——的同情性理解和批判性改造,可见黑格尔在思辨哲学基础上对上帝存在本体论证明的恢复。这一恢复表明了黑格尔在对待理性与信仰关系上明确立场,即以哲学的概念形式取代宗教的表象形式,从而以理性取代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 康德 安瑟伦 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