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卡夫卡对当代中国文学的影响和启示 被引量:4
1
作者 曾艳兵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0-87,共8页
对中国当代作家产生过影响的20世纪西方作家可以排列出一个很长的名单,但卡夫卡的影响无疑是十分突出和深刻的,并且这种影响还有进一步扩展和深入的趋势。马尔克斯影响了莫言,而卡夫卡又影响了马尔克斯。卡夫卡不仅间接地影响了莫言,而... 对中国当代作家产生过影响的20世纪西方作家可以排列出一个很长的名单,但卡夫卡的影响无疑是十分突出和深刻的,并且这种影响还有进一步扩展和深入的趋势。马尔克斯影响了莫言,而卡夫卡又影响了马尔克斯。卡夫卡不仅间接地影响了莫言,而且还直接地影响了莫言的创作观念和方法。卡夫卡影响了中国当代很多作家,其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荒诞而真实的艺术世界;新颖而独特的创作观念;独立特行的业余作家;陌生而熟悉的文化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夫卡 中国当代文学 影响 启示
下载PDF
卡夫卡的梦境诗学及其在20世纪后期中国小说创作中的回应 被引量:4
2
作者 张莉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3年第1期93-97,共5页
作为卡夫卡最为凸显的文学遗产,卡夫卡的梦境诗学对后继者的文学创作产生并持续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真实性内涵和存在主义体认是卡夫卡梦境诗学的本质性特征。卡夫卡将梦境融入现实,表现世界的虚幻和人类的存在困境。卡夫卡的梦境诗学对2... 作为卡夫卡最为凸显的文学遗产,卡夫卡的梦境诗学对后继者的文学创作产生并持续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真实性内涵和存在主义体认是卡夫卡梦境诗学的本质性特征。卡夫卡将梦境融入现实,表现世界的虚幻和人类的存在困境。卡夫卡的梦境诗学对20世纪后期中国小说的创作具有重大的启悟意义。20世纪后期中国小说作家在创作中寻找并构建具有主体性的话语体系、人物类型、结构模式、空间符号,这无疑是对卡夫卡的梦境诗学的积极回应。反之,也只有这种带有创作主体意识的积极回应才能反证卡夫卡文本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夫卡 梦境诗学 真实 存在 20世纪后期中国小说
下载PDF
卡夫卡及其后现代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卜红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06年第2期84-86,共3页
作为现代文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卡夫卡虽未将后现代主义的不确定性当作自己的创作原则,但其作品中仍体现出较明显的后现代性特征。
关键词 现代文学 卡夫卡 后现代性
下载PDF
论《城堡》意义的呈现方式 被引量:1
4
作者 周亚明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39-42,共4页
《城堡》是卡夫卡晚期的代表作,最能体现卡夫卡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也最丰厚,体现了卡夫卡对世界的认识及艺术追求。《城堡》折射出了作者所生存时代的社会文化心理,作者通过环境、场景的虚设,人物的神秘莫测,语言的飘... 《城堡》是卡夫卡晚期的代表作,最能体现卡夫卡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也最丰厚,体现了卡夫卡对世界的认识及艺术追求。《城堡》折射出了作者所生存时代的社会文化心理,作者通过环境、场景的虚设,人物的神秘莫测,语言的飘忽与含混等的艺术处理,使文本的意义得以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地利 现代文学 卡夫卡 小说 文化内涵 《城堡》 意义呈现方式 环境 人物 语言特色
下载PDF
逃不出的囚笼——从茨威格的小说看男性权力话语倾向
5
作者 孔燕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65-67,共3页
斯蒂芬.茨威格以他的小说闻名于世。国内知识界对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他的人文主义情怀、对女性形象的细致描述以及心理现实主义的运用。本文另辟蹊径,通过对他笔下的女性形象和社会背景的深层分析,揭示出男性权力中心话语对他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 斯蒂芬·茨威格 女性形象 男性权力话语 囚笼
下载PDF
伊尔赛·艾兴格尔《被缚的人》解读——兼论表现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及意义
6
作者 黄涛梅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31-32,35,共3页
伊尔赛·艾兴格尔是奥地利当代著名女作家,我国学术界对她的研究还很薄弱,分析论述她的文章不多。《被缚的人》为伊尔赛·艾兴格尔的代表作,该文具有深邃蕴藉的多重寓意和直觉、荒诞、象征等艺术特征。结合表现主义文学的主要特... 伊尔赛·艾兴格尔是奥地利当代著名女作家,我国学术界对她的研究还很薄弱,分析论述她的文章不多。《被缚的人》为伊尔赛·艾兴格尔的代表作,该文具有深邃蕴藉的多重寓意和直觉、荒诞、象征等艺术特征。结合表现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肯定了表现主义文学在20世纪西方文学中开山之祖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缚的人》 多重寓意 象征手法 表现主义文学 创作特点 伊尔赛·艾光格尔 奥地利 当代文学研究 小说
下载PDF
“破碎写作的不归路”——卡夫卡创作生态论
7
作者 伏飞雄 《宜宾学院学报》 2006年第10期31-34,共4页
卡夫卡内外存在的破碎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实属罕见。这对他的写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其呈现出极为糟糕的破碎状态,从而严重地影响了他对写作质量的寻求,使他对自己的作品始终不满。论文拟从他写作的“内外生态”入手,对其写作状态进行论... 卡夫卡内外存在的破碎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实属罕见。这对他的写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其呈现出极为糟糕的破碎状态,从而严重地影响了他对写作质量的寻求,使他对自己的作品始终不满。论文拟从他写作的“内外生态”入手,对其写作状态进行论述,以期为解决学术界“诉讼”长久的卡夫卡“毁稿遗嘱”提供了一个本源性的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碎 内外存在 精神质 病态想象 性格
下载PDF
卡夫卡创作密码解析
8
作者 张海波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36-38,共3页
卡夫卡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和代表作家。其一生除小说作品外,还写了大量的书信和日记,这为我们研究其作品及创作心理提供了丰富的材料。由此出发,我们才有可能深入了解他的创作特质及作品中流露出来的心路历程。
关键词 卡夫卡 创作心理 解析
下载PDF
论卡夫卡的小说艺术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晓莲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第3期45-49,共5页
卡夫卡是表现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其小说艺术的独创性对现代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神秘的象征、真实的怪诞、主观的色彩、冷峻的笔调是其小说的主要特征。正是这些艺术上的创新 。
关键词 卡夫卡 小说艺术 象征 怪诞 主观色彩 艺术特色 奥地利 现代文学 表现主义
全文增补中
生存的尴尬——浅析卡夫卡《城堡》中土地测量员K的形象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晓白 《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73-76,共4页
《城堡》是卡夫卡的巅峰之作 ,城堡的象征意义一直是文学界未解的谜。对《城堡》主人公土地测量员K的形象剖析有助于揭开《城堡》的重重迷雾。作为城堡聘来的土地测量员K ,为身份和工作与至高无上的城堡产生了冲撞 ,然而这种冲撞是徒劳... 《城堡》是卡夫卡的巅峰之作 ,城堡的象征意义一直是文学界未解的谜。对《城堡》主人公土地测量员K的形象剖析有助于揭开《城堡》的重重迷雾。作为城堡聘来的土地测量员K ,为身份和工作与至高无上的城堡产生了冲撞 ,然而这种冲撞是徒劳的 ,丝毫也不能撼动城堡的权威 ,遭到的只是孤独和蔑视。这是一个单独个体对强大而又荒谬的世界的抗争 ,而冲撞与抗争正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标志———这也许是卡夫卡想要说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地利 现代文学研究 卡夫卡 人物形象 土地测量员K 《城堡》
下载PDF
论卡夫卡小说《一份致某科学院的报告》的“微型对话”特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肖嘉 《保定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68-72,共5页
运用巴赫金的"微型对话"理论,对卡夫卡的短篇小说《一份致某科学院的报告》的文体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篇作品的独白形式中存在着另一个声音,作品在意义结构上也存在着双重结构的对话。因为多重声音的出现,这篇作品呈现出... 运用巴赫金的"微型对话"理论,对卡夫卡的短篇小说《一份致某科学院的报告》的文体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篇作品的独白形式中存在着另一个声音,作品在意义结构上也存在着双重结构的对话。因为多重声音的出现,这篇作品呈现出一种言语层面上的矛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夫卡 对话 微型对话 双声语 双重结构
下载PDF
走近卡夫卡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婷婷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60-63,共4页
在卡夫卡的作品中,隐喻一向是无意识表达自身的主要工具。某些细节和人物是通向无意识的入口。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出的意识对无意识的控制和改造,卡夫卡独特的幽默风格。
关键词 卡夫卡 距离 意识 无意识 幽默
下载PDF
二十世纪以来异军突起的奥地利文学
13
作者 马文韬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0-15,共6页
本文从跨越界限、深度挖掘、描写不幸和语言批判四个方面,以霍夫曼斯塔尔、施尼茨勒、傅立特、伯恩哈德和耶利尼克为例,尝试探讨二十世纪奥地利文学的杰出成就,分析其特征、异军突起的原因,及其发展的深广文化背景。
关键词 跨越界限 深入挖掘 描写不幸 语言批判
下载PDF
斯·茨威格与弗洛伊德——兼论弗洛伊德及其学说的意义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杨荣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27-30,共4页
茨威格和弗洛伊德同属犹太血统 ,前者魂断巴西 ,后者客死伦敦 ,他们俩是好朋友 ,对社会、人生、文学艺术等有许多相似的看法。茨威格受弗洛伊德的影响很大 ,在其著作中对弗洛伊德一生的人品。
关键词 茨威格 弗洛伊德 影响 评价 意义
下载PDF
分裂 变形 死亡——卡夫卡的异化世界 被引量:5
15
作者 俞红秀 《龙岩师专学报》 2003年第2期9-11,共3页
卡夫卡作品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人与社会的异化;人与人的异化;人的自我异化。
关键词 卡夫卡 小说 分化
下载PDF
恐惧中的执着——解读卡夫卡
16
作者 张海虹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5期15-18,共4页
卡夫卡的文学创作是一种复杂的文学现象。作者以敏锐而深刻的人生体验,睿智而锋利的笔触,把读者深藏心底的感觉挑到意识的表层来,为我们展示出了一个到处充满着现代人的困惑与危机的世界。同时,卡夫卡以一种执着的信念,同他所感受到的... 卡夫卡的文学创作是一种复杂的文学现象。作者以敏锐而深刻的人生体验,睿智而锋利的笔触,把读者深藏心底的感觉挑到意识的表层来,为我们展示出了一个到处充满着现代人的困惑与危机的世界。同时,卡夫卡以一种执着的信念,同他所感受到的异化世界中的恐惧作着抗争,并且把人的异化这样一个关系到人类本质的问题生动、形象地揭示出来,激起人们对现存社会合理性的怀疑和对人性彻底解放的强烈愿望。表现主义小说因为有了卡夫卡,而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独树一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夫卡 恐惧 异己社会 奥地利 现代文学 表现主义小说 存在状态
下载PDF
卡夫卡与老庄
17
作者 王向东 《凉山大学学报》 2001年第4期112-115,共4页
卡夫卡从中国老庄思想中吸取丰富营养.老庄朴素的唯物辨证法和"悖论"思维影响了卡夫卡一生;老子的天道自然观给卡夫卡以慰藉和力量;庄子的人格本体论和人类最早的反异化思想给卡夫卡的寓言式创作以启迪.
关键词 中国 古代哲学 老庄思想 卡夫卡 奥地利 现代文学研究 文学创作
下载PDF
现代人的悲剧——浅析卡夫卡式悲剧及其悲观主义色彩
18
作者 史素昭 《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6期83-88,共6页
卡夫卡被誉为“现代主义小说之父” ,其作品亦被称为“寓言小说” ,具有强烈的象征性。卡夫卡作品中所传达的孤独、异己、焦虑、绝望、非理性等情绪以及与时代连成一片的阴沉的气氛正体现了现代人的精神危机。卡夫卡笔下主人公的悲剧 。
关键词 卡夫卡式悲剧 精神危机 非观主义色彩 寓言小说 孤独 绝望
下载PDF
绝望的奔赴婚姻——试析卡夫卡《乡间的婚礼筹备》
19
作者 金燕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1-12,共2页
从《乡间的婚礼筹备》这个短篇小说中可以探测卡夫卡对人类情感的深刻洞察和深遂剖析,可以让人更深入地了解人自身。
关键词 冷漠 绝望 深藏不露
下载PDF
试论《城堡》的表现主义特征中荒诞和真实的结合
20
作者 彭江兰 《保山师专学报》 2006年第1期33-36,共4页
作品《城堡》是卡夫卡晚年的代表作,是最富有卡夫卡特色的长篇小说,体现了卡夫卡对世界的认识和艺术的追求。该作品体现了表现主义的特征,就从表现主义中的荒诞与真实两个方面对这部作品进行了解读。
关键词 城堡 表现主义 荒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