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马克斯·弗里施小说的自然书写研究 |
侯沛沛
|
《文学艺术周刊》
|
2024 |
0 |
|
2
|
雅各岱诗歌译介 |
冯光荣
|
《法国研究》
|
2005 |
1
|
|
3
|
赫尔曼·黑塞小说的叙事艺术研究 |
李晓燕
|
《中国民族博览》
|
2024 |
0 |
|
4
|
“现实主义”标签下被遮蔽的德意志精神——凯勒《绿衣亨利》的密托斯特征 |
吴建广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5
|
马克斯·弗里施《能干的法贝尔》中的记忆与工具理性批判 |
冯亚琳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6
|
论马克斯·弗里施的小说《认为技术决定一切的人》对工具理性的批评 |
赵蕾莲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
2008 |
1
|
|
7
|
在现实语境中解读《老妇还乡》 |
和建元
|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8
|
试析《老妇还乡》中的女性形象 |
次晓芳
|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1
|
|
9
|
金钱淫威下人性的颠覆——浅析迪伦马特的《老妇还乡》 |
刘雪梅
|
《戏剧之家》
|
2014 |
1
|
|
10
|
黑塞小说《荒原狼》的叙述层次分析 |
罗红
|
《宜宾学院学报》
|
2010 |
1
|
|
11
|
无言的身体 欲望的寓所——评祖尔策小说《完美的侍者》中的物化现象 |
张克芸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
2015 |
0 |
|
12
|
《阿尔卑斯山》生态伦理思想解读 |
张宇
|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
0 |
|
13
|
谁是道德的审判者——读瑞士剧作家迪伦马特的《老妇还乡》 |
刘雪梅
|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
2013 |
0 |
|
14
|
从生态批评角度解读《枕头鹅》 |
涂媛媛
|
《安顺学院学报》
|
2015 |
0 |
|
15
|
“我不是施蒂勒!”——马克斯·弗里施日记体长篇小说《施蒂勒》体现的自我认同问题 |
冯小俐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4 |
0 |
|
16
|
理性与偶然性对抗下的悲剧——简析《诺言》 |
陈浩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
2
|
|
17
|
暮色中的追光--约瑟夫·罗特的历史想象与现实观照 |
安尼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8
|
试论《技术人法贝尔》中的精神生态批评意识 |
施显松
班鹤立
|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
2015 |
0 |
|
19
|
小说与戏剧性的博弈——关于迪伦马特《抛锚》的研讨对谈 |
孙海燕
罗雅琳
丛治辰
陈晓明
|
《百家评论》
|
2015 |
0 |
|
20
|
灵与肉的对立——用结构主义二元对立的方法分析《老妇还乡》 |
曾艳
|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