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返璞归真的历史工程——评《弥尔顿传》
1
作者 刘庆松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 2023年第2期169-179,共11页
弥学研究名家戈登·坎贝尔和托马斯·N.科恩斯合著的《弥尔顿传》专注于为弥尔顿的作品建造历史语境,并把作品置于传主的生活环境和经历中。弥尔顿的诗歌和散文成为返璞归真的、考察传主生平的历史工程的一部分。该著穷搜博采,... 弥学研究名家戈登·坎贝尔和托马斯·N.科恩斯合著的《弥尔顿传》专注于为弥尔顿的作品建造历史语境,并把作品置于传主的生活环境和经历中。弥尔顿的诗歌和散文成为返璞归真的、考察传主生平的历史工程的一部分。该著穷搜博采,爬梳剔抉,力图还原一个立体的人物形象。传记采用新历史主义的写作手法,宗教与政治等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起到了草蛇灰线的作用,把全书各部分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传主在价值观方面的戏剧性转换也屡屡得以真实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尔顿传》 宗教 政治 意识形态 价值观 新历史主义
下载PDF
英国传记文学的丰碑——鲍士韦尔的《约翰逊传》 被引量:2
2
作者 傅俊 周燕宏 纪涛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3期73-78,共6页
《约翰逊传》是“西方近代传记的鼻祖”,其独特之处在于:1.真实性。传记以大量细节,描写了一个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约翰逊,且不讳言传主的弱点与偏见;2.史料性。通过约翰逊及其与同代人的活动,构成了十八世纪英国社会的缩影... 《约翰逊传》是“西方近代传记的鼻祖”,其独特之处在于:1.真实性。传记以大量细节,描写了一个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约翰逊,且不讳言传主的弱点与偏见;2.史料性。通过约翰逊及其与同代人的活动,构成了十八世纪英国社会的缩影;3.趣味性。传记具有“情节”、“悬念”、“戏剧性”。《约翰逊传》对后世影响深远,“鲍士韦尔手法”“鲍士韦尔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逊 传记文学 英国文学史 传记作家 十八世纪 文学俱乐部 英国社会 苏格兰人 真实性 牛津大学
下载PDF
新时期的联结困境——《关于美》对福斯特“唯有联结”思想的回应 被引量:1
3
作者 宋艳芳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共7页
20世纪初,E.M.福斯特在《霍华兹庄园》(1910)中借玛格丽特之口发出"唯有联结"的呼声;21世纪初,扎迪·史密斯在《关于美》(2005)中对这一呼声给予了回应和反思。后者通过描述自由主义的贝尔西一家和保守主义的基普斯一家,... 20世纪初,E.M.福斯特在《霍华兹庄园》(1910)中借玛格丽特之口发出"唯有联结"的呼声;21世纪初,扎迪·史密斯在《关于美》(2005)中对这一呼声给予了回应和反思。后者通过描述自由主义的贝尔西一家和保守主义的基普斯一家,通过对这两家人的对比、冲突与互动揭示了新时期种族联结、政治联结、人际与自我联结的困境,反映了自由人文主义思想的理想化和社会进步的局限,暗示年轻一代仍需付出更大的努力来实现个体完善、政治公平和社会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福斯特 唯有联结 自由人文主义 公正
下载PDF
论约翰生在《塞维奇传》中的移情和同情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勇彬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662-665,共4页
莫洛亚认为传记是一种表现的手段,传记家选择传主是为了迎合他自己本性中的秘密需要。艾德尔认为莫洛亚的说法就是移情,而传记家要避免移情,应当对他的传主给予更多的同情。然而,在约翰生的《塞维奇传》中,既有约翰生站在自己的立场,把... 莫洛亚认为传记是一种表现的手段,传记家选择传主是为了迎合他自己本性中的秘密需要。艾德尔认为莫洛亚的说法就是移情,而传记家要避免移情,应当对他的传主给予更多的同情。然而,在约翰生的《塞维奇传》中,既有约翰生站在自己的立场,把自己的情感投入传主塞维奇,通过传主来表述自己的移情成分,也有约翰生站在传主塞维奇的立场,设身处地为他着想,更深入地理解他的同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生 《塞维奇传》 移情 同情
下载PDF
铭记历史,警钟长鸣——评《纽伦堡审判》
5
作者 徐莉娜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70-70,共1页
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英国著名作家保罗·罗兰德的新作《纽伦堡审判》(青岛出版社2015年7月出版),用精练的文字和高超的叙事技巧再现事件原貌,人物描写细致入微,事件描述惊心动魄,发人深省。作为一部极具历史价值纪实文... 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英国著名作家保罗·罗兰德的新作《纽伦堡审判》(青岛出版社2015年7月出版),用精练的文字和高超的叙事技巧再现事件原貌,人物描写细致入微,事件描述惊心动魄,发人深省。作为一部极具历史价值纪实文学作品,此书无论从语言上还是从内容上来看都极具现实意义和美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纽伦堡审判 罗兰德 纪实文学 叙事技巧 人物描写 青岛出版社 事件描述 美学价值 行文结构 叙述视角
下载PDF
论约翰生在《塞维奇传》中的主体性
6
作者 孙勇彬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5-71,共7页
传记家的主体性首先表现为对传主的选择。约翰生明显迷恋着他的传主塞维奇,并且深受他的影响。约翰生和塞维奇在知识分子共同命运的前提下产生的深厚友谊、共同的政治观以及对待恩主的一致态度为约翰生设身处地考察传主塞维奇的性格和... 传记家的主体性首先表现为对传主的选择。约翰生明显迷恋着他的传主塞维奇,并且深受他的影响。约翰生和塞维奇在知识分子共同命运的前提下产生的深厚友谊、共同的政治观以及对待恩主的一致态度为约翰生设身处地考察传主塞维奇的性格和心理提供了可能性。约翰生在传中运用感伤场面、作品阐释以及解释等方法来显示对传主的同情性理解,从而使自己在某种程度上与塞维奇取得同一。他为塞维奇的遭遇所表达的愤慨也是他对自己存身世界憎恨的某种宣泄。材料的取舍也是传记作家主体精神的显现。约翰生面临着有关传主塞维奇极为芜杂的材料,然而他以敏锐的眼光遴选那些最能使塞维奇人格发出闪光,使其形象突现的材料,把它们组织到《塞维奇传》中去。这实际上也是对传主塞维奇的一种理解,反映了传记家约翰生的政治观和宗教信仰,以及对待演员和爱情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生 《塞维奇传》 主体性 宗教信仰
下载PDF
论多丽丝·莱辛自传中的创伤书写
7
作者 钱虹 《台州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54-59,67,共7页
英国作家多丽丝·莱辛的自传作品《在我的皮肤之下》和《影中漫步》是研究作家生平与思想最重要的文本。“创伤”是研究其自传的重要视角。从家庭创伤来说,父母不得法的家庭教育给童年莱辛造成了难以愈合的创伤,使其成年后从家庭创... 英国作家多丽丝·莱辛的自传作品《在我的皮肤之下》和《影中漫步》是研究作家生平与思想最重要的文本。“创伤”是研究其自传的重要视角。从家庭创伤来说,父母不得法的家庭教育给童年莱辛造成了难以愈合的创伤,使其成年后从家庭创伤的受害者变成实施者。从文化创伤来说,因其白人侵入者身份而不被非洲大陆所接受,返回伦敦后,因思想“左倾”与英国主流社会格格不入,使莱辛成为一个行走于黑白世界边缘的文化流浪者。从创伤治疗来说,莱辛将其所遭受的创伤以文学创作的方式进行心理治疗,实现自我重构。出色的创伤书写使莱辛自传成为运用心理分析、后殖民理论与文学创作论进行分析的一个典型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自传 家庭创伤 文化创伤 创作救赎 后殖民主义
下载PDF
论《阿弗小传》叙事中的二元对立
8
作者 吴庆宏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第9期68-70,共3页
《阿弗小传》是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一部重要的实验之作,它通过狗与人、事实与虚构、空间与时间的二元对立叙事,打破了维多利亚时代以精英为传主、过分被事实束缚和主要以时间线性叙事为主的传统,为传记艺术的创新树立了... 《阿弗小传》是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一部重要的实验之作,它通过狗与人、事实与虚构、空间与时间的二元对立叙事,打破了维多利亚时代以精英为传主、过分被事实束缚和主要以时间线性叙事为主的传统,为传记艺术的创新树立了榜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伍尔夫 弗勒希 二元对立 反传统
下载PDF
《两访中国茶乡》中的双面中国与植物朝圣
9
作者 刘玉杰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16年第3期184-189,共6页
英国植物学家罗伯特·福琼在《两访中国茶乡》中使用地理意象建构起两种中国形象。一种是正面的中国形象,在其植物采集实践中,将中国确证为具有《圣经》伊甸园原型色彩的花国;另一种是负面的中国形象,城墙、边界、墓地等地理意象暗... 英国植物学家罗伯特·福琼在《两访中国茶乡》中使用地理意象建构起两种中国形象。一种是正面的中国形象,在其植物采集实践中,将中国确证为具有《圣经》伊甸园原型色彩的花国;另一种是负面的中国形象,城墙、边界、墓地等地理意象暗示出中国的封闭、停滞、衰颓。在中国形象的双面性中,尽管福琼对中国不乏殖民主义色彩的偏见,对英帝国鸦片贸易、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深重灾难也有所回避,但作为植物猎人的他,在茶叶圣地采集茶苗和茶种的过程中,更多地显示出其个人化的植物朝圣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伯特·福琼 中国形象 花国 茶乡 文学地理学
下载PDF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女作家的“责任”之说——以《夏洛蒂·勃朗特传》为例
10
作者 赵芳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1年第18期3-5,共3页
《夏洛蒂·勃朗特传》是维多利亚时期女作家伊丽莎白·盖斯盖尔为与书同名的夏洛蒂·勃朗特的正名之作,夏洛蒂·勃朗特在其维多利亚时代因写出与"家庭天使"对立的《简·爱》而深受人们诟病。因此,盖斯盖... 《夏洛蒂·勃朗特传》是维多利亚时期女作家伊丽莎白·盖斯盖尔为与书同名的夏洛蒂·勃朗特的正名之作,夏洛蒂·勃朗特在其维多利亚时代因写出与"家庭天使"对立的《简·爱》而深受人们诟病。因此,盖斯盖尔的这一作品不仅是对其的正名,更是向世人展示在其时代根深蒂固的"家庭天使"意向中,女作家所遭遇的束缚,使人们更好地从中窥探出女性在当时社会背景中的地位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多利亚时代女作家 责任 《夏洛蒂·勃朗特传》
下载PDF
归化原文 译出神韵——评传记读本《威廉·莎士比亚》的汉译技巧
11
作者 徐振忠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2002年第4期39-44,共6页
传记读本《威廉·莎士比亚》英文原文朴质简约 ,但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不同的表达习惯 ,汉语读者容易误解或不理解其深层意义 ;该书汉译者重视对原文进行归化 ,巧妙运用汉语的四字词组、增词、减词、词义引申 ,以及... 传记读本《威廉·莎士比亚》英文原文朴质简约 ,但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不同的表达习惯 ,汉语读者容易误解或不理解其深层意义 ;该书汉译者重视对原文进行归化 ,巧妙运用汉语的四字词组、增词、减词、词义引申 ,以及句法结构的调整等翻译技巧 ,译出了“神韵” ,使汉语读者能充分认识莎翁一生在事业上的辉煌成就与丰富的人生阅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记读本 《威廉·莎士比亚》 文化意蕴 四字结构 英文 英国 英译汉
下载PDF
从《夏洛蒂·勃朗特传》看“责任”之说
12
作者 孟姝怡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X期75-76,共2页
夏洛特·勃朗特是在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期下英国非常著名的批判主义女作家,她的作品充斥着对当下时代社会的不满。夏洛特·勃朗特的作品不单纯是为了体现写作的艺术追求,而是为了进一步表达对社会关注的职能体现,是为了更好的... 夏洛特·勃朗特是在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期下英国非常著名的批判主义女作家,她的作品充斥着对当下时代社会的不满。夏洛特·勃朗特的作品不单纯是为了体现写作的艺术追求,而是为了进一步表达对社会关注的职能体现,是为了更好的诠释文学的背景意义,不是为了迎合任何人的口味进行创作的。夏洛特·勃朗特进行文学作品创作的主要意图就是帮助女性认识自身的社会地位,要求社会大众关注到女性,并且告诉女性应该独立自主的面对自己的生活,为自己的生活创造更多价值,勇敢追求自己的心意。本文对《夏洛特·勃朗特传》进行分析,通过了解夏洛特·勃朗特的生平,分析责任一说在当时社会一直延续至今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洛蒂·勃朗特传》 夏洛蒂·勃朗特 责任之说
下载PDF
空间隐喻视角下女性的生存困境——以小说《活下去,并且要记住》为例
13
作者 王灵玲 《理论观察》 2020年第12期124-126,共3页
空间背景是小说发展的依托和载体。小说《活下去》以原生家庭空间、阿塔曼村庄空间和自然地理空间为聚焦点,承载了女主人公纳斯焦娜的焦虑与困惑,她的精神和肉体都行走在集体与"异化"的逃兵丈夫之间,最终也没能为自己做出正... 空间背景是小说发展的依托和载体。小说《活下去》以原生家庭空间、阿塔曼村庄空间和自然地理空间为聚焦点,承载了女主人公纳斯焦娜的焦虑与困惑,她的精神和肉体都行走在集体与"异化"的逃兵丈夫之间,最终也没能为自己做出正确选择,走投无路饮河自尽而得到释然。小说表达了作家对人类灵魂和道德的积极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隐喻 纳斯焦娜 生存困境
下载PDF
弗吉尼亚·伍尔夫与传记文学
14
作者 雷晓春 《安康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104-107,共4页
弗吉尼亚·伍尔夫认为维多利亚时期的人物传记,只用来描画伟大人物的杰出品性,所描绘的人物像博物馆里的蜡像,不能展现鲜活人物的真实个性。基于此,她应时提出了"新传记"的概念,并用自己的创作实践了这种"新传记&qu... 弗吉尼亚·伍尔夫认为维多利亚时期的人物传记,只用来描画伟大人物的杰出品性,所描绘的人物像博物馆里的蜡像,不能展现鲜活人物的真实个性。基于此,她应时提出了"新传记"的概念,并用自己的创作实践了这种"新传记"。在"新传记"中,她巧妙的平衡事实与想象之间的关系,创造出能够充分展现传主品性、个性的新传记,这种新的传记正预示着传记文学的未来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吉尼亚·伍尔夫 传记文学 奥兰多
下载PDF
伍尔夫和严歌苓笔下的“双性同体”解读——以《到灯塔去》和《白蛇》为例
15
作者 赵明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81-83,共3页
在《到灯塔去》和《白蛇》中,伍尔夫和严歌苓分别以女性视角写出了受时代影响的女性气质的被摧残和迷茫错乱。伍尔夫的《到灯塔去》和严歌苓的《白蛇》都从人性化角度出发,对"双性心理"的女性给予关注,以超性别立场对同性恋... 在《到灯塔去》和《白蛇》中,伍尔夫和严歌苓分别以女性视角写出了受时代影响的女性气质的被摧残和迷茫错乱。伍尔夫的《到灯塔去》和严歌苓的《白蛇》都从人性化角度出发,对"双性心理"的女性给予关注,以超性别立场对同性恋给予了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灯塔去》 《白蛇》 “双性同体” 人性
下载PDF
《许愿灯》
16
作者 阿修 《对外传播》 2016年第8期80-80,共1页
作者阿修(Alec Ash)是英国一名八零后作家、记者,毕业后就来到中国,先是在西部的一个藏族村庄任教,从2008年开始定居北京。2012年创办了《蚁丘》写作中心,他的文章经常刊登于《经济学人》、《异议》、《前景》、《外交政策》、BB... 作者阿修(Alec Ash)是英国一名八零后作家、记者,毕业后就来到中国,先是在西部的一个藏族村庄任教,从2008年开始定居北京。2012年创办了《蚁丘》写作中心,他的文章经常刊登于《经济学人》、《异议》、《前景》、《外交政策》、BBC等期刊杂志和媒体上,还经常在《洛杉矶书评》上发表博客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学人》 《外交政策》 2008年 期刊杂志 BBC 洛杉矶 文章 作者
下载PDF
勃朗峰五壮士
17
作者 辛苓 汉恩,罗 《知音:海外版》 2000年第3期10-12,共3页
关键词 纪实文学 社会题材 旅游 勃朗峰 当代 短篇 英国
下载PDF
多萝西:不该忽视的杰出女作家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万玉 《成都师专学报》 2001年第3期50-52,共3页
英国二十世纪著名的女作家多萝西·米勒·理查森(Dorothy.Miller.Richardson),是二十世纪最早构思和使用意识流技巧的主要作家之一。她是写心理小说的先锋,并用这些开创性的写作技巧,写出了《人生历程》这部长达十三卷的自传性... 英国二十世纪著名的女作家多萝西·米勒·理查森(Dorothy.Miller.Richardson),是二十世纪最早构思和使用意识流技巧的主要作家之一。她是写心理小说的先锋,并用这些开创性的写作技巧,写出了《人生历程》这部长达十三卷的自传性巨著,为英国文坛和世界文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这样一位杰出的女作家,却在很长的时间里,被文学评论家和广大读者所忽视了,使得她的文学地位一直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女作家 多萝西·理查森 《人生历程》 文学评论 意识流
下载PDF
英诗音律美赏析
19
作者 刘春芳 《张家口师专学报》 2001年第5期43-46,共4页
诗的美学特征不仅体现在语言、修辞、抒情、形象、意象等方面,音律的巧妙运用也是至关重要的。适时恰当地运用音律会为诗歌增添意想不到的艺术魅力,更加完美地表现诗歌的主题。
关键词 诗歌 音律 和谐统一 英语 英国
下载PDF
生死3分钟:酒吧里的手术奇迹
20
作者 谢进 奈纳,里 《知音:海外版》 2000年第3期20-22,共3页
关键词 纪实文学 社会题材 当代 酒吧 命案 当代 英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