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华兹华斯的“快乐”诗学及其伦理内涵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清芳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3-76,共4页
华兹华斯不仅是英国19世纪杰出的抒情诗人,也是有着自己独立诗歌观念的诗歌理论家。华兹华斯主张诗歌的情感、题材、语言和创作目的都要以"快乐"为起点和终点,"快乐"成为其诗学中的核心理念,这就构筑了他独具个性... 华兹华斯不仅是英国19世纪杰出的抒情诗人,也是有着自己独立诗歌观念的诗歌理论家。华兹华斯主张诗歌的情感、题材、语言和创作目的都要以"快乐"为起点和终点,"快乐"成为其诗学中的核心理念,这就构筑了他独具个性与魅力的"快乐"诗学。在这种诗学观念的指导下,华兹华斯的诗歌充满了一种崇高的自然与人间之爱及其独到的伦理内涵,成就了其诗歌在英国乃至世界诗歌史上的地位,并对当今世界的诗歌与文学创作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兹华斯 “快乐”诗学 伦理内涵 诗史意义
下载PDF
工业化时期英国农业劳动生产效率的计量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郭爱民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3-152,共10页
工业化时期(1700—1880)的英国农业既包括可耕地上粮食作物的种植,又涉及到草地上牲畜的养殖。从工业化初始阶段到工业化晚期,就单个农业劳动力生产的粮食可折合的混合谷物而言,英国的农业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了3倍有余。农业劳动生产效率... 工业化时期(1700—1880)的英国农业既包括可耕地上粮食作物的种植,又涉及到草地上牲畜的养殖。从工业化初始阶段到工业化晚期,就单个农业劳动力生产的粮食可折合的混合谷物而言,英国的农业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了3倍有余。农业劳动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高,促动了农业、非农产业的分工和土地的流动,推动了土地的规模经营,拉动了乡村社会的内需,推进了工业化的进程和经济结构的变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化 英国 农业劳动生产效率 经济结构 量化
下载PDF
论威廉·莫里斯的生态美学思想——以《乌有乡消息》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胡义清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10-14,共5页
威廉·莫里斯的《乌有乡消息》包含着丰富的生态美学思想。这体现在莫里斯批判资本主义为了赢利的虚假需要而生产,主张为人的真正需要而生产;他主张扼制世界市场体系的无限膨胀,让市场回归属人性质;他塑造了健康漂亮快乐的乌有乡人... 威廉·莫里斯的《乌有乡消息》包含着丰富的生态美学思想。这体现在莫里斯批判资本主义为了赢利的虚假需要而生产,主张为人的真正需要而生产;他主张扼制世界市场体系的无限膨胀,让市场回归属人性质;他塑造了健康漂亮快乐的乌有乡人物,构思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美的服饰、建筑。莫里斯的生态美学思想启示我们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要设定市场边界,满足人民的真正需要,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应尊重自然规律,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追求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莫里斯 《乌有乡消息》 生态美学思想
下载PDF
试论王尔德童话的“三美” 被引量:1
4
作者 黄俏 《延安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21-22,共2页
王尔德童话的“三美”指幻想美、诗意美和感伤美。幻想美是他童话的基本特征,这是由童话的特征所决定的。诗意美体现着他对童话语言的运用。而他的童话总给人以感伤美,这是作家“世纪末”情绪的一种反映,是他童话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 童话 幻想美 诗意美 感伤美
下载PDF
维多利亚时代“妇女问题”的镜子——乔治·艾略特的三部代表作
5
作者 陈明明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9期42-45,共4页
乔治·艾略特因其作品对道德的严肃探讨和对人性的关怀被当代英国批评家利维斯列为英国文学史上的"伟大传统四大家"之一,在其作品中,艾略特以独特的女性视野塑造了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形象,以写实主义的手法"如实再现... 乔治·艾略特因其作品对道德的严肃探讨和对人性的关怀被当代英国批评家利维斯列为英国文学史上的"伟大传统四大家"之一,在其作品中,艾略特以独特的女性视野塑造了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形象,以写实主义的手法"如实再现"了维多利亚时代的"妇女问题",即妇女在职业、教育和婚姻方面所面临的困境和困惑。其作品如镜子般地反映了维多利亚时代的"妇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治·艾略特 妇女问题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下载PDF
论特罗洛普对有闲阶级生存图景的书写
6
作者 赵喜梅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1-110,共10页
维多利亚时期的作家安东尼·特罗洛普在小说中对有闲阶级的生活状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记述,在其笔下,处于社会嬗变之际的有闲阶级一方面坚守扎根土地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面对新技术的冲击和资本逻辑的渗入,不得不对生活做出相应的... 维多利亚时期的作家安东尼·特罗洛普在小说中对有闲阶级的生活状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记述,在其笔下,处于社会嬗变之际的有闲阶级一方面坚守扎根土地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面对新技术的冲击和资本逻辑的渗入,不得不对生活做出相应的调整。在逐渐适应和进行革新的过程中,有闲阶级内部不同层级间以及它与其他阶级之间产生了某种张力,社会秩序的变动体现其中。与同时代其他作家不同的是,特罗洛普处理这种张力和秩序变动时鲜少表现出焦虑,而是在坚守传统的同时以相对从容的心态适应着进步。特罗洛普对有闲阶级的呈现基于他对这个群体的全方位考察,而不管是个人的生活状态,还是人与人的关系的维系,或是阶层的互动互生,其发生莫不与历史变迁和社会转型的背景有关,特罗洛普的小说也因此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东尼·特罗洛普 有闲阶级 社会转型 生存图景
下载PDF
论《爱玛》中哈丽埃特的性格及其意义
7
作者 安琦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41-43,共3页
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在其小说《爱玛》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些女性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在她精准的刻画下各有特点,各自在小说中发挥不同的作用。作品通过对一系列人物和事件的细致描写,揭示出小说的主旨和意义。通过对次要人物哈丽埃特的性格... 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在其小说《爱玛》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些女性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在她精准的刻画下各有特点,各自在小说中发挥不同的作用。作品通过对一系列人物和事件的细致描写,揭示出小说的主旨和意义。通过对次要人物哈丽埃特的性格及其在小说中意义的分析,可以从侧面更加清楚地认识女主人公爱玛的性格特征并深刻体会作者细致入微的洞察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丽埃特 谦卑 善良 天真 自知之明
下载PDF
关于知识与生命的谕言——拜伦诗剧《曼弗雷德》和《该隐》的基本主题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静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110-114,共5页
《曼弗雷德》和《该隐》是拜伦思考个体精神的两部代表性诗剧,贯穿其间的是关于知识和生命的谕言。理智和情感教导人求真,使人不再盲从信仰;然而现实中的困境又使人看到理性自身的局限性,人不得不在宗教里寻求最后的慰藉。拜伦正是在这... 《曼弗雷德》和《该隐》是拜伦思考个体精神的两部代表性诗剧,贯穿其间的是关于知识和生命的谕言。理智和情感教导人求真,使人不再盲从信仰;然而现实中的困境又使人看到理性自身的局限性,人不得不在宗教里寻求最后的慰藉。拜伦正是在这种矛盾的心境中思考理性与信仰的辩证关系。知识——人类认识善恶的手段和目的;生命——人类诞生与死亡的种种困惑;理性——怀疑与信仰的肯定与超越。拜伦在诗剧中对这三个问题的思考,是在对《圣经》的理解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伦 曼弗雷德 该隐 圣经 知识树 生命树 理性
下载PDF
笛福《辛格顿船长》中的帝国表征
9
作者 贺力员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20-23,27,共5页
笛福的《辛格顿船长》通过文明与野蛮、进步与原始以及中心与边缘的对比叙事来表征正在崛起的大英帝国,体现了18世纪英国小说与当时国内社会现状和帝国海外扩张的联系。小说中的现实主义叙述正是表征帝国的主要运作方式,旨在建构英国文... 笛福的《辛格顿船长》通过文明与野蛮、进步与原始以及中心与边缘的对比叙事来表征正在崛起的大英帝国,体现了18世纪英国小说与当时国内社会现状和帝国海外扩张的联系。小说中的现实主义叙述正是表征帝国的主要运作方式,旨在建构英国文化理所当然的文明优越性,彰显帝国扩张的正当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尼尔 笛福 《辛格顿船长》 帝国
下载PDF
解读亚瑟王传奇
10
作者 王燕荣 《科教文汇》 2009年第3期230-230,共1页
文本都是话语构造。英雄史诗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遗产,无论是在中世纪语境还是现代语境下,都彰显着熠熠光芒。在中世纪欧洲衰败与沉寂的文坛上,史诗却独领风骚,成为文学史上连接古代与近代的核心链条。史诗是伴随着民族的历史一起生长发... 文本都是话语构造。英雄史诗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遗产,无论是在中世纪语境还是现代语境下,都彰显着熠熠光芒。在中世纪欧洲衰败与沉寂的文坛上,史诗却独领风骚,成为文学史上连接古代与近代的核心链条。史诗是伴随着民族的历史一起生长发展的,一部民族史诗,就是该民族特定时期的一部形象化历史,不同的民族或是同一民族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观念往往决定着这一时期史诗的内容。亚瑟王传奇故事也是有着其自身的发展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瑟王 民族史诗 传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