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正常人》的叙事学解读 |
伍芳子
|
《河池学院学报》
|
2023 |
0 |
|
2
|
论《阿拉比》中话语的文本分析 |
蒋仁龙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
2016 |
2
|
|
3
|
斯蒂芬形象与《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主题论 |
李汝成
李夏
|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
2012 |
0 |
|
4
|
从神话原型读《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 |
艾桂琴
李绍芳
|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15 |
0 |
|
5
|
乔伊斯与祖国爱尔兰的关系面面观 |
缑广飞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0 |
|
6
|
反小说的现代主义小说——论《马龙之死》的表现手法 |
袁若娟
|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02 |
0 |
|
7
|
倦怠与男性主体的重构——论玛利亚·埃奇沃思的《倦怠》 |
阮世勤
|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12 |
0 |
|
8
|
安·恩莱特小说中母亲形象的文化解读 |
刘常轩
|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17 |
0 |
|
9
|
死亡与回忆——重读班维尔小说《大海》 |
胡江萍
|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11 |
0 |
|
10
|
乔伊斯·形式·阐释——《尤利西斯》的阐释空间 |
丁玉果
|
《太原大学学报》
|
2010 |
0 |
|
11
|
《死者》中迈克尔的角色 |
熊义信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0 |
|
12
|
人生盛宴中的乔伊斯——对《憾事一桩》中达菲先生的原型分析 |
李然
|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15 |
0 |
|
13
|
幻想的真实 真实的幻想──斯威夫特和他的《飞岛国游记》 |
尹传红
|
《中国科技月报》
|
2000 |
1
|
|
14
|
我的俄狄浦斯情结 |
弗兰克.奥康纳
林六辰
|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15
|
我的爱,我的伞 |
约翰·麦克盖恩
孙生茂(译)
|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16
|
论贝克特《马龙之死》的元小说叙事策略 |
王素华
吕文鹏
|
《前沿》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7
|
玛丽·拉汶谈短篇小说创作 |
莫里斯.哈蒙
丁振祺
|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18
|
小当家 |
弗兰克.奥康纳
林六辰
|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19
|
奴隶 |
罗迪·多伊尔
钱冰
|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20
|
《正常人》 |
陈丽
|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CSSCI
|
202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