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瓦隆》杂志与象征主义自由诗运动的重塑
1
作者 李国辉 《台州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9-15,45,共8页
《风行》是一个短命的杂志,在它终刊后,象征主义自由诗运动有陷入低潮的风险。比利时的《瓦隆》杂志恰好在1887—1892年的空白期,给自由诗诗人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园地。它聚集了莫克尔、格里凡、穆雷、莫雷亚斯、雷泰等诗人,是象征主义... 《风行》是一个短命的杂志,在它终刊后,象征主义自由诗运动有陷入低潮的风险。比利时的《瓦隆》杂志恰好在1887—1892年的空白期,给自由诗诗人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园地。它聚集了莫克尔、格里凡、穆雷、莫雷亚斯、雷泰等诗人,是象征主义和颓废主义的汇合之地。《瓦隆》不仅发表了当时数量最多的自由诗,而且让自由诗运动离开纯诗的路线,强化了旋律主义路线的重要性,推动了象征主义自由诗理论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隆》 象征主义 自由诗
下载PDF
关于但丁的党派之争
2
作者 王予霞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3-54,共2页
但丁(Dante Alighieri,1265—1321)是连接中世纪欧洲和开启文艺复兴运动的一位至关重要的伟大作家,其代表作《神曲》(1307—1321)也带着新旧时代的特殊的双重光环,格外引人注目。因此,《神曲》成为外国文学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章节... 但丁(Dante Alighieri,1265—1321)是连接中世纪欧洲和开启文艺复兴运动的一位至关重要的伟大作家,其代表作《神曲》(1307—1321)也带着新旧时代的特殊的双重光环,格外引人注目。因此,《神曲》成为外国文学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章节。如同屈原放遂乃赋《离骚》一样,但丁也是由于遭受政治贬黜而作《神曲》的,所以,在授课时,但丁这段经历以及佛罗伦萨当时的历史背景不但成为我们讲解《神曲》的前奏曲,而且也是把握《神曲》思想内容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可是,这么重要的一段史实却说法各异,让人无所适从。因此,笔者以为有必要分析并澄清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曲》 佛罗伦萨 外国文学 历史背景 政治斗争 《离骚》 市民阶级 自身分裂 思想内容 复兴运动
下载PDF
二元对立中的欧洲认同——以19世纪欧洲文学艺术为例
3
作者 易丹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4-121,共8页
19世纪欧洲发展的一大特征,是以民族主义为导向的民族国家建设。在此过程中,欧洲文化认同呈现出四分五裂的状态。尽管存在着浪漫主义关于整体欧洲的构想,但这些构想却不能在民族国家的政治框架内实现。与此同时,欧洲向海外的扩张,却在... 19世纪欧洲发展的一大特征,是以民族主义为导向的民族国家建设。在此过程中,欧洲文化认同呈现出四分五裂的状态。尽管存在着浪漫主义关于整体欧洲的构想,但这些构想却不能在民族国家的政治框架内实现。与此同时,欧洲向海外的扩张,却在欧洲之外为不同的欧洲国家公民提供了文化认同的想象空间,尽管这种想象往往伴随着带有欧洲中心主义色彩的文化优越感和种族主义的价值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世纪欧洲文化发展 欧洲认同 全球化语境
下载PDF
思想与音乐的交响──米兰·昆德拉小说的结构隐喻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凤亮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6-91,共6页
“结构”是一个重要的文学批评术语,“结构”与“隐喻”相结合所形成的结构隐喻,同题旨隐喻一样具有丰富的文学表达功用。本文分析了法籍捷裔小说家米兰·昆德拉关于结构隐喻的种种观点,基此归纳了昆德拉小说中结构隐喻的四种主要形... “结构”是一个重要的文学批评术语,“结构”与“隐喻”相结合所形成的结构隐喻,同题旨隐喻一样具有丰富的文学表达功用。本文分析了法籍捷裔小说家米兰·昆德拉关于结构隐喻的种种观点,基此归纳了昆德拉小说中结构隐喻的四种主要形式:数字结构、音乐结构、人物结构、梦幻结构,并结合昆德拉小说诸作对其结构隐喻诸形式分别作出阐释与界定。昆德拉的结构隐喻观及其影响下的种种形式实验,既深受其小说、音乐与哲学等多方面文化修养的影响,更得益于其独特的存在小说观;结构隐喻不仅是昆德拉小说形式之美的重要因素,还成为其存在题旨表达不可缺少的叙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兰·昆德拉 小说结构 隐喻存在
下载PDF
飘忽微妙 奇幻深邃的灵境——梅特林克的“静剧”艺术探微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敏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9-83,共5页
梅特林克是象征主义戏剧的创始人 ,他首创的“静剧”理论及其影响下的戏剧创作 ,把象征主义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标志象征主义戏剧流派进入了成熟阶段。从创作实践升华为理论 ,是他戏剧理论的一个特色。本文旨在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入手 ,... 梅特林克是象征主义戏剧的创始人 ,他首创的“静剧”理论及其影响下的戏剧创作 ,把象征主义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标志象征主义戏剧流派进入了成熟阶段。从创作实践升华为理论 ,是他戏剧理论的一个特色。本文旨在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入手 ,挖掘“静剧”的深刻内涵及其艺术特质 ,从而考察其“静剧”理论和戏剧创作的契合及戏剧创作对“静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剧理论 戏剧创作 契合 突破
下载PDF
《送冰的人来了》的主题及其寓意 被引量:6
6
作者 梁巧娜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3-76,共4页
奥尼尔在他后期创作的悲剧《送冰的人来了》中采用隐喻的方式 ,曲折地表达了他对宗教引导和拯救人类的能力的否认 ,同时还暗示了人类失去宗教信仰后所要寻找的自我抚慰的途径 。
关键词 《送冰的人来了》 酒神 日神 追寻 后期创作 拯救 悲剧 宗教信仰 自我 救人
下载PDF
轻逸·快速·复杂——卡尔维诺论文学与世界的关系
7
作者 杨晓莲 姚诚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18,共5页
卡尔维诺是享有世界声誉的意大利作家,集中反映其文学观的是他的《美国讲稿》。在《美国讲稿》中,卡尔维诺系统地阐述了自己对文学与世界关系的认识:文学应从轻逸的角度观察世界,以轻逸、快速的方式来表现世界,文学应表现复杂多样的世界。
关键词 卡尔维诺 《美国讲稿》 复杂多样
下载PDF
保罗·德曼的寓言解构
8
作者 王云 李增 《外国问题研究》 2012年第3期79-84,共6页
寓言是保罗·德曼解构阅读的关键词。本文旨在通过对寓言概念的发展以及德曼对寓言概念的继承,深入阐释德曼对寓言中时间性和差异性特征的分析,以期更好地理解德曼怎样将寓言由修辞手法过渡到一种解构阅读策略。
关键词 寓言 时间性 差异性 修辞手法 解构阅读策略
下载PDF
象征主义及梅特林克的语言突破
9
作者 李斯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108-115,共8页
象征主义诉诸主观幻觉、艺术想象、暗示启发和人的内心精神世界 ,并以象征方法暗示作品的主题和事物的发展 ,表达隐蔽的思想情绪和抽象的人生哲理。梅特林克在法国诗歌与象征主义萌芽的基础上 ,对象征主义进行改造和发挥 ,使象征主义诗... 象征主义诉诸主观幻觉、艺术想象、暗示启发和人的内心精神世界 ,并以象征方法暗示作品的主题和事物的发展 ,表达隐蔽的思想情绪和抽象的人生哲理。梅特林克在法国诗歌与象征主义萌芽的基础上 ,对象征主义进行改造和发挥 ,使象征主义诗歌和戏剧晦涩迷离的妙用贯穿自己作品的始终 ,使象征主义的神秘主义色彩和颓废悲观情调在科学散文中得到清晰的宣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主义 梅特林克 诗歌 科学散文 戏剧艺术 比利时
下载PDF
从《十日谈》看卜伽丘的宗教情结
10
作者 李春霞 《宜宾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28-32,共5页
《十日谈》以对人性的热情讴歌和对教会的犀利批判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人们习惯接受官方史学及正统教科书的简约化定性,忽略了作者自身与他所处转型时代的矛盾和局限的另一面——《十日谈》在表面的批判背后实际上还隐藏着作者对... 《十日谈》以对人性的热情讴歌和对教会的犀利批判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人们习惯接受官方史学及正统教科书的简约化定性,忽略了作者自身与他所处转型时代的矛盾和局限的另一面——《十日谈》在表面的批判背后实际上还隐藏着作者对教会和信仰本身的维护,以及从骨子里透出的那份固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日谈》 基督教人文主义 伪道德批判 纵欲主义
下载PDF
“门”两边的世界——梅特林克剧作中的神秘与象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莫惊涛 《当代戏剧》 2006年第2期22-24,共3页
关键词 梅特林克 神秘力量 “门” 世界 剧作 象征 生存现状 现实生活 戏剧创作 中心意象
下载PDF
比利时:医生和炼金术士
12
作者 蔡天新 《金融管理与研究(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比利时 布鲁塞尔 炼金术士 化学实验 医生 安特卫普 人体结构 西班牙 古玩市场 理论依据
下载PDF
巧妙假定,深刻象征——评梅特林克《盲人》艺术表现手法及其象征寓意
13
作者 吴学慧 《海外英语》 2011年第13期266-267,共2页
在《盲人》这部戏剧里,梅特林克充分运用戏剧的假定性,大胆地构建虚拟的时空环境,塑造虚拟的戏剧人物,编排虚拟的戏剧情节,以期最大限度地突显剧作品里蕴涵的象征寓意,从而展现剧作家自己对人生和生命的深度思考和独到看法。
关键词 假定性 时空环境 戏剧人物 戏剧情节 象征寓意
下载PDF
卜伽丘喜剧意识与《十日谈》艺术表现
14
作者 孟长勇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3期109-115,共7页
《十日谈》创作是卜伽丘喜剧意识具体化、形象化的体现。从《十日谈》艺术表现看,卜伽丘喜剧意识为:以取悦大众为目的;用人性理解、乐观自信的心态观照生活,用通俗方言和诙谐口吻讲述故事;以讽刺、机智、幽默等艺术手法,实现对否定性喜... 《十日谈》创作是卜伽丘喜剧意识具体化、形象化的体现。从《十日谈》艺术表现看,卜伽丘喜剧意识为:以取悦大众为目的;用人性理解、乐观自信的心态观照生活,用通俗方言和诙谐口吻讲述故事;以讽刺、机智、幽默等艺术手法,实现对否定性喜剧形象的理性超越,对肯定性喜剧形象轻责加赞颂;以“大小框架”加附表层结构及内在喜剧基本环节的结合为总结构形态,实现喜剧意识向喜剧效果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卜伽丘 喜剧意识 《十日谈》 表现手法 艺术结构 附表层形态 内在喜剧基本 环节
下载PDF
日内瓦学派的文学批评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岳川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9-40,共12页
本文勾画了日内瓦学派文学批评的基本面貌,指出作为现象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实践者,日内瓦批评家是将现象学的观念和方法成功地运用于文学批评的典范。文章还对该学派的理论特征及得失作了概括和分析。
关键词 日内瓦学派 文学批评 现象学
下载PDF
瓦罗:古罗马百科全书式散文家
16
作者 江澜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7年第6期70-73,共4页
本文全面地评介古罗马作家瓦罗的散文作品。瓦罗阅历丰富,博学多著,创作题材广泛,倾向于十分详尽地论述某个专业,包括农业、文法、文学批评等,其中保存较为完整的是晚期作品《论农业》和《论拉丁语》。他是一位真正的百科全书式散文家。
关键词 瓦罗 百科全书式 散文家
下载PDF
主客相融,意为我见——解读乔治·布莱的批评意识
17
作者 张方方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15年第2期232-237,共6页
乔治·布莱用"意识批评"为日内瓦学派的批评实践正名释义。布莱把批评看作是从主体到客体再到主体的阶段性过程,是作者与批评者主体意识的遇合。批评意识是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主客体关联,是由自我达至世界的自我意识;批... 乔治·布莱用"意识批评"为日内瓦学派的批评实践正名释义。布莱把批评看作是从主体到客体再到主体的阶段性过程,是作者与批评者主体意识的遇合。批评意识是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主客体关联,是由自我达至世界的自我意识;批评意识同时也是一个由直觉与感受主导的过程性认知。批评意识具有意向性与超验性,带着鲜明的现象学印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内瓦学派 批评意识 乔治·布莱 现象学
下载PDF
梅特林克戏剧中的新柏拉图主义
18
作者 张礼权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54-156,共3页
莫里斯·梅特林克,著名的剧作家、散文集、诗人,他开创了象征主义戏剧,运用象征主义手法将新柏拉图主义哲学思想贯穿于作品之中,即具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和不可知论。他的静态戏剧对后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他的一些观点至今影响... 莫里斯·梅特林克,著名的剧作家、散文集、诗人,他开创了象征主义戏剧,运用象征主义手法将新柏拉图主义哲学思想贯穿于作品之中,即具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和不可知论。他的静态戏剧对后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他的一些观点至今影响着很多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里斯·梅特林克 新柏拉图主义 莫里斯·梅特林克戏剧
下载PDF
读梅特林克
19
作者 魏丕植 《黄河之声》 2013年第11期13-14,共2页
莫里斯·梅特林克(1862-1949),比利时剧作家、诗人、散文家,象征派戏剧的代表作家。生于根特市。其早期作品大都充满悲观颓废的色彩,表达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后期作品更加侧重研究人生与生命的奥秘,同时对道德的价值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关键词 梅特林克 代表作家 早期作品 后期作品 莫里斯 剧作家 比利时 散文家
下载PDF
一个双重人格的高利贷者——《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形象
20
作者 朱晓灵 《固原师专学报》 2002年第2期66-67,83,共3页
《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是一个有着双重人格的高利贷者形象:他盘剥、吝啬、贪婪、自私,他又坚韧沉着,狠毒奸诈;他是一个被侮辱者,同时又是一个种族复仇主义者。
关键词 《威尼斯商人》 夏洛克 双重人格 喜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