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7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尔多罗之歌》中的崇高与恶
1
作者 刘宇婷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20-27,94,共9页
法国诗人洛特雷阿蒙的散文诗《马尔多罗之歌》是一部充斥着“恶”的作品,它不仅以种种血腥恐怖的凶杀事件为主要描写对象,还将主人公马尔多罗邪恶、阴暗的心理毫不掩饰地暴露出来,甚至加以歌颂。然而,马尔多罗作为一个恶的化身,以其压... 法国诗人洛特雷阿蒙的散文诗《马尔多罗之歌》是一部充斥着“恶”的作品,它不仅以种种血腥恐怖的凶杀事件为主要描写对象,还将主人公马尔多罗邪恶、阴暗的心理毫不掩饰地暴露出来,甚至加以歌颂。然而,马尔多罗作为一个恶的化身,以其压倒性的激情和比拟自然的强力,使诗歌在恐怖之余更具有一种崇高的美学风格,这种具有崇高性的恶实际上指向了康德伦理学中的“恶魔之恶”,而意味着“极恶”的“恶魔之恶”在齐泽克的阐释下体现为主体内部的否定性。与此同时,马尔多罗强烈的萨德式精神显示了精神分析意义上的原乐之恶,作者洛特雷阿蒙对马尔多罗这一形象的塑造使崇高的意蕴更为丰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多罗之歌》 洛特雷阿蒙 崇高 恶魔之恶
下载PDF
论亨利·米肖诗歌创作中“道”的投影
2
作者 张小波 《文学艺术周刊》 2023年第3期29-34,共6页
19世纪以后,法国汉学研究蒸蒸日上,巴黎甚至被誉为“世界汉学之都”。伴随着斯坦尼斯拉·于连(Stanislas Julien)翻译的《道德经》、顾塞芬(Séraphine Couvereur)翻译的《四书》《诗经》和戴遂良(Léon Wieger)编译的《老... 19世纪以后,法国汉学研究蒸蒸日上,巴黎甚至被誉为“世界汉学之都”。伴随着斯坦尼斯拉·于连(Stanislas Julien)翻译的《道德经》、顾塞芬(Séraphine Couvereur)翻译的《四书》《诗经》和戴遂良(Léon Wieger)编译的《老子、庄子和列子》等中国哲学原典在巴黎的热销,越来越多后期印象派诗人开始逐渐接触到儒道文化。其中,道家思想作为一种精神科学与生存智慧,又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产生的一系列现代性问题及文化危机天然相合,因此受到越来越多诗人的推崇与赞美,成为许多文人的“救命良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期印象派 法国汉学 儒道文化 生存智慧 《四书》 诗歌创作 现代性问题 道家思想
下载PDF
东西文学影响渊源的典型个案——拉封丹《乌龟和两只野鸭》里的部派佛教文学因素 被引量:2
3
作者 曹顺庆 陈开勇 《当代文坛》 CSSCI 2007年第4期69-72,共4页
关键词 文学渊源 文学影响 拉封丹 文学因素 个案 佛教
下载PDF
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思与辩 被引量:11
4
作者 户思社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0-66,共7页
本文从象征一词的起源论述了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产生以及形成过程,从诗歌与音乐的关系论述了瓦格纳对象征主义诗人以及诗歌理论的影响。论文从诗歌创作、诗歌理论的角度论述了几位重要诗人在象征主义诗歌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同时对法... 本文从象征一词的起源论述了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产生以及形成过程,从诗歌与音乐的关系论述了瓦格纳对象征主义诗人以及诗歌理论的影响。论文从诗歌创作、诗歌理论的角度论述了几位重要诗人在象征主义诗歌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同时对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美学观进行了梳理,从史学和诗学的角度思考和辨析象征主义诗歌与其他文学流派的接受与影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主义 诗歌 法国文学
下载PDF
从《元音》看兰波诗歌创作的接受与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户思社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3-57,共5页
法国诗人兰波的诗歌对后世的影响巨大。兰波不但继承了从波德莱尔开始的象征主义审美观,而且在诗歌创作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使象征主义的审美理论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在《元音》中,兰波利用感觉上的错乱让声音与色彩互相转换,让气... 法国诗人兰波的诗歌对后世的影响巨大。兰波不但继承了从波德莱尔开始的象征主义审美观,而且在诗歌创作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使象征主义的审美理论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在《元音》中,兰波利用感觉上的错乱让声音与色彩互相转换,让气味与形状互相交错;通过听觉与视觉、嗅觉与触觉的反复重叠,反复转化,用那些鲜活的语言和形象建造起了兰波诗歌世界的立体空间。兰波的作品对象征主义诗人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曾飞跃国界,波及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波 《元音》 诗歌创作 接受 影响
下载PDF
物之梦与巴什拉的诗学 被引量:3
6
作者 张闳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1-103,共3页
巴什拉在中国 对于中国知识界来说,巴什拉来得太早了,而对于文化热潮中的阅读大众来说,他又来得太迟了。第一部巴什拉著作的中译本,出现在1992年,名字叫做《火的精神分析》,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新知文库”的第52... 巴什拉在中国 对于中国知识界来说,巴什拉来得太早了,而对于文化热潮中的阅读大众来说,他又来得太迟了。第一部巴什拉著作的中译本,出现在1992年,名字叫做《火的精神分析》,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新知文库”的第52种.由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杜小真主译。当时的中国批评界正在忙碌另一些事情。一些人在精心缝补“人文精神”的破裤。另一些人则在忙于编织“后现代”的新衣。这种种单向度的头脑.尚无法承担巴什拉式的繁复丰硕的思想果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什拉 中国知识界 诗学 “人文精神” “后现代” 精神分析 北京大学 三联书店 中译本 第一部
下载PDF
论圣-琼·佩斯作品中的中国文化参照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成富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63-167,共5页
本文以当代法国作家圣 -琼·佩斯的《阿纳巴斯》和《亚洲信札》为论述对象 ,通过对其作品中的中国文化参照的深入分析和研究 ,特别是道教和沙漠文化对圣 -琼·佩斯在文学创作上的影响 ,指出诗人对中国文化的肯定和对人性的颂扬 ... 本文以当代法国作家圣 -琼·佩斯的《阿纳巴斯》和《亚洲信札》为论述对象 ,通过对其作品中的中国文化参照的深入分析和研究 ,特别是道教和沙漠文化对圣 -琼·佩斯在文学创作上的影响 ,指出诗人对中国文化的肯定和对人性的颂扬 ,一方面是中西 (中法 )文化相互碰撞、相互借鉴和相互吸引的结果 ,另一方面也是圣 -琼·佩斯对本民族文化和文明进行深入思考和大胆反叛的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琼·佩斯 中国文化 法国 《阿纳巴斯》 《亚洲信札》 人性精神
下载PDF
波德莱尔诗歌的伦理意义探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颜青 《当代文坛》 CSSCI 2007年第2期134-135,共2页
关键词 波德莱尔 伦理意义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恶之花》 诗歌 社会病态 精神病态 现代主义
下载PDF
论塞泽尔的诗歌创作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建英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6-112,共7页
塞泽尔的诗歌创作围绕着"黑人性"展开,诗歌的内容是阐述其思想,创作的目的是以此实现本民族文化价值的回归。在诗学上,他追随波德莱尔、兰波,从"恶"中挖掘美,以"我"来表现更为强大的"另一个"... 塞泽尔的诗歌创作围绕着"黑人性"展开,诗歌的内容是阐述其思想,创作的目的是以此实现本民族文化价值的回归。在诗学上,他追随波德莱尔、兰波,从"恶"中挖掘美,以"我"来表现更为强大的"另一个"。表现手法上,他受超现实主义的影响,诗句不连贯,甚至没有逻辑。然而在非洲达姆鼓的节奏下,记忆再现、直抒胸臆、内心暗示、诡秘意象,似乎一切都缘于生命的原始律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泽尔 诗歌 黑人性 法国
下载PDF
死亡、美与反意识形态——坡与波德莱尔诗歌的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庆松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5-99,共5页
坡和波德莱尔诗歌中的死亡意象都体现出对美的强烈追求,以及鲜明的反意识形态因素,然而其表现方式却恰恰相反。"美女杀手"坡把贵族佳丽的死当作至美的主题,其理想之美远在天;国"尸体诗人"波德莱尔却聚焦于底层社会... 坡和波德莱尔诗歌中的死亡意象都体现出对美的强烈追求,以及鲜明的反意识形态因素,然而其表现方式却恰恰相反。"美女杀手"坡把贵族佳丽的死当作至美的主题,其理想之美远在天;国"尸体诗人"波德莱尔却聚焦于底层社会的死亡惨状,从凡间挖掘惊悚的美。出世的坡高洁脱略,入世的波德莱尔则哀贫伤困,但都表达了异质性的反意识形态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德莱尔 死亡意象 反意识形态
下载PDF
谭盾和他的钢琴组曲《忆》 被引量:4
11
作者 聂娜 李伟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169-173,共5页
本文详细地阐述了谭盾的钢琴组曲《忆》的创作风格以及演奏技巧的分析和理解,通过对八首不同音乐风格的小品的介绍,为演奏者提供了一个参照的平台。以此,达到让更多人熟悉中国作品,把握好中国作品,从真正意义上提高演奏中国作品的能力,... 本文详细地阐述了谭盾的钢琴组曲《忆》的创作风格以及演奏技巧的分析和理解,通过对八首不同音乐风格的小品的介绍,为演奏者提供了一个参照的平台。以此,达到让更多人熟悉中国作品,把握好中国作品,从真正意义上提高演奏中国作品的能力,从而达到发扬祖国音乐文化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谭盾/《忆》/中国风格/作品分析/演奏技巧/
下载PDF
浅析《体育颂》的文学价值与美学价值 被引量:5
12
作者 赖水香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1X期63-64,共2页
《体育颂》是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的一篇散文诗,全诗不仅文字含蓄优美,节奏明快简洁,而且作者用非常形象的语言表达了对体育精神的赞颂。《体育颂》对人类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极大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 体育颂 文学价值 美学价值
下载PDF
论威廉·华兹华斯诗歌中的“新自然观” 被引量:3
13
作者 邱瑜毅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95-99,共5页
著名国学家陈寅恪在评价中国古代田园诗人、辞赋家、散文家陶渊明时提出了"新自然说"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新自然观"的理论逐渐形成,并成为众多评论家研究陶渊明的标签。无独有偶,英国湖畔诗人威廉·华兹华斯在... 著名国学家陈寅恪在评价中国古代田园诗人、辞赋家、散文家陶渊明时提出了"新自然说"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新自然观"的理论逐渐形成,并成为众多评论家研究陶渊明的标签。无独有偶,英国湖畔诗人威廉·华兹华斯在其大量诗作中也呈现出"新自然观"的蛛丝马迹。作为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之一,华兹华斯对自然的尊崇与热爱不仅成为了其文学创作的重要素材和风格特色,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世界观、宇宙观与哲学观,以致于他对宗教的信仰都被打上了"自然"的深深烙印,从而体现出与陶渊明的"新自然观"所相似的哲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兹华斯 新自然观 陶渊明 崇尚自然 哲学观点 艺术风格
下载PDF
隐喻视角下的波德莱尔诗词语言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汝举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Z期55-56,共2页
作家波德莱尔开创了现代诗歌创作的先河,为处于寂静的文坛带来了新鲜的花香。长期以来,波德莱尔通过诗歌创作实践倡导的隐喻与"象征主义"的创作语言风格,不但对西方作家影响深远,而且也深深地影响到我国文人的诗歌创作。笔者... 作家波德莱尔开创了现代诗歌创作的先河,为处于寂静的文坛带来了新鲜的花香。长期以来,波德莱尔通过诗歌创作实践倡导的隐喻与"象征主义"的创作语言风格,不但对西方作家影响深远,而且也深深地影响到我国文人的诗歌创作。笔者通过隐喻理论研究,以波德莱尔代表作十四行诗集《恶之花》为例,试图揭示波德莱尔以隐喻意象所表达的"现代"文学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修辞 现代诗歌 语言之美
下载PDF
解辖域化——德勒兹后结构主义诗学研究(之二) 被引量:7
15
作者 麦永雄 《长江学术》 2006年第3期89-99,共11页
德勒兹并非纯粹意义上的、以文学为基点的文艺批评家,而是从后结构主义哲学和美学的立场出发,在文学研究中阐发他别开生面的思想和观念。他阐发了“差异与重复”的哲学思想,解构了病态心理学的“施虐癖-受虐癖情结”,将问题还原到文学文... 德勒兹并非纯粹意义上的、以文学为基点的文艺批评家,而是从后结构主义哲学和美学的立场出发,在文学研究中阐发他别开生面的思想和观念。他阐发了“差异与重复”的哲学思想,解构了病态心理学的“施虐癖-受虐癖情结”,将问题还原到文学文本,重新从法律、心理和文学等维度对此加以哲学思辨。他还描述了欲望与权力的多元社会文化网络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勒兹 后结构主义 诗学研究 解域化
下载PDF
“恶之花”:欧美现代派城市诗学的审美转换 被引量:3
16
作者 欧荣 《美育学刊》 2014年第2期85-92,共8页
欧美现代主义文学源于先锋派作家对资本主义机械化、城市化的焦虑———他们对"城市文明"既爱又恨、既排斥又深受吸引的矛盾情感。对于现代派作家来说,浪漫主义的乡村乐园已不可复得,那么只有接受城市化的现实,借助文学艺术... 欧美现代主义文学源于先锋派作家对资本主义机械化、城市化的焦虑———他们对"城市文明"既爱又恨、既排斥又深受吸引的矛盾情感。对于现代派作家来说,浪漫主义的乡村乐园已不可复得,那么只有接受城市化的现实,借助文学艺术的力量,通过"街头游荡者"的审美视角,运用"出位之思"和"艺格符换"等跨媒介、跨艺术的创作手法呈现最普通的,甚至是"丑"的日常生活图景,实现城市书写的审美化和艺术化,在城市文明的"恶"中找寻美,把"地狱"变成"天堂"。这种审美转换肇始于法国现代派先驱夏尔·波德莱尔的艺术批评和诗歌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之花” 城市书写 日常生活 审美化
下载PDF
顾拜旦的《体育颂》中的时代意义与文学价值 被引量:3
17
作者 唐渊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9Z期76-78,共3页
顾拜旦的《体育颂》是一部已经被人们津津乐道了长达一百多年之久的散文诗歌,我相信不管是再过八年,还是八十年,甚至八百年,它都将是一部脍炙人口的诗歌。它体现了顾拜旦的体育思想,是奥林匹克理想的升华。《体育颂》的发表与时代紧密相... 顾拜旦的《体育颂》是一部已经被人们津津乐道了长达一百多年之久的散文诗歌,我相信不管是再过八年,还是八十年,甚至八百年,它都将是一部脍炙人口的诗歌。它体现了顾拜旦的体育思想,是奥林匹克理想的升华。《体育颂》的发表与时代紧密相连,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同时,诗歌节奏轻松明快,结构严谨,气势磅礴,可谓是别具一格,也具有很深刻的文学价值。本文主要通过对顾拜旦这篇不朽著作《体育颂》的赏析,再进一步探讨散文中所表现出来的时代意义与文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拜旦 体育颂 时代意义 文学价值
下载PDF
波德莱尔与柏拉图美学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亘 胡华 《长江学术》 2015年第2期90-96,共7页
理想的光芒往往是照耀波德莱尔美学空间的光源所在。由于诗人评述和创作文字的歧义,波德莱尔的美学思索常常被引向绝对的层面,成为通往柏拉图理念世界的十九世纪阶梯。这一阶梯的搭建是否来自波德莱尔的本意?诗人的诗歌创作与其说是引... 理想的光芒往往是照耀波德莱尔美学空间的光源所在。由于诗人评述和创作文字的歧义,波德莱尔的美学思索常常被引向绝对的层面,成为通往柏拉图理念世界的十九世纪阶梯。这一阶梯的搭建是否来自波德莱尔的本意?诗人的诗歌创作与其说是引向理念世界,倒不如说是在揭示一个超自然的世界。原型的地位来自波德莱尔美学意识中绝对理念的缺席,他的摹仿和再现方式的意义也是建立在对于他那个时代美学柏拉图式倾向的批评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德莱尔 柏拉图 理念 原型
下载PDF
法国早期象征派诗歌的生命意识 被引量:2
19
作者 柳东林 《外国问题研究》 2009年第2期66-70,共5页
19世纪的法国象征派运动,给浪漫主义以来的欧洲诗坛带来一股清新的诗风。对于象征派诗歌的把握,有一个核心的精神,那就是寻求同万物生命的对话。从波德莱尔的"感应",到兰波的"通灵",再到马拉美的"无限",... 19世纪的法国象征派运动,给浪漫主义以来的欧洲诗坛带来一股清新的诗风。对于象征派诗歌的把握,有一个核心的精神,那就是寻求同万物生命的对话。从波德莱尔的"感应",到兰波的"通灵",再到马拉美的"无限",法国象征派诗歌建立一种完全不同于人类中心论的全新的生命意识,对后世的后期象征主义文学甚至是生态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 感应 通灵 无限
下载PDF
米修作品中的道家投影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阳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年第5期90-92,共3页
米修 30年代的亚洲之行与中国道家思想结缘 ,他的思想和创作因而打上了道家思想的烙印。米修的诗歌中体现了道家思想 ,《趋于安静》一诗便是其道家思想的集中体现 ,是米修“以诗演道”、“与道融合”主张的例证。
关键词 法国诗人 亨利·米修 中国 道家 趋于安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