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新西兰文学研究:1976—1989 被引量:6
1
作者 刘略昌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3-158,共6页
1976年至1989年是中国新西兰文学研究起步阶段。总的看来,这一时期中国新西兰文学研究呈现如下特点:研究范式从阶级论转向审美分析;以普及宣传为目的综述新西兰文学;毛利文学研究横空出世;同步追踪新西兰当代文学;曼斯菲尔德译评热潮。... 1976年至1989年是中国新西兰文学研究起步阶段。总的看来,这一时期中国新西兰文学研究呈现如下特点:研究范式从阶级论转向审美分析;以普及宣传为目的综述新西兰文学;毛利文学研究横空出世;同步追踪新西兰当代文学;曼斯菲尔德译评热潮。虽然研究成果绝对数量不算太多,但从纵向发展看,1976至1989年间新西兰译评构成了中国新西兰文学研究史上重要的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西兰文学 文学研究 曼斯菲尔德
下载PDF
论民族独立语境下温特的诗歌 被引量:1
2
作者 曹萍 潘明霞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9-143,共5页
温特独特的个人经历对他的诗歌创作发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他在独立后的语境下产生了强烈的矛盾意识,一方面是他对西萨摩亚民族文化独立的抹不去的故土情结,另一方面他又象是个“香蕉人”,游走在两个世界的冲突中,试图找到文化认同,同时在... 温特独特的个人经历对他的诗歌创作发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他在独立后的语境下产生了强烈的矛盾意识,一方面是他对西萨摩亚民族文化独立的抹不去的故土情结,另一方面他又象是个“香蕉人”,游走在两个世界的冲突中,试图找到文化认同,同时在艺术的自律中寻找生命的意义归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语境 矛盾意识 文化认同
下载PDF
从《已故上校的女儿们》看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艺术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清华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266-269,共4页
通过分析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已故上校的女儿们》,从该小说情节的淡化、细节的刻画及情绪的渲染、对时间的把握及心理的刻画、象征和暗示手法的应用等方面揭示作者独特的写作艺术,并从作者对家庭、婚姻、家乡的情感角度解读其内容。
关键词 《已故上校的女儿们》 短篇小说 写作艺术
下载PDF
浅析《布里尔小姐》中的内聚焦技巧 被引量:2
4
作者 宋杰 《山东外语教学》 2003年第6期94-96,共3页
本文通过文本分析试图揭示内聚焦技巧在<布里尔小姐>中的若干叙事层面的运用与小说主题之间的关系.全知叙事者在故事中的不断隐去使读者在阅读时将注意力更多地聚焦于其中的人物,并依靠作者选择呈现的表层信息更为准确地破解文本... 本文通过文本分析试图揭示内聚焦技巧在<布里尔小姐>中的若干叙事层面的运用与小说主题之间的关系.全知叙事者在故事中的不断隐去使读者在阅读时将注意力更多地聚焦于其中的人物,并依靠作者选择呈现的表层信息更为准确地破解文本背后的语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 内聚焦 《布里尔小姐》 小说 主题 新西兰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文学研究
下载PDF
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的叙事策略和主题探析——析《已故中校的女儿》 被引量:2
5
作者 陈红 《山东外语教学》 2002年第6期100-103,共4页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二十世纪杰出的短篇小说大师,她对短篇小说的贡献主要在于她独树一帜的小说叙事艺术.本文主要从时序倒错、叙事视角、叙述语言等角度分析其著名短篇小说<已故中校的女儿>的叙事策略并探讨其主题意义以及...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二十世纪杰出的短篇小说大师,她对短篇小说的贡献主要在于她独树一帜的小说叙事艺术.本文主要从时序倒错、叙事视角、叙述语言等角度分析其著名短篇小说<已故中校的女儿>的叙事策略并探讨其主题意义以及独特的艺术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斯菲尔德 短篇小说 叙事策略 主题 《已故中校的女儿》 新西兰
下载PDF
不可靠叙述及其审美现代性——以顾城《英儿》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云春 《粤海风》 2021年第5期87-93,共7页
审美现代性在小说文体上的发生主要体现在个人化叙述成为最基本的模式。不可靠叙述是现代主义小说最重要的审美特质,不稳定性本身即是生命时间绵延特性的表征。顾城的长篇小说《英儿》以抒情性语言和不可靠叙述书写了20世纪末海外华人... 审美现代性在小说文体上的发生主要体现在个人化叙述成为最基本的模式。不可靠叙述是现代主义小说最重要的审美特质,不稳定性本身即是生命时间绵延特性的表征。顾城的长篇小说《英儿》以抒情性语言和不可靠叙述书写了20世纪末海外华人的生存和情爱困境。小说通过设置不可靠叙述者、情节和结尾,以及人物形象的不确定性来营构了不可靠叙述模式。通过故事事实和价值判断两个方面的处理,《英儿》彰显了现代主义小说特有的含混美学,凸显了小说文体的审美现代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儿》 不可靠叙述 叙事疗治 澳华文学 审美现代性
下载PDF
新西兰殖民社会的生动画卷——比较简·曼德两部乡村小说的艺术特色
7
作者 胡健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0-94,共5页
简·曼德 (JaneMander)是新西兰最著名的女作家之一 ,其作品涉及新西兰殖民社会的方方面面。《一条新西兰河流的故事》是她的成名作 ,也是新西兰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艾伦·阿戴尔》则被誉为简·曼德最优秀的作品。... 简·曼德 (JaneMander)是新西兰最著名的女作家之一 ,其作品涉及新西兰殖民社会的方方面面。《一条新西兰河流的故事》是她的成名作 ,也是新西兰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艾伦·阿戴尔》则被誉为简·曼德最优秀的作品。它们均以北奥克兰为背景 ,集中描写了移民的乡村生活 ,但二者在故事背景和内容、主题思想以及写作手法上的重大区别 ,集中反映了简·曼德乡村小说的艺术特色及其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曼德 一条新西兰河流的故事 艾伦·阿戴尔 乡村小说 艺术特色
下载PDF
弗兰克·萨吉森短篇小说的叙事策略和文体风格——《一个好心人》技巧探微
8
作者 陈红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91-93,共3页
弗兰克·萨吉森是新西兰文学史上具有特殊地位的著名作家。他以崭新的主题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为新西兰民族文学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文章从叙事视角、叙述方式、叙述语言、人物刻画等角度探讨其著名短篇小说《一个好心人》
关键词 弗兰克·萨吉森 短篇小说 叙事策略 文体风格 新西兰 文学评论 主题 叙事视角 叙述方式 叙述语言 人物刻画
下载PDF
“基维鸟”在歌唱——新西兰毛利人的诗歌传统
9
作者 赵友斌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1-94,共4页
真正意义上的“新西兰文学”出现之前 ,新西兰已经有了独具特色的文学———毛利人口头文学。由于毛利人没有书写文字 ,口头语言是信息传递的惟一方式 ,他们的文化与历史只能靠口头代代相传。当然 ,他们口头相传的方式不是机械的背诵重... 真正意义上的“新西兰文学”出现之前 ,新西兰已经有了独具特色的文学———毛利人口头文学。由于毛利人没有书写文字 ,口头语言是信息传递的惟一方式 ,他们的文化与历史只能靠口头代代相传。当然 ,他们口头相传的方式不是机械的背诵重复 ,而是配以诗一般的语言、动作、呼喊、曲调来表达 ;其内容涵盖广阔 :天地起源、跨海迁移、家乡逸事、祖先业绩、直至当代毛利人与白人的合作与冲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西兰 毛利人 诗歌传统
下载PDF
《铁嘴》双重意识的女性主义叙事学解读
10
作者 李方木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53-62,共10页
贝里尔·弗莱彻的《铁嘴》将叙事聚焦的主体从传统的男性注视转向女性的内省与审视,实现了对《伊利亚特》的颠覆性重写。融合了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与经典结构主义叙事学理论的女性主义叙事学成为解读《铁嘴》叙事结构意义编码的... 贝里尔·弗莱彻的《铁嘴》将叙事聚焦的主体从传统的男性注视转向女性的内省与审视,实现了对《伊利亚特》的颠覆性重写。融合了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与经典结构主义叙事学理论的女性主义叙事学成为解读《铁嘴》叙事结构意义编码的阿里阿德涅丝线。弗莱彻通过综合运用不同形式的人物自由话语,使史诗中边缘化的女性人物从审美客体上升为审美主体。叙述声音与视角在文学文本与电影脚本之间的频繁切换映射出弗莱彻固有的双重意识。借用书信插章,弗莱彻挑战传统的女性叙述规约。弗莱彻将文学文本与古典神话、生活现实与艺术创作、个体失落与民族身份拼接起来,从而在破碎的现实中走向艺术的本真,走向主体解放。弗莱彻经由双重意识构筑的基于人物个体的叙述框架在小说叙事的进程中逐渐消解了自我,导向基于姐妹情谊的女性集体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里尔·弗莱彻 《铁嘴》 《伊利亚特》 女性主义叙事学 双重意识
下载PDF
曼斯菲尔德女性主义思想在其文本中的表现
11
作者 王秋媛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137-137,共1页
正女权主义(feminism),源自西方,最初是指追求男女平等、以女性经验为来源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女性主义(feminism)一词最早出现在法国,意味着妇女解放,泛指女性有关争取与男性同等的社会权利的主张,后传到英美,逐渐流行起来.五四时传... 正女权主义(feminism),源自西方,最初是指追求男女平等、以女性经验为来源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女性主义(feminism)一词最早出现在法国,意味着妇女解放,泛指女性有关争取与男性同等的社会权利的主张,后传到英美,逐渐流行起来.五四时传到中国,定名为女权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斯菲尔德 女权主义思想 女性主义思想 男女平等 妇女解放 女性经验 女性角色 文本 社会理论 社会权利
下载PDF
新西兰戏剧百年回顾
12
作者 张明 《皖西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27-29,共3页
新西兰戏剧起步较晚。20世纪前50年发展缓慢,但在后50年,随着社会的城市化,地方剧团和剧场迅速发展,国外归来的剧作家、国内著名的作家、诗人和勇于创新的青年剧作家共同创作,使新西兰戏剧开始形成规模,走上持续稳定发展的... 新西兰戏剧起步较晚。20世纪前50年发展缓慢,但在后50年,随着社会的城市化,地方剧团和剧场迅速发展,国外归来的剧作家、国内著名的作家、诗人和勇于创新的青年剧作家共同创作,使新西兰戏剧开始形成规模,走上持续稳定发展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 广播剧 个人剧 舞台剧 新西兰 戏剧史 梅森 洛德 荣妮 文学研究
下载PDF
从破碎到完满——评克里·休姆的《骨头人》
13
作者 孔一蕾 《文教资料》 2020年第16期37-39,共3页
本文研究新西兰作家克里·休姆的布克奖获奖小说《骨头人》,审视女主人公克雷温的生命从破碎到完满的治愈之路,力图揭示作者的重要主张:要解决现代西方人的精神危机,必须摒弃原先那种表面"独立",实质上割裂、破碎的自我... 本文研究新西兰作家克里·休姆的布克奖获奖小说《骨头人》,审视女主人公克雷温的生命从破碎到完满的治愈之路,力图揭示作者的重要主张:要解决现代西方人的精神危机,必须摒弃原先那种表面"独立",实质上割裂、破碎的自我中心主义生活方式,转而向毛利文化学习,与他人、社会、自然发生密切的联系,将天地万物视为同一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碎 割裂 治愈 完整 毛利文化
下载PDF
《已故上校的女儿们》中的声音叙事
14
作者 杨胡宏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9期107-110,共4页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已故上校的女儿们》内容丰富,叙事技巧独特。文本中的听觉叙事在表达作品的象征意蕴、声音叙事特质、深化文本中声音与叙事心理特写等方面都显现出了极其重要的意义。该论文尝试从声音叙事这一角度...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已故上校的女儿们》内容丰富,叙事技巧独特。文本中的听觉叙事在表达作品的象征意蕴、声音叙事特质、深化文本中声音与叙事心理特写等方面都显现出了极其重要的意义。该论文尝试从声音叙事这一角度解读该小说,研究作品的叙事声音,以期获得对该作品的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已故上校的女儿们》 声音 声音叙事 声音叙事特质
下载PDF
解读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小说《莳萝泡菜》中的隐性进程——从单向反讽到双向反讽
15
作者 朱娟娟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117-120,共4页
显性进程和隐性进程是很多叙事类作品中存在的两种叙事进程。一般情况下这两种叙事进程可以构成解构或者互补的关系。但是,很多作家在写作过程中都会将显性进程作为叙事的主线,而将隐性进程作为叙事的暗线或者反衬主线的潜流,因此不少... 显性进程和隐性进程是很多叙事类作品中存在的两种叙事进程。一般情况下这两种叙事进程可以构成解构或者互补的关系。但是,很多作家在写作过程中都会将显性进程作为叙事的主线,而将隐性进程作为叙事的暗线或者反衬主线的潜流,因此不少文学评论家在进行文学评论的时候更关注的是文学作品中的显性行程而会忽略了隐性进程。本文以学者申丹的隐性进程理论为指导,以曼斯菲尔德的小说《莳萝泡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挖掘小说中男女主人公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更深层次的主题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莳萝泡菜》 隐性进程 双向讽刺
下载PDF
帕特里夏·格雷斯《失目宝贝》的叙事艺术研究
16
作者 张玉红 《外国语文研究》 2015年第6期23-28,共6页
新西兰毛利族作家帕特里夏·格雷斯在小说创作方面颇有成就,在写作技巧方面建树不凡。在长篇小说《失目宝贝》中,她运用不同的叙述主体,结合毛利人传统的"口述故事"的叙事艺术形态,让不同的叙述者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些声... 新西兰毛利族作家帕特里夏·格雷斯在小说创作方面颇有成就,在写作技巧方面建树不凡。在长篇小说《失目宝贝》中,她运用不同的叙述主体,结合毛利人传统的"口述故事"的叙事艺术形态,让不同的叙述者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些声音汇聚在一起,既揭示了毛利人在白人统治的新西兰社会中严峻的生活现状,也表明了年轻一代毛利人想要与白人和谐共存的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目宝贝》 不同声音 毛利“口述故事”
下载PDF
具体的抽象,对立的统一——“细读”《已故上校的女儿们》
17
作者 赵昕 《文教资料》 2010年第26期27-29,共3页
《已故上校的女儿们》是凯瑟琳·曼斯菲尔德著名的《园会集》中的一篇短小精悍的佳作,作者现代派风格的高超写作技巧在其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虽然曾有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女权主义批评和心理学批评等方面的研究... 《已故上校的女儿们》是凯瑟琳·曼斯菲尔德著名的《园会集》中的一篇短小精悍的佳作,作者现代派风格的高超写作技巧在其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虽然曾有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女权主义批评和心理学批评等方面的研究和分析.但鲜有从新批评的角度对其进行“细读法”解读。本文试用“象征”“张力”理论对其进行“细读”.从而更深层次地揭示作者的高超写作技巧和理解文章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已故上校的女儿们》“细读法”“象征” “张力”
下载PDF
揭开神秘的面纱——谈《一个已婚男人的故事》中的象征符号
18
作者 张波 《文教资料》 2007年第24期114-117,共4页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以擅用暗示手法而著称文坛。《一个已婚男人的故事》是她的一部残篇。在这部作品中,她使用了许多象征手法。笔者在文中对这部作品中的一些象征手法进行剖析。在剖析了象征符号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的同时,笔者也...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以擅用暗示手法而著称文坛。《一个已婚男人的故事》是她的一部残篇。在这部作品中,她使用了许多象征手法。笔者在文中对这部作品中的一些象征手法进行剖析。在剖析了象征符号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的同时,笔者也结合原文的部分片段,指出了小说中的一些象征符号的不足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象征符号
下载PDF
《没有脾气的男人》中的象征含义
19
作者 高秀石 《中国校外教育》 2012年第5期28-28,共1页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一位著名的短篇小说家。《没有脾气的男人》是其作品中的一篇著名的短篇小说。其中有很多的象征,表达了作者对小说的主题家庭、婚姻关系和人物的孤独感主题及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对人生和世界的孤独感和局...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一位著名的短篇小说家。《没有脾气的男人》是其作品中的一篇著名的短篇小说。其中有很多的象征,表达了作者对小说的主题家庭、婚姻关系和人物的孤独感主题及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对人生和世界的孤独感和局外人的感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意象
下载PDF
瞬间凝练永恒——凯瑟琳·曼丝菲尔德其人其作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培红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3期164-168,共5页
认为新西兰作家凯瑟琳·曼丝菲尔德凭一个女性作家的敏感和出众的才华 ,通过对生活瞬间的准确把握 ,传达出她与众不同的气质和韵味 ,这种生活瞬间既体现在对平平常常的一件事、一个场景、一个小人物的细致描写上 ,也体现在对人物一... 认为新西兰作家凯瑟琳·曼丝菲尔德凭一个女性作家的敏感和出众的才华 ,通过对生活瞬间的准确把握 ,传达出她与众不同的气质和韵味 ,这种生活瞬间既体现在对平平常常的一件事、一个场景、一个小人物的细致描写上 ,也体现在对人物一瞬间所产生的顿悟的诠释中 ,更体现在她不断探索求新的创作道路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西兰 小人物 凯瑟琳·曼丝菲尔德 文学评论 文学创作 小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