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面蒙萝——论艾丽丝·蒙萝的《姑娘们和女人们的生活》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新慧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57-161,共5页
《姑娘们和女人们的生活》集中体现了艾丽丝·蒙萝对社会、生死、宗教、性爱、女性身份和文学创作等方面的探讨 ,体现了存在于个体与群体、不同与相同之间的多面谐力 ,被誉为“具有加大拿民族色彩的经典之作”
关键词 加拿大 艾丽丝·蒙萝 《姑娘们和女人们的生活》 成长 多面谐力
下载PDF
重新审视加拿大幽默作家李科克 被引量:2
2
作者 杨俊峰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2-55,共4页
重新审视加拿大幽默作家李科克大连外国语学院教授杨俊峰纵观加拿大文学史,我们不难发现,加拿大人最津津乐道的是他们自己的诗歌,甚至将其看作是本国文学的精华。然而,从整个英语国家的读者角度看,加拿大小说在国外的影响远远超过... 重新审视加拿大幽默作家李科克大连外国语学院教授杨俊峰纵观加拿大文学史,我们不难发现,加拿大人最津津乐道的是他们自己的诗歌,甚至将其看作是本国文学的精华。然而,从整个英语国家的读者角度看,加拿大小说在国外的影响远远超过其诗歌。如果从全球角度审视加拿大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默作家 加拿大人 小人物 科克 民族特性 幽默家 社会环境 主人公 香槟酒杯 可能的情况
下载PDF
论《石头安琪儿》的主题 被引量:2
3
作者 史秀冬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4期22-24,共3页
文章探讨了玛格丽特·劳伦斯在《石头安琪儿》中表现的一个首要的主题—徒劳的逃脱的主题。加拿大小镇玛那瓦卡的人们试图逃脱家庭影响 ,逃脱自我的空虚感 ,逃脱对他们毫无宽容的命运……。但是尽管他们的努力非常勇敢 ,非常感人 ,... 文章探讨了玛格丽特·劳伦斯在《石头安琪儿》中表现的一个首要的主题—徒劳的逃脱的主题。加拿大小镇玛那瓦卡的人们试图逃脱家庭影响 ,逃脱自我的空虚感 ,逃脱对他们毫无宽容的命运……。但是尽管他们的努力非常勇敢 ,非常感人 ,最后都注定失败。简述了与此主题密切相关的高傲的主题。高傲的天性使哈格的生活成为一片荒漠 ,导致她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 ,导致她不幸的婚姻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头安琪儿》 主题 高傲 悲剧 加拿大 当代文学 玛格丽特·劳伦斯
下载PDF
加拿大英语文学:从无属性意识走向民族性重铸 被引量:7
4
作者 赵文薇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74-77,共4页
本文回溯了加拿大的殖民历史 ,并在分析其特有的地域文化的基础上 ,剖析了加拿大文学 ,尤其是妇女文学中的草原情结、忍耐精神和无根飘零的归属困惑 ,进而探讨了加拿大文学文化身份的建构过程及得以确立的根源 ,即 。
关键词 加拿大 英语文学 无属性意识 民族性
下载PDF
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审视斯宾格勒的文化观
5
作者 付小秋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第8期24-26,共3页
斯宾格勒透过《西方的没落》传达出的文化平行论、文化宿命论和文化相对论是对西方中心论和文化进化论的宣战,但文化人类学者们在他之前就已经提出文化平行论,并对单线进化论进行批判。而与他同时期的博厄斯所开创的"文化相对主义&... 斯宾格勒透过《西方的没落》传达出的文化平行论、文化宿命论和文化相对论是对西方中心论和文化进化论的宣战,但文化人类学者们在他之前就已经提出文化平行论,并对单线进化论进行批判。而与他同时期的博厄斯所开创的"文化相对主义"则比斯宾格勒的文化相对论走的更远。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审视斯宾格勒的文化观,既能发现他的进步性,又能发掘他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文化进化论 文化相对论 文化相对主义
下载PDF
论华裔美国女性主义文学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6
作者 张珊珊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21-24,共4页
通过《女勇士》出版以来早期的各种评论和争议,梳理华裔美国女性主义研究在美国本土的发展路径,揭示华裔美国女性主义文学和美国女性文学的发展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说明边缘和主流的边界具有跨越性和交融性。
关键词 《女勇士》 女性主义 赵汤之争 性别研究
下载PDF
整体性视角下的文化观——论诺思洛普·弗莱文化批评 被引量:3
7
作者 吕云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9-92,共4页
诺思洛普.弗莱是北美著名文学批评家,他所开创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曾一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和精神分析学在五六十年代的西方理论界形成过"三足鼎立"的局面。近来研究者们越来越重视他的文化批评观,弗莱把文化界定为自然... 诺思洛普.弗莱是北美著名文学批评家,他所开创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曾一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和精神分析学在五六十年代的西方理论界形成过"三足鼎立"的局面。近来研究者们越来越重视他的文化批评观,弗莱把文化界定为自然之外的人类的所有的活动,因而文化在他而言就是一个整体。弗莱的文化叙事是一种与历史学、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相连的宏观叙事,因此他的文化观也就注定是涵盖上述各学科的整体性视角下的大文化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莱 文化批评 亚文化 社会语境
下载PDF
空间视角透视下的《男孩与女孩》
8
作者 陈琴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7期74-77,共4页
《男孩与女孩》是加拿大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艾丽丝·蒙若早期的代表作。在整个故事当中,"空间"这一因素一直扮演着一个极为重要而活跃的角色。同传统的小说不同的是,它不再被弱化为背景、舞台或是一个空空的载体,而成为... 《男孩与女孩》是加拿大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艾丽丝·蒙若早期的代表作。在整个故事当中,"空间"这一因素一直扮演着一个极为重要而活跃的角色。同传统的小说不同的是,它不再被弱化为背景、舞台或是一个空空的载体,而成为一股有创造力的能量,时时刻刻塑造和限制者主人公的思想和言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丽丝·蒙若 空间 动物 囚禁 自由 《男孩与女孩》
下载PDF
诺思洛普·弗莱的学术生涯:超越多元文化主义的修辞 被引量:1
9
作者 徐燕红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6-22,共7页
诺思洛普·弗莱的学术生涯:超越多元文化主义的修辞[加]马里欧·沃代斯徐燕红译多元文化主义作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政治性修饰语,指的是对局外人及社区变动的由来已久的恐惧。众所周知,从心理上说来,对于外国人的惧怕和... 诺思洛普·弗莱的学术生涯:超越多元文化主义的修辞[加]马里欧·沃代斯徐燕红译多元文化主义作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政治性修饰语,指的是对局外人及社区变动的由来已久的恐惧。众所周知,从心理上说来,对于外国人的惧怕和憎恨(xenophobia)有一个从恐惧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主义 诺思洛普·弗莱 学术生涯 社区 社会差异 文学研究 少数民族 阐释学 社会参与者 意识形态
原文传递
弗莱与意识形态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燕红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14,共8页
弗莱与意识形态[加拿大]裘·阿丹姆森徐燕红译在过去的十多年里,英美文学批评流派将注意力转向考察文学作品与过去和现存的社会权力结构之关系。解构主义先于新近出现的政治化批评趋向,而且也与之相反,这实际上倒在很大程度上... 弗莱与意识形态[加拿大]裘·阿丹姆森徐燕红译在过去的十多年里,英美文学批评流派将注意力转向考察文学作品与过去和现存的社会权力结构之关系。解构主义先于新近出现的政治化批评趋向,而且也与之相反,这实际上倒在很大程度上为这些新趋势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为激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新历史主义 解构主义 文学艺术 阿尔都塞 当代批评 文学作品 学术生涯 修辞性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原文传递
弗莱新解:后现代性与结论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宁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2-20,共9页
弗莱新解:后现代性与结论[加拿大]林达·哈琴王宁译最近这几十年来,弗莱的著作似乎经历了各种极端的反应和评价①,但文化界却几乎没有哪一位评论家能够忽视他的著作。早在1976年,马尔科姆·罗思(MalcolmRo... 弗莱新解:后现代性与结论[加拿大]林达·哈琴王宁译最近这几十年来,弗莱的著作似乎经历了各种极端的反应和评价①,但文化界却几乎没有哪一位评论家能够忽视他的著作。早在1976年,马尔科姆·罗思(MalcolmRoss)就声称,弗莱“把握了我们民族的所有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性 加拿大文学 现代主义者 诺思洛普·弗莱 大学出版社 人文主义 文学史 社区 后结构主义 女权主义
原文传递
冰封河畔
12
作者 诺曼·勒文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8-,40+42+44+39+41+43,共7页
冰封河畔〔加拿大〕诺曼·勒文陈光明译1965年冬天,我决定去安大略北部的一个小镇上住几个月。那里没有火车站——一条普通的褐色铁路岔道和一座小小的木结构建筑,位于城郊,用来发送电报、购买车票和供乘客上下车。有辆出租... 冰封河畔〔加拿大〕诺曼·勒文陈光明译1965年冬天,我决定去安大略北部的一个小镇上住几个月。那里没有火车站——一条普通的褐色铁路岔道和一座小小的木结构建筑,位于城郊,用来发送电报、购买车票和供乘客上下车。有辆出租车等在那里接乘客。我叫司机送我去旅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犹太教堂 曲奇饼 收音机 萨拉米香肠 积雪覆盖 贝尔 木结构建筑 安息日 伐木工衬衫 起居室
原文传递
如烟往事——献给安娜
13
作者 诺曼·勒文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6-32,共7页
如烟往事——献给安娜〔加拿大〕诺曼·勒文李鸥译下了巴黎的火车我很快便觉得熟悉自在,然后便去火车站外面等出租车。我听得见海鸥的叫声,但看不见它们,因为有雾。但我闻得到大海的气息。司机把我拉到一家海滨人行道一带的旅馆... 如烟往事——献给安娜〔加拿大〕诺曼·勒文李鸥译下了巴黎的火车我很快便觉得熟悉自在,然后便去火车站外面等出租车。我听得见海鸥的叫声,但看不见它们,因为有雾。但我闻得到大海的气息。司机把我拉到一家海滨人行道一带的旅馆。这是个挨着其它居住旅馆的一家居住旅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吉 红葡萄酒 小雪茄 俄国人 海军候补少尉 海滨大道 加拿大人 犹太人 海滨人行道 天竺葵
原文传递
我不想深知任何人
14
作者 诺曼·勒文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3-37,43,共6页
我不想深知任何人〔加拿大〕诺曼·勒文陈春发译第一次接触艾尔·格罗塞是通过这封用打字机打出来的信的结尾处那清晰的署名。亲爱的鲍纳先生:9月初我将在康沃尔停留一周。提前去函是想请您在此期间作我的向导,不知意下如何... 我不想深知任何人〔加拿大〕诺曼·勒文陈春发译第一次接触艾尔·格罗塞是通过这封用打字机打出来的信的结尾处那清晰的署名。亲爱的鲍纳先生:9月初我将在康沃尔停留一周。提前去函是想请您在此期间作我的向导,不知意下如何?敝人为澳大利亚全国的独立广播电台制作一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罗塞 康沃尔 出租车 里查兹 澳大利亚 文具店 录音设备 泰晤士报 樱桃白兰地 乡村旅馆
原文传递
隔壁的姑娘
15
作者 诺曼·勒文 彭卓瑞译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4-47,共4页
隔壁的姑娘〔加拿大〕诺曼·勒文彭卓瑞译1976年的10月,我回到渥太华,租了三间屋子,就在莱杜阿河边科博街上的一幢老房子里。这屋子没啥特别的——普通空荡的房间,贴着鲜艳的壁纸——但窗子外边就是一个小公园,这样,感... 隔壁的姑娘〔加拿大〕诺曼·勒文彭卓瑞译1976年的10月,我回到渥太华,租了三间屋子,就在莱杜阿河边科博街上的一幢老房子里。这屋子没啥特别的——普通空荡的房间,贴着鲜艳的壁纸——但窗子外边就是一个小公园,这样,感觉就大不一样了。连续两天——除了外出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馆 外出散步 出租车司机 哈得逊湾 咖啡 羊毛短袜 美术学院 招贴画 树下草地 黑人革命
原文传递
悖论与劝诫:诺思洛普·弗莱思想中修辞的力量
16
作者 徐燕红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6,共4页
悖论与劝诫:诺思洛普·弗莱思想中修辞的力量[加拿大]伊安·拜尔佛徐燕红译要是我可以用一件轶闻逸事来作为文章的开头,我倒愿意把它讲出来,因为我相信这件逸事,以及其中弗莱的精辟话语,迄今未在任何地方公开发表。事情... 悖论与劝诫:诺思洛普·弗莱思想中修辞的力量[加拿大]伊安·拜尔佛徐燕红译要是我可以用一件轶闻逸事来作为文章的开头,我倒愿意把它讲出来,因为我相信这件逸事,以及其中弗莱的精辟话语,迄今未在任何地方公开发表。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我正从多伦多维多利亚大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思洛普·弗莱 悖论 莎士比亚 修辞手法 意识形态 修辞性 亚里士多德 俄底浦斯情结 修辞手段 教学法
原文传递
弗莱与东方
17
作者 史安斌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5-21,共7页
弗莱与东方[美]罗伯特·丹纳姆史安斌译后结构主义者们经常指责弗莱因不能摆脱西方背景的束缚而无法具备一个更加开阔、更加包容的视野。他们认为这种束缚构成了弗莱所处的位置─—建立在基督教和主典文化基础上的位置。说得不好... 弗莱与东方[美]罗伯特·丹纳姆史安斌译后结构主义者们经常指责弗莱因不能摆脱西方背景的束缚而无法具备一个更加开阔、更加包容的视野。他们认为这种束缚构成了弗莱所处的位置─—建立在基督教和主典文化基础上的位置。说得不好听些,是一种过了时的意识形态;说得好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 东方宗教 布莱克 瑜珈 神秘教 东方文化 《伟大的代码》 《圣经》 印度教 费希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