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0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幻小说的空间叙事及其历史记忆--以《纪录片:终结历史之人》为例
1
作者 徐刚 胡铁生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9-88,共10页
科幻小说原本是基于科学元素和想象力建构另一种空间和生活状态的小说文类,然而当代美籍华人作家刘宇昆的科幻小说却在其异质时空的叙事中折射出不同的人类群体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上的价值观及其话语诉求。在其科幻小说《... 科幻小说原本是基于科学元素和想象力建构另一种空间和生活状态的小说文类,然而当代美籍华人作家刘宇昆的科幻小说却在其异质时空的叙事中折射出不同的人类群体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上的价值观及其话语诉求。在其科幻小说《纪录片:终结历史之人》中,刘宇昆利用他所建构的科幻与现实时空交错的再现空间,将日军731部队的暴行通过创伤记忆书写的方式表现出来,从而使该作品具有了承载历史记忆和基于人性的记忆伦理启示作用。此外,刘宇昆小说跨越时空的虚构性叙事与美国华裔纪实文学作家张纯如在《南京大屠杀》这部作品里的纪实性叙事遥相呼应,由此构成了科幻叙事空间与纪实性叙事空间的互文性,从而赋予两者共同的历史性、现实性和对话性。刘宇昆科幻小说的空间叙事将历史的现实回响与记忆书写以及伦理反思融为一体,构建起科幻空间与现实空间互文的空间诗学,进而体现出美籍华人作家的中华文化底蕴、知识分子的良知和主人翁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片:终结历史之人》 刘宇昆 科幻 空间叙事 历史记忆 互文策略
下载PDF
论小说《圆环》中的未来社会想象
2
作者 罗宇红 张广勋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4-87,共4页
2013年,美国作家戴夫·艾格斯于出版的小说《圆环》中表现出对未来社会人们隐私泄露的担忧。《圆环》想象了一个随着数码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有可能出现的一种新的监控社会。小说所想象的未来监控社会不再是由政府而是由高科技公司... 2013年,美国作家戴夫·艾格斯于出版的小说《圆环》中表现出对未来社会人们隐私泄露的担忧。《圆环》想象了一个随着数码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有可能出现的一种新的监控社会。小说所想象的未来监控社会不再是由政府而是由高科技公司来主导和实施,其权力结构呈现出解放性和奴役性的双重特点,使该小说在看似美好的数字乌托邦背后隐含着对未来数字恶托邦的讽刺和警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夫·艾格斯 《圆环》 监控 数字时代 乌托邦
下载PDF
居所·自我·他-我:莫里森与阿来小说中的居住空间诗学
3
作者 赵宏维 王守仁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70-80,共11页
房屋作为人最重要的生活空间,与主体的自我建构密切相关,也包含着人际社会关系。美国著名作家托妮·莫里森和中国著名作家阿来不约而同地在小说创作中以房屋为依托,刻画特殊的族群生活,再现了作品中人物的生活空间。他们的空间叙事... 房屋作为人最重要的生活空间,与主体的自我建构密切相关,也包含着人际社会关系。美国著名作家托妮·莫里森和中国著名作家阿来不约而同地在小说创作中以房屋为依托,刻画特殊的族群生活,再现了作品中人物的生活空间。他们的空间叙事是其文学创作的重要策略,藉此聚焦的族群居住空间呈现出小说人物自我建构与社会建构之间的持续张力,既流动着主体对居住空间的亲密情感,也展布着房屋作为社会空间的权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里森 阿来 居住空间 自我 社会
下载PDF
服饰的言说:新物质主义视域下的《觉醒》
4
作者 李春风 满莉 《台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7-63,共7页
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新物质主义批评认为,具体的物件能够成为人物塑造与建构研究的批评路径之一。小说《觉醒》中女主人公埃德娜穿着华服、脱下华服直至最后脱光衣服的三个阶段,展呈了其身份的动态塑形以及她那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新物质主义批评认为,具体的物件能够成为人物塑造与建构研究的批评路径之一。小说《觉醒》中女主人公埃德娜穿着华服、脱下华服直至最后脱光衣服的三个阶段,展呈了其身份的动态塑形以及她那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终极“自我”追求,揭示了19世纪末根深蒂固的男权话语体系下女性无可奈何的悲剧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饰 新物质主义批评 《觉醒》 身份 自我
下载PDF
“猜你喜欢”:福柯规训权力理论视域下的网络休闲
5
作者 何志玉 陆永胜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7-144,共8页
网络休闲是依赖现代科技发展而来的新型休闲样态,已日益演化为人们普遍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休闲现象。从福柯规训权力理论视域看,网络中经常出现的“猜你喜欢”等精确推送,实质是网络平台运营商(或广告主)利用深度学习算法、云... 网络休闲是依赖现代科技发展而来的新型休闲样态,已日益演化为人们普遍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休闲现象。从福柯规训权力理论视域看,网络中经常出现的“猜你喜欢”等精确推送,实质是网络平台运营商(或广告主)利用深度学习算法、云计算、大数据等手段对网络休闲展开的“规训”。后者的发生包括设置标准、划分对象、规范行为和内化标准等环节,相应的内容涵盖休闲知识的掌握、休闲空间的分配、休闲活动的控制和休闲权限的赋予。相较福柯规训权力理论视域中的社会“规训”现象,基于网络社会发生的网络休闲“被规训”,呈现规训时空的即时化、规训对象的符号化、规训手段的多元化以及规训目标的资本化等特征,并在层级监视、惩戒裁决、效果检查等方面具有自身实践逻辑。基于以上分析,可从破除成见、建构机制和营造生态等方面超越,从而更好地推动现代社会的进步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休闲 规训权力理论 被规训 超越 猜你喜欢
下载PDF
交织的文学声景:以勒古恩《地海传奇》六部曲中的声音与静默为例
6
作者 张意 尹程薇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4-202,共9页
在声音景观研究中,声音不仅被视为生活世界的表征,还是突破由视觉范式所指涉的逻各斯中心论的解域之线,更是重构栖居世界的可能契机。文学声景作为微观的声景世界,以其独特的物质性声响、语音形式以及对静默的呈现,在交互阅读与交流中,... 在声音景观研究中,声音不仅被视为生活世界的表征,还是突破由视觉范式所指涉的逻各斯中心论的解域之线,更是重构栖居世界的可能契机。文学声景作为微观的声景世界,以其独特的物质性声响、语音形式以及对静默的呈现,在交互阅读与交流中,唤醒联觉感知和文学想象。厄休拉·勒古恩的幻想小说《地海传奇》六部曲,曾五获星云奖和雨果奖,叙说格得等主角在地海世界的成长与历险故事,在其奇幻写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勒古恩对文学倾听、声音和静默极为敏感。小说借声音与静默彼此缠绕的地海世界,反思当代世界的生态危机、性别歧视和种族主义等问题,小说中的声音既是形式也是主题,呈现出从冲突、失衡而达至平衡的生态图景与奇幻的文学世界。《地海传奇》中语词的声音既在实指层面上制造出音义谐和、悠远淡然的审美效果,也在虚指层面突显空间声景特征,进而参与地海世界中人物的形象建构,勒古恩对这一文学声景世界的想象与描述,为奇幻文学的生态书写带来新面相,而批评对六部曲中文学声景的揭示,也为理解文学空间的意义生成开启新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海传奇》 厄休拉·勒古恩 声音景观 声音 静默
下载PDF
消解与逾越:爱尔兰新哥特书写中的空间叙事
7
作者 王路晨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99,170,共13页
哥特文学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社会影响,始终在英美文学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对被殖民历史与自身文化身份的观照,哥特书写在后殖民批评与当代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结合中焕发了新的生机。爱尔兰新哥特通过多维的空间叙事,构筑起一... 哥特文学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社会影响,始终在英美文学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对被殖民历史与自身文化身份的观照,哥特书写在后殖民批评与当代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结合中焕发了新的生机。爱尔兰新哥特通过多维的空间叙事,构筑起一个立体的空间网络:首先,通过文学空间的流变与表征,展示了爱尔兰“天主教—民族主义哥特”双重碎片化的特征;其次,通过地理空间叙事中场所、景观的多向流动和变幻,述说着爱尔兰民族现代性过程中的创伤;再次,以政治空间叙事为依托,揭示了殖民主义、宗教矛盾与暴力冲突造成北爱冲突的爆发,并导致了边缘群体的生存困境。这种流动、变幻的空间叙事,为文学阐释留下了宽广的空间,从而被赋予新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尔兰文学 哥特文学 新哥特书写 空间叙事 英美文学
下载PDF
《就因为丢了一枚马掌钉》人机共同体的法律书写
8
作者 谷红丽 温晓媚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89,共9页
人机共同体寄托着人类与机器人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但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伦理问题和法律问题也不容忽视。美国科幻作家玛丽·罗比尼特·科瓦早在其2011年雨果奖获奖作品《就因为丢了一枚马掌钉》中就人机共同体... 人机共同体寄托着人类与机器人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但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伦理问题和法律问题也不容忽视。美国科幻作家玛丽·罗比尼特·科瓦早在其2011年雨果奖获奖作品《就因为丢了一枚马掌钉》中就人机共同体中机器人身份、法律责任分配,以及人工智能运作等问题表达了疑虑。该小说既体现了科瓦作为文学创作者的前瞻性与忧患意识,也以虚构情节为读者和立法者提供思考机会,体现文学作品中的法律想象以及文学作品对法学研究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因为丢了一枚马掌钉》 科瓦 人机共同体 法律书写 人工智能
下载PDF
菲利普·罗斯文学创作手法流变——评《阅读自我及他人》
9
作者 孟宪华 夏艺瑄 《中国教育学刊》 2024年第2期I0029-I0029,共1页
菲利普·罗斯是当前美国文坛地位最高的作家之一,在其近五十年的创作生涯中,罗斯总共创作了29部优秀小说作品,这些作品题材丰富,寓意深刻,涉及当代美国社会较为敏感、尖锐的社会问题,包括种族同化、异化,身份回归,特殊社会环境下民... 菲利普·罗斯是当前美国文坛地位最高的作家之一,在其近五十年的创作生涯中,罗斯总共创作了29部优秀小说作品,这些作品题材丰富,寓意深刻,涉及当代美国社会较为敏感、尖锐的社会问题,包括种族同化、异化,身份回归,特殊社会环境下民众的道德观、价值观的变异等。菲利普·罗斯在其文学创作中对这些问题的深度揭示与思考,使其在收获了大量忠实读者的同时,成为一个极具争议的作家。《阅读自我及他人》一书中的内容皆是菲利普·罗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采访、随笔和书评。在此书中,我们能够看到菲利普·罗斯以纯粹的游戏态度和致命的严肃关怀回应了那些针对他本人以及作品的争议和攻讦,并表述了他对成名、媒体、阅读、写作、艺术等话题的看法,以及对他的文学导师、偶像卡夫卡深深的景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利普·罗斯 小说作品 卡夫卡 游戏态度 身份回归 作品题材 文学创作 道德观
下载PDF
美国南方文艺复兴小说:环境史语境、生态维度与中国视角
10
作者 韩启群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9-96,共8页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美国南方工业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体现了西方现代化的局限。由于南方文艺复兴文学所处的历史语境正是南方工业化、现代化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小说创作中的环境书写成为...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美国南方工业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体现了西方现代化的局限。由于南方文艺复兴文学所处的历史语境正是南方工业化、现代化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小说创作中的环境书写成为认知和剖析南方现代化乃至西方现代化的重要载体。作家们或以鲜明立场批判西方现代化的种种弊端,或以矛盾心态含混呈现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悖论议题,或以去人类中心立场重塑人与自然在社会变革中的身份与关联,为中国学界审视西方现代化提供了重要文学素材。以中国式现代化视角鉴赏并评析这一时期作家作品中环境书写的主题意蕴、审美价值和生态维度,观照南方文艺复兴作家对西方现代化的回应、批判和反思,可以为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比较提供话语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南方文艺复兴小说 环境书写 西方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珍妮特·温特森《时间之间》中的音乐母题
11
作者 谢梦昕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83,共11页
珍妮特·温特森以莎士比亚的《冬天的故事》为原型创作了《时间之间》。小说不仅与原剧形成明显的互文关系,还与音乐紧密关联,因为该小说文本有大量的音乐在场。对音乐母题的探讨有益于该小说的研究,但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此研究甚少... 珍妮特·温特森以莎士比亚的《冬天的故事》为原型创作了《时间之间》。小说不仅与原剧形成明显的互文关系,还与音乐紧密关联,因为该小说文本有大量的音乐在场。对音乐母题的探讨有益于该小说的研究,但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此研究甚少。用文本细读的方法,梳理《时间之间》中与音乐相关的人物、乐器及演奏技法、音乐的传播媒介、音乐史等音乐母题的具体呈现,旨在探讨音乐母题在小说文本建构和生成中发挥的推动主要情节发展、表达人物基本情绪、治愈人物心理创伤等作用,阐明音乐母题对表达传统主题的时代新意具有价值,以期从被忽略的音乐母题的视角来丰富对小说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妮特·温特森 《时间之间》 音乐母题
下载PDF
进步与妥协:论“小妇人”三部曲中奥尔科特的伦理道德观
12
作者 马红旗 韩红宇 《外国语文研究》 2024年第1期23-33,共11页
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伦理道德观在其代表作《小妇人》三部曲中有着集中体现。作为读者眼中的“道德传教者”,奥尔科特的伦理道德观契合了19世纪美国的社会文化语境,显示出她对女性传统身份和家庭角色的关切和肯定。作为进步... 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伦理道德观在其代表作《小妇人》三部曲中有着集中体现。作为读者眼中的“道德传教者”,奥尔科特的伦理道德观契合了19世纪美国的社会文化语境,显示出她对女性传统身份和家庭角色的关切和肯定。作为进步女权思想的宣传者,身处第一次女权运动浪潮中的她在作品中表达了争取参政权等女性平等权益的诉求。然而,奥尔科特在表达女性伦理道德进步性观念的同时,其妥协性也得以暴露。奥尔科特的“妥协”可视为她在特定社会条件下表达自己进步主张的一种可行策略。奥尔科特的伦理道德观不仅影响了当时的进步运动,而且对后世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尔科特 “小妇人”三部曲 伦理道德观 进步女权思想 妥协性
下载PDF
能源叙事视角下《白鲸》中的“光”意象解读
13
作者 安昌光 李超然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53-58,共6页
“光”的意象研究是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光”意象进行解读,有利于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赫尔曼·麦尔维尔在《白鲸》中巧妙地运用“光”的意象,不仅营造了丰富的视觉和心理体验,而且在渲染氛围、刻画人物、升华主题等方... “光”的意象研究是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光”意象进行解读,有利于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赫尔曼·麦尔维尔在《白鲸》中巧妙地运用“光”的意象,不仅营造了丰富的视觉和心理体验,而且在渲染氛围、刻画人物、升华主题等方面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能源叙事视角下,通过梳理《白鲸》涉及的“光”意象:阳光、灯光、火光、杜柏仑的“光”和“天使之光”,挖掘这些“光”意象背后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研究发现,“光”意象揭示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生产和殖民扩张过程中产生的社会矛盾和人性的扭曲,也警示着人类在发展能源的同时,必须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鲸》 麦尔维尔 能源叙事 意象
下载PDF
《他们眼望上苍》的空间隐喻与身份构建
14
作者 陈小红 李嘉颖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5-90,共6页
通过用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探讨《他们眼望上苍》中主人公珍妮黑人女性身份与种族、性别空间的内在关联,我们认为:种族空间反映了珍妮非白——非黑——黑白融合的交错种族身份构建;性别空间揭示了珍妮隐忍——主动发声——独立、自由... 通过用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探讨《他们眼望上苍》中主人公珍妮黑人女性身份与种族、性别空间的内在关联,我们认为:种族空间反映了珍妮非白——非黑——黑白融合的交错种族身份构建;性别空间揭示了珍妮隐忍——主动发声——独立、自由的过程性别身份建构。解码《他们眼望上苍》的不同空间隐喻,有利于拓展黑人女性身份构建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斯顿 《他们眼望上苍》 珍妮 黑人女性身份 空间隐喻
下载PDF
论科尔森·怀特黑德小说的空间叙事——以《地下铁道》和《黑男孩》为例
15
作者 谭洪进 陈晶晶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52-59,共8页
科尔森·怀特黑德获得普利策小说奖的两部作品《地下铁道》和《黑男孩》具有叙事的相继性和题材的一致性。通过种植园、教养院两个限定的生存空间,怀特黑德展现了黑人的艰难生存,揭示了黑奴制度、美国种族歧视的黑暗历史。两部小说... 科尔森·怀特黑德获得普利策小说奖的两部作品《地下铁道》和《黑男孩》具有叙事的相继性和题材的一致性。通过种植园、教养院两个限定的生存空间,怀特黑德展现了黑人的艰难生存,揭示了黑奴制度、美国种族歧视的黑暗历史。两部小说从规训的“牢狱”空间到具有现代特征的城市空间,展现了白人对黑人实施的科技伤害和文化霸权,以及白人对黑人的空间隔离与歧视待遇,其实质都是种族歧视的强化,平等与民主的肤色共存只是想象。科尔森·怀特黑德从具象的存在空间转向抽象的精神空间,其叙事在跌宕起伏中延展了社会现实的多变与可能性,蕴含着人性的无限希望,完成了对美国历史和种族、人权与平等的深刻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森·怀特黑德 《地下铁道》 《黑男孩》 空间叙事
下载PDF
厄休拉·勒奎恩的道家生命伦理书写
16
作者 戴俊霞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25-28,共4页
美国当代著名科幻作家厄休拉·勒奎恩深受道家思想影响,其创作主旨是对生命本质的探讨。本文以《地海传奇》系列作品为研究对象,分析勒奎恩作品的道家生命伦理书写。研究认为,《地海传奇》关于地海诞生、生命成长和英雄回归的叙事,... 美国当代著名科幻作家厄休拉·勒奎恩深受道家思想影响,其创作主旨是对生命本质的探讨。本文以《地海传奇》系列作品为研究对象,分析勒奎恩作品的道家生命伦理书写。研究认为,《地海传奇》关于地海诞生、生命成长和英雄回归的叙事,呈现了对道家生命本源论、生命存在观和生命境界观的借鉴和化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休拉·勒奎恩 《地海传奇》 道家生命伦理
下载PDF
小说《木鱼歌》中的种族界限与融合
17
作者 屈荣英 李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36-38,共3页
小说《木鱼歌》是华裔女性作家林露德继《千金》之后的又一力作。小说体现的多个主题中,种族这个主题备受关注。《木鱼歌》通过描写吕金功到美国生活的境遇以及他从美国再次回到祖国后的遭遇,凸显了不同种族界限间的不可逾越性,这也符... 小说《木鱼歌》是华裔女性作家林露德继《千金》之后的又一力作。小说体现的多个主题中,种族这个主题备受关注。《木鱼歌》通过描写吕金功到美国生活的境遇以及他从美国再次回到祖国后的遭遇,凸显了不同种族界限间的不可逾越性,这也符合种族隔离对抗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露德 《木鱼歌》 种族界限
下载PDF
美国浪漫主义小说现代叙事与哥特空间建构
18
作者 吕美嘉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136-140,共5页
18世纪末19世纪初,美国在工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社会变迁和道德混乱,浪漫主义小说家通过作品集中反映当时美国人民的焦虑、困惑和诉求。他们将独特的现代叙事和哥特小说融合起来,通过“离题”叙事、第一人称不可靠叙事以及并置哥... 18世纪末19世纪初,美国在工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社会变迁和道德混乱,浪漫主义小说家通过作品集中反映当时美国人民的焦虑、困惑和诉求。他们将独特的现代叙事和哥特小说融合起来,通过“离题”叙事、第一人称不可靠叙事以及并置哥特空间等叙事方式建构了一个个异化的心理空间,展现工业文明刑罚下人们的痛苦挣扎和人生困境,试图以此抵制生存危机,实现人类心灵的救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主义小说 现代叙事 哥特空间
下载PDF
《巴西商船》《K圈循环》的移民环流与乌托邦建构
19
作者 王一平 《英语研究》 2024年第1期137-153,共17页
《巴西商船》和《K圈循环》是当代著名日裔美国作家山下凯伦的移民小说代表作。《巴西商船》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日本移民前往巴西开创富有理想色彩的公社的历史,《K圈循环》则相应地描写了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日... 《巴西商船》和《K圈循环》是当代著名日裔美国作家山下凯伦的移民小说代表作。《巴西商船》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日本移民前往巴西开创富有理想色彩的公社的历史,《K圈循环》则相应地描写了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日裔巴西移民返回日本工作和定居的故事。两部作品基于对全球化之下人口回环流动迁徙及移民(劳工)生活的观察和体悟,但又不拘泥于惯常的移民主题模式和情节构设,展现了独特的“移民乌托邦”的建设与失败,借此在历史与理想的交织中,探讨了乌托邦理念等论题,补充了移民文学中较为少见的对某些抽象问题的深刻探索。同时,作为具有多重文化背景的第三代移民,山下凯伦也并不局限于某一特定民族的身份政治问题,而是注重与更广阔多元的世界文化交流和碰撞。其对巴西—日本—美国等多国族的人类学式的“厚描”,暗示了一种可能的世界主义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下凯伦 《巴西商船》 《K圈循环》 移民 乌托邦 世界主义
下载PDF
重构历史:古尔纳《天堂》中的非洲叙事
20
作者 赵秀兰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24年第1期92-107,共16页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在《天堂》中将被殖民文学边缘化的非洲人置于中心位置,让欧洲殖民者成为“被凝视”的对象,从非洲人的视角讲述非洲历史,展现殖民主义对非洲(人)的影响,以及一战前东非地区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历史变迁。本...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在《天堂》中将被殖民文学边缘化的非洲人置于中心位置,让欧洲殖民者成为“被凝视”的对象,从非洲人的视角讲述非洲历史,展现殖民主义对非洲(人)的影响,以及一战前东非地区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历史变迁。本文从逆写帝国、嵌套结构、旅行叙事和多元文化杂糅四个方面,分析古尔纳重写非洲历史、重塑非洲形象的方式。小说采用嵌套结构,以个体历史为经,以地方史与民族/国家历史为纬,钩沉殖民时期的非洲历史,拓展了文本的历史维度。古尔纳将旅行叙事与成长、身份建构结合在一起,通过空间位移表征身份/认同的“流动性”和“混杂性”,揭示非洲文化多元主义的历史渊源,呈现出一种世界主义与共同体的历史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堂》 逆写帝国 嵌套结构 旅行叙事 多元文化杂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