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现代主义与怀旧病 被引量:5
1
作者 陈后亮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0年第4期58-61,共4页
后现代主义不像现代主义那样热衷于美学革命和形式创新,而是喜欢对传统文化和艺术风格进行翻新和挪用。由此后现代主义便被詹姆逊等人指责为怀旧病的表征,认为它既无力把握现在又不能回归过去,便只好靠玩弄历史的碎片来粗制滥造文化大... 后现代主义不像现代主义那样热衷于美学革命和形式创新,而是喜欢对传统文化和艺术风格进行翻新和挪用。由此后现代主义便被詹姆逊等人指责为怀旧病的表征,认为它既无力把握现在又不能回归过去,便只好靠玩弄历史的碎片来粗制滥造文化大杂烩。但哈琴却认为后现代主义是用反讽式的戏仿与历史展开批评性对话,以此来将我们对过去的思考牢牢扎根于现在的情境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怀旧 历史 拼贴 戏仿
下载PDF
善恶之博弈:从《哈莱姆之怒》探析海姆斯的道德观
2
作者 王苑苑 庞好农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3-50,共8页
海姆斯在小说《哈莱姆之怒》中刻画了各个阶层人物,呈现出人性的善恶交织与博弈以及善恶对哈莱姆道德体系的正负建构。人性三种层次的恶念导致哈莱姆罪恶丛生,道德体系岌岌可危。机械自爱式之善、人性禀赋之善以及人格禀赋之善成为抗恶... 海姆斯在小说《哈莱姆之怒》中刻画了各个阶层人物,呈现出人性的善恶交织与博弈以及善恶对哈莱姆道德体系的正负建构。人性三种层次的恶念导致哈莱姆罪恶丛生,道德体系岌岌可危。机械自爱式之善、人性禀赋之善以及人格禀赋之善成为抗恶的武器,是哈莱姆羸弱道德体系的重要支撑,证明黑人具有美好的品质;道德回报机制有力弥补法律缺位,使善恶终有报,有助于维护哈莱姆社区社会稳定。然而仅凭道德不足以胜残去杀,道德与国家机器治理需同时进行。海姆斯笔下的人性善恶发人深省,小说遵循了邪不压正的道德观,起到文学净化心灵之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斯特·海姆斯 《哈莱姆之怒》 道德观
下载PDF
从纳博科夫研究到进化论文学批评——布赖恩·博伊德的学术轨迹梳理与评述
3
作者 崔永光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47-51,共5页
新西兰知名学者布赖恩·博伊德的学术轨迹经历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纳博科夫传记和作品的研究,到90年代进化论文学批评的转向。博伊德的研究领域具有文学性、跨学科的特点,涵盖了文学、哲学、生物学、心理学、电影、艺术、绘画等... 新西兰知名学者布赖恩·博伊德的学术轨迹经历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纳博科夫传记和作品的研究,到90年代进化论文学批评的转向。博伊德的研究领域具有文学性、跨学科的特点,涵盖了文学、哲学、生物学、心理学、电影、艺术、绘画等多个领域。博伊德既是一名纳博科夫研究的优秀读者、传记作家,又是进化论文学批评的重要推动者。他撰写的著作观点犀利、旁征博引、意义重大,为国内外学者开展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献参考。同时,他对文学文本的细读树立了读者反应批评的典范,他对跨学科研究的倡导和实践推动着当前中西学界的进化论文学批评前沿理论的成熟与未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赖恩.博伊德 纳博科夫 进化论文学批评 学术轨迹
下载PDF
评尤金·奥尼尔《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高唱酒神精神的一曲现代悲歌 被引量:4
4
作者 高洋 潘惠霞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0年第2期54-57,共4页
《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是美国现代主义戏剧杰作,是戏剧家奥尼尔吸取希腊悲剧精华,复兴古老的艺术形式,抒写现代人的生存困境,高唱酒神精神的一曲现代悲歌。该剧因此散发恒久的艺术魅力,具有深远的悲剧意义。
关键词 酒神 酒神精神 悲剧 迷狂 疯癫 回旋
下载PDF
论小说《宠儿》的意识流审美意蕴 被引量:2
5
作者 刘世红 何江胜 谢晓苑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0年第4期62-65,68,共5页
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里森的代表作《宠儿》突破传统文学创作常规,炉火纯青地运用多重叙述视角、时间蒙太奇、自由联想、内心独白等多种意识流创作手法,以艺术的真实刻画了罪恶的美国奴隶制给黑人造成的心灵创伤以及他们独特的精神... 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里森的代表作《宠儿》突破传统文学创作常规,炉火纯青地运用多重叙述视角、时间蒙太奇、自由联想、内心独白等多种意识流创作手法,以艺术的真实刻画了罪恶的美国奴隶制给黑人造成的心灵创伤以及他们独特的精神世界,展现了主题与内容完美结合的审美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宠儿》 意识流 多重叙述视角 时间蒙太奇 自由联想 内心独白
下载PDF
《不合时宜》的多模态话语解读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宜波 刘秀丽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1年第2期55-58,共4页
根据海明威的"冰山原理",基于多模态话语理论,剖析了《不合时宜》原作的多模态话语,揭示了佩多齐酒鬼和骗子的真面目,他借钓鳟鱼之名"钓鳟鱼",分析了其"钓鳟鱼"的伎俩,探讨了国内外研究未及的钓鱼未果之因。
关键词 《不合时宜》 多模态话语 钓鳟鱼 隐喻 “钓鳟鱼”
下载PDF
族裔经验与文化想像——华裔美国小说典型母题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蒲若茜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6-189,共4页
关键词 华裔美国小说 族裔经验 文化想像
下载PDF
《屠场》与厄普顿·辛克莱的历史选择 被引量:4
8
作者 李颜伟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5期471-475,共5页
美国作家厄普顿.辛克莱的成名小说《屠场(》中译名)实质上是他为揭露时弊,倡导改革所作的檄文。辛克莱选取芝加哥屠宰场工人的悲惨遭遇为典型事例,以新闻化手法加以纪实性描写,旨在揭露美国工业化时期托拉斯企业非法敛财的恶行。他本人... 美国作家厄普顿.辛克莱的成名小说《屠场(》中译名)实质上是他为揭露时弊,倡导改革所作的檄文。辛克莱选取芝加哥屠宰场工人的悲惨遭遇为典型事例,以新闻化手法加以纪实性描写,旨在揭露美国工业化时期托拉斯企业非法敛财的恶行。他本人为该书取名《丛林》,正是对美国社会尔虞我诈、你死我活的非常态状况的定义。他的行动表明,唤起公众对托拉斯问题的重视并推动国家给予有效治理乃是他的一个主要创作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纯洁食品运动"的兴起及《纯净食品与药品管理法》的出台正是辛克莱利用新闻舆论推动国家立法改革的一次成功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屠场》 芝加哥屠宰场 非常态社会 新闻化写作手法 食品安全立法
下载PDF
《寂静的春天》会让春天不再寂静吗?——评《寂静的春天》的生态意义 被引量:7
9
作者 薛小惠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89-91,共3页
本文通过分析美国著名女作家雷切尔·卡尔森的杰作《寂静的春天》一书,指出该书不但揭露了化学农药对生态系统的危害,也表明了只有用科学的方法处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才能使人类真正获利。
关键词 雷切尔·卡尔森 《寂静的春天》 科学 生态
下载PDF
美国后现代现实主义小说探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滕学明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9年第2期66-69,共4页
后现代现实主义小说是后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有机融合的结果。20世纪后半叶,随着人们对后现代不断反省,现实主义的形式、主题、思想与审美得到了重新审视。文学领域,自80年代后,美国一批新作家的崛起令人瞩目,本文探讨了这一新兴的文学... 后现代现实主义小说是后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有机融合的结果。20世纪后半叶,随着人们对后现代不断反省,现实主义的形式、主题、思想与审美得到了重新审视。文学领域,自80年代后,美国一批新作家的崛起令人瞩目,本文探讨了这一新兴的文学形式及他们的部分代表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现实主义 不和谐标记 不确定性 元小说
下载PDF
科学·人性·未来——《羚羊与秧鸡》的生态主义解读 被引量:5
11
作者 薛小惠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1年第3期49-52,共4页
通过从生态文学批评的视角分析北美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羚羊与秧鸡》,本文对科学与人性的关系进行了思索,强调了保护自然生态的重要性,指出只有明智的选择才会使人类有美好的未来。文章还特别分析了小说中有关基因工程的情... 通过从生态文学批评的视角分析北美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羚羊与秧鸡》,本文对科学与人性的关系进行了思索,强调了保护自然生态的重要性,指出只有明智的选择才会使人类有美好的未来。文章还特别分析了小说中有关基因工程的情节,指出基因工程的运用还有待商榷;因为我们今天的决定会影响人类未来的走向,所以我们应该谨慎地走好每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羚羊与秧鸡》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科学 人性 未来
下载PDF
卡佛笔下的美国——解读卡佛的《大教堂》 被引量:9
12
作者 邱小轻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56-59,共4页
卡佛的短篇小说集《大教堂》构造了一个非常独特、复杂多变的世界。要读懂这个世界 ,就必须弄清楚卡佛的小说观以及他所使用的象征手法。从分析他的作品着手 ,通过讨论他的小说观及作品中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 ,解读他的世界以及他在这个... 卡佛的短篇小说集《大教堂》构造了一个非常独特、复杂多变的世界。要读懂这个世界 ,就必须弄清楚卡佛的小说观以及他所使用的象征手法。从分析他的作品着手 ,通过讨论他的小说观及作品中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 ,解读他的世界以及他在这个世界真正想要传达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佛的小说观 象征手法 美国梦 不确定性
下载PDF
寻找失落的文明——《麦田里的守望者》主题思想评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喆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2年第1期110-113,121,共5页
现代文明的副产品使得二战后美国国民精神付出了代价,美国青年正被赶上精神的悬崖断谷,而悬崖那边的麦田里,失落的文明之花正在盛开。塞林格的小说告诉我们,不管物质生活如何充裕,无意义、无个人尊严的生存模式就是精神死亡。文明的进... 现代文明的副产品使得二战后美国国民精神付出了代价,美国青年正被赶上精神的悬崖断谷,而悬崖那边的麦田里,失落的文明之花正在盛开。塞林格的小说告诉我们,不管物质生活如何充裕,无意义、无个人尊严的生存模式就是精神死亡。文明的进步是全面的,技术的物质的文明并不是文明的全部,还必须有制度的精神的文明及其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的失望者 文明的反抗者 文明的守望者
下载PDF
嗅觉景观:托马斯·沃尔夫南方身份书写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鲁宁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5-50,共6页
美国南方作家托马斯·沃尔夫在传记体小说《网与石》中借助嗅觉景观书写表现了主人公对南方的复杂情感。作为现代主义创作的代表作家,沃尔夫在塑造去异地求学或工作的新一代南方人时,着眼于传达其对现代性身份的反思及对生命本体意... 美国南方作家托马斯·沃尔夫在传记体小说《网与石》中借助嗅觉景观书写表现了主人公对南方的复杂情感。作为现代主义创作的代表作家,沃尔夫在塑造去异地求学或工作的新一代南方人时,着眼于传达其对现代性身份的反思及对生命本体意识的追寻,从而使其南方书写兼具现代性审美特质。此外,沃尔夫在揭示社会转型期南方人现代性体验时,还表达了对民族身份的思考,并在作品中呈现了南方地域身份、现代都市身份、美国民族身份等多重身份追寻的复杂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马斯·沃尔夫 《网与石》 嗅觉景观 南方身份
下载PDF
堕落的天使——《红字》中丁梅斯代尔的性格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潘滢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27-29,共3页
霍桑《红字》中的丁梅斯代尔是作者塑造得最丰满的人物形象。批评者大多对其持批判态度,忽略了他的内心世界的复杂性。事实上,丁梅斯代尔一直挣扎于内心的真实与现实的伪善之中。他身上同时闪耀着人性和神性的光辉,并且因为他的藏罪更... 霍桑《红字》中的丁梅斯代尔是作者塑造得最丰满的人物形象。批评者大多对其持批判态度,忽略了他的内心世界的复杂性。事实上,丁梅斯代尔一直挣扎于内心的真实与现实的伪善之中。他身上同时闪耀着人性和神性的光辉,并且因为他的藏罪更好地完成了一个天使的职责。最终这个堕落的天使公开忏悔并回到了他天上的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挣扎 堕落 天使 人性 神性
下载PDF
从叙述视角看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加媚 《广西社会科学》 2005年第7期103-105,共3页
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不仅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内部形态和结构,而且对小说这一形式和“叙述”进行了反思、解构和颠覆。它不塑造人物,有意模糊文学艺术的边界,并且对语言进行实验和戏仿,完全破坏了传统小说的叙述常规。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小说 人物塑造 界限 语言实验
下载PDF
试析《喧哗与骚动》中时间与空间结构的叠合 被引量:1
17
作者 尹红华 靳伟英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18-119,共2页
《喧哗与骚动》是威廉·福克纳小说创作走向成熟的惊世之作。他运用自己独特的时间和空间理论,对小说的布局和结构进行了开拓性尝试,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时间顺序的有意颠倒、空间结构的交汇穿插,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多侧面... 《喧哗与骚动》是威廉·福克纳小说创作走向成熟的惊世之作。他运用自己独特的时间和空间理论,对小说的布局和结构进行了开拓性尝试,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时间顺序的有意颠倒、空间结构的交汇穿插,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多侧面、多角度的想象空间,从而增加了作品内容的丰厚性和含蓄性,丰富了小说的自身表现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福克纳 《喧哗与骚动》 时间和空间 创作艺术
下载PDF
解读《黑孩子》中的“隔离”主题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卫平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0年第2期51-53,共3页
"隔离"(distance)是理查德.赖特的自传体小说《黑孩子》的中心主题之一,"隔离"(distance)意指主人公与美国社会和社会群体之间的疏离和隔离关系。本文旨在探讨这种关系的成因,隔离(distance)主题在文本中的不同层... "隔离"(distance)是理查德.赖特的自传体小说《黑孩子》的中心主题之一,"隔离"(distance)意指主人公与美国社会和社会群体之间的疏离和隔离关系。本文旨在探讨这种关系的成因,隔离(distance)主题在文本中的不同层面上的解读,以及主人公如何走上以书写为工具,构建现实与理想以及个人与世界之间的桥梁,并积极探寻现实和人生意义的生命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 放逐 书写
下载PDF
霍桑《红字》中的圣经文学元素 被引量:7
19
作者 唐春华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26-29,共4页
本文通过回顾《圣经》对霍桑从小到大的影响 ,分析、比较《红字》与《圣经》的对应之处 ,肯定了《红字》中有圣经文学元素的存在 ,找出了《红字》与《圣经》在文学方面的契合点 ,得出了《红字》
关键词 霍桑 《红字》 圣经 文学元素
下载PDF
“冷战”影响下的西方文学及其宗教意识 被引量:1
20
作者 田俊武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0年第3期50-53,共4页
冷战时期的社会历史环境深刻地影响了西方作家的宗教观,宗教荒诞派、生态末世论和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宗教等是这一时期文学家宗教意识的主要表现。他们以与以往全然不同的方式对战争、历史、世界、存在、人性、自由、救赎等时代主题进... 冷战时期的社会历史环境深刻地影响了西方作家的宗教观,宗教荒诞派、生态末世论和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宗教等是这一时期文学家宗教意识的主要表现。他们以与以往全然不同的方式对战争、历史、世界、存在、人性、自由、救赎等时代主题进行反思。这一时期的西方作家们即便没有直接在作品中探讨宗教,也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宗教意识兴亡变迁的注脚,间接地反映出了自己通过宗教视角认知这个世界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 宗教荒诞派 生态末世论 魔幻现实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