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雄符码及建构:韩国抗日诗歌中的中国英雄形象
1
作者 王延红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7-90,共4页
19世纪末韩国抗日诗歌伴随着反殖民反侵略的烽火诞生,其呈现的中国英雄符码及建构,凝聚了当时历史语境下的社会想象,体现了民族压迫下悲愤慷慨的抵抗意识,回响着东方弱小民族联合抗日的呐喊。韩国抗日诗歌中的中国英雄形象书写,成为具... 19世纪末韩国抗日诗歌伴随着反殖民反侵略的烽火诞生,其呈现的中国英雄符码及建构,凝聚了当时历史语境下的社会想象,体现了民族压迫下悲愤慷慨的抵抗意识,回响着东方弱小民族联合抗日的呐喊。韩国抗日诗歌中的中国英雄形象书写,成为具备世俗化功能的文化符号,更被赋予了拯救民族存亡的特殊意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雄符码 英雄形象 抗日诗歌
下载PDF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民间叙事
2
作者 任立侠 《外文研究》 2016年第2期73-78,共6页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受民间文学因素的影响,其作品中包含着丰富的民间文学养料。早期作品《穷人》和《死屋手记》不仅直接借鉴民间文学的体裁样式,还运用大量民间词语;后期作品《卡拉马佐夫兄弟》则更关注能直接表达人民宗教伦理观念...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受民间文学因素的影响,其作品中包含着丰富的民间文学养料。早期作品《穷人》和《死屋手记》不仅直接借鉴民间文学的体裁样式,还运用大量民间词语;后期作品《卡拉马佐夫兄弟》则更关注能直接表达人民宗教伦理观念的民间叙事体裁。作品借用民间创作的各种诗学表达方式,既符合作家的宗教道德理念,又体现了其创作主旨:密切关注现实,揭示俄罗斯人的灵魂,弘扬民间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穷人 死屋手记 卡拉马佐夫兄弟 创作理念 民间叙事
下载PDF
福斯特联结观二元对立中的不对称性——再论《霍华德庄园》
3
作者 田歌华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96-98,102,共4页
福斯特的《霍华德庄园》是一部反映英国命运,以及人类文明(寓言)的小说。以雷蒙·威廉斯的文化唯物论为理论依据,以威尔科克斯与玛格丽特的联姻为主线,细读梳理联结观二元对立中的不对称性,剖析爱德华时代的主导文化。
关键词 福斯特 文化唯物论 联结观 二元对立
下载PDF
非裔美国文学的修辞策略——小亨利·路易斯·盖茨的喻指理论 被引量:3
4
作者 水彩琴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1-48,共8页
作为非裔美国文学特有的一种修辞策略,喻指根源于泛非洲文化阐释体系。盖茨通过融合杜波依斯的双重意识概念,吸收和借鉴索绪尔符号学的分析模式和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的理论成果,创立了喻指理论。喻指理论立足黑人阐释学和黑人土语的修辞策... 作为非裔美国文学特有的一种修辞策略,喻指根源于泛非洲文化阐释体系。盖茨通过融合杜波依斯的双重意识概念,吸收和借鉴索绪尔符号学的分析模式和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的理论成果,创立了喻指理论。喻指理论立足黑人阐释学和黑人土语的修辞策略,以研究非裔美国文学中存在的隐喻修正、言说者文本、说话文本和重写言说者文本等四种双声文本关系为核心,发掘后辈文本对前辈文本的差异性重复和修正,将语言分析与文化考古相结合,揭示非裔美国文学的双声性和互文性特征,对黑人文学缺乏原创性的论调给予了理论回击,动摇了非裔美国文学批评中白人批评理论的霸权地位,开辟了关注语言能指和文本关系的黑人文学批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亨利·路易斯·盖茨 《喻指的猴子》 喻指 非裔美国文学 修辞策略 双声文本关系 互文性
下载PDF
浅井了意身世及交游考略
5
作者 蒋云斗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142-147,共6页
浅井了意是日本文学史上最传奇的作家之一,其一生著述丰富,对后世影响极大。从作家论的角度解读浅井了意的研究成果,目前尚停留在20世纪70年代,亟待完善。作家的家族关系、师承关系以及交游是作家论研究课题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本研究通... 浅井了意是日本文学史上最传奇的作家之一,其一生著述丰富,对后世影响极大。从作家论的角度解读浅井了意的研究成果,目前尚停留在20世纪70年代,亟待完善。作家的家族关系、师承关系以及交游是作家论研究课题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本研究通过史籍文献还原了意的身世及交游,从了意的家族、师承、交友三个维度对了意的人物关系进行立体考察,为更加深入展开浅井了意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井了意 家族关系 师承关系 交游
下载PDF
当代马克思主义圣经文学批评的跨学科性质
6
作者 梁工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91-98,共8页
一批当代学者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跨学科研究,对圣经文本做出综合性考察。他们聚焦于圣经文本与其所处语境尤其生产方式的关系,思考圣经文本是否及如何反映了特定意识形态,是否及如何体现了某种阶级利益,不但实现了文学批评与多... 一批当代学者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跨学科研究,对圣经文本做出综合性考察。他们聚焦于圣经文本与其所处语境尤其生产方式的关系,思考圣经文本是否及如何反映了特定意识形态,是否及如何体现了某种阶级利益,不但实现了文学批评与多种传统学科研究之间的跨越,而且汲取当代文化理论精华,实现了对圣经文本的多维度透视和总体性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圣经 跨学科研究 文学批评
下载PDF
空间三一论视阈下《犹太战争》的叙事特征
7
作者 敬南菲 安妮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47-51,62,共6页
文章运用列斐伏尔的空间三一论,分析《犹太战争》主人公在宗教复国主义空间表征意识形态下进行的空间实践,及其创立的王国作为表征空间所体现的缺陷:以色列“空间表征”的构想者包括世俗复国主义与宗教复国主义两大阵营,他们之间存在既... 文章运用列斐伏尔的空间三一论,分析《犹太战争》主人公在宗教复国主义空间表征意识形态下进行的空间实践,及其创立的王国作为表征空间所体现的缺陷:以色列“空间表征”的构想者包括世俗复国主义与宗教复国主义两大阵营,他们之间存在既共谋又冲突的关系。耶胡迪通过“空间实践”建立起“表征空间”又被摧毁,正是两大空间表征构想集团相互勾连又冲突的投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犹太战争》 图瓦·瑞希 空间表征 空间实践 表征空间
下载PDF
流民身份的自我放逐——论托马斯·哈曼的报告文学《流民骗术警示》
8
作者 黄云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71-75,共5页
托马斯·哈曼的《流民骗术警示》描写了一群精通身份伪装的流民群像,他们实为身体健全的正常人,始为生活所迫,遭受放逐,流离失所,但是后来,他们在辛苦劳作、自力更生与不劳而获、寄生社会面前,选择了以偷窃、诈骗为生,建构了一种伪... 托马斯·哈曼的《流民骗术警示》描写了一群精通身份伪装的流民群像,他们实为身体健全的正常人,始为生活所迫,遭受放逐,流离失所,但是后来,他们在辛苦劳作、自力更生与不劳而获、寄生社会面前,选择了以偷窃、诈骗为生,建构了一种伪身份,最终自我放逐。托马斯·哈曼通过对这些流民的行骗行为的详细描写,一方面,表达了对这些伪装的乞丐的批判;另一方面,也警示普通民众警惕这些人的骗术,然而,与统治阶级同一战线的哈曼并没有意识到当时的社会背景才是产生这些伪装乞丐的真正的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民 身份伪装 身份建构 自我放逐
下载PDF
《为奴十二载》中所罗门悲剧的弗洛姆式解读
9
作者 刘毅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76-78,共3页
《为奴十二载》是所罗门·诺瑟普在1983年出版的一部自传小说,文章从弗洛姆的社会性格和社会无意识理论出发,分析书中主人公所罗门在黑奴社会与自由社会中所体现出的不同的社会无意识与社会性格,可见其社会性格和社会无意识对社会... 《为奴十二载》是所罗门·诺瑟普在1983年出版的一部自传小说,文章从弗洛姆的社会性格和社会无意识理论出发,分析书中主人公所罗门在黑奴社会与自由社会中所体现出的不同的社会无意识与社会性格,可见其社会性格和社会无意识对社会成员有着重要影响,启示我们,人和社会的关系密不可分,只有在健全的社会里才产生健全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奴十二载》 所罗门 社会性格 社会无意识
下载PDF
披文以入情——《文心雕龙》“六观”说
10
作者 蒿帆 袁平夫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51-56,共6页
"六观"说是刘勰在《知音》篇中提出的重要的文学批评与鉴赏方法,他针对人们对文章不能作出正确评价发出了"知音其难哉"的感慨。对于"文情难鉴"的问题,刘勰提出了"披文以入情","六观"... "六观"说是刘勰在《知音》篇中提出的重要的文学批评与鉴赏方法,他针对人们对文章不能作出正确评价发出了"知音其难哉"的感慨。对于"文情难鉴"的问题,刘勰提出了"披文以入情","六观"说由此而来。考察以往对"六观"说的研究,多在"知音"说的巨大光环下隐而不全,常以约略处之。具体而言,"六观"说指:位体、置辞、通变、奇正、事义、宫商。它不仅是一种文学批评与鉴赏的方法,更是中国古代诗学阐释学的重要命题。探究刘勰"六观"说的具体内容,对当今的文学批评、鉴赏,以及诗学阐释学的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知音》 “六观” 文学批评 诗学阐释学
下载PDF
“信达雅”与“目的论”三原则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雨晴 刘靖 《海外英语》 2021年第3期180-181,共2页
顺着全球化的趋势,中西方文化交流日渐增多,西方翻译理论的地位不断提高,而中国本土的翻译理论却不断遭受贬低。作为中外翻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翻译理论,严复的“信达雅”和“目的论”也是学者们长期以来比较的对象。该文通过比较“目... 顺着全球化的趋势,中西方文化交流日渐增多,西方翻译理论的地位不断提高,而中国本土的翻译理论却不断遭受贬低。作为中外翻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翻译理论,严复的“信达雅”和“目的论”也是学者们长期以来比较的对象。该文通过比较“目的论”三原则——“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忠实性原则”和严复的“信达雅”的相似点和不同点,旨在加深对二者的认知和思考,重新思考中国本土翻译理论的作用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论”三原则 “信达雅” 相似点 不同点
下载PDF
市民社会对福斯塔夫骑士主体性的消解
12
作者 廖金罗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4期120-128,共9页
中世纪后期,从封建生产方式中游离出来的骑士在进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面临困境:一方面,他们的思维和行动受到封建骑士生产方式建构的骑士主体性的影响;另一方面,他们因为无法参与到资本主义财富生产过程,因而无法获得生存需要的物质资... 中世纪后期,从封建生产方式中游离出来的骑士在进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面临困境:一方面,他们的思维和行动受到封建骑士生产方式建构的骑士主体性的影响;另一方面,他们因为无法参与到资本主义财富生产过程,因而无法获得生存需要的物质资料,不得不依靠不法手段获得物质财富。尽管经历着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以及灵魂和肉体之间的矛盾,福斯塔夫获取生存资料的方式和人们对他作为骑士和新教教徒的文化期待之间仍存在差距。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骑士精神和新教伦理对福斯塔夫的制约作用无法抵制物质财富对他的吸引力。因此,福斯塔夫一方面利用一切机会获得物质财富;另一方面通过幽默、智慧和俏皮等消解个人和社会以及人之所是和人不得不成为其所不是之间的尖锐对立。《亨利四世》通过一系列情境揭示了社会变革时期福斯塔夫如何消解自身和社会之间的对立以及市民社会如何消除封建骑士生产方式建构的骑士主体性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骑士生产方式 骑士主体性 市民社会 主体性消解
下载PDF
比较文学的“文学性”探究
13
作者 田诗琪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92-98,共7页
伴随着20世纪初文学研究“向内转”的趋势,对文学文本自身的分析和研究成为文学批评的重要导向,俄国形式主义者提出的“文学性”概念更是成为文论研究界的常青树,作为文学研究分支学科的比较文学之“文学性”,也在日益复杂的多元文化背... 伴随着20世纪初文学研究“向内转”的趋势,对文学文本自身的分析和研究成为文学批评的重要导向,俄国形式主义者提出的“文学性”概念更是成为文论研究界的常青树,作为文学研究分支学科的比较文学之“文学性”,也在日益复杂的多元文化背景下具备更加丰富的学术内涵,为比较文学学科开拓更为多元和广阔的学术研究视野,但是在比较文学研究中坚守“文学性”立场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基本态度,否则比较文学研究中的一系列探讨在某种程度上都将失去应有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 文学性 文化研究
下载PDF
规训权力与自我认知构建——《耻》中的权力运行机制
14
作者 詹秀伟 《社科纵横》 2019年第6期116-120,共5页
库切的文学作品着重于反映南非的社会问题和种族问题,近年来广受关注,《耻》聚焦于南非的种族问题,并展现出微观权力在南非社会的运行。根据福柯的权力理论,在后殖民地时代的南非,主人公卢里和露茜的遭遇表明了微观权力在社会运行中的... 库切的文学作品着重于反映南非的社会问题和种族问题,近年来广受关注,《耻》聚焦于南非的种族问题,并展现出微观权力在南非社会的运行。根据福柯的权力理论,在后殖民地时代的南非,主人公卢里和露茜的遭遇表明了微观权力在社会运行中的细微变化,男性权威逐渐消解,处于全景敞视的监视模式中,卢里和露茜的自我认知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白人丧失话语权,黑人逐渐走上权力运行的核心。此外,库切还在作品中探索解决黑人和白人之间民族仇恨的方法,赎罪和融合是露茜迈出的第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耻》 福柯 权力理论 微观权力
下载PDF
艾丽斯·门罗短篇小说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研究
15
作者 周雪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94-97,共4页
艾丽丝·门罗的小说贯穿着对人与自然之间伦理关系的思考,体现着作者普遍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文章立足于生态女性主义的批评理论,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三个角度分析门罗小说中女性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女性与男性的关系,... 艾丽丝·门罗的小说贯穿着对人与自然之间伦理关系的思考,体现着作者普遍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文章立足于生态女性主义的批评理论,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三个角度分析门罗小说中女性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女性与男性的关系,以及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与自我的关系,有助于读者理解门罗的生态女性主义,以及她对于构建一个男女平等、两性和谐、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的殷切期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自然生态 社会生态 精神生态
下载PDF
《寄居者》的陌生化修辞策略探究
16
作者 张瀛 《大学(社会科学)》 2021年第1期56-57,共2页
《寄居者》是作家严歌苓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小说反映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犹太人由于政治迫害而旅居异地的生活,具有深刻的时代内涵。小说运用陌生化的艺术处理手段,通过对艺术程序变形,加强了作品的可感受性,以此达到提升作品审美... 《寄居者》是作家严歌苓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小说反映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犹太人由于政治迫害而旅居异地的生活,具有深刻的时代内涵。小说运用陌生化的艺术处理手段,通过对艺术程序变形,加强了作品的可感受性,以此达到提升作品审美价值的目的。本文主要从语词搭配错位、人物形象、叙述视角转变三个方面入手,探究严歌苓在追求作品陌生化的艺术效果过程中所做的具体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居者》 陌生化 修辞
下载PDF
酷儿理论视阈下的伊丽莎白·乔利《井》
17
作者 郭欢欢 《海外英语》 2019年第4期190-191,共2页
酷儿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种新的性理论思潮。"酷儿"主要是指性取向多样性和社会性别不稳定的人。自兴起以来,酷儿理论就被广泛应用到文学作品研究中。《井》是伊丽莎白·乔利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主要讲述了女... 酷儿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种新的性理论思潮。"酷儿"主要是指性取向多样性和社会性别不稳定的人。自兴起以来,酷儿理论就被广泛应用到文学作品研究中。《井》是伊丽莎白·乔利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主要讲述了女主人公与她的养女之间的故事。以酷儿理论为视角,研究分析《井》中的女主人公海斯特的酷儿形象,以及她同性爱恋失败的原因,从而反映了挑战当时社会异性恋霸权的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 海斯特 酷儿理论 酷儿 异性恋霸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