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4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对艺术创作的变革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于婉莹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0-194,共5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飞跃性发展对当代艺术创作产生了变革性影响。它通过模仿人类的认知过程,完成类似于人类的艺术创作表达,进而促使艺术家对艺术创作进行重新定义,并从道德伦理、观念、意识、哲学等方面再次思考艺术的价值内涵,重新构建...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飞跃性发展对当代艺术创作产生了变革性影响。它通过模仿人类的认知过程,完成类似于人类的艺术创作表达,进而促使艺术家对艺术创作进行重新定义,并从道德伦理、观念、意识、哲学等方面再次思考艺术的价值内涵,重新构建艺术创作的话语体系。在这一过程中,艺术与技术的关系将被重塑,艺术家与人工智能建立起新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AI) 生成式人工智能 艺术创作 话语体系 AI绘画
下载PDF
从“视觉沉浸”到“数据沉浸”:数字展览的价值特点与迭代趋势——以“纽约的生活肖像”城市数字展为研究个案
2
作者 杨红 闫涵 唐佳玥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7-193,共7页
随虚拟展示、数字交互技术的广泛应用,国内外数字展览数量大幅增多,内容主题、呈现形态不断拓展。数字展览已不满足提供“视觉沉浸”,开始深度挖掘展览相关数据资源,通过数据可视化、多感官体验、强交互设计等向“数据沉浸”阶段进发。... 随虚拟展示、数字交互技术的广泛应用,国内外数字展览数量大幅增多,内容主题、呈现形态不断拓展。数字展览已不满足提供“视觉沉浸”,开始深度挖掘展览相关数据资源,通过数据可视化、多感官体验、强交互设计等向“数据沉浸”阶段进发。本文由“纽约的生活肖像”城市数字展个案出发,试归纳数字展览的价值特点,并对发展趋势予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展览 沉浸式展览 数据可视化 城市展 趋势
下载PDF
关于新时期美术教育和创作的思考
3
作者 章文浩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184,I0012,共4页
2022年,教育部颁布最新版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原来的“美术学”调整为“美术与书法”,这一调整引发全国各专业院校积极调整学科建设思路,思考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在美术教育和创作中至少有四点值得我们重视:一、研究经典、夯... 2022年,教育部颁布最新版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原来的“美术学”调整为“美术与书法”,这一调整引发全国各专业院校积极调整学科建设思路,思考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在美术教育和创作中至少有四点值得我们重视:一、研究经典、夯实基础;二、注重实践、艺理双修;三、扎根本土,创造精品;四、国际视野,文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学科调整 美术教育 艺术创作
下载PDF
庆阳香包刺绣纹样在现代布艺装饰中的创新应用
4
作者 冯思全 《丝绸之路》 2024年第1期83-89,共7页
庆阳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诞生出了一大批具有民间艺术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庆阳香包刺绣纹样内容丰富多彩、色彩艳丽,极具地域特色。但由于客观原因,庆阳香包的传承与创新受到约束。本文结合具体案例分析,阐述通过对庆阳香包刺... 庆阳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诞生出了一大批具有民间艺术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庆阳香包刺绣纹样内容丰富多彩、色彩艳丽,极具地域特色。但由于客观原因,庆阳香包的传承与创新受到约束。本文结合具体案例分析,阐述通过对庆阳香包刺绣纹样设计手法等进行创新后应用到现代布艺装饰中,扩展其表现路径和物质载体,进而利用多种视觉语言将中华多元化的民间艺术进行物化呈现,真正意义上实现传统艺术和民族文化的融会贯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庆阳香包 刺绣纹样 布艺装饰
下载PDF
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数字叙事范式思考
5
作者 甄雯 黄光辉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1-127,共7页
如何通过数字叙事重塑新时代展览,已成为当代艺术博物馆发展亟需回应的时代之问。本文对“何谓叙事”“如何叙事”“叙事为何”关键议题进行追溯与思考,提出应从观念范式、规则范式和操作范式三个向度分析展览数字叙事整体图式。意图弥... 如何通过数字叙事重塑新时代展览,已成为当代艺术博物馆发展亟需回应的时代之问。本文对“何谓叙事”“如何叙事”“叙事为何”关键议题进行追溯与思考,提出应从观念范式、规则范式和操作范式三个向度分析展览数字叙事整体图式。意图弥合展览理论、实践与效度之间的认知分离,为艺术博物馆展览数字叙事体系形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博物馆 展览 数字叙事 范式
下载PDF
宗旨、体制与革命:高等美术教育与中国传统美术现代转型的三重维度
6
作者 张勇 朱亮亮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3-187,共5页
近现代以来,随着我国高等美术教育的功能转变、体制确立以及“美术革命”和“革命美术”思潮的推动,中国传统美术实现了现代转型。本文从传统美术功能的现代转变、传统美术的学科化发展以及传统美术教学方法的现代革新三方面切入,揭示... 近现代以来,随着我国高等美术教育的功能转变、体制确立以及“美术革命”和“革命美术”思潮的推动,中国传统美术实现了现代转型。本文从传统美术功能的现代转变、传统美术的学科化发展以及传统美术教学方法的现代革新三方面切入,揭示二者之间存在的三重维度影响和促进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现代 高等美术教育 中国传统美术 现代转型
下载PDF
外交语境下的新中式男正装设计研究
7
作者 高嘉欣 顾远渊 《服装设计师》 2024年第6期107-111,共5页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备受国际社会瞩目,中国“大外交”在全球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展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国风范。与此相比,外交场合中的正式服装却仍以西式服装为主,缺少系统的中式正装方案。外交是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舞台...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备受国际社会瞩目,中国“大外交”在全球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展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国风范。与此相比,外交场合中的正式服装却仍以西式服装为主,缺少系统的中式正装方案。外交是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舞台,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外交服饰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中国外交服饰历史发展和现状的梳理,对比分析国际通行的正装着装规范,探索符合国际外交礼仪规范,承载中国文化的中式男正装设计原则,为新时代中式男正装系统的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交场合 男正装 新时代中国风格 接轨国际
下载PDF
隋唐造像记图版著录源流述略
8
作者 黄志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I0002,共9页
隋唐造像记的图版著录与印刷、摄影等技术的革新息息相关。早在唐代,隋唐造像记已经具备图版著录的条件,但今人对隋唐造像记图录的关注,多集中于清人杨守敬《寰宇贞石图》刊行以后的资料。故本文从技术革新的角度梳理隋唐造像记历代图... 隋唐造像记的图版著录与印刷、摄影等技术的革新息息相关。早在唐代,隋唐造像记已经具备图版著录的条件,但今人对隋唐造像记图录的关注,多集中于清人杨守敬《寰宇贞石图》刊行以后的资料。故本文从技术革新的角度梳理隋唐造像记历代图版著录状况,并对涉及隋唐造像记图录的现代资料作系统的分类与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 造像记 图录 拓本 印刷技术
下载PDF
被身份重构的晚明士人:主体觉醒与美学转向
9
作者 丁以涵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167,I0003,共7页
在晚明,身处动荡与危机中的士人群体已然开始摆脱时代政治伦理结构及其空间的束缚,致力于营构主体化美学生活。在政治变动与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下,晚明士人在文化、艺术、工艺等领域促进了新观念、新学术、新思潮的不断发展,最终催生了... 在晚明,身处动荡与危机中的士人群体已然开始摆脱时代政治伦理结构及其空间的束缚,致力于营构主体化美学生活。在政治变动与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下,晚明士人在文化、艺术、工艺等领域促进了新观念、新学术、新思潮的不断发展,最终催生了晚明士人主体美学意识的深度觉醒,形成了全新多元的、生活化的主体美学新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士人 主体觉醒 学术思潮 审美观念
下载PDF
“滑稽”的空壳:试论一战华工的战壕艺术及其独特的情感体验
10
作者 张若朴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9-146,共8页
战壕艺术是一种以物质材料为基础,提供对战争个性化诠释的艺术创作。一战华工在欧洲战场的弹壳雕刻品按主题可分为瑞兽、人物等五类。这种战壕艺术将宏大的战争叙事转化为个体的情感体验,并把象征死亡的武器碎片与和平祈愿相融合,化解... 战壕艺术是一种以物质材料为基础,提供对战争个性化诠释的艺术创作。一战华工在欧洲战场的弹壳雕刻品按主题可分为瑞兽、人物等五类。这种战壕艺术将宏大的战争叙事转化为个体的情感体验,并把象征死亡的武器碎片与和平祈愿相融合,化解了生死矛盾。其中,东方美学内核与西方审美空间的错位,也导致对其艺术形象、情感内涵的误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壕艺术 一战 华工 弹壳雕刻
下载PDF
前视觉皮质层面的制像行为阐释——对巴克森德尔《注视与分神》的解析与思考
11
作者 刘珈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5,I0011,共8页
巴克森德尔的《注视与分神》一文以乔治·布拉克的画作《小提琴与水罐》为分析对象,从生物学层面上对画面形式所指涉的制像行为作了独特解读。本文将以晚近的相关研究为参照物,深入分析《注视与分神》中的重要内容,并从不同方面检... 巴克森德尔的《注视与分神》一文以乔治·布拉克的画作《小提琴与水罐》为分析对象,从生物学层面上对画面形式所指涉的制像行为作了独特解读。本文将以晚近的相关研究为参照物,深入分析《注视与分神》中的重要内容,并从不同方面检验核心观点的合理性、重审此种分析的局限性,进而正确认识艺术微历史研究的可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治·布拉克 立体主义 视觉特性 艺术微历史
下载PDF
不同载体乡村公共艺术的本土实践与探索——以大理凤羽为例
12
作者 万柯含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85-92,共8页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一些公共艺术乡村实践在协调乡村未来发展需求的同时,展现了新时代背景下不同地域的文化生活状态,公共艺术作为一种文化艺术传播和与大众进行交流的形式,通过不同载体对村落的保护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以大理凤羽...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一些公共艺术乡村实践在协调乡村未来发展需求的同时,展现了新时代背景下不同地域的文化生活状态,公共艺术作为一种文化艺术传播和与大众进行交流的形式,通过不同载体对村落的保护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以大理凤羽为研究对象,以本土实践为切入点,对依托不同载体的乡村公共艺术作了深入调研和分析,归纳总结了凤羽公共艺术本土实践可借鉴设计及实施策略,促使对乡村公共艺术在地性设计实践与表达的再思考,为公共艺术的乡村实践提供了新的探索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理凤羽 本土实践 乡村 公共艺术
下载PDF
传统纹样创新设计:国潮文化下的Z世代集体记忆重构
13
作者 张翔 魏红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7-84,共8页
以文化研究、设计原理和消费者行为学为理论基础,分析传统纹样如何通过设计创新被赋予现代意义而成为连接历史与现代的桥梁。Z世代,作为一股强大的消费力量,对个性化和文化认同的需求催生了对传统纹样创新诠释的渴望。通过对国潮产品纹... 以文化研究、设计原理和消费者行为学为理论基础,分析传统纹样如何通过设计创新被赋予现代意义而成为连接历史与现代的桥梁。Z世代,作为一股强大的消费力量,对个性化和文化认同的需求催生了对传统纹样创新诠释的渴望。通过对国潮产品纹样案例相关设计方法的解析,揭示传统纹样如何在Z世代的集体记忆中被重构,并通过创新设计得以流行。研究结果表明,Z世代通过消费融合了传统纹样的国潮产品,在享受个性化商品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参与到集体记忆的重构和文化传承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纹样 创新设计 国潮文化 Z世代 集体记忆重构
下载PDF
现当代艺术与民众之间的距离
14
作者 王欣童 《陶瓷》 CAS 2024年第6期96-97,134,共3页
近些年,“现当代艺术”被更多人关注,其热度不断升温,现当代艺术展览、书籍层出不穷。现当代艺术蓬勃发展已经成为了一种大趋势,但是“现当代艺术”真的走近了当下人们的生活吗?它和当下“大众审美”距离几何?笔者旨在探讨现当代艺术与... 近些年,“现当代艺术”被更多人关注,其热度不断升温,现当代艺术展览、书籍层出不穷。现当代艺术蓬勃发展已经成为了一种大趋势,但是“现当代艺术”真的走近了当下人们的生活吗?它和当下“大众审美”距离几何?笔者旨在探讨现当代艺术与大众之间的距离问题的现状,分析大众艺术接触度以及现当代艺术无法走近大众的诱因。通过国内外研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引出艺术教育体系的滞后性,大众美育传媒的不完整性以及一系列艺术理论书籍的滞后性。最后笔者总结了研究的主要发现和结论,并对于现当代艺术做出了新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当代艺术大众审美艺术教育体系艺术接受 艺术批评
下载PDF
天津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15
作者 杨力智 李铭洋 《天工》 2024年第10期21-23,共3页
天津素有“九河下梢”之称,聚集各方文化,逐渐形成了独有的包容、兼和的特性以及多元和谐的独特城市风格,也派生出独一无二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集中反映了本地人民的审美习惯及文化特质,从产业化的视角探析天津民俗文化的发展方向,并... 天津素有“九河下梢”之称,聚集各方文化,逐渐形成了独有的包容、兼和的特性以及多元和谐的独特城市风格,也派生出独一无二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集中反映了本地人民的审美习惯及文化特质,从产业化的视角探析天津民俗文化的发展方向,并从传承与发展、提炼与升华两个方面出发,为天津民俗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 民俗文化 发展策略
下载PDF
传统传承·创意创新——新时代博物馆研发非遗手工艺文创产品的价值与策略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文珺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8-194,共7页
传统手工艺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融汇历史的、民族的、地域的文化讯息和意蕴,是精神与物质、技术和情感的综合统一。博物馆收藏传承人类文化遗产,是开发传统手工艺文创产品的重要平台。文章对上述两个方面进行了具体论述,从手工艺非遗活态... 传统手工艺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融汇历史的、民族的、地域的文化讯息和意蕴,是精神与物质、技术和情感的综合统一。博物馆收藏传承人类文化遗产,是开发传统手工艺文创产品的重要平台。文章对上述两个方面进行了具体论述,从手工艺非遗活态文化特性、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互动的维度,提出非遗手工艺文创产品的研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手工艺 非遗 博物馆 文创
下载PDF
丝绸设计范式建构中革命现实主义、革命浪漫主义特征的考察与评述(1958-1986) 被引量:2
17
作者 龚建培 《服饰导刊》 2023年第2期32-41,共10页
设计“范式”作为某阶段、某领域中被公认和遵循的理论、方法论体系的总和,它的建构与转换决定了设计观念、设计模式、设计方法等的突破与进步。对特定设计范式的考察和研究不仅可以从设计历史发展的角度探究其与社会、科学、文化等历... 设计“范式”作为某阶段、某领域中被公认和遵循的理论、方法论体系的总和,它的建构与转换决定了设计观念、设计模式、设计方法等的突破与进步。对特定设计范式的考察和研究不仅可以从设计历史发展的角度探究其与社会、科学、文化等历史情境之间的关系,同样有利于现代设计范式的科学建构和发展。此研究运用社会文化学、文献学、图像学等方法,对20世纪中后期革命现实主义、革命浪漫主义以及“两结合”创作方针提出的历史背景以及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回溯,探讨了革命现实主义、革命浪漫主义以及“两结合”创作方针对丝绸设计范式建构及相关设计成果带来的积极、消极影响,并对此阶段三种主要丝绸设计范式的建构、转换过程、影响要素及主要特征进行了阐释。同时,从历史语境和具体案例两个方面,对上述设计范式引发的正面、负面效应和局限性等进行了科学认知和理性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设计 范式 建构与转换 革命现实主义 革命浪漫主义 考察与评述
下载PDF
城市建筑空间中的公共艺术色彩设计研究--以长春市地铁2号线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金雅庆 宋明格 《北方建筑》 2023年第1期42-46,共5页
伴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城市建筑空间及公共艺术的审美需求也不断提升。本文基于色彩对增添城市风采、提高城市艺术文明程度的重要性,结合公共艺术设计的审美性、文化性及大众参与性,对长春市地铁2号线各站的公共艺术设计... 伴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城市建筑空间及公共艺术的审美需求也不断提升。本文基于色彩对增添城市风采、提高城市艺术文明程度的重要性,结合公共艺术设计的审美性、文化性及大众参与性,对长春市地铁2号线各站的公共艺术设计进行案例分析,探究“色彩”在公共艺术设计、在城市建筑空间中对城市的整体形象提升、精神风貌体现的作用,以满足人们对城市空间建设的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筑空间 公共艺术设计 色彩设计
下载PDF
家庭智慧厨房系统的趋势研究
19
作者 张页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6-200,共5页
饮食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厨房构成了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工智能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人类社会正经历着涉及生活、生产、消费模式等各方面的巨大变革。本文以智慧厨房系统为研究对象,着重审视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与生活态度,通过... 饮食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厨房构成了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工智能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人类社会正经历着涉及生活、生产、消费模式等各方面的巨大变革。本文以智慧厨房系统为研究对象,着重审视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与生活态度,通过对当下中国家庭的研究,结合新技术与新材料,探讨适合中国家庭厨房变革的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家庭 智慧厨房 系统设计 发展趋势
下载PDF
现实·虚拟·可信:探寻艺术真实的三个纬度
20
作者 张丽萍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26-134,共9页
“艺术真实”是个空间宏大而纠缠繁复的论题。从摹仿到表现,牵涉到艺术品、艺术家、欣赏者三者的真实,且其语义、标准、视角历时而变,任一角度均弥散着多种可能。艾布拉姆斯的艺术分析图式为此探寻提供了一条简捷的路径,可藉此勾勒出艺... “艺术真实”是个空间宏大而纠缠繁复的论题。从摹仿到表现,牵涉到艺术品、艺术家、欣赏者三者的真实,且其语义、标准、视角历时而变,任一角度均弥散着多种可能。艾布拉姆斯的艺术分析图式为此探寻提供了一条简捷的路径,可藉此勾勒出艺术与现实、虚拟与真实、可信与存在三个考察艺术真实的纬度。一部艺术发展史可理解成是对艺术与现实关系的认知史,而艺术也是现实一种,它以自己的方式又创造了一个“现实”,但相对于现实真实而言,“艺术真实”只能算作一种语义上的借用或隐喻,因此,寻找艺术真实意味着是从虚拟中寻找真实。如果说艺术虚拟是通往艺术真实的必由之路,那么可信便成了欣赏者体验艺术真实的一座必不可少的桥梁。尽管,从聚焦现实到依赖欣赏者,艺术真实谈论的重心悄然而变,但现实与心灵始终是两个衡量艺术真实最重要的坐标。艺术品的存在真实与体验真实并不是不相容的,在体验美的同时,艺术正散发着真的光芒,尽管,它含而不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 虚拟 可信 艺术 真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