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89篇文章
< 1 2 1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皖北汉画像中淮夷与吴越文化的遗存研究
1
作者 王猛 朱利光 《滁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8-53,76,共7页
今天的皖北汉画像石出土地域,在汉代隶属于不同刺史部的郡县,出土的画像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类型面貌,其体现了汉代以儒家为主流意识的时代精神。先秦时期,皖北先后属于淮夷和吴越所辖地域,出土的画像也具有淮夷与吴越文化遗存的特点,反映... 今天的皖北汉画像石出土地域,在汉代隶属于不同刺史部的郡县,出土的画像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类型面貌,其体现了汉代以儒家为主流意识的时代精神。先秦时期,皖北先后属于淮夷和吴越所辖地域,出土的画像也具有淮夷与吴越文化遗存的特点,反映了该区域的地理环境、族群信仰、文化生态面貌。本文首先借助于历史地理学的方法对皖北汉画像石出土地域进行钩沉考索,然后以图像形式语言分析汉画像的视觉表征,在此基础上,再探索其文化内涵和审美倾向,旨在对皖北地域汉画像中淮夷与吴越文化遗存的特点展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北汉画像 淮夷 吴越 文化遗存
下载PDF
色彩构成视域下的邺城北齐彩绘佛教造像赋彩
2
作者 刘晓坡 《天工》 2024年第2期6-9,共4页
邺城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批彩绘造像,其中以北齐彩绘居多。多数造像彩绘贴金,尽管色彩剥落严重,仍然能够一窥当时的风采。这些彩绘的赋彩虽然看似简单,却符合色彩构成的原理。虽然当时还没有现代的色彩学理论,但是艺术家在长期的... 邺城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批彩绘造像,其中以北齐彩绘居多。多数造像彩绘贴金,尽管色彩剥落严重,仍然能够一窥当时的风采。这些彩绘的赋彩虽然看似简单,却符合色彩构成的原理。虽然当时还没有现代的色彩学理论,但是艺术家在长期的实践过程总结出了符合审美需要的规律,这与色彩学常识有共同的来源。而且,艺术、宗教、科学理论都是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存在一定的同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齐 彩绘造像 色彩构成
下载PDF
汉代沂南北寨畏兽图视觉重构与谱系命名——通过一个视觉史案例回应有关《武梁祠》的讨论
3
作者 张强 《文化艺术研究》 2024年第2期55-92,114,共39页
在当下中国古代造像研究中,有一种基本的研究方式,即看图辨义,或看图识物。它带来了两个陷阱:其一是文献替代图像的阐述,成为一种故事媒介,或者说文献插图;其二是图像类型的共性特征归纳,混淆了同类图像,无视个体存在的差异。将图像还... 在当下中国古代造像研究中,有一种基本的研究方式,即看图辨义,或看图识物。它带来了两个陷阱:其一是文献替代图像的阐述,成为一种故事媒介,或者说文献插图;其二是图像类型的共性特征归纳,混淆了同类图像,无视个体存在的差异。将图像还给图像,是以视觉史的研究方法去进入,重走图像的生成路径,重塑其图像结构,重整其逻辑线路,以此寻找到其象征、隐喻、表述的意义之所在。本文以“墓室畏兽图像”为案例,进行视觉重构与谱系命名,实践视觉史方法论中对于图像的个体存在与定向叙述,以图像分析替代制作者制作的过程。同时,试图以此案例与巫鸿先生的《武梁祠》方法论展开进一步的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史 沂南 畏兽 巫鸿 武梁祠 图像
下载PDF
伊人谓谁? 明清“洛神图”中的女性想象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珮璠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66,共6页
明清商业绘画“洛神图”中的女性形象具有介于“洛神”与俗世美人之间的模糊性。究其成因,一是男性文人对女性的想象以及女妓群体的自我想象,二是潜藏于“美人画”幻生观念下的“洛神图”绘画空间的情欲隐喻,三是“书画合璧”形制背后... 明清商业绘画“洛神图”中的女性形象具有介于“洛神”与俗世美人之间的模糊性。究其成因,一是男性文人对女性的想象以及女妓群体的自我想象,二是潜藏于“美人画”幻生观念下的“洛神图”绘画空间的情欲隐喻,三是“书画合璧”形制背后的文人书画传统。三者合力,共同完成对这一女性形象的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美人画 洛神图 性别 话语 知识
下载PDF
东方色彩美学与西方色彩美学之异同
5
作者 成朝晖 《色彩》 2024年第1期38-40,共3页
探究东方色彩美学与西方色彩美学之相同与差异,从东西方色彩独特的民族性审美观念和鲜明的象征性运用,阐释东西方色彩的共通之处。从色彩在东方的中国是视觉意象性在于色彩的“以象达意”“情景交融”和拟人化“生命”的三个层面,折射... 探究东方色彩美学与西方色彩美学之相同与差异,从东西方色彩独特的民族性审美观念和鲜明的象征性运用,阐释东西方色彩的共通之处。从色彩在东方的中国是视觉意象性在于色彩的“以象达意”“情景交融”和拟人化“生命”的三个层面,折射与阐释东西方色彩在民族思想、情感、审美倾向等方面存在的本质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观 象征性 以象达意 情景交融 拟人化“生命”
下载PDF
AIGC技术在视觉传达设计行业中的影响与发展策略探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凡 毛祖光 刘华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47-156,共10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引领了从机器学习到智能创造的生产力变革,彻底颠覆了人类创意工作的现有模式,已成为当今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相比传统的设计方式,AIGC技术具有创新性、高效性、自动化三大优势,对...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引领了从机器学习到智能创造的生产力变革,彻底颠覆了人类创意工作的现有模式,已成为当今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相比传统的设计方式,AIGC技术具有创新性、高效性、自动化三大优势,对AICG技术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开拓视觉传达设计的新路径,优化行业发展策略。因此,本文基于SWOT分析法,从技术发展的角度系统梳理了AIGC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场景;并通过深入分析AIGC技术在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DALL-E等软件中的具体应用,阐明了AIGC技术在提升视觉传达的设计效率和创意质量等方面的优势。同时,深入探讨AIGC技术在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实现AIGC人机交互协同合作、加强AIGC技术与人类情感的共鸣、增强AIGC技术跨领域合作的优化发展方向和策略,以促进AIGC技术与视觉设计的有效融合、推动未来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GC技术 视觉传达设计 发展策略
下载PDF
博采、捉刀或抒意:乾隆帝书画题跋方式探赜
7
作者 孙启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60,I0002,I0003,共10页
乾隆皇帝对书画的嗜尚,不仅体现在藏品上随处可见的钤印,亦见于其所题就的大量御诗与考据跋文。然今人论及乾隆的题跋行为,往往容易产生其乃随性而为且无规律可循的刻板印象,实则并非如此。本文将依托史料与墨迹,围绕内容类别、画面形... 乾隆皇帝对书画的嗜尚,不仅体现在藏品上随处可见的钤印,亦见于其所题就的大量御诗与考据跋文。然今人论及乾隆的题跋行为,往往容易产生其乃随性而为且无规律可循的刻板印象,实则并非如此。本文将依托史料与墨迹,围绕内容类别、画面形式、参与人群、书写手段等展开探讨,分析乾隆皇帝进行书画题跋活动的主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 书画题跋 宫廷雅集 词臣 代笔
下载PDF
“露”上无屋覆——敦煌壁画“橹”“楼橹”图像及相关问题研究
8
作者 邝墩煌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5-181,共7页
“橹”“楼橹”是中国古代建筑中较为特殊的一种单体建筑,其外形与古代“楼”“阁”相似,但屋顶却由栏杆围合成方形“露台”,“露台”上无屋檐覆盖。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楼橹、橹曾演化出船楼橹、城门橹等类型,并在城防、海事等方面发... “橹”“楼橹”是中国古代建筑中较为特殊的一种单体建筑,其外形与古代“楼”“阁”相似,但屋顶却由栏杆围合成方形“露台”,“露台”上无屋檐覆盖。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楼橹、橹曾演化出船楼橹、城门橹等类型,并在城防、海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受自身结构的影响及使用范围的有限性,橹、楼橹渐渐淡出历史舞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石窟 中国古代建筑 建筑图像 楼橹
下载PDF
古风遗韵:从“含羞维纳斯”图式看情念如何程式
9
作者 洪枫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8-104,共7页
《维纳斯的诞生》采用了“含羞维纳斯”图式,该图式可追溯至公元前4世纪,其表征的谦逊情念被誉为“神性之美”。该程式持续流传,虽然中世纪之后,其含义在基督教语境中被颠倒为羞耻,人类共通的情念仍然蕴含在此图式中。波提切利借该图式... 《维纳斯的诞生》采用了“含羞维纳斯”图式,该图式可追溯至公元前4世纪,其表征的谦逊情念被誉为“神性之美”。该程式持续流传,虽然中世纪之后,其含义在基督教语境中被颠倒为羞耻,人类共通的情念仍然蕴含在此图式中。波提切利借该图式复兴了古希腊罗马文化中对“神性之美”的表征,是瓦尔堡情念程式的优秀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风遗韵 含羞维纳斯 情念程式 图式 瓦尔堡
下载PDF
西方的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及其在新世纪的三个转向
10
作者 陈妤姝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5,共7页
21世纪西方有关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研究呈现出多样化、专题性的特点。学界重新反思中国绘画里传统和现代性艺术表达的关系。“西化”和“传统”开始被平等视为中国美术走向现代化的可能性路径。西方学界近年来在亚洲的整体视角下考察中... 21世纪西方有关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研究呈现出多样化、专题性的特点。学界重新反思中国绘画里传统和现代性艺术表达的关系。“西化”和“传统”开始被平等视为中国美术走向现代化的可能性路径。西方学界近年来在亚洲的整体视角下考察中国现代艺术发展的特殊路径及与其他亚洲国家的互相影响,并较为关注女性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现代中国美术 西方研究 现代性路径 泛亚洲化 女性主题
下载PDF
玄灵法与终南山曼荼罗:赣州北宋慈云寺塔女相北斗图研究
11
作者 黄长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40,共10页
江西赣州慈云寺塔出土了两幅女相北斗图,即编号GZ-17(纸本)和GJ-04(绢本),本文将探析其依据的思想观念,以及性别转变的问题。这种特殊的女相式北斗在唐宋时期十分流行,其可能形成于初唐道教,盛唐时为密宗吸收,形成了北斗护摩仪式。密宗... 江西赣州慈云寺塔出土了两幅女相北斗图,即编号GZ-17(纸本)和GJ-04(绢本),本文将探析其依据的思想观念,以及性别转变的问题。这种特殊的女相式北斗在唐宋时期十分流行,其可能形成于初唐道教,盛唐时为密宗吸收,形成了北斗护摩仪式。密宗将北斗九星改造为北斗八女,于唐宋之际传入日本,形成了《终南山曼荼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相式北斗 终南山曼荼罗 赣州慈云寺塔 北斗经
下载PDF
西方视角下明代“华夷”关系的图像叙事——《谟区查抄本》中人物插图探析
12
作者 叶江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8-122,I0003,共6页
成书于16世纪末的《谟区查抄本》以西方人视角记录明代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社会风貌与人物形象,体现中国在东南亚、东亚地区的参与和影响。本文以该抄本中的人物插图为研究对象,结合区域交流史料,揭示隐含的土著异邦、华商与平民、明官员... 成书于16世纪末的《谟区查抄本》以西方人视角记录明代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社会风貌与人物形象,体现中国在东南亚、东亚地区的参与和影响。本文以该抄本中的人物插图为研究对象,结合区域交流史料,揭示隐含的土著异邦、华商与平民、明官员与皇室的“华夷”关系秩序,进而阐释该抄本编撰者对不同族群的观察与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谟区查抄本》 图像叙事 明代 西方视角
下载PDF
山水画中“葛洪移居”图像研究
13
作者 孙国良 汪文绮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2-37,共6页
“葛洪移居”题材自唐代开始历代画家便多有涉及,“葛洪移居”图像也在历代山水画作品中形成了一条承续有序的图像谱系,是山水画史上文本叙事与图像叙事相互影响与转换的典型案例。从“葛洪移居”图像样式的创造过程与艺术特点探讨“葛... “葛洪移居”题材自唐代开始历代画家便多有涉及,“葛洪移居”图像也在历代山水画作品中形成了一条承续有序的图像谱系,是山水画史上文本叙事与图像叙事相互影响与转换的典型案例。从“葛洪移居”图像样式的创造过程与艺术特点探讨“葛洪形象”的变迁及“葛洪移居”图像背后的“文化隐喻”等内容是文章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洪移居 图像 葛洪形象 文化隐喻
下载PDF
传统的发明:晚清民国京剧图像的多重现代性
14
作者 尹秋力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49,共5页
民国时期,京剧题材开始进入现代艺术家的视野,而这背后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早期花谱书写到图谱的转向,现代媒体中的京剧图评创作,最后到现代艺术家对京剧题材的诠释,共同构成了清季民国京剧图像的脉络谱系。在这个转向过程中,... 民国时期,京剧题材开始进入现代艺术家的视野,而这背后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早期花谱书写到图谱的转向,现代媒体中的京剧图评创作,最后到现代艺术家对京剧题材的诠释,共同构成了清季民国京剧图像的脉络谱系。在这个转向过程中,亦涉及传统形式与现代性表达的辩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民国 京剧图像 现代性
下载PDF
树下人物持杯飘云图像考释——兼论太原唐墓屏风式树下人物图像的制作意图
15
作者 高嘉谊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7-124,共8页
持杯飘云图像是太原唐墓壁画树下人物屏风式组合中的常见图像。以寻找相似图式作为突破口,提出持杯飘云图像所描绘的是噀酒灭火故事。梳理噀酒灭火故事形成、流传、转型固定的过程,结合史传书写讨论噀酒灭火故事的唐代认识。分析持杯飘... 持杯飘云图像是太原唐墓壁画树下人物屏风式组合中的常见图像。以寻找相似图式作为突破口,提出持杯飘云图像所描绘的是噀酒灭火故事。梳理噀酒灭火故事形成、流传、转型固定的过程,结合史传书写讨论噀酒灭火故事的唐代认识。分析持杯飘云图像在墓葬中的视觉表现,探讨太原唐墓屏风式树下人物图像的制作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噀酒灭火 太原唐墓 屏风式树下人物
下载PDF
新印象派作品中离散性表现的成因探析
16
作者 杜若飞 《艺术科技》 2024年第9期35-40,共6页
目的:新印象派作品和数字成像有着相似的画面组织形式,点彩表现的笔触与像素一样作为最基础的离散单元构成整个画面。这一离散风格的历史成因在既往的图像学研究中往往侧重分析画家创作的个人动机与绘画史的前后关联,尚未关注画家的科... 目的:新印象派作品和数字成像有着相似的画面组织形式,点彩表现的笔触与像素一样作为最基础的离散单元构成整个画面。这一离散风格的历史成因在既往的图像学研究中往往侧重分析画家创作的个人动机与绘画史的前后关联,尚未关注画家的科学技术背景如何间接促成点彩风格的诞生。文章旨在通过数字技术脉络分析这一表现风格的历史成因。方法:文章从符号学和谱系学的角度探究新印象派作品背后的离散性成因。首先通过引入表象、失真的探讨,区分新印象派作品中信息学和符号学的两个维度;同时从符号角度分析离散表现的视觉性成因;最后从视觉性成因出发,探究从学院派到印象派再到新印象派的风格转变中,笔触作为一种媒介逐渐离散化的历史性原因。结果:在“学院派—印象派—新印象派”的转变过程中,承载信息的媒介逐渐离散化,其原因有三:第一,离散性媒介直接作用在人的身体层面,当时的人们逐渐意识到视觉的复杂性,用零散的笔触构建画面,迎合了这种认识;第二,创作者对表象的认识加深,同时其创作观念受用数字表示世界万物的毕达哥拉斯主义的影响;第三,技术的进步也为这种媒介的诞生提供了支撑,得益于化工化的颜料生产技术和标准化的生产工艺技术,工业化的颜料生产直接参与到新印象派的创作中。结论:在传统的图像学分析之外,谱系学视角强调促成离散性媒介诞生的权力和知识背景,从考察结果可以看出,新印象派中离散化表现的历史成因分别在于生理、意识及社会生产三个方面,确实存在数字化的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印象派 离散 表象 失真 谱系学
下载PDF
我与沈鹏先生过往点滴
17
作者 程大利 《中国书画》 2024年第5期127-128,共2页
岁月无情,沈鹏先生去世一周年了。一年来,许多次地翻检照片与信札。见他旧照,似又听到他的声音,感受到他的温度。1984年,我参加渐江(国际)学术研讨会,是第一次见到沈先生。之前读过他的文章和旧体诗作,一句“字外工夫诗内得”让我牢牢... 岁月无情,沈鹏先生去世一周年了。一年来,许多次地翻检照片与信札。见他旧照,似又听到他的声音,感受到他的温度。1984年,我参加渐江(国际)学术研讨会,是第一次见到沈先生。之前读过他的文章和旧体诗作,一句“字外工夫诗内得”让我牢牢记住并心生敬仰。他50多岁时已是一头银发,白皙的面容,深度的近视镜,一口带吴语味道的普通话。会议结束,被安徽美术出版社社长朱秀坤邀请到家中做客,第一次看到沈先生挥毫。我凝神地看他运笔、思索,一幅又一幅,虽未求片纸,却在心中树立起一代书宗的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美术出版社 旧体诗 沈鹏 朱秀坤 学术研讨会
下载PDF
巫文化视角下渝东北动物图腾造型及艺术审美
18
作者 张燕 《鄂州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63-65,共3页
渝东北是长江三峡的重要组成部分。巫文化动物图腾浸透在渝东北远古时期社会和文化之中,与之相互交织和影响。从巫文化的角度对动物图腾造型形式和审美进行研究,在人类历史传承(时间)和具体的文化环境(空间)的双重视野中考察其艺术特点... 渝东北是长江三峡的重要组成部分。巫文化动物图腾浸透在渝东北远古时期社会和文化之中,与之相互交织和影响。从巫文化的角度对动物图腾造型形式和审美进行研究,在人类历史传承(时间)和具体的文化环境(空间)的双重视野中考察其艺术特点、审美意蕴,是对民族文化精神作一次新的关照和理解;通过寻求原生文化基因,重新发现民族精神内核,为实现传统艺术造型的新生找到依据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巫文化 动物图腾 造型 审美
下载PDF
同情与讴歌:忻东旺农民工肖像画研究
19
作者 朱泽钰 《天工》 2024年第9期63-65,共3页
现实主义油画历史悠久,主要描绘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自20世纪初现实主义传入中国,百年间现实主义油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忻东旺作为当代中国现实主义油画的代表人物,掀起了一股现实主义油画创作热潮,为中国现实主义油画的发展作出了重大... 现实主义油画历史悠久,主要描绘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自20世纪初现实主义传入中国,百年间现实主义油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忻东旺作为当代中国现实主义油画的代表人物,掀起了一股现实主义油画创作热潮,为中国现实主义油画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在忻东旺所有的艺术创作中,农民工肖像画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细致分析忻东旺农民工肖像画的表现特征,深入探究忻东旺深度关注农民工的原因,进一步挖掘忻东旺农民工肖像画创作的现实意义,以此对忻东旺农民工肖像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忻东旺 现实主义 人文关怀 农民工肖像画
下载PDF
艺术元素视角下黄河流域(山东)乡村振兴的文化基因图谱研究
20
作者 王国瑜 夏冬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109-113,共5页
2019年,党中央提出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地带,是脱贫攻坚战役的重点地区。黄河流域的乡村振兴问题是山东乡村振兴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尝试将文化基因图谱的研究应用到黄河... 2019年,党中央提出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地带,是脱贫攻坚战役的重点地区。黄河流域的乡村振兴问题是山东乡村振兴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尝试将文化基因图谱的研究应用到黄河流域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努力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探索开辟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文化基因图谱研究 乡村振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