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鼓吹铙歌《朱鹭》篇新解——以汉代画像、器物造型为证 被引量:8
1
作者 曾智安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17,共7页
汉鼓吹铙歌《朱鹭》篇的来历、主题、音乐形态等问题困扰学界千有余年,历来歧说纷纭。利用出土的汉代画像、器物造型,结合曲辞大意,对汉鼓吹铙歌《朱鹭》曲的主题及音乐形态进行新的解读,可以认为,《朱鹭》是采用歌舞对唱形式,隐喻男女... 汉鼓吹铙歌《朱鹭》篇的来历、主题、音乐形态等问题困扰学界千有余年,历来歧说纷纭。利用出土的汉代画像、器物造型,结合曲辞大意,对汉鼓吹铙歌《朱鹭》曲的主题及音乐形态进行新的解读,可以认为,《朱鹭》是采用歌舞对唱形式,隐喻男女欢合、子孙昌盛这一汉代普遍流行的思想观念与艺术主题。这一结论并对聚讼数百年的"汉鼓吹铙歌为军乐说"构成根本性的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鼓吹铙歌十八曲》 《朱鹭》 画像石 雁鱼灯
下载PDF
汉画像:中国传统“生命”艺术的诞生地 被引量:3
2
作者 曾繁仁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1,共11页
汉画像是儒道文化、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等多元文化融合的体现,以其奇光异彩和蓬勃的生命力为中国传统艺术奠定了多元融合的根基。汉画像的艺术精神,在于它是中国传统"生生"美学观念的体现。汉画像以"重生"为主题,重... 汉画像是儒道文化、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等多元文化融合的体现,以其奇光异彩和蓬勃的生命力为中国传统艺术奠定了多元融合的根基。汉画像的艺术精神,在于它是中国传统"生生"美学观念的体现。汉画像以"重生"为主题,重视生命,追求"长生"。儒家的"爱生",道家的"贵生",道教的"得道升仙",楚风的生命咏歌等,构成了汉画像"重生"主题的文化背景。汉画像在艺术上以天上人间二重结构体现出对升仙、永生的执着追求,在图像内容上热衷展现对"生"的留恋与歌咏和对"升仙"途径的浪漫想像,生殖崇拜的抽象化、寓意化是其重要的内容。汉画像的"生生"美学突出地体现在它的线的流动之美上,伏羲女娲交尾图作为汉画像的艺术原型是其线的生命艺术之特征的典型体现,具体呈现为"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艺术规律、边行边看的视角转换、呼应节奏的律动性、时间艺术的叙事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画像 生生 重生 线的生命艺术
下载PDF
汉代画像石图像中的文化人类学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倍雷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22-124,90,共4页
文化人类学越来越普遍地运用到了艺术领域,汉代画像是人类行为的结果,它不仅仅是单纯的艺术形式,因而对汉代画像石的研究不能停留在画像石的艺术形象上,透过艺术形象,借助文化人类学进行跨学科的研究,我们会发现画像石所隐含的更多的文... 文化人类学越来越普遍地运用到了艺术领域,汉代画像是人类行为的结果,它不仅仅是单纯的艺术形式,因而对汉代画像石的研究不能停留在画像石的艺术形象上,透过艺术形象,借助文化人类学进行跨学科的研究,我们会发现画像石所隐含的更多的文化价值和不可思议的人类的精神内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像石 文化人类学 图像 民间艺术 原型
下载PDF
汉代绘画所体现的儒道互补思想
4
作者 刘刚 李春燕 《文山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51-54,共4页
汉代绘画中所反映出的博大与朴拙、礼教与自然的交融以及时空变化的不拘一格,反映了儒、道思想的互融互补。通过对儒道互补的审美思想在汉代绘画中的映射进行分析,可以认识汉代绘画形式背后看似神秘却又有迹可寻的审美意味。
关键词 汉代绘画 儒道互补 “大”美精神 天人合一
下载PDF
南阳汉画图像的构图形式
5
作者 徐永斌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3年第4期15-16,共2页
南阳汉画图像的构图形式主要有骨架、位置、边框三种,汉画的构图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中国绘画构图形式的发展起到奠基搭架作用。
关键词 南阳汉画 图像 构图形式 骨架 位置 边框 中国绘画史 图形元素
下载PDF
汉画像英雄神话图像叙事与汉代的英雄崇拜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圣涵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4年第2期145-147,共3页
汉画像中有许多以英雄神话为主题的图像,以不同的叙事模式描绘出多彩的英雄世界,隐喻着汉代人对于英雄的信仰。试从汉画像图像叙事对于空间与时间的不同处理方法入手,分析其英雄神话图像不同叙事模式中的表现手法,从而探寻汉画像英雄神... 汉画像中有许多以英雄神话为主题的图像,以不同的叙事模式描绘出多彩的英雄世界,隐喻着汉代人对于英雄的信仰。试从汉画像图像叙事对于空间与时间的不同处理方法入手,分析其英雄神话图像不同叙事模式中的表现手法,从而探寻汉画像英雄神话图像所创设出空间的独特文化意义,进而建构出汉代人英雄崇拜的独特精神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画像 英雄神话 叙事 英雄崇拜
下载PDF
汉代画像中的玉璧及其蕴含的象征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任义玲 《中州今古》 2000年第4期51-54,共4页
关键词 汉代 画像 玉璧 象征意义 财富 社会等级
下载PDF
论藏族唐卡绘画的装饰性构图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贡嘎.加措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8年第9期122-123,共2页
唐卡绘画具有自己独特的构图特征和艺术风格,是藏族的文化瑰宝。文章将从艺术探索的角度去探究唐卡绘画,然后通过唐卡绘画的画面组成、常用意象、构图风格等种种形式的艺术语言来探讨唐卡绘画的构图形式和主要表现特征。
关键词 唐卡 构图 装饰性
下载PDF
渐江山水画构图研究
9
作者 陈雨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8年第4期43-44,共2页
作为清初创新派代表"四僧"之首的渐江,与当时画坛正宗的"四王"不同,他在师古人的同时师造化,其山水画章法严谨、笔墨凝重、布局简洁具有典型特点,其萧瑟淡远的画风对整个新安画派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简要分析... 作为清初创新派代表"四僧"之首的渐江,与当时画坛正宗的"四王"不同,他在师古人的同时师造化,其山水画章法严谨、笔墨凝重、布局简洁具有典型特点,其萧瑟淡远的画风对整个新安画派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简要分析渐江山水画典型的构图特征,对于研究清初遗民画家、新安画派以及后世山水画具有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江 山水画 构图 新安画派
下载PDF
当代工笔人物画的构图特征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晴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9年第5期48-49,共2页
构图是画面中的骨骼和结构,唐代张彦远更是认为"至于经营位置,则画之总要"。工笔画的发展从古至今都离不来对构图形式的思考和探索,其构图的章法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套形式美规律。当代工笔画家们对构图正在进行着新... 构图是画面中的骨骼和结构,唐代张彦远更是认为"至于经营位置,则画之总要"。工笔画的发展从古至今都离不来对构图形式的思考和探索,其构图的章法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套形式美规律。当代工笔画家们对构图正在进行着新的探索,努力寻找当下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文章通过浅析当代工笔人物画的构图所呈现的一系列新特征,试图找寻与内容相契合,有个人风格的个性化构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 构图 工笔人物画
下载PDF
画像遗珍——洛阳汉代画像空心砖
11
作者 邓灿 《书画世界》 2013年第3期23-25,共3页
洛阳画像砖是我国画像艺术较为早期的阶段,其主要形制为大型空心砖,虽然尚未达到画像艺术的全盛时期,但是具有非常突出的特点和优势。本文从洛阳画像砖的艺术手法、题材及其文化内涵的关系几方面探讨了洛阳画像砖的艺术成就,从而认定洛... 洛阳画像砖是我国画像艺术较为早期的阶段,其主要形制为大型空心砖,虽然尚未达到画像艺术的全盛时期,但是具有非常突出的特点和优势。本文从洛阳画像砖的艺术手法、题材及其文化内涵的关系几方面探讨了洛阳画像砖的艺术成就,从而认定洛阳画像砖是我国画像艺术中的一座独秀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 画像砖 空心砖
下载PDF
全国仅三件的“宜子孙”玉璧 曾被小娃娃拖着满街跑
12
作者 七七 《旅游世界》 2019年第5期48-50,共3页
全国发现的汉代“宜子孙”玉璧仅有三件,而青州市博物馆馆藏的这块玉璧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完整、最大、质地最优、艺术性最高的一件。这件玉璧是怎么被发现的?背后又有怎样曲折的故事?
关键词 玉璧 博物馆 青州市 艺术性
下载PDF
四川汉代画像中的“导引”图——“鸟伸”
13
作者 王锦生 李武鑫 《中华武术》 2010年第2期50-52,共3页
“导引术”是我国最早的气功种类。“导引术”简便易学,对健体养生有着非常奇妙的作用。
关键词 导引 汉代画像 四川
下载PDF
疑是和氏壁惊世再现 双龙衔环谷纹玉璧
14
作者 任振焦 《科技与企业》 2005年第10期65-65,共1页
在定州琳琅满目的文物中,有一块国宝级大玉璧最引人注目。该璧质地细腻,青里透白,个大如盘,中间镂空,玉璧正面的内圈与外沿之间雕有谷纹钉。玉璧的外沿上方,镂有两条青龙共衔一环,相向而戏,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这块大玉璧出土... 在定州琳琅满目的文物中,有一块国宝级大玉璧最引人注目。该璧质地细腻,青里透白,个大如盘,中间镂空,玉璧正面的内圈与外沿之间雕有谷纹钉。玉璧的外沿上方,镂有两条青龙共衔一环,相向而戏,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这块大玉璧出土于定州市中山穆王刘畅之墓。据有关专家说,这块玉璧从质、形、色三方面来看,堪称最佳,在国内外文物中独一无二,其文物价值无法估量,专家只是按它的外形起了个名,称“双龙衔环谷纹玉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璧 双龙 再现 文物价值 定州市 国内外 专家 刘畅
下载PDF
试论汉代画像墓葬的种类与表现手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剑华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9-140,152,共13页
汉代画像墓葬由于分布广泛,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将它们加以综合审视,从中可以发现汉代画像墓葬从兴起、流行、昌盛到衰落的发展历程。对各地不同时期画像墓葬的种类与特色,本文也有一个整体上的比较和揭示。
关键词 汉代画像 墓葬类别 表现形式 考古发现
原文传递
汉代画像中的佛迹 被引量:2
16
作者 熊纪涛 《寻根》 2008年第2期4-8,共5页
深埋在坟墓中已有两千年历史的汉画像石,是两汉时期描画社会生活信仰的图像百科全书,大量地记录了佛教初渐华夏之际的原生状貌,精细地刻绘了华夏文化视野中佛教教义的传播、形象的演变和民间大众的接受过程。因此,对汉代砖石画像施... 深埋在坟墓中已有两千年历史的汉画像石,是两汉时期描画社会生活信仰的图像百科全书,大量地记录了佛教初渐华夏之际的原生状貌,精细地刻绘了华夏文化视野中佛教教义的传播、形象的演变和民间大众的接受过程。因此,对汉代砖石画像施以精微的发掘和考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画像 佛教教义 汉画像石 百科全书 生活信仰 两汉时期 文化视野 接受过程
原文传递
谈汉代画像中的“三”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文 王锦生 《成都文物》 2006年第1期16-19,共4页
在汉代画像中,最常见的布局是“对举”,即构图两相对应地布置。如:日神与月神、伏羲与女娲、天禄与辟邪、青龙与白虎的对举等。这种布置方式有的是因两个构图中心的需要、有的是方位的原因等,更多的则带有哲学寓意——阴与阳的统合... 在汉代画像中,最常见的布局是“对举”,即构图两相对应地布置。如:日神与月神、伏羲与女娲、天禄与辟邪、青龙与白虎的对举等。这种布置方式有的是因两个构图中心的需要、有的是方位的原因等,更多的则带有哲学寓意——阴与阳的统合等,这些问题已有不少学者进行过研究。为便于进行这篇文章下面的探讨,我们将这种“对举”现象姑称为汉画中的“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画像 “三” 布置方式 对举 “二” 构图
原文传递
玉璧
18
作者 张守智 《雕塑》 2017年第B06期19-19,共1页
“璧玉含清辉,香远烟碧横”。玉璧为盖,壶韵拙古,茶汤似玉,心静自远.
关键词 玉璧 收藏 茶壶 茶文化
原文传递
发达繁荣的汉代音乐文化及其成因 被引量:1
19
作者 季玲 《艺术教育》 2004年第6期20-21,共2页
汉代人所创造的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由于社会和历史上的种种原因,有关汉代音乐文化的史料较少,使中国音乐史上这一壮丽多姿的篇章残缺不全,其史诗般的里程碑地位得不到应有的确认。随着近现代考古工... 汉代人所创造的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由于社会和历史上的种种原因,有关汉代音乐文化的史料较少,使中国音乐史上这一壮丽多姿的篇章残缺不全,其史诗般的里程碑地位得不到应有的确认。随着近现代考古工作的进展。大量汉代墓葬石、砖等音乐文物被发掘出来。为我们研究汉代音乐文化,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本文试对汉代音乐文化空前繁荣的威因作一简单分析,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音乐文化 形成原因 表现形式 政治体制 情感表达
原文传递
汉代画像中的乐舞形式
20
作者 秦臻 《文史知识》 2014年第4期33-39,共7页
乐舞是中国古老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存在,反映特定时代的社会现实和意识形态。汉帝国时期,经济发达,国力强盛,国内各民族之间交往频繁,乐舞艺术空前繁荣。乐舞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娱乐手段之一,也是汉王朝礼乐体系的重... 乐舞是中国古老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存在,反映特定时代的社会现实和意识形态。汉帝国时期,经济发达,国力强盛,国内各民族之间交往频繁,乐舞艺术空前繁荣。乐舞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娱乐手段之一,也是汉王朝礼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汉代乐舞秉承先秦乐舞写实的风格和反映世风的特征,功能上从“娱神”的歌颂和祈求转向以“娱人”为主要目的。在继承先秦乐舞艺术的基础上,创造出许多独具风格的“乐舞”剧目,如雅乐中的“四时舞”、俗乐中的“盘舞”、“建鼓舞”等等,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新局面。本文以汉代画像材料,结合文献记载,对常见的几种汉代乐舞进行简要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舞艺术 汉代画像 汉代乐舞 艺术形式 社会存在 意识形态 社会现实 经济发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