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画互证:倪瓒山水画“有”“无”相生的哲学精神
1
作者 黄家庭 崔海东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3年第5期71-75,共5页
倪瓒山水画的内容和特点首先可以“无”字来概括,一则技法上以无法为有法;二则内容空寂,惯于表达无人之境;三则可以道家的“无”来表达其思想渊源。但是在倪瓒的诗文中,又清晰可见其自始至终修奉儒学,对民生充满关怀,只是满腔抱负无法施... 倪瓒山水画的内容和特点首先可以“无”字来概括,一则技法上以无法为有法;二则内容空寂,惯于表达无人之境;三则可以道家的“无”来表达其思想渊源。但是在倪瓒的诗文中,又清晰可见其自始至终修奉儒学,对民生充满关怀,只是满腔抱负无法施展,故一生充满忧患,此可以儒家的“有”来概括。故以诗入画,诗画互证,可以窥见倪瓒的山水画不仅深含“中和”的意蕴之美,而且寄托了他对圣贤的自许和对理想社会的殷殷期盼,达到了“有”“无”辩证的儒道精神的高度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倪瓒 道家 儒家 中和
下载PDF
古书画的修复与保护方法研究
2
作者 李慧莲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第10期239-241,共3页
古书画修复是我国传统的工艺技术,随着不断发展,已经形成了系统性的修复流程与方法,而古书画的自身特征也决定了传统修复方法更适用于其的修复保护。本文总结了古书画的修复原则和常见损伤分类,重点对古书画的修复、保护流程、方法进行... 古书画修复是我国传统的工艺技术,随着不断发展,已经形成了系统性的修复流程与方法,而古书画的自身特征也决定了传统修复方法更适用于其的修复保护。本文总结了古书画的修复原则和常见损伤分类,重点对古书画的修复、保护流程、方法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书画 保护 修复 方法
下载PDF
红河县彝族乐作舞生态学研究
3
作者 周庆 罗银伟 《红河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8-20,25,共4页
红河县彝族乐作舞是一种集歌、舞、乐于一体的自娱性舞蹈艺术,它集中体现了彝族生态背景、生产体验、生活场景。文章从“源”“圆”“元”“原”四个维度对红河县彝族乐作舞反映的生态系统进行分析,探其历史文化意蕴,求其创新发展之路... 红河县彝族乐作舞是一种集歌、舞、乐于一体的自娱性舞蹈艺术,它集中体现了彝族生态背景、生产体验、生活场景。文章从“源”“圆”“元”“原”四个维度对红河县彝族乐作舞反映的生态系统进行分析,探其历史文化意蕴,求其创新发展之路。文化不可脱离生境而发展,因而对红河县彝族乐作舞所处生境的保护也是对其文化传承与保护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文章通过“入境”研究和“造境”传播两种途径切入,对促进红河县彝族乐作舞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河县 彝族乐作舞 生态系统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番骑图》人物服饰考——“世传东丹王是也”
4
作者 胡亦博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64-73,共10页
《番骑图》又名《东丹王出行图》,画面以卷末出现“世传东丹王是也”为名,引起了古今学者的广泛议论。文章采用图像学的研究方法,尝试从人物服饰入手,通过以首服为据的身份分析,衣裳为引的阶层分析,配饰为源的细节分析,考证出画卷中骑... 《番骑图》又名《东丹王出行图》,画面以卷末出现“世传东丹王是也”为名,引起了古今学者的广泛议论。文章采用图像学的研究方法,尝试从人物服饰入手,通过以首服为据的身份分析,衣裳为引的阶层分析,配饰为源的细节分析,考证出画卷中骑者的人物身份,并结合视觉语境下的缨带、马饰、马耳以及卷末文字等图像信息,进一步得出此画并非东丹王本人所绘,画卷中戴着“金冠”的骑者为皇帝或者贵族,与史料记载东丹王形象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骑图 人物服饰 东丹王
下载PDF
以绘画四忌“邪、甜、俗、赖”为例再探黄公望《写山水诀》
5
作者 李清纯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14-118,共5页
元代画家黄公望在其著作《写山水诀》中提出绘画四忌“邪、甜、俗、赖”。明清画家在尝试为这四个字作解释的同时,又提出一些新的评画标准,其中的很多观点对我们今天的绘画创作及品评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以黄公望提出的绘画四忌为出发... 元代画家黄公望在其著作《写山水诀》中提出绘画四忌“邪、甜、俗、赖”。明清画家在尝试为这四个字作解释的同时,又提出一些新的评画标准,其中的很多观点对我们今天的绘画创作及品评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以黄公望提出的绘画四忌为出发点,重点梳理明清画家、评论家对这一绘画思想的认识,探讨“邪”“甜”“俗”“赖”之间的关系,试图更加深入地理解黄公望的艺术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公望 《写山水诀》 “邪、甜、俗、赖”
下载PDF
流失海外的《十王图》之考释 被引量:9
6
作者 张纵 赵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40-141,151,共3页
本文从考察海外藏《十王图》的流传历史途径入手。
关键词 十王图 十殿阎王 水陆画
下载PDF
寒山拾得“笑”的造型及其文化内涵的嬗变 被引量:5
7
作者 周怡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9-102,共4页
寒山拾得造型的突出特征是笑,而笑是中国宗教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其渊源主要在于禅宗的狂禅之风,其中隐含着文人士大夫文化、民间俗文化的丰富内容。寒山拾得造型的演变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在南宋至元代,代表文人的隐逸文化,运用狂... 寒山拾得造型的突出特征是笑,而笑是中国宗教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其渊源主要在于禅宗的狂禅之风,其中隐含着文人士大夫文化、民间俗文化的丰富内容。寒山拾得造型的演变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在南宋至元代,代表文人的隐逸文化,运用狂笑的极端造型表达中国儒道文化中"狂人通道"的观念;第二个时期是明清,这是对寒山拾得文化内涵的改造时期,主要是遵循礼乐文化的传统,变狂笑为微笑,呈现为温文尔雅的文人形象;第三个时期是清末民国,这是民间世俗改造时期,依然以礼乐教化为准则,呈现为喜笑颜开、眉清目秀的少男少女形象,为家庭婚姻等世俗观念提供范本,同时也是中国家族传统与和合文化演变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山拾得 礼乐文化 和合文化 造型
下载PDF
习水县红饰苗族斗脚舞的调查与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周海澜 王绿竹 郑丽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63-65,共3页
运用实证调查法、访谈法对习水县红饰苗族斗脚舞的现状进行研究,通过文字注释、摄录的方式,对斗脚舞进行可视、数字化、动态的保护性记录,为该地区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保存提供基本依据,以达到抢救和挖掘即将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
关键词 斗脚舞 调查 研究
下载PDF
由“法”到“意”的飞跃——倪瓒山水画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惠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9年第3期96-101,共6页
通过对元代山水画家倪瓒作品的解读,从其独特的山水构图程式及个性化的笔墨语言探究倪瓒的山水之境及其中透露出的文化讯息;关注中国山水画发展到此际,画家由对自然之形、绘画之“法”的讲究到画面内在意味的探索,并从此种转换中探寻中... 通过对元代山水画家倪瓒作品的解读,从其独特的山水构图程式及个性化的笔墨语言探究倪瓒的山水之境及其中透露出的文化讯息;关注中国山水画发展到此际,画家由对自然之形、绘画之“法”的讲究到画面内在意味的探索,并从此种转换中探寻中国山水画至此进入画家自我表现的真正原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倪瓒 狷介 构图 笔墨 意境
下载PDF
时人审美之风下的自我分判——以“色墨并重说”为基点看文徵明绘画观念之变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文祥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86-190,共5页
文徵明早期绘画崇尚"简淡",中期后则多作"浓丽"风格的青绿山水。这与他绘画观念的转变是并行不悖的,凸显出其早中期绘画观念及画风的变异。文徵明中期所作青绿山水多数成为代表作品,显示出其对文人画风的疏离倾向... 文徵明早期绘画崇尚"简淡",中期后则多作"浓丽"风格的青绿山水。这与他绘画观念的转变是并行不悖的,凸显出其早中期绘画观念及画风的变异。文徵明中期所作青绿山水多数成为代表作品,显示出其对文人画风的疏离倾向。对文徵明绘画观念演变原因的深入探究,可揭示其画学的审美取向,并客观评价其绘画在艺术史上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绿 绘画观念 审美
下载PDF
浅议宋徽宗的“瘦金体”和“宫廷画”及其对南宋画风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柳敏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95-97,共3页
中国书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产物,作为北宋、南宋的跨代书画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是中国书画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枝奇葩。笔者不考证研究宋徽宗如何开创了"瘦金体",而是考证研究他所历经的靖康之变前后的&... 中国书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产物,作为北宋、南宋的跨代书画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是中国书画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枝奇葩。笔者不考证研究宋徽宗如何开创了"瘦金体",而是考证研究他所历经的靖康之变前后的"以书画取人",设立"翰林书画院"专司宫廷画,以及北宋、南宋画风的迥然不同,从中可以发现宋徽宗的"瘦金体"所展现的"审美取向"对南宋偏安"临安"以后的南宋画风影响深远。撇开政治的背景,仅仅从艺术的角度来说,宋徽宗赵佶是中国书画史上的奇才之一,他的"瘦金体"传世极少,但是对南宋的书画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徽宗 瘦金体 宫廷画 南宋画风 影响
下载PDF
中国绘画风格史中的两次变局与画境转换——兼谈美术教育中的文化结构培育体系之构建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雷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94-97,共4页
魏晋隋唐与两宋绘画风格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转向、元代文人画兴起对两宋写实主义的反拨是中国绘画风格史上的两次重大变局。本文把以两次风格之变与当时的文化思想之变联系考察,以画境转换为考察的切入点,对当代美术教育中切实加强... 魏晋隋唐与两宋绘画风格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转向、元代文人画兴起对两宋写实主义的反拨是中国绘画风格史上的两次重大变局。本文把以两次风格之变与当时的文化思想之变联系考察,以画境转换为考察的切入点,对当代美术教育中切实加强文化结构培养体系构建给与关切,其中理学对两宋和元代绘画之影响的观点是创新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风格史 变局 画境转换 文化结构
下载PDF
浅释中国画钤印艺术的文化起源与文化特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志固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01-104,共4页
本文简要概述了印章在我国的起源和演进过程;结合中国画钤印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历史的知识,系统介绍和论述中国画钤印艺术的文化特征和运用美学,深入感受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中国画钤印艺术。
关键词 中国画 篆刻 钤印艺术 审美
下载PDF
大理国《张胜温画梵像》与东巴教《神路图》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诚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25-126,共2页
《张胜温画梵像》作为国内佛教绘画艺术的瑰宝,是研究滇西北地区白族大理国不可多得的史料。原作画卷珍藏于中国台湾故宫博物院,曾引起了以台湾李霖灿先生为代表的两岸学者的重点研究,对深入探索云南大理国本土民族宗教文化具有相当重... 《张胜温画梵像》作为国内佛教绘画艺术的瑰宝,是研究滇西北地区白族大理国不可多得的史料。原作画卷珍藏于中国台湾故宫博物院,曾引起了以台湾李霖灿先生为代表的两岸学者的重点研究,对深入探索云南大理国本土民族宗教文化具有相当重大的意义。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东巴画是纳西族东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神路图》是东巴画的杰出代表作之一,作为纳西族本土宗教艺术中极具特色的绘画珍品,不仅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还包含了本土原始宗教独特的风格,是纳西族与周边少数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路图 比较 张胜温画梵像
下载PDF
儒道禅与董其昌绘画美学思想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志伟 刘高存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47-49,共3页
董其昌的美学思想深受儒、道、禅思想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于他的"南北宗论"中,也体现于他在自己的艺术创作及画论对三家思想的融汇中。
关键词 董其昌 南北宗论 儒道禅
下载PDF
四川明代佛寺壁画中混沌的民俗误读现象探究
16
作者 杨小晋 刘显成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105-112,共8页
在艺术民俗调研中,重视相关神话或传说的解读,在奇幻与现实的交汇点发掘其蕴藏的深层社会经验和民俗文化心理,是当今民族民间艺术研究的重要方法。据此考察四川明代佛寺壁画的相关神话传说,从壁画作者的附会传说、壁画灵异的传说以及壁... 在艺术民俗调研中,重视相关神话或传说的解读,在奇幻与现实的交汇点发掘其蕴藏的深层社会经验和民俗文化心理,是当今民族民间艺术研究的重要方法。据此考察四川明代佛寺壁画的相关神话传说,从壁画作者的附会传说、壁画灵异的传说以及壁画内容的曲解三个方面,阐释四川明代佛寺壁画的艺术民俗学内蕴、价值和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佛寺 明代 壁画 误读现象 艺术民俗学
下载PDF
浅析汉画“长亭送别” 被引量:1
17
作者 皇甫昱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6-7,共2页
"送别"是人们离别之时相送的一种行为。自古至今,送别的形式很多,有折柳相送、长亭宴别、诗歌寄情等。汉画像石中出现长亭宴饮送别的内容十分少见,芒山出土的这幅"长亭送别"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习俗以及汉代人的生活... "送别"是人们离别之时相送的一种行为。自古至今,送别的形式很多,有折柳相送、长亭宴别、诗歌寄情等。汉画像石中出现长亭宴饮送别的内容十分少见,芒山出土的这幅"长亭送别"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习俗以及汉代人的生活和感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送别 长亭 芒山 汉画像石
下载PDF
由元曲解读元代及后世绘画中的“寒鸦”图像
18
作者 陈露 孙扬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113-116,共4页
"寒鸦"图像是中国文人绘画的传统母题。元代以后,"寒鸦"图像在文人画中大量出现,在中国晚期绘画中,该图像已成为文人画创作的重要题材。以元代艺术的另一杰出代表——元曲作为参照,将元曲中的"寒鸦"意象... "寒鸦"图像是中国文人绘画的传统母题。元代以后,"寒鸦"图像在文人画中大量出现,在中国晚期绘画中,该图像已成为文人画创作的重要题材。以元代艺术的另一杰出代表——元曲作为参照,将元曲中的"寒鸦"意象作为解读元代及后世绘画中"寒鸦"图像的切入点,译解"寒鸦"图像所蕴藏的主要内涵。对"寒鸦"图像的译解不但提供了理解元代绘画所开创的新格局的新角度,同时,"寒鸦"图像也是进入元代及后世文人画家精神世界的钥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鸦 元代绘画 元曲
下载PDF
北宋前期院体花鸟画写意性之成因论
19
作者 闫庆来 马静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07-109,共3页
北宋前期院体花鸟画工致、细腻、色彩艳丽、重形似,但不失其“意”,是院体花鸟画的高峰。北宋前期院体花鸟画的写意性有其历史承传性,重写生的绘画观念是北宋前期院体花鸟绘画写意性存在的客观基础。线条与色彩是北宋前期院体花鸟绘画... 北宋前期院体花鸟画工致、细腻、色彩艳丽、重形似,但不失其“意”,是院体花鸟画的高峰。北宋前期院体花鸟画的写意性有其历史承传性,重写生的绘画观念是北宋前期院体花鸟绘画写意性存在的客观基础。线条与色彩是北宋前期院体花鸟绘画写意性存在的载体。工具材料是北宋前期院体花鸟绘画写意性存在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前期 院体花鸟画 写意
下载PDF
浅析南诏大理国冶炼与制革业——基于《张胜温画梵像卷》
20
作者 黄诚 杨冬梅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67-70,共4页
《张胜温画梵像卷》作为国内佛教绘画艺术的瑰宝,是研究南诏大理国不可多得的史料文献,原作画卷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在该画卷中,南诏与大理两朝的社会和宗教状况均得到了展现,透过该画卷,还能深入了解西南边陲南诏和大理两国与唐宋... 《张胜温画梵像卷》作为国内佛教绘画艺术的瑰宝,是研究南诏大理国不可多得的史料文献,原作画卷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在该画卷中,南诏与大理两朝的社会和宗教状况均得到了展现,透过该画卷,还能深入了解西南边陲南诏和大理两国与唐宋帝国并存的历史。文章探讨了南诏大理国冶炼业与制革业发展背景下的兵器甲胄,其中重点研究了当时颇具传奇色彩的两朝皇室兵器"铎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胜温画梵像 南诏大理国 兵器甲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