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亚书法史的演变--殷商至20世纪初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光德 陈利华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111-118,共8页
书法艺术是东亚文化的标志之一,东亚书法史是东亚文化史的集中体现。在中国、韩国、日本等国的古文献中,汉字不仅记录了东亚各国共同的文化特征,而且也记录了其共同的艺术——书法的审美历程。自古以来,在汉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书法艺术... 书法艺术是东亚文化的标志之一,东亚书法史是东亚文化史的集中体现。在中国、韩国、日本等国的古文献中,汉字不仅记录了东亚各国共同的文化特征,而且也记录了其共同的艺术——书法的审美历程。自古以来,在汉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书法艺术,成为东亚文明中独一无二并能骄傲于整个世界的文化艺术。书法艺术是东亚文化认同的纽带,古往今来,在东亚各国、各地区书法家的努力下,这条纽带由窄渐宽,为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做出了并仍在继续做出巨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 书法史 演变
下载PDF
书法艺术教育的最根本目的是审美教育
2
作者 孟宝跃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3,共3页
在多元的书法艺术教育目的中审美教育是最根本的,书法艺术教育要使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逐渐提高审美能力、审美理想,完善审美心理结构。书法艺术教育要引导学生在书法学习活动中注入自己的情感,陶冶性情,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人。
关键词 书法艺术教育 目的 审美教育
下载PDF
论音乐与书法艺术的比较研究
3
作者 张飞龙 《山东电大学报》 2001年第3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音乐艺术 创新 书法艺术 比较研究
下载PDF
细推书理 通故求新——评文师华教授《书法纵横谈》
4
作者 胡华爱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37-137,共1页
关键词 文师华 教授《书法纵横谈》 书法艺术理论 书法研究
下载PDF
论书法与人品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姚山晨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82-83,共2页
一书法作品是书法家创造性劳动的产品。二者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即人创其书,书如其人。此之“人”,意谓“书法家”,此之书,意谓“书法作品”。关乎此,我国古人早有很精辟的见解。西汉时期的杨雄曾提出过“书为心画”①之说... 一书法作品是书法家创造性劳动的产品。二者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即人创其书,书如其人。此之“人”,意谓“书法家”,此之书,意谓“书法作品”。关乎此,我国古人早有很精辟的见解。西汉时期的杨雄曾提出过“书为心画”①之说,虽然他说的书不是指书法而是指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与人 书法作品 书法家 书法艺术本质 审美意识 颜真卿 人品 时代精神 王羲之 书如其人
下载PDF
晚明书法革新运动的媒材-媒介环境学原因
6
作者 陈燕青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1-125,共5页
本文从艺术媒材史和媒介环境学的角度分析晚明书法革新运动的历史成因。作者认为,晚明书法不以点画妍美取胜,而以线条怪奇凌厉与风格狂放磅礴见长;当时书家舍弃晋唐以后多书小字之惯习,好书大字,大尺幅书作蔚成风气。这与当时民间尤其... 本文从艺术媒材史和媒介环境学的角度分析晚明书法革新运动的历史成因。作者认为,晚明书法不以点画妍美取胜,而以线条怪奇凌厉与风格狂放磅礴见长;当时书家舍弃晋唐以后多书小字之惯习,好书大字,大尺幅书作蔚成风气。这与当时民间尤其是江南民生富裕,日常生活所居房舍普遍"逾制",而室内空间日趋高崇广大这一书法观赏"场域媒介"的变化有关,也与一种特殊的材质——绫作为书法媒材被普遍使用的物性生活背景有密切关联。此外,坊间刻书业的兴旺,使前代书法经典普遍进入寻常百姓家而渐被"祛魅",也是晚明书法革新的媒介环境成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域媒介 书法媒材 媒介环境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