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2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论书绝句》管窥启功的艺术主张——兼论其对“成刘翁铁”的品评
1
作者 刘心源 刘磊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3年第12期116-120,共5页
在《论书绝句》第十九首中,启功对活跃在清中期的成亲王、刘墉、翁方纲和铁保等四人的书法进行品评,其中不乏“刻舟求剑”“莫名其妙”等尖锐批评。师古不师今、师古不泥和崇尚自然是启功的重要书学观点,持此标准衡量,“成刘翁铁”的书... 在《论书绝句》第十九首中,启功对活跃在清中期的成亲王、刘墉、翁方纲和铁保等四人的书法进行品评,其中不乏“刻舟求剑”“莫名其妙”等尖锐批评。师古不师今、师古不泥和崇尚自然是启功的重要书学观点,持此标准衡量,“成刘翁铁”的书作各有其相悖或相符之处,这或是启功对四位书家作此褒贬评价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功 论书绝句 成刘翁铁 师古
下载PDF
梁巘生平考及其《行书四言诗轴》作品辨伪
2
作者 王小蝶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73-78,共6页
《小莽苍苍斋藏清代学者法书选集(续)》收录了177件书法作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然在梁巘《行书四言诗轴》释文中,编者对梁巘生年、去官、著述的考释存在错误。梁巘约生于雍正五年(1727),而非康熙四十九年(1710);梁巘“丁... 《小莽苍苍斋藏清代学者法书选集(续)》收录了177件书法作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然在梁巘《行书四言诗轴》释文中,编者对梁巘生年、去官、著述的考释存在错误。梁巘约生于雍正五年(1727),而非康熙四十九年(1710);梁巘“丁父忧”期满后主动放弃候补机会,而非“辞官”;梁巘著作是《评书帖》和《承晋斋积闻录》,而非《论书笔记》。从印章、署款方式和书法风格看,梁巘《行书四言诗轴》应系伪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莽苍苍斋 梁巘 生卒年 去官原因 《行书四言诗轴》
下载PDF
明《孙孺人沈氏墓志》考略
3
作者 郝建利 《嘉兴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83-88,共6页
《孙孺人沈氏墓志》为明代嘉兴人沈棨所撰女性墓志,记录志主生卒、女德、子嗣等信息,以及志主参与的家族产业经营和社会活动,传递出有关明中期嘉兴平湖经济、教育、商业等史料信息,是研究明代女性社会角色的新案例。墓志所涉有关人物、... 《孙孺人沈氏墓志》为明代嘉兴人沈棨所撰女性墓志,记录志主生卒、女德、子嗣等信息,以及志主参与的家族产业经营和社会活动,传递出有关明中期嘉兴平湖经济、教育、商业等史料信息,是研究明代女性社会角色的新案例。墓志所涉有关人物、事件、生活器具等,为考察明中期嘉兴地区社会风气、经济发展状况等提供了实证资料。该墓志是撰铭者沈棨佚文。墓志书法既受明台阁体影响,也带有江南民间书法创新痕迹,对研究明早中期书风革新有一定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嘉兴 女性墓志 沈棨 书法
下载PDF
清代初期董其昌书法接受研究
4
作者 曲径潇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8-21,共4页
通过对比书学思想和书法作品的方式来研究清初书家对董其昌的接受情况,发现在书坛弥漫着崇董书风的同时,因政治环境或思想引导等诸多原因,部分学者对董其昌的书法接受存在从深信不疑的推崇到逐渐产生质疑的一个过程。这种接受的转变也... 通过对比书学思想和书法作品的方式来研究清初书家对董其昌的接受情况,发现在书坛弥漫着崇董书风的同时,因政治环境或思想引导等诸多原因,部分学者对董其昌的书法接受存在从深信不疑的推崇到逐渐产生质疑的一个过程。这种接受的转变也对当时书坛产生了许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接受 态度转变 董其昌
下载PDF
凤翔木版年画艺术对现代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启示 被引量:3
5
作者 杜杰 王蓓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I0001-I0004,共4页
凤翔木版年画所运用的造型语言背后承载着中国人特有的审美理念。这些艺术造型构成了民族、地域认同的符号体系,具有相当强大的文化接受背景,是创造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动画形象的重要资源。
关键词 凤翔木版年画 艺术造型 动画造型
下载PDF
清代碑学兴盛成因略论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夕闻 董世斌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6期122-124,共3页
清代是碑学大兴之时。考其成因,以内部条件论,帖学自身的衰落为碑学的兴盛提供了历史机遇;在外部条件上,兴于清代的乾嘉学派带来了金石学的兴盛,而金石学不仅大大开拓了碑学家们的艺术视野,也为碑学的发展在文字基础上提供了宝贵的实物... 清代是碑学大兴之时。考其成因,以内部条件论,帖学自身的衰落为碑学的兴盛提供了历史机遇;在外部条件上,兴于清代的乾嘉学派带来了金石学的兴盛,而金石学不仅大大开拓了碑学家们的艺术视野,也为碑学的发展在文字基础上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另外,民族的怀旧情绪与审美的逆反心理及平民意识的觉醒,又汇成一股强大的暗流,对碑学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成了碑学兴盛的内在动力。诸多因素的促成,最终使碑学在清代完成了占据书法主流派地位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碑学 帖学 乾嘉学派 金石学 形成原因
下载PDF
明清时期的书法教育 被引量:5
7
作者 何鑫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5-109,共5页
明清官方书法教育内容以晋唐名帖为主,"台阁体"、"馆阁体"通过科举书判与铨选制度实际规定了当时书法教育的教学目的与风格指向。晚清"碑学"的产生与金石学、文字学的兴盛为书法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明... 明清官方书法教育内容以晋唐名帖为主,"台阁体"、"馆阁体"通过科举书判与铨选制度实际规定了当时书法教育的教学目的与风格指向。晚清"碑学"的产生与金石学、文字学的兴盛为书法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明代刻帖的发展、清代碑拓的流传都为当时书法学习拓宽了取法范围,同时书法教育著述的出新和教学方法的演进亦推进了书法教育的发展。明清时期汉字书法的域外教育尤其是对日本的传教成果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书法 书法教育 组织形态 书法教学内容
下载PDF
高堂大轴与明人行草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爱国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75-91,共17页
晚明高堂大轴行草是轴类书法不断发展、张扬极致的表现。它的出现主要缘于晚明时代审美风尚和晚明书家艺术追求的双重需要、明代建筑样式的发展以及纸绢等制造术的进步 ,契合了书法艺术发展的自律性。它的出现 ,标志着中国书法史上“三... 晚明高堂大轴行草是轴类书法不断发展、张扬极致的表现。它的出现主要缘于晚明时代审美风尚和晚明书家艺术追求的双重需要、明代建筑样式的发展以及纸绢等制造术的进步 ,契合了书法艺术发展的自律性。它的出现 ,标志着中国书法史上“三大转变” (A .案头品→壁上观 ;B .小字→大字 ;C .坐书→立书 )共时空、具整合性质的成功确立 ,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内质。晚明巨轴行草以其伟大的艺术成就成为明代书法史乃至中国书法史上最辉煌的一页 ,并以它对明代书法在艺术形态上所作的最精彩的实践诠释而与各具风采的晋、唐、宋、元书法并列于中国书法史。它的成功 ,必将不断地推动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 ,并一直作为后世书法艺术创作的一个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书法史 中国 高堂大轴 行草
下载PDF
明永乐迁都后至万历时期金陵书法发展的阶段性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蔡清德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2-113,共12页
明永乐迁都后至万历时期,金陵书法发展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台阁余绪、波澜不惊"的沉寂期(永乐十九年至成化前期,1421-1465);"由韵到意,韵意交织"的复苏与活跃期(成化、弘治、正德、嘉靖中期,1465-1545);"从意到... 明永乐迁都后至万历时期,金陵书法发展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台阁余绪、波澜不惊"的沉寂期(永乐十九年至成化前期,1421-1465);"由韵到意,韵意交织"的复苏与活跃期(成化、弘治、正德、嘉靖中期,1465-1545);"从意到态,由雅致至粗放"的变革转捩期(嘉靖后期、隆庆、万历年间,1545-1619)。其书风演变见证了明代书法的盛衰变迁,是明代书法在地域上的集中反映与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陵 永乐迁都 书法 李时勉 金琮 徐霖 金陵三俊 祝世禄
下载PDF
董其昌美学思想中的比较观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吾铭 黄贞权 《求索》 CSSCI 2004年第10期138-140,共3页
关键词 董其昌 美学思想 比较观
下载PDF
试论沈周书法风格之嬗变及其他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根民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93-95,共3页
对沈周书法风格之形成问题进行纵向研究,并追溯其书法渊源,将其书与林逋和黄庭坚的书法进行横向比较,从而得出沈书早期受林书熏染、后期受黄书影响的论点。此外简要评析了沈周的书法代表作品———《化须疏》。
关键词 沈周 书风 成因
下载PDF
谢肇淛书法观管窥——以《五杂俎》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蔡清德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5-110,共6页
本文以谢肇淛《五杂俎》论书文字为依据,具体归纳、抽绎和阐释谢肇淛的书法观念与理论主张,主要有如下五个方面:一、学书需用古人之法度、运自己之丰神;一意疏放,必堕恶道;二、以书学、书才论书家,以筋骨、俗媚评书作;三、字以人贵,书... 本文以谢肇淛《五杂俎》论书文字为依据,具体归纳、抽绎和阐释谢肇淛的书法观念与理论主张,主要有如下五个方面:一、学书需用古人之法度、运自己之丰神;一意疏放,必堕恶道;二、以书学、书才论书家,以筋骨、俗媚评书作;三、字以人贵,书名须藉人品,善书未必传世,书可观世变;四、学书当观真迹,刻帖易失真,佳刻有赖于法眼、神手;五、好事者与书画鉴藏"七厄"之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肇淛 书法观 五杂俎
下载PDF
清代篆书创作述评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林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6期125-126,共2页
清朝时帖学派书法走向衰落,碑学派继之兴起,一时间写篆者名家辈出,流派纷呈。因书家自身才能、审美取向,在金石学、小学方面的修养以及对书法创作理解的差异性,大致可分为两大阵营:一派以王澍、钱坫、孙星衍、洪亮吉、罗振玉为代表,长... 清朝时帖学派书法走向衰落,碑学派继之兴起,一时间写篆者名家辈出,流派纷呈。因书家自身才能、审美取向,在金石学、小学方面的修养以及对书法创作理解的差异性,大致可分为两大阵营:一派以王澍、钱坫、孙星衍、洪亮吉、罗振玉为代表,长于金石考据,在古文字研究方面修养深厚;另一派将其他书体笔法羼入篆法,将才情、审美观念注入到字里行间,于前人的基础上另辟一新境界,以邓石如、赵之谦、杨沂孙、吴大、吴昌硕为其杰出代表。前者有首倡之功,后者有革新发展之力,二者各有所重,共同构成了清代篆书创作的主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篆书 文学创作
下载PDF
乾嘉学者论碑帖的选择——兼论清代尊碑抑帖理论的发轫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乐朋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4-147,共4页
清代乾嘉学者发表了许多关于书法艺术的精辟见解,其中有关碑帖选择方面的论述,大都十分精彩。清代的尊碑抑帖理论,实发轫于赵翼、王昶、毕沅等人,他们在这个问题上的深入思考及其提出的明确意见,要比阮元早数十年。
关键词 乾嘉学者 碑帖 取法乎上
下载PDF
“尚意风神”:姜夔书法思想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甘霖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25-127,共3页
姜夔是南宋时期尚意书风思想的集大成者,作为其思想和学说之总结的《续书谱》,不仅深刻阐述了其书法思想与主张,亦以抑唐崇晋的批判形式表述其关于书法和经典的认知与思想,涉及书学的古典主义美学观、尚雅意趣观、书法艺术本体观等诸方... 姜夔是南宋时期尚意书风思想的集大成者,作为其思想和学说之总结的《续书谱》,不仅深刻阐述了其书法思想与主张,亦以抑唐崇晋的批判形式表述其关于书法和经典的认知与思想,涉及书学的古典主义美学观、尚雅意趣观、书法艺术本体观等诸方面的关系及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夔 书法思想 抑唐崇晋 尚雅意趣 书法本体
下载PDF
晚明狂草到清代碑学书法之审美变迁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兰浩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34-38,共5页
晚明到清末社会剧烈变动,书法风格变迁明显:从晚明行草的狂放到清前期赵董的柔媚、馆阁体的板滞僵化,到清朝中后期碑学复古。晚明狂草书风形成主要受思想解放思潮影响,清代赵董书风和馆阁体与政治专制影响关系密切,清代中后期碑学大兴... 晚明到清末社会剧烈变动,书法风格变迁明显:从晚明行草的狂放到清前期赵董的柔媚、馆阁体的板滞僵化,到清朝中后期碑学复古。晚明狂草书风形成主要受思想解放思潮影响,清代赵董书风和馆阁体与政治专制影响关系密切,清代中后期碑学大兴是帖学式微的产物。晚明到清末书法审美的变迁原因有不少相同之处,也有一些差异。晚明到清末书法风格变迁植根于社会与文化发展变化,与时代思想、书家个性、社会变动等相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狂草 赵董书风 馆阁体 清代碑学
下载PDF
书法兼之画法——八大山人书法艺术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光华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9-144,共6页
“八大体”是八大山人晚年的书法艺术创造,几百年来一直备受艺坛推崇。本文从剖析八大山人“书法兼之画法”这一书法创作理论入手,通过对八大山人独创的一系列象征性的书法“花押”、书法中的画法用笔、以画为书的章法布局的分析研究,... “八大体”是八大山人晚年的书法艺术创造,几百年来一直备受艺坛推崇。本文从剖析八大山人“书法兼之画法”这一书法创作理论入手,通过对八大山人独创的一系列象征性的书法“花押”、书法中的画法用笔、以画为书的章法布局的分析研究,指出“八大体”是书如其画、书如其人,是前无古人的字外有象的表现主义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兼之画法 八大体花押 画法用笔 形式美表现
下载PDF
吴大澂大篆《孝经》刻石疏证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林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127-129,共3页
现藏于商丘市博物馆的吴大澂大篆《孝经》刻石,涉及到《孝经》的流传注疏、吴大澂的书法等问题。从《孝经》刻石的保存流传、吴大澂的书学成就及大篆《孝经》刻石书法、《孝经》"开元御注本"考释等方面入手,通过对刻石涉及的... 现藏于商丘市博物馆的吴大澂大篆《孝经》刻石,涉及到《孝经》的流传注疏、吴大澂的书法等问题。从《孝经》刻石的保存流传、吴大澂的书学成就及大篆《孝经》刻石书法、《孝经》"开元御注本"考释等方面入手,通过对刻石涉及的主要问题进行梳理与考证,可以发现吴大徽书《孝经》的书法价值与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大澂 孝经 书法
下载PDF
清·邓石如草书五言联 被引量:1
19
作者 方爱龙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关键词 邓石如 五言 草书 西泠印社
下载PDF
论王世贞的书法流变观 被引量:1
20
作者 熊沛军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4-138,共5页
王世贞非常重视书法的演变问题,这个问题可以分成互相联系的两个部分:一是书法为何演变,二是书法怎样演变。王世贞认为时代的推移是书法演变的根源,也意识到了书法的盛衰是个循环的现象。王世贞的书法史观不但为历代书法的演变找到了一... 王世贞非常重视书法的演变问题,这个问题可以分成互相联系的两个部分:一是书法为何演变,二是书法怎样演变。王世贞认为时代的推移是书法演变的根源,也意识到了书法的盛衰是个循环的现象。王世贞的书法史观不但为历代书法的演变找到了一种阐释的方法,也为书法复古找到了必然可行的理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世贞 书法 时代 循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