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3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陇东地区北周隋代菩萨造像特征研究
1
作者 吴荭 《美术大观》 2024年第4期43-49,共7页
陇东地区是中国佛教美术发展的重要地域,境内出土的北朝晚期至隋代造像以泾川龙兴寺出土为代表,是认识陇东甚至中原北方西部地区此阶段造像的重要资料。其中的单体圆雕菩萨造像特征明显。本文从菩萨像尊格判定、服饰、装饰物样式等方面... 陇东地区是中国佛教美术发展的重要地域,境内出土的北朝晚期至隋代造像以泾川龙兴寺出土为代表,是认识陇东甚至中原北方西部地区此阶段造像的重要资料。其中的单体圆雕菩萨造像特征明显。本文从菩萨像尊格判定、服饰、装饰物样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与周边长安、南朝造像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东 北周隋代 菩萨 特征 源流
下载PDF
五代时期佛教雕塑的前朝传统与创新性
2
作者 常青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0-165,I0012,共7页
全国现存的10世纪佛教艺术分布不均衡,敦煌、山西、四川盆地、江浙保留较多,主要来自敦煌曹氏归义军、北汉、吴越国、南唐、前后蜀,艺术面貌差别较大。五代十国时期的佛教雕塑既保留着很多唐代或前朝传统,也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另外,... 全国现存的10世纪佛教艺术分布不均衡,敦煌、山西、四川盆地、江浙保留较多,主要来自敦煌曹氏归义军、北汉、吴越国、南唐、前后蜀,艺术面貌差别较大。五代十国时期的佛教雕塑既保留着很多唐代或前朝传统,也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另外,这个时期的佛教及其艺术的中国化与世俗化倾向更加强烈,适合中国人的审美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雕塑 北汉 前后蜀 南唐 吴越国
下载PDF
川北石窟唐代地藏造像三题
3
作者 杨筱 《美术大观》 2024年第4期117-121,共5页
本文旨在考察川北石窟中三处唐代地藏造像,讨论各自特殊造型的意涵与来源。其一,广元千佛崖第726窟初唐第17、31龛地藏像。此二龛为对称表现的一组地藏像,手印、躯体与广元同时期触地印佛像相仿,原型可进一步追溯至西安出土初唐“印度... 本文旨在考察川北石窟中三处唐代地藏造像,讨论各自特殊造型的意涵与来源。其一,广元千佛崖第726窟初唐第17、31龛地藏像。此二龛为对称表现的一组地藏像,手印、躯体与广元同时期触地印佛像相仿,原型可进一步追溯至西安出土初唐“印度佛像”善业泥中的同类图像,反映了这一时期以长安、洛阳为中心,大量吸收印度造像元素的唐代新风格对广元石窟的深刻影响。其二,巴中南龛初盛唐第25龛“地藏与六道像”。居中地藏现为结跏趺坐,但左膝改凿痕迹明显,原初应为屈右腿、垂左腿的半跏趺坐像。自地藏两侧飞出八道祥云,云朵上表现的佛陀及诸道人物与经典中地藏为救济众生所化现形象相应,需注意其为地藏示现、分身摄化的性质。其三,巴中北龛初盛唐第1龛“药师佛与观音、地藏菩萨”。从龛内遗迹来看,“地藏”光头实为风化所致,顶部原有发髻,三尊像为药师佛与日光菩萨、月光菩萨的可能性更大。二胁侍所着袿衣襳髾,见于同时期佛道龛像中女真、天女,为借助天人形象表现日光菩萨、月光菩萨的范例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北石窟 唐代 地藏 日天菩萨 月天菩萨
下载PDF
论敦煌报恩经变中的法界佛像
4
作者 易丹韵 《美术大观》 2024年第4期102-109,共8页
本文考察了敦煌报恩经变中5例表现有法界佛像的实例。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之上,首先,确证这些报恩经变借用并改造内地单尊形式的法界佛像,以表现《报恩经》中释迦佛示现“五趣身”的神变场面;其次,通过分析示现“五趣身”的相关内容在《报... 本文考察了敦煌报恩经变中5例表现有法界佛像的实例。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之上,首先,确证这些报恩经变借用并改造内地单尊形式的法界佛像,以表现《报恩经》中释迦佛示现“五趣身”的神变场面;其次,通过分析示现“五趣身”的相关内容在《报恩经》整体中的定位,对法界佛像在报恩经变中的配置方式亦进行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恩经变 法界佛像 五趣身 挪用
下载PDF
外来样式与地方造像——北朝道教造像中的胡汉融合
5
作者 张媛 《美术大观》 2024年第4期110-116,共7页
北朝道教造像是研究北朝艺术、宗教、民族关系等的重要实物材料,学者业已做过诸多研究;然而,关于造像中的胡人文化元素则鲜有论及。是故,本文以系统收集的77件造像为中心,通过寻觅分析带有胡人元素的图像内容,探讨北朝地方民众胡汉融合... 北朝道教造像是研究北朝艺术、宗教、民族关系等的重要实物材料,学者业已做过诸多研究;然而,关于造像中的胡人文化元素则鲜有论及。是故,本文以系统收集的77件造像为中心,通过寻觅分析带有胡人元素的图像内容,探讨北朝地方民众胡汉融合的造像实践。认为:(1)北朝道教造像中有胡貌、胡服、胡乐、胡人坐具等外来样式;(2)与其时上层社会的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地方造像者在身份上、宗教信仰上出现不同程度的胡汉融合;(3)这种融合现象除了与其时胡汉杂居的社会大背景有关之外,还与道教对少数民族的吸纳,以及地方民众“重功德轻种族”的造像理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朝道教造像 胡人文化元素 地方造像 胡汉融合
下载PDF
论明代长治观音堂彩塑的线条艺术及文化内涵
6
作者 龚钰轩 黄永冲 钟博超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83-89,共7页
彩塑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本身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艺术、文化信息。到了明代,世俗化的塑像风格更是让诸多彩塑独具魅力。山西长治观音堂为明代彩塑集大成者,现存彩塑、悬塑等塑像500余尊,诸多塑像神采各异、仪态万千,着实是不可多... 彩塑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本身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艺术、文化信息。到了明代,世俗化的塑像风格更是让诸多彩塑独具魅力。山西长治观音堂为明代彩塑集大成者,现存彩塑、悬塑等塑像500余尊,诸多塑像神采各异、仪态万千,着实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本文以长治观音堂彩塑为例,首次以彩塑中的线条纹饰为切入点去剖析彩塑的魅力,并结合晋东南地区的历史背景与相关艺术学知识阐述长治观音堂彩塑中线条艺术的瑰丽之美及其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治观音堂 明代彩塑 线条艺术
下载PDF
成都南北朝晚期造像饰耳特征的来源与途径初探
7
作者 岳书棋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9-67,共9页
成都南北朝晚期的造像所饰耳珰,可以分为A、B两种类型。其中,B型又可以分为Ba、Bb两类。A、B两种耳珰的源头应是印度。约公元2—3世纪,饰耳造像较早出现于印度,此阶段耳珰多为圆形。笈多(4—6世纪)时期,饰耳大规模出现于印度造像中,在... 成都南北朝晚期的造像所饰耳珰,可以分为A、B两种类型。其中,B型又可以分为Ba、Bb两类。A、B两种耳珰的源头应是印度。约公元2—3世纪,饰耳造像较早出现于印度,此阶段耳珰多为圆形。笈多(4—6世纪)时期,饰耳大规模出现于印度造像中,在北方邦与中央邦尤多,所涉造像尊格类型多样,耳珰类型丰富。通过比较,可知成都与印度造像的饰耳特征一脉相承。同时,在孟加拉、缅甸、云南等地都有发现可能早于成都的饰耳造像,所以饰耳特征传入成都的路径有可能通过滇缅道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造像 南北朝晚期 饰耳 滇缅道
下载PDF
北齐双树背屏式佛造像形成新探
8
作者 李婧 张廷波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6-49,共14页
邺城北吴庄出土的北齐双树背屏式佛造像,以其独特双树样式与透雕工艺闻名于现存南北朝佛教造像。通过梳理此类造像样式与工艺脉络可知,双树背屏样式受甘陕佛教造像双树龛样式影响,是由西魏降民带至邺城。双树背屏式佛像在北齐时装饰一... 邺城北吴庄出土的北齐双树背屏式佛造像,以其独特双树样式与透雕工艺闻名于现存南北朝佛教造像。通过梳理此类造像样式与工艺脉络可知,双树背屏样式受甘陕佛教造像双树龛样式影响,是由西魏降民带至邺城。双树背屏式佛像在北齐时装饰一些象征净土世界的物象,如化生童子与水禽等,由此双树图像从古印度佛教美术中作为佛陀、林间的象征,转变为净土空间的象征。这是净土思想在北齐皇家、王族、平民之间流行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齐 双树背屏式佛像 透雕
下载PDF
北朝至唐代佛教窟龛护法力士的肉体造型之变 被引量:1
9
作者 黄文智 《美术大观》 2023年第7期70-77,共8页
儒家身体观注重身心一体的感悟,这与重视肉体具象再现的佛教造像理念存在一定冲突,由此影响了十六国至北朝时期佛教造像的肉身形态,其间佛教护法力士的肉体造型之变,深刻记录了彼时工匠对身体的理解与实践过程。较早的护法力士人物面部... 儒家身体观注重身心一体的感悟,这与重视肉体具象再现的佛教造像理念存在一定冲突,由此影响了十六国至北朝时期佛教造像的肉身形态,其间佛教护法力士的肉体造型之变,深刻记录了彼时工匠对身体的理解与实践过程。较早的护法力士人物面部是造型的重点,身躯则与同时期佛、菩萨等同,均呈含蓄、平整的样态。北齐时造像者对护法力士的肌体起伏关系和肌肉结构有了初步刻画,这种认识直至初唐时才臻于成熟,面部表情和身体结构也得以更有力的呈现,尤其是贲张的肌肉形态满足了观者对于力士的主观想象,并以此确立了后世护法力士的基本造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朝至唐代 佛教窟龛 护法力士 肉体造型
下载PDF
丹棱县郑山摩崖造像中西方净土变相龛的图像研究
10
作者 陈思遥 《美术大观》 2024年第8期61-70,共10页
在四川省丹棱县郑山摩崖造像中,现存两龛中唐时期的西方净土变相龛,经考察发现,这两龛均与《观无量寿经》的内容有关。这两龛不仅在川北“阿弥陀佛五十二菩萨像”的图像模式基础上接受了《观无量寿经》的内容,着重表现往生的过程与方式... 在四川省丹棱县郑山摩崖造像中,现存两龛中唐时期的西方净土变相龛,经考察发现,这两龛均与《观无量寿经》的内容有关。这两龛不仅在川北“阿弥陀佛五十二菩萨像”的图像模式基础上接受了《观无量寿经》的内容,着重表现往生的过程与方式,还通过多样化的往生方式构建出一个完整的往生空间。本文以郑山摩崖造像中这两龛西方净土变相龛为研究对象,试图阐明四川地区西方净土变相龛在中唐时期的转变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净土变相龛 四川地区 中唐时期 往生过程 净土空间
下载PDF
南京西营村南朝佛教造像遗存的新发现
11
作者 费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3-159,共7页
近年,南京西营村佛寺遗址发掘出土了一批南朝佛教造像,特别是包括“褒衣博带式”坐佛在内的诸多陶质佛像、鎏金铜佛足残件、金片菩萨立像,以及“前塔后殿”佛寺布局的呈现,发现了以往缺失的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为进一步探讨南朝佛教艺... 近年,南京西营村佛寺遗址发掘出土了一批南朝佛教造像,特别是包括“褒衣博带式”坐佛在内的诸多陶质佛像、鎏金铜佛足残件、金片菩萨立像,以及“前塔后殿”佛寺布局的呈现,发现了以往缺失的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为进一步探讨南朝佛教艺术的先进性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营村 南朝 佛像 永宁寺
下载PDF
20世纪以来中国佛教造像艺术研究述略
12
作者 孙琳 《普洱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92-94,共3页
我国佛教造像遗存丰富,历来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要领域。百余年来,新方法、新观点、新理念异彩纷呈。基于此,以梳理中国佛教造像艺术研究为中心,兼谈不同时段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研究视角发生的变化。
关键词 20世纪 中国佛教 造像艺术
下载PDF
以油画视角传绘龙门石窟意象之美
13
作者 姜泽宇 《丝网印刷》 2024年第13期47-49,共3页
龙门石窟雕塑艺术完美表达了高深的传统文化和“天人合一”的意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社会教化作用。通过探究龙门石窟的意象美,不断在油画创作中弘扬中华艺术瑰宝,推动龙门石窟现代社会价值再生。
关键词 龙门石窟 雕塑艺术 意象美 油画创作
下载PDF
6世纪上半叶北方佛教造像中的“禅智兼弘”格局
14
作者 杜宇航 叶原 《中国美术》 2023年第4期102-103,共2页
自太和十八年(494)北魏迁都洛阳后,北方社会在各方面都受到了南朝的影响。就佛教而言,主要表现为以建康(今南京)、会稽为中心,依附玄学发展而来的义理之学取代了稍早前北方流行的禅修传统。然而,从北魏洛阳时期的佛教造像来看,南朝义理... 自太和十八年(494)北魏迁都洛阳后,北方社会在各方面都受到了南朝的影响。就佛教而言,主要表现为以建康(今南京)、会稽为中心,依附玄学发展而来的义理之学取代了稍早前北方流行的禅修传统。然而,从北魏洛阳时期的佛教造像来看,南朝义理新风的影响虽大,但这种影响在北方各阶层中的接受情况依然存在差异。在谈及南朝义理新风对北方佛教造像影响时,以往学者多提到按照玄学名士形象塑造的秀骨清像样式的佛教造像。其典型特征为,造像穿着玄学名士带悬裳座下摆的褒衣大袖服饰,体态轻盈瘦削,衣褶动态感十足。事实上,除秀骨清像样式外,北魏洛阳时期还有很多维摩诘题材的佛教造像,这种造像也与义理新风的传入有关,不过学界对此关注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都洛阳 佛教造像 褒衣 动态感 义理之学 维摩诘 秀骨清像 形象塑造
下载PDF
北魏佛教造像艺术风格浅析
15
作者 杨佳林 叶原 《中国美术》 2023年第4期100-101,共2页
北魏早期的佛像带有浓郁的中印度色彩,造型保留了从印度流传过来的大部分形象特征,以犍陀罗风格为主,同时融入了印度笈多王朝的造像特点。彼时,西域高僧进入中土传教、授经,带来了犍陀罗样式的佛像,使得工匠在最初造像的过程中参考的佛... 北魏早期的佛像带有浓郁的中印度色彩,造型保留了从印度流传过来的大部分形象特征,以犍陀罗风格为主,同时融入了印度笈多王朝的造像特点。彼时,西域高僧进入中土传教、授经,带来了犍陀罗样式的佛像,使得工匠在最初造像的过程中参考的佛像样式基本源自佛教经文,故北魏早期的佛像往往是依据经典仪轨制作而成的。北魏初期的造像梳波浪式发髻,面部圆浑,有高鼻梁和深眼窝,身材高大雄伟,衣褶为扁平状上加刻阴线,乃犍陀罗样式的沿袭。还有一些造像除了有犍陀罗风格之外,还带有笈多地区的造像特点,比如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在位期间由菀申所造的鎏金铜佛立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太武帝 犍陀罗 北魏早期 金铜佛 立像 拓跋焘 笈多王朝 扁平状
下载PDF
北魏时期石窟造像中原风格研究——以云冈石窟为例
16
作者 冒承含 范松华 《艺术科技》 2023年第13期65-68,共4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在我国的广泛传播,佛教艺术极为繁荣,很快就和我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当时开凿的许多石窟寺,保存了大量的造像和壁画。佛教石窟造像的形式非常多样,并且很多石窟造像上都有文字记载,...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在我国的广泛传播,佛教艺术极为繁荣,很快就和我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当时开凿的许多石窟寺,保存了大量的造像和壁画。佛教石窟造像的形式非常多样,并且很多石窟造像上都有文字记载,因此这些石窟造像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创建于北魏初期,有丰富的内容、复杂严密的布局、庞大形象的雕刻以及各种细部表现手法的运用,充分体现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飞速发展。基于此,文章主要探究北魏时期云冈石窟造像的中原风格,展现其魅力和风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 云冈石窟 造像 中原风格
下载PDF
大理国华严经变扉页图探究
17
作者 陈俊吉 《美术大观》 2023年第3期44-48,共5页
《华严经》是中国影响力极大的经典之一。唐五代时期,《华严经》的流传主要以抄写为主,随着雕版印刷术的发达,到了宋辽金时期,《华严经》的流传改以木雕刊印本为主。此时,为了使经典更加庄严,以及强调以图说法的重要性,有些刊刻《华严... 《华严经》是中国影响力极大的经典之一。唐五代时期,《华严经》的流传主要以抄写为主,随着雕版印刷术的发达,到了宋辽金时期,《华严经》的流传改以木雕刊印本为主。此时,为了使经典更加庄严,以及强调以图说法的重要性,有些刊刻《华严经》的各卷前后,便加入扉页图。当时各地域的扉页图呈现出各民族的特色。本文以大理国刊刻的《华严经》扉页图的造像案例进行探讨,厘清其造像特色与时代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严教主 华严十菩萨 八大菩萨 智拳印
下载PDF
敦煌石窟中的天王造像研究
18
作者 龙忠 《西部文艺研究》 2023年第4期174-179,共6页
天王在古印度早期佛教中已经出现,仅作为佛教的一类护法神,以四天王造像为主,没有特殊形象,到了西域地区,天王造像同当地文化结合在一起,除了出现身穿铠甲的四天王造像外,还出现了独立的毗沙门天信仰。敦煌的天王造像是在印度文化基础上... 天王在古印度早期佛教中已经出现,仅作为佛教的一类护法神,以四天王造像为主,没有特殊形象,到了西域地区,天王造像同当地文化结合在一起,除了出现身穿铠甲的四天王造像外,还出现了独立的毗沙门天信仰。敦煌的天王造像是在印度文化基础上,融入了中亚文化和中原文化逐渐形成,敦煌石窟早期的壁画中延续了西域的天王图像样式,初唐时期,天王塑像大量出现,但直到盛唐洞窟中,才形成后世常见的固定形象。文中结合古印度天王造像的发展脉络,详细梳理敦煌石窟中天王造像的源流、造像内容和艺术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石窟 天王 彩塑
下载PDF
汉传佛寺造像像设问题解读
19
作者 张超越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第10期122-125,共4页
汉传佛寺宗教功能的实现是源于佛寺造像的存在,佛寺造像是佛寺的灵魂与核心。佛寺造像神圣感的体现则主要源自宗教仪轨而不仅是艺术创造。佛寺造像因置于建筑空间内而导致其在设计与创作过程中始终与佛寺保持着一种整体恒动性,限制因素... 汉传佛寺宗教功能的实现是源于佛寺造像的存在,佛寺造像是佛寺的灵魂与核心。佛寺造像神圣感的体现则主要源自宗教仪轨而不仅是艺术创造。佛寺造像因置于建筑空间内而导致其在设计与创作过程中始终与佛寺保持着一种整体恒动性,限制因素较多。对佛寺像设问题的整体解读是佛寺艺术研究的基础,有助于对佛寺艺术叙事与佛寺历史发展形成更为完整的认识。文章对汉传佛寺造像像设问题进行解读,以表明像设问题对佛寺建设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寺造像 像设 尺度
下载PDF
闽南造像在当代的发展
20
作者 王国辉 《天工》 2023年第32期54-56,共3页
以多年的闽南造像创作经验、实地考察和参考文献为基础,从闽南造像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艺术表现、艺术题材、创作思路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对闽南造像进行了解读。
关键词 闽南造像 雕塑家 工艺美术 造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