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4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设计史的本质直观与逻辑建构
1
作者 代福平 《美术大观》 2024年第8期126-134,共9页
设计史的研究,需要对设计史有一种本质直观,在此基础上建构设计史的逻辑,达到历史和逻辑的统一。从瓦萨里对disegno(design)的阐释中,可以直观“设计”一词的本质。通过现象学还原,可以看出设计的本质就是美好理念的赋形,因而设计史的... 设计史的研究,需要对设计史有一种本质直观,在此基础上建构设计史的逻辑,达到历史和逻辑的统一。从瓦萨里对disegno(design)的阐释中,可以直观“设计”一词的本质。通过现象学还原,可以看出设计的本质就是美好理念的赋形,因而设计史的本质就是人把心中的美好理念显现为形象的造物史。在这一理解的基础上,可以对目前设计史的分期、内容等方面的逻辑进行重新理解和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史 设计的本质 设计史的本质 设计史的逻辑
下载PDF
设计史上“时代精神”的引导者——评《现代设计的先驱者:从威廉·莫里斯到沃尔特·格罗皮乌斯》 被引量:1
2
作者 计国彦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2024年第3期I0030-I0030,共1页
尼古拉斯·佩夫斯纳是《现代设计的先驱者:从威廉·莫里斯到沃尔特·格罗皮乌斯》一书的原作者,他一生致力于艺术史研究,成果丰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何振纪和卢杨丽翻译的译本体现出浓厚的“时代精神”,相较于原著,... 尼古拉斯·佩夫斯纳是《现代设计的先驱者:从威廉·莫里斯到沃尔特·格罗皮乌斯》一书的原作者,他一生致力于艺术史研究,成果丰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何振纪和卢杨丽翻译的译本体现出浓厚的“时代精神”,相较于原著,该书在翻译过程中更多地考虑了初涉设计史读者的需求。它并未严格按照尼古拉斯·佩夫斯纳的原著进行翻译,而是在每个章节根据译者的理解,对一些知识点和关键词进行小篇幅的解释。这种添加方式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美术史的发展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精神 尼古拉斯 佩夫斯纳 艺术史研究 威廉·莫里斯 引导者 关键词 添加方式
下载PDF
中国与西方服饰的古代、现代、后现代特征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炎 李梅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20-129,共10页
在宗教文化的背景下,西方古代的服饰有着超越肉体需要的神学指向;在宗法文化的背景下,中国古代的服饰有着超越感性需要的伦理追求。在理性精神的支配下,西方与中国的现代服饰渐渐抛弃了这种形而上的负累,转向了科学主义、功能主义的探... 在宗教文化的背景下,西方古代的服饰有着超越肉体需要的神学指向;在宗法文化的背景下,中国古代的服饰有着超越感性需要的伦理追求。在理性精神的支配下,西方与中国的现代服饰渐渐抛弃了这种形而上的负累,转向了科学主义、功能主义的探索。而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西方与中国的后现代服饰又开始了新的反叛,即摆脱了科学主义和功能主义所确立的规范和模式,进行着全新的个性化的审美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 科学主义 功能主义 中国 西方国家 古代服饰 现代服饰 后现代服饰 专题文化研究
下载PDF
“新艺术”装饰风格的演绎与延伸 被引量:3
4
作者 闫启文 赵晴 《美术大观》 2009年第10期228-228,共1页
一、新艺术运动的历程 新艺术运动的名称来源于萨穆尔·宾(Samuel Bing)于1986年在巴黎开设的一间名为“现代之家”(La Maison Art Nouveau)的商店。最初只是被简单地称为现代风格,最后普遍叫开的名称是“新艺术”(Art Nouv... 一、新艺术运动的历程 新艺术运动的名称来源于萨穆尔·宾(Samuel Bing)于1986年在巴黎开设的一间名为“现代之家”(La Maison Art Nouveau)的商店。最初只是被简单地称为现代风格,最后普遍叫开的名称是“新艺术”(Art Nouvea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艺术运动 装饰风格 演绎 名称来源 现代风格 ART
下载PDF
吐蕃时期的织锦纹样初探 被引量:6
5
作者 格桑多吉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2期80-89,共10页
吐蕃使用织锦现象在汉藏文献中多有体现,仅见于文献的品种有绫、绢、锦、帛、缣、缯等,吐蕃人使用的丝织品可谓种类丰富。然而文献所记载的仅仅是个概念,未能涉及纹样风格内容,近年来的考古新发现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吐蕃时期的织锦纹样提... 吐蕃使用织锦现象在汉藏文献中多有体现,仅见于文献的品种有绫、绢、锦、帛、缣、缯等,吐蕃人使用的丝织品可谓种类丰富。然而文献所记载的仅仅是个概念,未能涉及纹样风格内容,近年来的考古新发现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吐蕃时期的织锦纹样提供了重要的材料。文章以青海都兰吐蕃墓出土文物和部分流失海外的吐蕃织锦为线索,结合文献资料,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流入吐蕃的织锦纹样,认为虽然吐蕃织锦遗存实物数量有限,但基本包括了所有当时流行的纹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蕃 织锦纹样 中亚系统 中原系统 历史
下载PDF
新艺术运动与当代艺术设计 被引量:8
6
作者 罗咸辉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71-172,175,共3页
新艺术运动是艺术设计从古典走向现代的重要一环,在现代设计长河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在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对民族性和地域性的强调、多元文化的继承、内容的朦胧性和多义性等层面上展示了与当代艺术设计相吻合的特征;在... 新艺术运动是艺术设计从古典走向现代的重要一环,在现代设计长河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在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对民族性和地域性的强调、多元文化的继承、内容的朦胧性和多义性等层面上展示了与当代艺术设计相吻合的特征;在对艺术设计传承和艺术设计创新两个方面对当代艺术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艺术运动 当代艺术设计
下载PDF
俄国构成主义及其对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郭丽敏 田鸿喜 《美术大观》 2013年第12期147-147,共1页
本文从俄国构成主义的核心思想和向外传播到现代主义设计运动,阐述俄国构成主义运动对现代设计运动的艺术理论及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俄国构成主义 现代设计运动
下载PDF
从装饰艺术运动到后现代主义设计 被引量:5
8
作者 胡伟飞 《艺术探索》 2008年第2期41-41,43,共2页
从装饰艺术运动到后现代主义设计,我们看到装饰在设计中的地位重新回归。这主要是为了摆脱现代主义冷漠、机械化带来的压抑以及后工业社会人类情感的需求,西方富裕的经济基础需要艺术生活的多样化、通俗化。装饰艺术运动也为后现代主义... 从装饰艺术运动到后现代主义设计,我们看到装饰在设计中的地位重新回归。这主要是为了摆脱现代主义冷漠、机械化带来的压抑以及后工业社会人类情感的需求,西方富裕的经济基础需要艺术生活的多样化、通俗化。装饰艺术运动也为后现代主义设计提供了大量可资参考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饰艺术 后现代主义设计 后工业社会
下载PDF
工艺美术运动的“中国风”——从植物纹样的比较说起 被引量:4
9
作者 胡荣奎 《艺术探索》 2013年第3期57-58,共2页
19世纪后期,工艺美术运动席卷欧美国家,其主张向自然学习的设计思想和作品形式风靡一时。向自然学习的理念早在千年以前隋唐时期的中国就已经开始广泛运用。相比较起来,工艺美术运动的某些设计思想、表现形式相对浮浅,缺乏新意。
关键词 工艺美术运动 形式 内容 植物纹样
下载PDF
海阔视野与微观视角——“大历史观”线索下的设计史教学及人才培养
10
作者 陈晶 何振纪 何晓静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0-63,共4页
设计史是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之一,承担着传授设计历史及发展规律的教学任务。当下设计史教学模式固化、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日益突出,设计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以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系《世界设计史... 设计史是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之一,承担着传授设计历史及发展规律的教学任务。当下设计史教学模式固化、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日益突出,设计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以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系《世界设计史》课堂教学作为案例切入,深入探讨大历史观引导下的教学设计,经由宏观视野和微观视角实现对于学生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以及价值观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历史观 世界整体观 设计史教学 理论实践并举 剧目演出
下载PDF
秸秆建筑的发展历史 被引量:3
11
作者 成果 《艺术探索》 2012年第4期101-104,共4页
秸秆建筑的发展历经前工业时代、工业时代和后工业时代,不同背景影响下的秸秆建筑的风格特色不尽相同,在倡导发展可持续建筑的低碳时代,秸秆建筑无论从环境还是经济角度上看,都具备诸多优势,它广阔的应用前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而世界... 秸秆建筑的发展历经前工业时代、工业时代和后工业时代,不同背景影响下的秸秆建筑的风格特色不尽相同,在倡导发展可持续建筑的低碳时代,秸秆建筑无论从环境还是经济角度上看,都具备诸多优势,它广阔的应用前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而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关于秸秆建筑历史和实践研究的热潮。随着人们对秸秆建筑发展的认识与理解,有关秸秆材料的研究和建筑实践活动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材料 秸秆建筑 历史发展
下载PDF
“装饰”在不同设计流派中的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斌 《美术大观》 2014年第11期100-100,共1页
著名的美术史学者沃尔夫林认为:美术史主要就是一部装饰史。装饰在原始社会是人们所创造的艺术的审美核心。各种彩陶纹样成为各种装饰美、形式美的标本。装饰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它不但是审美的形式,而且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它包含着... 著名的美术史学者沃尔夫林认为:美术史主要就是一部装饰史。装饰在原始社会是人们所创造的艺术的审美核心。各种彩陶纹样成为各种装饰美、形式美的标本。装饰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它不但是审美的形式,而且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它包含着特定的社会感情和文化意识。它不仅是"装饰性"的,从秩序、线条、形式、色彩等方面带给人们以审美愉悦,而且是"文化性"的,从文化、理想、象征、历史等方面满足人们更深层次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饰美 意义 流派 设计 有意味的形式 原始社会 文化意识 审美愉悦
下载PDF
设计史的任务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立新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23-24,共2页
  史的职业,由来已久,记人事、观天象、守曲册,用卜传神之旨意是其职责.自史学成立以来,凡深邃的史家,无不努力去"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盛一家之言?司马迁所倡导的这种精神作为历史研究旨归具有永恒的意义.……
关键词 设计史 民族 心理结构 权利主体 中国设计艺术史 造物艺术
下载PDF
关于设计史课程教材建设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谭嫄嫄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60-61,共2页
高等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开设的设计史课程,在为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提供理论支撑的同时,也作了相应的文化知识铺垫。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该课程的教学未能起到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本文从课程的教学困境出发,探讨教材建设中存... 高等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开设的设计史课程,在为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提供理论支撑的同时,也作了相应的文化知识铺垫。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该课程的教学未能起到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本文从课程的教学困境出发,探讨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史 教学困境 教材 建议
下载PDF
新艺术运动的思考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卫 《设计》 2017年第13期7-7,共1页
19世纪中后期,欧洲各国先后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大背景下,一方面,机械化大生产成为新时代下设计发展的最大推动力,社会分工日益细化,设计从生产中独立出来,产品的设计与制作过程分道扬镳,设计逐渐成为商品市场... 19世纪中后期,欧洲各国先后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大背景下,一方面,机械化大生产成为新时代下设计发展的最大推动力,社会分工日益细化,设计从生产中独立出来,产品的设计与制作过程分道扬镳,设计逐渐成为商品市场竞争的有力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艺术运动 工业革命 社会分工 制作过程 市场竞争 设计 中后期 机械化
下载PDF
构成主义产生的源起发展及历史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波 田豐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15年第3期78-79,共2页
在世界文化和艺术发展的过程中,苏俄人民占据着世界上主导地位之一,苏俄构成主义作为现代设计重要源泉之一,在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苏俄构成主义运动的意义,是由马克思主义者开创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文化与艺术发展规律... 在世界文化和艺术发展的过程中,苏俄人民占据着世界上主导地位之一,苏俄构成主义作为现代设计重要源泉之一,在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苏俄构成主义运动的意义,是由马克思主义者开创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文化与艺术发展规律所预先决定的,而且也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通过大量实践成果加以证实的。通过研读大量原始资料,论述构成主义产生的历史环境和指导思想等信息,分析构成主义产生的源泉,发展脉络并论述构成主义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成主义 源起 发展 历史意义
下载PDF
简析工艺美术运动在设计史中的地位 被引量:1
17
作者 廖峰 《美术大观》 2009年第7期251-251,共1页
18世纪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机械产品逐步出现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与以往手工艺制造出的产品相比,具有明显的机械化特征,但大部分产品的造型设计或装饰设计,依然延续传统手工业的形式,与机器产品的新兴设计难以结合。在这种情况... 18世纪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机械产品逐步出现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与以往手工艺制造出的产品相比,具有明显的机械化特征,但大部分产品的造型设计或装饰设计,依然延续传统手工业的形式,与机器产品的新兴设计难以结合。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涌现出两位工艺美术运动的倡导人,其中一位是英国文艺批评家拉斯金,另一位是他的追随者画家及工艺美术设计家莫里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美术 设计史 运动 机械产品 文艺批评家 工业革命 18世纪 人类生活
下载PDF
澳门16-18世纪的中西艺术设计传播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许旸 《美术大观》 2021年第1期94-97,共4页
16—18世纪的澳门社会反映了欧洲与中国文化交流的缩影,由于两个文明的初次接触,艺术设计的传播也比以往任何阶段都要丰富,各文明间不同的认识观念对设计的发展又起到重要作用,由此,中西方进入近代社会之前的文化印象在这个阶段被固化... 16—18世纪的澳门社会反映了欧洲与中国文化交流的缩影,由于两个文明的初次接触,艺术设计的传播也比以往任何阶段都要丰富,各文明间不同的认识观念对设计的发展又起到重要作用,由此,中西方进入近代社会之前的文化印象在这个阶段被固化。本文对中西方商贸与宗教活动引发的地图与印刷、建筑及景观、瓷器和丝织品等艺术设计活动在澳门的传播与演变进行考察,进而对影响中西方设计的认识观念的差异进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门贸易 中西方艺术设计 设计传播 地图 瓷器 建筑景观 认识观念
下载PDF
基于钻石模型的平面设计产业竞争力研究——以中国与欧美国家产业现状的比较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祝帅 石晨旭 《创意与设计》 2012年第3期43-50,共8页
本文根据波特钻石模型理论对中国平面设计产业竞争力与欧美国家平面设计产业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经过对比发现,欧美国家一般对于平面设计的价值有着较好的社会认知度,拥有一定的行业交流平台和规范的市场需求,在教育方面也先行一步;而... 本文根据波特钻石模型理论对中国平面设计产业竞争力与欧美国家平面设计产业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经过对比发现,欧美国家一般对于平面设计的价值有着较好的社会认知度,拥有一定的行业交流平台和规范的市场需求,在教育方面也先行一步;而中国的平面设计产业从体制到行业,进而到企业、教育等层面,都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对平面设计行业发展建议如下:首先,建立一个自上而下的平面设计产业协作交流体系;其次,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重新开展设计教育的改革;最后,注重本土化设计的培育,创造有中国特色的设计服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设计 产业竞争力 钻石模型 本土化设计
下载PDF
“手工艺复兴运动”的三种类型 被引量:6
20
作者 袁熙旸 《设计艺术》 2003年第4期10-13,共4页
所谓"手工艺复兴运动"(Craft Revival Movement),一般是指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两国所出现的,旨在通过传统技艺的复兴,以探索后现代、后工业化社会中手工艺发展新方向的一场艺术与设计运动.
关键词 “手工艺复兴运动” 类型 现代主义 “艺术表现派” 温德尔·卡斯托 约翰·麦克皮斯 “工艺材料派” 弗雷德·巴尔 “技术时尚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