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孟加拉国传统刺绣被的历史与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马扎尔 田伟 +2 位作者 赵洪杰 胡芸鑫 祝成炎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3-120,共8页
Nakshi Kantha是一种手工刺绣的被子,属于孟加拉国500年前的土著手工艺品。它是通过回收人们使用过的衣服和纱线,并进一步缝制而成,目的是防止古老的孟加拉人民遭受寒冷的冬天侵袭。该手工艺品是孟加拉国的本土艺术,与该国人民的传统文... Nakshi Kantha是一种手工刺绣的被子,属于孟加拉国500年前的土著手工艺品。它是通过回收人们使用过的衣服和纱线,并进一步缝制而成,目的是防止古老的孟加拉人民遭受寒冷的冬天侵袭。该手工艺品是孟加拉国的本土艺术,与该国人民的传统文化和情感息息相关。该工艺品在孟加拉国的重要性无法形容,因为每个家庭至少有一个传统的手工刺绣被,它是由家中受人爱戴的女性来完成,被用在日常生活和重要节日里。不幸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美丽的土著手工艺品逐渐消失。文章介绍了该土著手工艺品的历史文化、缝制技术和应用,并展示了一些古老的孟加拉国传统手工刺绣棉被图案,目的是让读者能够更加了解孟加拉国这种传统的土著手工艺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绣花被 本土工艺 传统纺织品 缝制技术 孟加拉国
下载PDF
丝绸之路背景下十二世纪安达卢西亚丝织品图案设计范式的文化内涵与传播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沈彤 邵亦杨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1-106,共6页
文章从一件出现于中世纪伊比利亚地区著名的“巴格达丝绸”来探讨当时该地区对仿制东方式丝绸的自觉性。以同时期的中国丝绸作为切入点,分析东方风格传统纹样的流变,探讨在十二世纪时横跨欧亚大陆两端的安达卢西亚与中国之间的丝绸贸易... 文章从一件出现于中世纪伊比利亚地区著名的“巴格达丝绸”来探讨当时该地区对仿制东方式丝绸的自觉性。以同时期的中国丝绸作为切入点,分析东方风格传统纹样的流变,探讨在十二世纪时横跨欧亚大陆两端的安达卢西亚与中国之间的丝绸贸易往来与图案范式。以巴格达与中国作为安达卢西亚在十二世纪获取东方式丝绸的两个重要贸易点,对当时安达卢西亚的仿东方式丝绸的生产模式做出两种不同的分类,从安达卢西亚著名的“巴格达丝绸”出发,推断“巴格达丝绸”等安达卢西亚的仿东方式丝绸与一种生产自巴格达的名为“Nasich”的纺织品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并根据这两种不同的丝绸生产模式探析安达卢西亚的纺织工厂自觉仿制东方式丝绸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达卢西亚 伊比利亚 丝织品 中国 丝绸之路 巴格达
下载PDF
东南亚中华传统服饰刺绣纹饰风格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许方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第10期48-49,共2页
东南亚中华传统刺绣纹饰丰富且富有特色,表现出华侨先民们的艺术审美观、信仰价值、生命态度、生活哲学。东南亚中华传统文化刺绣在颜色的表现上虽然较为含蓄,但通过华裔妇女们的巧手也能在平凡中展现出具有生命力的颜色观,创作出与日... 东南亚中华传统刺绣纹饰丰富且富有特色,表现出华侨先民们的艺术审美观、信仰价值、生命态度、生活哲学。东南亚中华传统文化刺绣在颜色的表现上虽然较为含蓄,但通过华裔妇女们的巧手也能在平凡中展现出具有生命力的颜色观,创作出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造型,并与东南亚本地的衣、食、住、行相互结合。东南亚各国的华人华侨在促进我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友好交往、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 中华传统 刺绣
下载PDF
论首饰设计的不同国家的不同设计方式
4
作者 吴越卓 《艺术科技》 2015年第9期242-,共1页
自古以来首饰就在各个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例如,我国在殷商时期就因为文化习俗,钢铁制和石器制首饰就应运而生,当时的首饰佩戴除了美观以外,还有代表主人身份地位的作用。各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文化习俗,同样的也有不同的首饰佩戴方法和... 自古以来首饰就在各个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例如,我国在殷商时期就因为文化习俗,钢铁制和石器制首饰就应运而生,当时的首饰佩戴除了美观以外,还有代表主人身份地位的作用。各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文化习俗,同样的也有不同的首饰佩戴方法和方式。首饰行业的发展在一方面代表着国家民族文化底蕴,同时也代表着国家发展程度,首饰设计和发展必须有着几千年的文化底蕴作为支撑,才能实现首饰设计所代表的精华的体现。世界上各个国家的首饰设计都大有不同,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文艺术和独特的风华。本文就世界上一些国家首饰不同的设计方式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饰设计 文化差异 不同国家的设计方式
下载PDF
掌控阿玛尼
5
《新知客》 2007年第4期120-121,共2页
Armani的奥斯卡又一届奥斯卡走了。刻意做作的悬念多少让颁奖显得有些无聊,当然,女星们的着装依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最风光的应该是Giorgio Armani老爹。从George Clooney到Leonardo Di Caprio再到Mark Wahlberg等,一众男星几乎无一... Armani的奥斯卡又一届奥斯卡走了。刻意做作的悬念多少让颁奖显得有些无聊,当然,女星们的着装依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最风光的应该是Giorgio Armani老爹。从George Clooney到Leonardo Di Caprio再到Mark Wahlberg等,一众男星几乎无一例外地选择Giorgio Armani——简单的无尾晚礼服总不会出错。女星们虽然各放异彩,但留给人最深印象的还是着Armani长裙的Cate Blanchett和巧克力美人Beyonce。Cate的银灰色亮片贴身单肩长裙与金色盘发髻为自己打造出古希腊神话女神的风采,这对于骨感且一贯强调优雅的作风非常称配,淡色珊瑚红的唇膏与粉嫩的脸部彩妆,亦展现出淡雅的效果,整体造型浓淡有致,契合尤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玛尼 整体造型 古希腊神话 彩妆 时尚界 时装设计 创办人 商业头脑 显赫地位 经营历史
下载PDF
Save the date for the first Chaozhou International Embroidery Art Biennale
6
作者 Zhao Zihan 《China Textile》 2018年第11期44-45,共2页
The 22nd Ningbo International Fashion Fair (IFFAIR hereinafter) kicked off on October 18th, 2018 in Ningbo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 Convention Center.
关键词 国际展览 交易会 时尚
下载PDF
日本刺子绣艺术初探 被引量:6
7
作者 温静 《现代装饰(理论)》 2016年第12期166-166,共1页
刺子绣,即用白线在靛染蓝布上刺绣重复的简单几何图案。这种技巧最早用以表现水波的涌动,或是以装饰手法缝补衣服。刺子绣艺术经历百年历史,早已通过这种直截了当的方式揭露审美的根本所在。日本刺子绣艺术概述刺子绣具体的起源时间已... 刺子绣,即用白线在靛染蓝布上刺绣重复的简单几何图案。这种技巧最早用以表现水波的涌动,或是以装饰手法缝补衣服。刺子绣艺术经历百年历史,早已通过这种直截了当的方式揭露审美的根本所在。日本刺子绣艺术概述刺子绣具体的起源时间已无从考证,也无法从遗留的残片中窥探一二,仅根据出现的地点和用途大致推断其来源于日本北方的乡野村落,属于一种庶民的刺绣,字面意思为'微刺'或'小扎针'。刺子绣原是为了保暖、缝补、节约再利用工作服装或家用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子 保暖 服装 江户时期 几何图案 日本 艺术
原文传递
论黑色与现代西式男礼服的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何水兰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1-83,共3页
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后,礼服从过去的燕尾服款式逐渐多样化;面料也从过去单一的驼丝绵、开士米等天然纤维织物逐渐发展演变出现在的化纤织物、混纺织物等多种类的织物。值得注意的是,在服装造型的三要素中,西式男礼服的款式和面料发生了... 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后,礼服从过去的燕尾服款式逐渐多样化;面料也从过去单一的驼丝绵、开士米等天然纤维织物逐渐发展演变出现在的化纤织物、混纺织物等多种类的织物。值得注意的是,在服装造型的三要素中,西式男礼服的款式和面料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作为要素之一的色彩,却没有发生太多的改变,黑色始终在其中占领着主导地位。本文通过对现代西式男礼服中这一现象的研究与分析,着重探讨黑色与现代西式男礼服间的关系,并试图挖掘黑色礼服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 现代西式男礼服 服装搭配 穿着
原文传递
从“绣画”到“针言” 被引量:1
9
作者 许嘉 《新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0-116,共7页
“绣画”一词最早出现于宋。五代到北宋,随着江南文化经济的繁荣、日用刺绣技术的成熟以及书画艺术的影响,刺绣工艺也进入了一个巅峰时期,当时开始出现一些刺绣观赏品从日用品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艺术品,称之为“绣画”。
关键词 刺绣工艺 书画艺术 绣画 日用品 巅峰时期 艺术品
原文传递
朝鲜宫廷刺绣的传统和画员的绣本制作
10
作者 朴允熙 李苏杨(译) 吴映玟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0-130,共21页
刺绣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但历来学界并未对其予以足够的关注。本文希望通过对朝鲜王朝宫廷刺绣的研究,系统考察宫廷刺绣的传统及制作工艺等相关问题。该文根据现存宫廷刺绣的功能和特点,将其分为服饰和结婚礼品刺绣以及... 刺绣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但历来学界并未对其予以足够的关注。本文希望通过对朝鲜王朝宫廷刺绣的研究,系统考察宫廷刺绣的传统及制作工艺等相关问题。该文根据现存宫廷刺绣的功能和特点,将其分为服饰和结婚礼品刺绣以及佛教和屏风刺绣两个大类,以此分析几种宫廷刺绣的艺术面貌、工艺成就以及在当时的宫廷和社会中体现的作用和意义;同时,结合历史文献材料,进一步探讨由宫廷画员所绘制的刺绣底本(即绣本)的种类、制作方式,及其与绘画等其他艺术形式之间的关系与影响;最后,进一步探讨了宫绣与民绣的关系以及宫绣底本对民绣发展所起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时代 宫廷刺绣 绣本
原文传递
中亚柯尔克孜族民间“百纳”手工艺初探——兼谈民族传统手工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11
作者 赛力克江.沙提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5-127,共3页
柯尔克孜族是生活在中亚地区的一支古老的跨国民族,分布在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生活在中国的群体被称为“柯尔克孜”,居住在国外的柯尔克孜族被称为“吉尔吉斯”。柯尔克孜族民间工艺种类多样、形式万... 柯尔克孜族是生活在中亚地区的一支古老的跨国民族,分布在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生活在中国的群体被称为“柯尔克孜”,居住在国外的柯尔克孜族被称为“吉尔吉斯”。柯尔克孜族民间工艺种类多样、形式万千,尤以“百纳”手工艺最具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尔克孜族 手工艺术 中亚地区 民间工艺 保护与传承 民族传统 吉尔吉斯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