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跨界音乐文化的多种特征
1
作者 吴云 《北方音乐》 2016年第14期149-149,共1页
跨界音乐文化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音乐文化现象,在客观上,它反映了时代精神的传递、文化信息的表达、创新思想的渗透、民族文化的融合,对于音乐学发展具有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对于跨界音乐文化来说,应从跨界族群的角度对其进行有效的研... 跨界音乐文化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音乐文化现象,在客观上,它反映了时代精神的传递、文化信息的表达、创新思想的渗透、民族文化的融合,对于音乐学发展具有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对于跨界音乐文化来说,应从跨界族群的角度对其进行有效的研究和阐述,并通过深入研究其内涵及多种特征来进行科学表述,以此对跨界音乐文化进行更为合理的学术解读,这对于提升音乐文化发展有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界音乐文化 跨界族群 多层次性
下载PDF
音乐与历史的交融:莫尔吉胡的蒙古音乐学及相关研究
2
作者 范子烨 《铜仁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88-92,共5页
莫尔吉胡先生从青年时代起就为音乐而倾倒,为音乐而奉献,为音乐而劳作,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业绩。他的新著《胡笳的传说:兼谈匈奴的故事》,引人遐思,发人深省。音乐中的历史,与历史中的音乐,构成了这本书在文化、学术上的两大亮点。作者... 莫尔吉胡先生从青年时代起就为音乐而倾倒,为音乐而奉献,为音乐而劳作,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业绩。他的新著《胡笳的传说:兼谈匈奴的故事》,引人遐思,发人深省。音乐中的历史,与历史中的音乐,构成了这本书在文化、学术上的两大亮点。作者向我们揭示,蒙古音乐在我国文化史上实际上构成了另一种历史书写方式——其本质乃是音乐形态的诗史亦即精神史。《胡笳的传说:兼谈匈奴的故事》正是一位蒙古老人、蒙古音乐家和音乐文化史家的精神述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 历史 信仰 莫尔吉胡 蒙古音乐学
下载PDF
冀东音乐戏曲艺术现状研究
3
作者 齐晓芳 《音乐时空》 2015年第15期27-27,共1页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在人们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人们对精神食粮的要求和需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一种重要的民族艺术形式,冀东地区音乐戏曲经过长期的沉淀和繁衍,逐渐形成一种成熟的音乐文化现象。本文主要针对冀东地区音乐戏...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在人们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人们对精神食粮的要求和需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一种重要的民族艺术形式,冀东地区音乐戏曲经过长期的沉淀和繁衍,逐渐形成一种成熟的音乐文化现象。本文主要针对冀东地区音乐戏曲艺术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阐述,对发展背后的原因及具体影响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戏曲 现状 冀东
下载PDF
中国多声部民歌与欧洲早期多声音乐形态之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郝瑾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2-125,共4页
多声部音乐是一种世界性的音乐文化现象,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古老文化的遗存。本文从中国多声民歌与欧洲早期(奥尔加农)多声音乐客体形态之比较,存在着诸多共同特性,笔者试图从中西多声音乐的不同文化背景视野的角度加以探讨中西多... 多声部音乐是一种世界性的音乐文化现象,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古老文化的遗存。本文从中国多声民歌与欧洲早期(奥尔加农)多声音乐客体形态之比较,存在着诸多共同特性,笔者试图从中西多声音乐的不同文化背景视野的角度加以探讨中西多声音乐发展历程中的个性特征和共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多声民歌 欧洲早期多声音乐 音乐形态比较 个性特征 共性特征
下载PDF
论黄梅戏对安庆社区音乐文化的调查研究
5
作者 唐珺 《北方音乐》 2016年第5期66-66,70,共2页
安庆市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江边小城。在安庆有一个独特的音乐文化现象,就是本文即将说明的黄梅戏社区文化。安庆的如今的社区文化与黄梅戏民间演艺人形成了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这些独特的民间艺人的团体,本文做了独特视角的研究黄梅... 安庆市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江边小城。在安庆有一个独特的音乐文化现象,就是本文即将说明的黄梅戏社区文化。安庆的如今的社区文化与黄梅戏民间演艺人形成了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这些独特的民间艺人的团体,本文做了独特视角的研究黄梅戏在安庆社区文化中所占据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庆 社区文化
下载PDF
特殊的音乐文化现象——“女子十二乐坊”
6
作者 程钢宁 《剧影月报》 2008年第6期116-117,共2页
“女子十二乐坊”是近年来活跃于民族乐坛和流行乐坛的一支奇葩,它的成功有其偶然性、亦有其必然性。研究其原因所在,与她们本身的民族音乐因素,流行通俗的音乐方式,以及演出、演奏形式等诸多因素息息相关,此外,她们的音乐与各种... “女子十二乐坊”是近年来活跃于民族乐坛和流行乐坛的一支奇葩,它的成功有其偶然性、亦有其必然性。研究其原因所在,与她们本身的民族音乐因素,流行通俗的音乐方式,以及演出、演奏形式等诸多因素息息相关,此外,她们的音乐与各种文化产生了碰撞,这种碰撞产生了正面的效果,因此.得到东南亚乃至全世界的欢迎和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十二乐坊” 音乐文化现象 民族音乐 演奏形式 偶然性 全世界 东南亚 碰撞
下载PDF
唐代的伎乐文化 被引量:1
7
作者 马会珍 《阅读与写作》 2008年第10期F0003-F0003,共1页
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为“妇人”,后来成为靠歌舞来立身的女子的代称。作为一种重要的音乐文化现象,伎乐渗透到了唐代社会的各个阶层和领域,宫廷有宫伎,军营有营伎,官府有官伎,私家有家伎,店铺有商伎。
关键词 音乐文化现象 唐代 《说文解字》 歌舞
下载PDF
唐代的伎乐文化
8
作者 马会珍 《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中旬)》 2008年第9期48-48,共1页
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为“妇人”,后来成为靠歌舞来立身的女子的代称。作为一种重要的音乐文化现象.伎乐渗透到了唐代社会的各个阶层和领域,宫廷有宫伎,军营有营伎,官府有宫伎,私家有家伎,店铺有商伎。
关键词 音乐文化现象 唐代 《说文解字》 歌舞
下载PDF
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的侗族大歌传播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旭 龙昭宝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7-79,共3页
侗族大歌之所以流布于侗族南部方言区的第二土语区,从文化地理学视角进行探析,首先受限于方言土语,土语不仅承载了大歌的意义符号,还与音乐旋律水乳交融;其次是与社交习俗有关,大歌展演是"为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后者... 侗族大歌之所以流布于侗族南部方言区的第二土语区,从文化地理学视角进行探析,首先受限于方言土语,土语不仅承载了大歌的意义符号,还与音乐旋律水乳交融;其次是与社交习俗有关,大歌展演是"为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后者得以扩散;第三是与婚姻习俗有关,对唱大歌呈现出来的是智力竞争,"倚歌择偶"是大歌区域扩散的内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大歌 空间扩散 土语 社交 择偶
原文传递
人类学视域下侗族大歌的数字化传承与保护策略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薛英华 杨传红 任芳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3-107,共5页
从人类学文化视角来看,侗族大歌是侗族人民在悠久历史活动中创造、流传开来的文化财富,担任着侗族整体文化活动记录、演绎和再现的重要角色。在此从人类学视域出发,运用"五W模式"分析:在社会文化环境不断变迁、现代发达便利... 从人类学文化视角来看,侗族大歌是侗族人民在悠久历史活动中创造、流传开来的文化财富,担任着侗族整体文化活动记录、演绎和再现的重要角色。在此从人类学视域出发,运用"五W模式"分析:在社会文化环境不断变迁、现代发达便利的新媒体技术环境下,互联网在侗族大歌传承保护中承担的责任,分析其传播的特点与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探讨数字化时代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策略,为以侗族大歌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发展提供有效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 侗族大歌 数字化 传承与保护
原文传递
音乐生态学视野下侗族大歌艺术生境的再认识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雷雷 盛连喜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5-98,共4页
民族音乐的形成与其所处环境有密切关系,这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人文环境。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他们形成了稳定的音乐生态。但是,随着侗族居住区域的快速现代化,改变了侗族大歌的生境,其礼乐、教育、娱乐的功能也逐渐消退。现代社会... 民族音乐的形成与其所处环境有密切关系,这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人文环境。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他们形成了稳定的音乐生态。但是,随着侗族居住区域的快速现代化,改变了侗族大歌的生境,其礼乐、教育、娱乐的功能也逐渐消退。现代社会导致侗族大歌不再具有神性意义,歌师的地位也日渐边缘化,并且逐步退出民俗舞台,这使得侗族大歌失去了文化根性,面临着音乐文化的生态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生态学 侗族 大歌 艺术生境 探讨
原文传递
“爬窗探妹”的音乐人类学研究——以榕江县七十二寨侗族为实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曾雪飞 罗晓明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8-60,共3页
"爬窗探妹"是榕江县七十二寨侗族地区传统婚恋习俗中颇具区域性特色的音乐活动。以音乐人类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为指导,通过对该地区历史与文化、民间传说、婚恋习俗等方面的考察与研究,进而将"爬窗探妹"置入七十二... "爬窗探妹"是榕江县七十二寨侗族地区传统婚恋习俗中颇具区域性特色的音乐活动。以音乐人类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为指导,通过对该地区历史与文化、民间传说、婚恋习俗等方面的考察与研究,进而将"爬窗探妹"置入七十二寨侗族地区历史文化语境中探讨其展演目的、音乐特征以及现代社会中做出的适应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十二寨侗族 爬窗探妹 婚恋习俗 音乐人类学
原文传递
侗族大歌的音乐特色及教育传承——基于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视角 被引量:3
13
作者 林剑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4-67,共4页
侗族大歌以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和较高的艺术价值、独特的音乐结构以及独具魅力的声乐特色赢得了人们的关注,备受广大音乐爱好者亲睐。从侗族大歌的文化内涵入手,基于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视角,重点分析了它的音乐结构及声部特色,探讨了侗族... 侗族大歌以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和较高的艺术价值、独特的音乐结构以及独具魅力的声乐特色赢得了人们的关注,备受广大音乐爱好者亲睐。从侗族大歌的文化内涵入手,基于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视角,重点分析了它的音乐结构及声部特色,探讨了侗族大歌融入高校音乐教育的传承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大歌 音乐特色 高校音乐教育
原文传递
一个民族两种不同的音乐文化现象探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俊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9-63,共5页
侗族聚居地分南、北两大方言区,但其先民主体均来自古越地区,南侗、北侗是同源同宗的一个少数民族。由于两地先民的迁徙方式不同,与古越母文化的联系条件不同,受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程度不同,导致了其生活习俗和社会内部组织结构的不同(... 侗族聚居地分南、北两大方言区,但其先民主体均来自古越地区,南侗、北侗是同源同宗的一个少数民族。由于两地先民的迁徙方式不同,与古越母文化的联系条件不同,受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程度不同,导致了其生活习俗和社会内部组织结构的不同(如南侗地区有鼓楼、北侗地区无鼓楼等),因而两地的民歌形态出现差异,由于社会内部形态的不同,其传承和发展道路的不同也是必然的,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 音乐文化现象 南侗 北侗 民歌 音乐形态 传承方式 比较研究
原文传递
“凝视”视角下的侗族大歌之旅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小云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6-79,共4页
侗族大歌是侗族地区三大瑰宝之一,是本地区的旅游名片。在游客"凝视"下,大歌在旅游发展中经历了原初性凝视、大众凝视和原真性凝视三个发展阶段。在此结合游客凝视理论,总结了旅游发展过程中,侗族大歌在"被看"之下... 侗族大歌是侗族地区三大瑰宝之一,是本地区的旅游名片。在游客"凝视"下,大歌在旅游发展中经历了原初性凝视、大众凝视和原真性凝视三个发展阶段。在此结合游客凝视理论,总结了旅游发展过程中,侗族大歌在"被看"之下的价值变化、"被看"之下的权利争取以及"被看"与"观看"之间的平等对话关系,提出了侗族大歌应如何把握与旅游业结合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视 侗族大歌 旅游
原文传递
侗族琵琶歌中汉语词汇借用情况考察
16
作者 石修堂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96-200,共5页
侗汉两种语言长期直接接触。作为弱势语言的侗语深受汉语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侗语日常口语中,也深入到作为侗语书面语的侗族琵琶歌歌词中。对四类琵琶歌歌词中汉语成分的分布进行考察,不仅能看出具有不同社会功能的歌类在汉语词... 侗汉两种语言长期直接接触。作为弱势语言的侗语深受汉语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侗语日常口语中,也深入到作为侗语书面语的侗族琵琶歌歌词中。对四类琵琶歌歌词中汉语成分的分布进行考察,不仅能看出具有不同社会功能的歌类在汉语词汇借用上的异同,还能从整体上看出侗语逐步汉化的趋势在书面语层面呈现出何种状况。数据显示,侗族琵琶歌的汉化程度已不容小觑,提醒人们要保护、弘扬民族文化,就得从保护民族语言、提升其活力和纯度抓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 琵琶歌 汉语词汇 借用
原文传递
侗族传统民乐研究述评及进一步研究取向
17
作者 吴媛姣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9-62,共4页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侗族民乐便作为整个侗族音乐的一个重要部分进入国内音乐界的考察视野,相关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总的来说,侗族原生态民乐的研究尚显不足,还需进一步对之进行收集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其音乐形态进行深入...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侗族民乐便作为整个侗族音乐的一个重要部分进入国内音乐界的考察视野,相关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总的来说,侗族原生态民乐的研究尚显不足,还需进一步对之进行收集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其音乐形态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民乐 收集整理 研究意义
原文传递
“侗族大歌”文化的生成性解读与现代审视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晓丹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4-97,共4页
"侗族大歌"是植根于侗族人民灵魂深处的一种精神滋养,农耕社会的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构成了"大歌"文化生成性与独特性的根基,规定了其内容与实质。目前,"侗族大歌"文化正面临着生存危机,具体表现为民间传... "侗族大歌"是植根于侗族人民灵魂深处的一种精神滋养,农耕社会的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构成了"大歌"文化生成性与独特性的根基,规定了其内容与实质。目前,"侗族大歌"文化正面临着生存危机,具体表现为民间传承体系逐渐解体、歌风歌俗日益被疏远等方面,从归根到底的意义上来说都是人类的实践活动所致。"侗族大歌"文化的变迁着实令人堪忧,但更为重要的是能以历史性的眼光和扬弃的态度加以审视,唤起侗族人民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在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创造出一个既反映社会实践与时代要求又能满足侗族人精神生活需要的"侗族大歌"文化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大歌 文化 生成性 必然性
原文传递
侗族大歌发展史上的一次辉煌——黎平侗族民间合唱团对侗族大歌发展的历史性贡献
19
作者 雅文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1-72,共2页
关键词 侗族大歌 民间合唱团 艺术形式 思想感情 文化精神 学术价值
原文传递
倡导安全健康的音乐文化环境
20
作者 潘芳 《艺术教育》 2006年第10期38-38,共1页
本文通过陈述一些社会上不健康的音乐文化现象,分析了造成不健康音乐文化环境的原因,提出创设健康音乐文化环境的构想,呼吁健康音乐文化环境早日到来。
关键词 社会音乐文化环境 文化产业 音乐文化时尚 健康音乐文化环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