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胡历史沿革考略 被引量:2
1
作者 苏前忠 《新余高专学报》 2002年第3期79-80,共2页
考证二胡的历史沿革,它经历了胡琴(少数民族乐器或外来乐器)→奚琴(弓弦乐器)→胡琴(民族拉弦乐器)→二胡这样一个过程。
关键词 二胡 历史沿革 胡琴 奚琴
下载PDF
胡琴源流考
2
作者 陈艳如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9-100,共2页
通过对胡琴在各个时期不同形态的分析和考证 ,梳理出胡琴发展和沿革的基本脉络。
关键词 二胡 历史 沿革
下载PDF
抚今追昔话二胡
3
作者 张慧元 《北方音乐》 2000年第4期21-22,共2页
民族音乐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能藉此栏目为宏播国粹献出微薄之力,实感荣幸。愿与众共勉!
关键词 二胡 器乐发展史 阿炳 刘天华 演奏风格
下载PDF
胡琴音乐表演艺术中如何做到“气韵生动”
4
作者 施媚 《戏剧之家》 2018年第12期39-40,48,共3页
"气韵生动"要求中国的传统艺术在呈现艺术作品时所追求一种要表现全宇宙气韵、生机、生命,并且蕴含深沉的历史感、人生感的境界,并不只是单纯地刻画作品中的人物(事物),以及情感性格的表达。既是演员对艺术作品起源于生活而... "气韵生动"要求中国的传统艺术在呈现艺术作品时所追求一种要表现全宇宙气韵、生机、生命,并且蕴含深沉的历史感、人生感的境界,并不只是单纯地刻画作品中的人物(事物),以及情感性格的表达。既是演员对艺术作品起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创造,也是通过身段的韵律和优美来和欣赏者达成共鸣,唤起欣赏者的丰富想象,达到艺术舞台上的艺术效果。这种内在审美与外在体态的结合就是"内在听的想象"和"外在听音调肌肉的调节"结合,也就是"气韵生动"对于中国艺术的内涵真谛。所以,在胡琴音乐表演艺术和戏曲身段当中,要做到对"气韵生动"的内在审美和外在形态的结合,即"内在听的想象"和"外在听音调肌肉的调节",才能真正掌握对于这个美学范畴的真正理解。胡琴音乐表演艺术与戏曲身段的表演者只有从这内外结合的"气韵生动"中不断地深究和学习,在艺术作品表现中充分且合理地运用,才能充分地表现出艺术作品的深刻内涵和灵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韵生动 胡琴音乐表演艺术 戏曲身段 审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