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8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钢琴作品“水”的奏法分析
1
作者 柳笛 《当代音乐》 2024年第5期132-134,共3页
中国钢琴作品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水文化”作为一种民族传统文化如何用钢琴演奏技法加以诠释,成为专职人员要探究与解决的问题。文章针对中国钢琴作品“水”的奏法与基于“水”主题提升中国钢琴作品演奏水平的策略加以分析,分析... 中国钢琴作品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水文化”作为一种民族传统文化如何用钢琴演奏技法加以诠释,成为专职人员要探究与解决的问题。文章针对中国钢琴作品“水”的奏法与基于“水”主题提升中国钢琴作品演奏水平的策略加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需用连音、琶音演奏,用和声营造“水”的氛围,还要彰显“水”的气韵,为了诠释与“水”相关的作品,演奏者要以文化为基,深度诠释意象,同时加强创新,继而提升中国钢琴作品演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钢琴作品 演奏方法 水文化 演奏水平
下载PDF
舞戏
2
作者 刘旭娜(曲)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62,共5页
钢琴独奏《舞戏》以东北秧歌的音乐元素作为创作素材,将“舞”和“戏”相融合,“舞”即体现东北秧歌特有的明快、富有弹性的鼓点律动,“戏”即是秧歌舞中富有戏曲音调特点的旋律体现。由于满汉秧歌的风格除火爆泼辣之外亦有文静稳重的特... 钢琴独奏《舞戏》以东北秧歌的音乐元素作为创作素材,将“舞”和“戏”相融合,“舞”即体现东北秧歌特有的明快、富有弹性的鼓点律动,“戏”即是秧歌舞中富有戏曲音调特点的旋律体现。由于满汉秧歌的风格除火爆泼辣之外亦有文静稳重的特征,因此全曲将主题在快板与行板之间做碰撞对置,体现刚柔并济的东北人性格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琴独奏 东北秧歌 创作素材 音乐元素 刚柔并济 秧歌舞 相融合 性格特点
下载PDF
浅谈莫扎特钢琴曲的风格及演奏方法
3
作者 刘世静 《戏剧之家》 2024年第27期78-80,共3页
莫扎特是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中的杰出人物,他毕生创作出大量音乐作品涉及多种音乐种类,在钢琴创作中作出巨大贡献,莫扎特的作品在歌剧界占据重要地位。莫扎特钢琴曲作品具有明亮、欢快、典雅等鲜明的音乐风格,对后世音乐创作产生了深远... 莫扎特是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中的杰出人物,他毕生创作出大量音乐作品涉及多种音乐种类,在钢琴创作中作出巨大贡献,莫扎特的作品在歌剧界占据重要地位。莫扎特钢琴曲作品具有明亮、欢快、典雅等鲜明的音乐风格,对后世音乐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演奏莫扎特的钢琴作品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完美表现大师的音乐风格特征。本文将研究概述莫扎特的艺术创作生涯,探讨莫扎特钢琴曲的音乐风格,总结莫扎特钢琴曲的演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扎特 钢琴曲风格 演奏方法
下载PDF
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德育研究
4
作者 代晓琴 胡东明 《当代音乐》 2024年第12期42-44,共3页
高等教育的改革为高校的艺术类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学校对于艺术类学生的培养不应该只注重他们专业技能,他们道德观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更应该得到重视。德育教育的工作不是某个教师的专属,是每一个教师都应该肩负起的责任,而钢琴是... 高等教育的改革为高校的艺术类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学校对于艺术类学生的培养不应该只注重他们专业技能,他们道德观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更应该得到重视。德育教育的工作不是某个教师的专属,是每一个教师都应该肩负起的责任,而钢琴是众多音乐生在日常学习中经常接触到的科目,所以钢琴教师应该在中国钢琴作品的分析中渗透德育知识,为高校钢琴教学的发展注入新的内容。本文先概述了高校钢琴教学的发展史,然后从高校钢琴教学与德育的内在逻辑关系、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德育研究的策略及意义这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提供一些参考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钢琴作品 高校钢琴教学 德育
下载PDF
浅析双钢琴合奏《黄河》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
5
作者 郭梓成 《当代音乐》 2024年第5期135-137,共3页
乐曲《黄河钢琴协奏曲》原取材于一首抗日战争时期的救亡歌曲《黄河大合唱》,于1969年由殷承宗、储望华、刘庄、盛礼洪、石叔诚和许斐星六人共同重新谱曲改编为协奏曲。此文主要为对双钢琴版的《黄河》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的作品结... 乐曲《黄河钢琴协奏曲》原取材于一首抗日战争时期的救亡歌曲《黄河大合唱》,于1969年由殷承宗、储望华、刘庄、盛礼洪、石叔诚和许斐星六人共同重新谱曲改编为协奏曲。此文主要为对双钢琴版的《黄河》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的作品结构和演奏、艺术性等方面进行探讨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双钢琴 《黄河船夫曲》 演奏
下载PDF
浅谈钢琴曲《夕阳萧鼓》的诗意及演奏方法 被引量:10
6
作者 汪黎明 王晖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9-141,共3页
中国钢琴音乐中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作曲家们将民歌或民间乐曲改编成的钢琴曲。黎英海先生根据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改编的钢琴独奏曲《夕阳箫鼓》,通过钢琴对古筝、扬琴、萧等民族乐器的成功模仿,让钢琴曲《夕阳箫鼓》为... 中国钢琴音乐中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作曲家们将民歌或民间乐曲改编成的钢琴曲。黎英海先生根据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改编的钢琴独奏曲《夕阳箫鼓》,通过钢琴对古筝、扬琴、萧等民族乐器的成功模仿,让钢琴曲《夕阳箫鼓》为人们展现出了一幅景色秀丽、色彩柔美、气韵生动的中国传统水墨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琴曲 夕阳萧鼓 诗情画意 演奏方法
下载PDF
黄安伦《舞诗第三号》创作特征与演奏分析
7
作者 郝赛赛 邓捷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18-124,共7页
黄安伦的《舞诗第三号》是一首非常经典的当代钢琴作品。全曲中景至背景层面中,上行纯四度—下行大二度的核心音调和二度下行级进的“隐性动机”是整部作品的音乐线索和出发点,逐步形成了二者互动与交替的音高运动规律。在创作过程中,... 黄安伦的《舞诗第三号》是一首非常经典的当代钢琴作品。全曲中景至背景层面中,上行纯四度—下行大二度的核心音调和二度下行级进的“隐性动机”是整部作品的音乐线索和出发点,逐步形成了二者互动与交替的音高运动规律。在创作过程中,作曲家将西方技术与中国民歌元素相结合,形成了西方大小调体系、泛调性手法和民族五声调式三者相融合的个性化音乐语汇。这些基本分析均有利于对该作品演奏技术的准确理解和有力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安伦 舞诗第三号 隐性动机 音高运动 演奏分析
下载PDF
论“中和”文化在中国钢琴音乐中的传承 被引量:9
8
作者 王昌逵 《社科纵横》 2009年第7期134-136,共3页
"中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又是美学的范畴。就像西部丝绸之路打开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一样,中国的钢琴文化也是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交互映射的结果,中国钢琴音乐文化始终与西方钢琴音乐文化和睦相处,"中和"融合,... "中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又是美学的范畴。就像西部丝绸之路打开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一样,中国的钢琴文化也是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交互映射的结果,中国钢琴音乐文化始终与西方钢琴音乐文化和睦相处,"中和"融合,"和而不同";在中西音乐文化融合选择的同时,中国钢琴音乐家始终清醒地保持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自觉。从文化的视野审视中国钢琴音乐,"中和"文化在中国钢琴音乐中的传承尤其显得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和 文化取向 中国钢琴 音乐
下载PDF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音乐风格及艺术特征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常燕 《戏剧之家》 2024年第18期79-81,共3页
本文探讨了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音乐风格和艺术特色。首先,介绍了贝多芬的生平和艺术背景,阐述了他对古典音乐的影响和贡献。然后,详细论述了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音乐形式、技巧和语音特点。最后,总结了不同时期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艺术特... 本文探讨了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音乐风格和艺术特色。首先,介绍了贝多芬的生平和艺术背景,阐述了他对古典音乐的影响和贡献。然后,详细论述了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音乐形式、技巧和语音特点。最后,总结了不同时期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艺术特点,展示了这些作品在音乐形式和风格上的变化和发展。本文旨在深入研究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探索其音乐风格和艺术特征,为读者提供更深入地理解和认识,为古典音乐的研究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多芬 钢琴奏鸣曲 音乐风格
下载PDF
以西洋乐器传播中国之音——钢琴组曲《端午嗦啰嗹习俗组曲》的创作演奏
10
作者 王鹏 《戏剧之家》 2024年第30期89-91,共3页
《端午嗦啰嗹习俗组曲》是北京城市学院王鹏副教授以“嗦啰嗹”民俗活动为对象创作而成的钢琴组曲作品。本文基于“嗦啰嗹”习俗的特点,阐述钢琴组曲《端午嗦啰嗹习俗组曲》的创作技法与演奏技巧,论述以钢琴为媒介去传播中国民族民间音... 《端午嗦啰嗹习俗组曲》是北京城市学院王鹏副教授以“嗦啰嗹”民俗活动为对象创作而成的钢琴组曲作品。本文基于“嗦啰嗹”习俗的特点,阐述钢琴组曲《端午嗦啰嗹习俗组曲》的创作技法与演奏技巧,论述以钢琴为媒介去传播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间习俗 “嗦啰嗹” 钢琴 演奏方式
下载PDF
高平钢琴曲《秋池》中民族音乐元素的体现
11
作者 刘传龙 高立丽 《戏剧之家》 2024年第24期76-78,共3页
本文将探讨钢琴曲《秋池》中的民族音乐元素。首先介绍了高平的个人简介和这首钢琴曲的创作背景,然后从曲式分析、旋律特点、和声运用、调式特色、节奏与节拍的处理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如何体现《秋池》的民族音乐元素。最后分析这些民族... 本文将探讨钢琴曲《秋池》中的民族音乐元素。首先介绍了高平的个人简介和这首钢琴曲的创作背景,然后从曲式分析、旋律特点、和声运用、调式特色、节奏与节拍的处理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如何体现《秋池》的民族音乐元素。最后分析这些民族元素的文化内涵,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作曲家的个人情感。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这首钢琴曲既保持了现代钢琴的作曲技法,又融入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元素,使《秋池》更加具有中国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平 钢琴曲《秋池》 民族元素 体现
下载PDF
古诗词文化在钢琴曲《唐人诗意两首》教学中的综合探析
12
作者 陈抒帆 景佳 《戏剧之家》 2024年第26期112-114,共3页
在当今注重多元教学方法的时代,古诗词钢琴独奏表演应运而生,传统文学与音乐艺术的融合引起了公众的关注。拥有千年文学积淀的古诗词以其深邃的意境和情感表达为钢琴独奏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钢琴独奏作为西方音乐的精华,因其极高的表现... 在当今注重多元教学方法的时代,古诗词钢琴独奏表演应运而生,传统文学与音乐艺术的融合引起了公众的关注。拥有千年文学积淀的古诗词以其深邃的意境和情感表达为钢琴独奏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钢琴独奏作为西方音乐的精华,因其极高的表现力与技巧而备受人们的青睐。徐振民的《唐人诗意两首》是古诗词与钢琴相结合的典范。它不仅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学习体验,还在教育领域引发了对传统文学与音乐相互渗透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教育 钢琴教学 古诗词
下载PDF
音乐元素民族化在中国钢琴作品中的应用——以《快乐的女战士》为例
13
作者 潘星媛 刘玲 《戏剧之家》 2024年第33期115-118,共4页
从中国钢琴作品诞生开始,一批又一批的中国作曲家孜孜不倦地探寻中国钢琴音乐的风格,即“民族风格”。从题材创作、标题选择、音调旋律与地域语言使用的民族化到和声构建、复调对位写作的民族化,这一民族化进程不仅丰富了钢琴音乐的内... 从中国钢琴作品诞生开始,一批又一批的中国作曲家孜孜不倦地探寻中国钢琴音乐的风格,即“民族风格”。从题材创作、标题选择、音调旋律与地域语言使用的民族化到和声构建、复调对位写作的民族化,这一民族化进程不仅丰富了钢琴音乐的内容和形式,赋予其深刻的文化内涵,还实现了民族音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元素 民族化 中国钢琴作品
下载PDF
浅谈钢琴即兴伴奏技能的培训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忠昭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2期109-111,共3页
钢琴即兴伴奏是一种创作与表演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它是在事先无准备的情况下即时演奏出来的一种钢琴演奏形式,虽然受到构思的时间局限,但却具有独创的艺术风格,值得对它的特点和训练方法进行探索。
关键词 钢琴即兴伴奏 基础 技能培训 表现手段
下载PDF
延伸出个忘忧世界——葛甘孺《十二首为钢琴延伸技术而作的练习曲》(2023)创作过程亲历
15
作者 张奕明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9-126,168,共9页
《十二首为钢琴延伸技术而作的练习曲》是葛甘孺于2023年8月完成的一套总时长为一小时的大型钢琴独奏套曲。它以12种不同的钢琴延伸技术为线索,为形成恰好百年的钢琴延伸技术(extended keyboard technique)做了一个启发式的总结。作者从... 《十二首为钢琴延伸技术而作的练习曲》是葛甘孺于2023年8月完成的一套总时长为一小时的大型钢琴独奏套曲。它以12种不同的钢琴延伸技术为线索,为形成恰好百年的钢琴延伸技术(extended keyboard technique)做了一个启发式的总结。作者从2013年起与作曲家合作,全程参与了这套作品的成型与打磨,从第一视角讲述作品的各方面信息,包括作品的缘起构思和无比艰难的创作过程,作曲家的创作个性和习惯以及作品所涉及的具体技术包括记谱、工具准备以及演奏上的经验等,最后深入探讨作曲家的创作理念和审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琴延伸技术 预制钢琴 葛甘孺 钢琴练习曲 钢琴演奏
下载PDF
春之趣
16
作者 戴永冰(曲)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57,共9页
作品以三个小调的主音e、b、^(#)f为核心音,进行连续多调式的变化,因这三个调是属调关系,所以整体音响较为融合与自然。作品在第Ⅰ部分逐渐引出中国五声旋律,在第Ⅱ部分完全展现出全曲的核心五声性旋律线,在第Ⅲ部分又逐渐模糊乐段,融... 作品以三个小调的主音e、b、^(#)f为核心音,进行连续多调式的变化,因这三个调是属调关系,所以整体音响较为融合与自然。作品在第Ⅰ部分逐渐引出中国五声旋律,在第Ⅱ部分完全展现出全曲的核心五声性旋律线,在第Ⅲ部分又逐渐模糊乐段,融合着第Ⅰ部分和第Ⅱ部分双重元素,伴随着如线条流水般的震音结束全曲。通过这种“隐-现-隐”的方式表达百花含苞待放、游人遐想联翩的无限春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音 多调式 五声 乐段 小调 旋律 融合
下载PDF
漱玉
17
作者 刘孜昂(曲)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6-72,共7页
“漱玉”二字引自陆机的《招隐诗》“山溜何泠泠,飞泉漱鸣玉”一句,后有李清照《漱玉词》,曾读《玉台画史》,作者名系杨漱玉。感时空交织,情从中来。此作引古曲《潇湘水云》,在音高设计上使用民间音乐中的“借字”一法,构建五声音阶与... “漱玉”二字引自陆机的《招隐诗》“山溜何泠泠,飞泉漱鸣玉”一句,后有李清照《漱玉词》,曾读《玉台画史》,作者名系杨漱玉。感时空交织,情从中来。此作引古曲《潇湘水云》,在音高设计上使用民间音乐中的“借字”一法,构建五声音阶与人工五声音阶之间在三全音调中的游移渐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招隐诗 五声音阶 李清照 陆机 《漱玉词》 民间音乐
下载PDF
闽剧风格钢琴独奏曲《戏·梦》的音乐分析与艺术内涵
18
作者 徐凌峰 《当代音乐》 2024年第12期69-71,共3页
《戏·梦》是由葛清创作的一首闽剧风格的钢琴独奏曲,该曲通过对闽剧曲牌[银柳丝]和[板下闯]的对比与融合运用,表达了作曲家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对“梦”主题的阐释,隐喻着对传统民间艺术传承和创新的思... 《戏·梦》是由葛清创作的一首闽剧风格的钢琴独奏曲,该曲通过对闽剧曲牌[银柳丝]和[板下闯]的对比与融合运用,表达了作曲家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对“梦”主题的阐释,隐喻着对传统民间艺术传承和创新的思考。该曲在创作上完整地引用了民间音乐素材,又不同于一般的钢琴改编曲,更多地呈现出原创性思维。在音乐风格上,作曲家并不追求高难、繁杂的作曲技术,而是更加注重对传统作曲技术的运用,完整地保留了民间音乐的韵味。从该曲的艺术内涵看,具体体现在民族性审美、声腔化技术、人文情怀与传承性理念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剧风格 钢琴独奏曲 《戏梦》 音乐分析 艺术内涵
下载PDF
钢琴二重奏艺术刍议——“叠艺”教学论
19
作者 董海珠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25-129,共5页
由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李世卫、董海珠组成的固定钢琴二重奏组合“叠艺”,自2009年起频繁活跃于钢琴二重奏舞台,于2020年首创了国内钢琴二重奏双导师制课程机制,系统编著本科、研究生钢琴二重奏系列教材,进行钢琴二重奏理论研究并组织中... 由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李世卫、董海珠组成的固定钢琴二重奏组合“叠艺”,自2009年起频繁活跃于钢琴二重奏舞台,于2020年首创了国内钢琴二重奏双导师制课程机制,系统编著本科、研究生钢琴二重奏系列教材,进行钢琴二重奏理论研究并组织中国钢琴二重奏作品创编,推动了中国钢琴二重奏及其教学的发展。“叠艺”阐述了钢琴二重奏作为钢琴艺术分支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意义;“叠艺”结合“教、创、演、研”的方式,针对钢琴专业学生的不同的特点,有针对的量身定制教学内容,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艺”组合 钢琴二重奏 中国钢琴二重奏创编 上海音乐学院
下载PDF
钢琴作品《思恋》的音乐特点与演奏意境研究
20
作者 王琳越 《当代音乐》 2024年第12期132-134,共3页
《思恋》源自抒情歌曲《那就是我》,经由中国著名钢琴家、教育家但昭义的改编,成为一部充满中国情韵的钢琴作品。但昭义的改编不仅是对原曲的再演绎,还是对钢琴这一乐器多声部表现能力淋漓尽致的挖掘,让那份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无限眷恋... 《思恋》源自抒情歌曲《那就是我》,经由中国著名钢琴家、教育家但昭义的改编,成为一部充满中国情韵的钢琴作品。但昭义的改编不仅是对原曲的再演绎,还是对钢琴这一乐器多声部表现能力淋漓尽致的挖掘,让那份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无限眷恋在琴键间跃动,散发独特的音乐韵味,成为中国钢琴艺术不断发展与完善进程中的代表。本文将介绍《思恋》的作者但昭义及作品创作背景,并探讨钢琴作品《思恋》的音乐特点与演奏意境,旨在为其他演奏家提供一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琴作品 《思恋》 音乐特点 演奏意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