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挚朴的情感 诗意的浪漫-组曲《培尔·金特》赏析 |
葛春先
|
《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1 |
0 |
|
2
|
幻觉中的欲望——管弦乐《牧神午后》前奏曲的神话基因 |
宋永莉
|
《美与时代(美学)(下)》
|
2006 |
0 |
|
3
|
鲁托斯拉夫斯基《第三交响曲》乐队音响的类型及形态 |
黄汛舫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
2001 |
3
|
|
4
|
贝多芬第八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主体性艺术特征浅析 |
段海燕
|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2
|
|
5
|
肖斯塔科维奇第九交响曲指挥研究 |
周进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1
|
|
6
|
肖斯塔科维奇《第十五交响曲》的音乐语言与潜在标题性 |
钱仁平
|
《音乐探索》
|
2000 |
1
|
|
7
|
拉威尔《波莱罗》作曲技法分析 |
孔繁昕
|
《北方音乐》
|
2016 |
1
|
|
8
|
解构 建构——郭祖荣《第八交响曲》结构思维研究 |
檀革胜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
2013 |
0 |
|
9
|
论郭祖荣单乐章交响曲的“大容量” |
涂致洁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0
|
科普兰“法国—爵士音乐”时期的经历与创作(下·续) |
何平
|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
1998 |
0 |
|
11
|
怒放的生命——浅析肖斯塔克维奇的《第五交响曲》 |
王进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
0 |
|
12
|
用音乐言说——马勒《第二交响曲》的叙事布局与结构寓意 |
张晨
|
《音乐文化研究》
|
2023 |
0 |
|
13
|
从歌德的《浮士德》看李斯特的《浮士德交响曲》 |
柯云燕
|
《北方音乐》
|
2012 |
0 |
|
14
|
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曲》新古典主义特征 |
孙中华
|
《北方音乐》
|
2011 |
0 |
|
15
|
浅谈交响曲艺术的欣赏 |
帖玲
|
《北方音乐》
|
2014 |
0 |
|
16
|
多时空交织的命运交响曲——评话剧《张謇》的悲剧精神 |
向阳
|
《剧影月报》
|
2018 |
0 |
|
17
|
试析朱践耳《第十(江雪)交响曲》 |
李波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05 |
1
|
|
18
|
“流浪者”构建的理想国度——析舒伯特《“流浪者”幻想曲》的创作特色 |
朱宁宁
|
《音乐文化研究》
|
2019 |
0 |
|
19
|
钢琴协奏曲《黄河》的时代风格特征 |
姜英实
|
《黑龙江科技信息》
|
2011 |
2
|
|
20
|
舒曼《第一交响曲“春天”》管弦乐技法探微 |
王世超
|
《北方音乐》
|
2012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