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4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京剧表演中传统元素与现代内容的融合及表现力分析
1
作者 詹志凯 《戏剧之家》 2024年第25期51-53,共3页
京剧表演是一门综合性艺术,现代京剧表演体现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特点。首先,本文具体分析了京剧表演中传统元素与现代内容融合的可行性,并指出了相应的融合表现。其次,本文从京剧表演艺术与民族声乐艺术的融合、京剧表演艺术与现代传播... 京剧表演是一门综合性艺术,现代京剧表演体现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特点。首先,本文具体分析了京剧表演中传统元素与现代内容融合的可行性,并指出了相应的融合表现。其次,本文从京剧表演艺术与民族声乐艺术的融合、京剧表演艺术与现代传播媒介的融合等方面,分析了不同艺术、不同媒介下京剧表演中传统元素与现代内容的融合方式,并就如何提升京剧表演的表现力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表演 传统元素 现代内容 融合 表现力
下载PDF
现代戏剧表演中叙事技巧的创新研究
2
作者 方婉音 《戏剧之家》 2024年第23期24-26,共3页
在现代戏剧表演中,叙事技巧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整个表演过程的核心,只有掌握好叙事技巧,才能将整个故事讲得生动形象,吸引观众。因此,在现代戏剧表演中,必须重视叙事技巧的创新与应用,使观众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戏剧表演。本文首... 在现代戏剧表演中,叙事技巧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整个表演过程的核心,只有掌握好叙事技巧,才能将整个故事讲得生动形象,吸引观众。因此,在现代戏剧表演中,必须重视叙事技巧的创新与应用,使观众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戏剧表演。本文首先介绍了现代戏剧表演中叙事技巧创新的意义,然后分析了当前我国现代戏剧表演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现代戏剧表演中叙事技巧创新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技巧 戏剧 创新
下载PDF
话剧表演中台词与演员情感动作的有效融合研究
3
作者 杨波 《戏剧之家》 2024年第23期57-59,共3页
台词与情感动作的融合可以增强角色的表现力,提升观众的观赏体验,并塑造角色形象。台词与情感动作之间具有一体性、协调性和互补性,必须紧密融合、相得益彰,才能有效地传达出角色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并最终实现对观众深刻而持久的影响... 台词与情感动作的融合可以增强角色的表现力,提升观众的观赏体验,并塑造角色形象。台词与情感动作之间具有一体性、协调性和互补性,必须紧密融合、相得益彰,才能有效地传达出角色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并最终实现对观众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力。为实现话剧表演中台词与演员情感动作的有效融合,演员可以通过借鉴优秀作品、深入理解剧本角色、体验与内化情感、控制肢体与语言表达以及反复排练与尝试等策略。通过实施上述策略,演员能够更好地将台词与情感动作融合在一起,为观众呈现出更加真实、生动和感人的表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剧表演 演员情感 表演动作
下载PDF
公共艺术赋能商业空间价值研究——以“梦游天地”城市公共艺术季为例
4
作者 温悦竹 周月 《商展经济》 2024年第13期69-72,共4页
随着公共空间的拓展,公共艺术与商业空间的关系相互融会、彼此促进。本文以“梦游天地”城市公共艺术季为例,探析公共艺术美学价值体现,帮助商业空间提高品质、增强品牌形象、增进文化交流和创造更多商业机会。本文基于广博的视角,在文... 随着公共空间的拓展,公共艺术与商业空间的关系相互融会、彼此促进。本文以“梦游天地”城市公共艺术季为例,探析公共艺术美学价值体现,帮助商业空间提高品质、增强品牌形象、增进文化交流和创造更多商业机会。本文基于广博的视角,在文化差异的背景下,以对公共艺术的共同审美体验为桥梁,持续探索二、三线城市公共艺术赋能商业空间的价值,助力于促进城市发展,提高商业空间的艺术与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艺术 商业空间 “梦游天地”城市公共艺术季 公共艺术美学 商业品牌形象 城市文化底蕴
下载PDF
“京师尚楚调”的回溯与反思
5
作者 路应昆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1-57,167,共8页
清乾隆时在北京活动的楚调,可能已包含皮黄;嘉道以后又有更多湖北艺人进入北京,所唱“楚调新声”主要为皮黄。从后人一些记述看,楚(汉)调皮黄、徽调皮黄和京调皮黄的区分主要是在语音,但余三胜等楚(汉)调艺人所唱皮黄主要是以唱腔的新... 清乾隆时在北京活动的楚调,可能已包含皮黄;嘉道以后又有更多湖北艺人进入北京,所唱“楚调新声”主要为皮黄。从后人一些记述看,楚(汉)调皮黄、徽调皮黄和京调皮黄的区分主要是在语音,但余三胜等楚(汉)调艺人所唱皮黄主要是以唱腔的新颖动听取胜,而不是靠原先的“地方特色”。楚调进京并与徽调、京调相交融,包含了对地区界限的跨越和对曲腔种类界限的跨越,这样的发展路径与近数十年来固守“剧种”界限的做法不大吻合,值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调 汉调 徽班 皮黄 京剧
下载PDF
梅兰芳表演艺术体系研究四题
6
作者 郑传寅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96-106,共11页
“梅兰芳体系”是1935年3月梅兰芳访苏时由苏联媒体和艺术家最先提出来的命题,我国国内的这一命题则是由黄佐临最先提出来的,这一命题的提出与“斯坦尼体系”的命题有关。但我国国内部分学者对梅兰芳是否建构了自己的体系、“梅体系”... “梅兰芳体系”是1935年3月梅兰芳访苏时由苏联媒体和艺术家最先提出来的命题,我国国内的这一命题则是由黄佐临最先提出来的,这一命题的提出与“斯坦尼体系”的命题有关。但我国国内部分学者对梅兰芳是否建构了自己的体系、“梅体系”是否能代表中国戏曲体系,它能否与“斯坦尼体系”“布莱希特体系”相比并,均存有异议。在笔者看来,“梅体系”完全可以成立。所谓“体系”是指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的若干成分所构成的整体。“梅体系”是指其表演艺术体系,包含剧目系统、扮相系统、身段系统、声腔系统、理论系统,涵容了从剧本创作到舞台表演的全过程,完全可以代表中国戏曲表演体系,也完全可以与“斯坦尼体系”“布莱希特体系”相比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兰芳 “梅兰芳体系” 表演艺术体系 戏曲表演 中国戏曲
下载PDF
新时期毯子功在戏曲表演中的重要性和应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谷恩东 《黄河之声》 2023年第17期110-113,共4页
毯子功在戏曲表演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既是演员必备的基本功技,也是表演中的一种艺术表达方式。参与表演中,演员自身必须具备这一基本功技艺,换言之就必须掌握戏曲舞台、武术体操、杂技以及各类舞蹈的核心要领。毯子功作为一种动... 毯子功在戏曲表演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既是演员必备的基本功技,也是表演中的一种艺术表达方式。参与表演中,演员自身必须具备这一基本功技艺,换言之就必须掌握戏曲舞台、武术体操、杂技以及各类舞蹈的核心要领。毯子功作为一种动作语言,于戏曲表演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展示优雅的姿态,借助动作传递出深情的演绎,从而能为戏曲表演增色不少,使观众们在欣赏戏曲表演时体验到更加丰富和美妙的艺术享受。基于此,本文将对舞台上毯子功在戏曲表演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巧妙地运用毯子功来增添戏曲表演的魅力进行详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毯子功 戏曲表演 重要性 应用
下载PDF
谭鑫培的意义——为武汉音乐学院“谭鑫培戏曲艺术研究中心”而做的专题讲座
8
作者 汪人元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3-50,90,167,共10页
该文有感于武汉音乐学院成立“谭鑫培戏曲艺术研究中心”,论述谭鑫培的意义在于:他是对京剧具有奠基伟业的一代宗师,他也是中国近代戏曲音乐发展阶段的一位杰出代表。谭鑫培以他杰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创造精神原则和丰富经验,泽被... 该文有感于武汉音乐学院成立“谭鑫培戏曲艺术研究中心”,论述谭鑫培的意义在于:他是对京剧具有奠基伟业的一代宗师,他也是中国近代戏曲音乐发展阶段的一位杰出代表。谭鑫培以他杰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创造精神原则和丰富经验,泽被后世。正如梅兰芳曾说谭鑫培的舞台艺术“显示着中国戏曲表演体系”,甚至“代表着中国戏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谭鑫培 京剧 谭腔 板腔体 谭鑫培戏曲艺术研究中心
下载PDF
梅兰芳对现代都市文化的影响——由梅兰芳的表演艺术理念及实践展开
9
作者 陈琛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123-133,共11页
现代都市文化深刻地影响了梅兰芳的艺术道路,他以守正创新、开放包容的精神创造了饮誉海内外的梅派表演艺术。在内外影响因素的良性互动下,梅兰芳逐渐形成了自觉而清醒的主体意识,终其一生在舞台上下建构“美”的形象。可以说,梅兰芳及... 现代都市文化深刻地影响了梅兰芳的艺术道路,他以守正创新、开放包容的精神创造了饮誉海内外的梅派表演艺术。在内外影响因素的良性互动下,梅兰芳逐渐形成了自觉而清醒的主体意识,终其一生在舞台上下建构“美”的形象。可以说,梅兰芳及其表演艺术不仅是现代都市文化的组成部分,反过来他还以其“清新”与“中正”之美的艺术理念与实践净化了现代都市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兰芳 都市文化 净化 “清新” “中正”
下载PDF
梅兰芳早期演出班社的影响——以喜连成、双庆班、玉成班为例
10
作者 俞丽伟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107-115,122,共10页
梅兰芳作为职业演员,其演出生涯的一生均浸润在演出团体中,但这个重要的群体往往被忽视,鲜少有相关阐述,这就是演出班社。晚清至民国时期,梅兰芳先入喜连成,后搭双庆班,再后搭玉成班、春合社、桐馨社等班社,再自组崇林社、承华社。演出... 梅兰芳作为职业演员,其演出生涯的一生均浸润在演出团体中,但这个重要的群体往往被忽视,鲜少有相关阐述,这就是演出班社。晚清至民国时期,梅兰芳先入喜连成,后搭双庆班,再后搭玉成班、春合社、桐馨社等班社,再自组崇林社、承华社。演出班社是戏曲演员重要的艺术场域和职业机构,梅兰芳与其水乳交融,特别是早期演出班社喜连成、双庆班、玉成班对梅兰芳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班社的发展直接推动了梅兰芳戏曲艺术的提升,梅兰芳携手经验丰富的舞台合作伙伴,推出众多叫好又叫座的演出剧目,充分体现出戏曲一棵菜的精神。梅兰芳与班社的合作与创新也推动了当时戏曲艺术的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出班社 梅兰芳 喜连成 双庆班 玉成班
下载PDF
知己相逢贵始终——李释戡与梅兰芳交往考述
11
作者 张国强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116-122,共7页
李释戡是清末民初颇具特色的文人代表,活动于军界、政界、文学艺术界,诗词造诣深厚,浸淫词曲。李释戡作为“梅党”核心成员之一,编撰剧本,填词谱曲,倾力辅助,对梅兰芳表演艺术的革新、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李释戡与梅兰芳二人亦师亦... 李释戡是清末民初颇具特色的文人代表,活动于军界、政界、文学艺术界,诗词造诣深厚,浸淫词曲。李释戡作为“梅党”核心成员之一,编撰剧本,填词谱曲,倾力辅助,对梅兰芳表演艺术的革新、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李释戡与梅兰芳二人亦师亦友,诗文酬酢,往还不绝,合力谱写文人和艺人合作的梨园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释戡 梅兰芳 生平交往 艺术革新
下载PDF
礼花与兰花——评说全本《牡丹亭》和青春版《牡丹亭》
12
作者 孙玫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3年第4期81-84,共4页
1999年7月,全本《牡丹亭》首演于美国纽约的林肯表演中心艺术节,堪称是浩大的戏剧艺术制作。当年它曾先后在美国、欧洲、澳大利亚巡回演出,后来也在新加坡艺术节举行亚洲首演,可谓轰动一时。但是,全本《牡丹亭》出现了一些与昆曲无关的... 1999年7月,全本《牡丹亭》首演于美国纽约的林肯表演中心艺术节,堪称是浩大的戏剧艺术制作。当年它曾先后在美国、欧洲、澳大利亚巡回演出,后来也在新加坡艺术节举行亚洲首演,可谓轰动一时。但是,全本《牡丹亭》出现了一些与昆曲无关的内容:部分剧目用苏州弹词(即曲艺)而非用戏曲的方式来表演,一些表演者是地方戏演员而非昆曲演员,出现了不少跟昆曲无关的中国民俗场景。青春版《牡丹亭》则从编剧、导演、表演、到音乐、舞美等方面,形成了一条龙的精英创作团队,在每一创作环节上都是精益求精。同时,青春版《牡丹亭》也不像全本《牡丹亭》那样求全、求大,而是只采撷汤显祖《牡丹亭》中的精华部分,彰显了汤显祖原作中最精彩、最有生命力的部分。虽然青春版《牡丹亭》也有轰动的海外演出,但它更多地是在中华本土大面积地巡回演出,尤其是大学校园,从而使得昆曲扎根于年轻学子的心中,这一举措对于昆曲的薪火相传,无疑具有更加深远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曲 全本《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下载PDF
汉调二黄唱腔艺术的活态传承保护
13
作者 鄢志莉 《戏剧之家》 2023年第30期6-8,共3页
汉调二黄是陕西的第二大剧种,国粹京剧的声腔来源,2006年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名录。本文通过对汉调二黄的价值、唱腔艺术、生存现状、活态传承策略进行梳理研究,探索其传承与保护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 汉调二黄是陕西的第二大剧种,国粹京剧的声腔来源,2006年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名录。本文通过对汉调二黄的价值、唱腔艺术、生存现状、活态传承策略进行梳理研究,探索其传承与保护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调二黄 唱腔艺术 传承 保护
下载PDF
汉调对京剧形成的独特贡献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志勇 朱伟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1-98,129,共8页
清中叶,昆腔的衰落为西皮、二黄声腔的传播和合流提供了契机。于湖北合流的皮黄声腔,被接踵进京的楚伶带到北京的戏曲舞台。道光年间进京的汉调,使北京剧坛为之一变,形成"班曰徽班,调曰汉调"的新局面。以余三胜为代表的楚伶,... 清中叶,昆腔的衰落为西皮、二黄声腔的传播和合流提供了契机。于湖北合流的皮黄声腔,被接踵进京的楚伶带到北京的戏曲舞台。道光年间进京的汉调,使北京剧坛为之一变,形成"班曰徽班,调曰汉调"的新局面。以余三胜为代表的楚伶,从剧目构成、声腔板式、伴奏乐器、舞台语言规范等方面对进京的汉调予以全方位改造,直接催生了京剧。从现存的乾隆、嘉庆年间的汉调剧本——"楚曲"29种来看,京剧不仅承袭了汉调的剧目与剧本,而且在分场体制、曲牌体制、演唱体制上,与汉调一脉相承。汉调进京及京剧的诞生,重构了19世纪中国戏曲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黄合奏 汉调进京 京剧形成 格局重构
下载PDF
中国京剧唱法与欧洲歌剧唱法之比较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志 沈悦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86-97,共12页
中国的京剧艺术和欧洲的歌剧艺术从产生、发展到成熟在艺术表达上都形成了它们自身的途径和手段。由于受到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审美意识等影响 ,两者在声部划分 ,各声部的音色、特色 ,呼吸、发声、语言、共鸣的四个技法方面及“艺术... 中国的京剧艺术和欧洲的歌剧艺术从产生、发展到成熟在艺术表达上都形成了它们自身的途径和手段。由于受到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审美意识等影响 ,两者在声部划分 ,各声部的音色、特色 ,呼吸、发声、语言、共鸣的四个技法方面及“艺术表现”上存在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京剧 唱法 欧洲 歌剧 比较研究 行当 声部 音色 发声 共鸣 呼吸方法
下载PDF
满族对北京的文化奉献 被引量:10
16
作者 关纪新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3-92,共10页
清代,京师是满族的聚居区,其地域文化受到满族民族文化多向度的影响。北京话,是经过满族依据本民族语言特点来重塑汉语北京方言的文化结晶;旗人作家们在创作中体现了京腔语言的风采神韵,开创了“京味儿”文学流派;满族在京剧和曲艺等北... 清代,京师是满族的聚居区,其地域文化受到满族民族文化多向度的影响。北京话,是经过满族依据本民族语言特点来重塑汉语北京方言的文化结晶;旗人作家们在创作中体现了京腔语言的风采神韵,开创了“京味儿”文学流派;满族在京剧和曲艺等北京传统表演艺术的形成与完善方面贡献良多;满族的习俗曾给予北京文化以熏染;而昔日满族人的性格气质,也在当下北京人的精神文化层面留有烙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族 北京 民族文化 影响 奉献
下载PDF
论戏曲教学中的“口传心授” 被引量:15
17
作者 沈勇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63-166,共4页
本文主要从"口传心授"这种传统戏曲教学方法入手,从"口传心授"三个层面内涵的不同呈现形态与实际教学状况,展开进一步的探究与阐述,明确了戏曲在不同层次、不同阶段中"授"与"受"的内涵及相互... 本文主要从"口传心授"这种传统戏曲教学方法入手,从"口传心授"三个层面内涵的不同呈现形态与实际教学状况,展开进一步的探究与阐述,明确了戏曲在不同层次、不同阶段中"授"与"受"的内涵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戏曲教学应该遵循戏曲特性进行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教学 戏曲表演 口传心授 教与学 心授与心受
下载PDF
声乐表演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究——评《声乐教学与表演艺术实践探索》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路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声乐表演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声乐教学与表演艺术实践探索》是由张红英、王浩东和张钒合作编著的一本针对声乐教学和表演艺术实践的专业书籍。这本书主要阐述了声乐教学和艺术表演实践技巧,深入分析和研究... 声乐表演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声乐教学与表演艺术实践探索》是由张红英、王浩东和张钒合作编著的一本针对声乐教学和表演艺术实践的专业书籍。这本书主要阐述了声乐教学和艺术表演实践技巧,深入分析和研究了声乐教学及艺术表演实践的内容,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科学、系统地掌握声乐表演。该书一共划分为八个章节,八个章节循序渐进、各有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演艺术 声乐教学 实践探索 声乐表演 实践探究 教学理论 艺术表演形式 表演实践
下载PDF
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的圆美观 被引量:7
19
作者 危磊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24-128,共5页
 中国戏曲表演艺术以圆为美的观念蕴含着一种传统文化的精神和民族的审美心理结构。它以一种内在的审美张力规范着戏曲表演者,牵引着戏曲观赏者的注意力和想象力,并以其独特的功能和诱人的魅力,贯穿于戏曲表演的"四功五法"...  中国戏曲表演艺术以圆为美的观念蕴含着一种传统文化的精神和民族的审美心理结构。它以一种内在的审美张力规范着戏曲表演者,牵引着戏曲观赏者的注意力和想象力,并以其独特的功能和诱人的魅力,贯穿于戏曲表演的"四功五法"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 圆美观 中国 戏曲表演艺术
下载PDF
略论藏戏唱腔(囊达)的演唱艺术 被引量:5
20
作者 次仁朗杰 卫英 《西藏艺术研究》 2009年第1期64-68,共5页
藏戏艺术的研究属于民族戏曲艺术研究的范畴,涉及整个藏戏艺术的形成、发展、剧目、音乐语言、风格流派等诸多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就藏戏唱腔的声部分类与演唱形式、唱腔的使用规则,以及唱腔的"缜固"技巧等... 藏戏艺术的研究属于民族戏曲艺术研究的范畴,涉及整个藏戏艺术的形成、发展、剧目、音乐语言、风格流派等诸多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就藏戏唱腔的声部分类与演唱形式、唱腔的使用规则,以及唱腔的"缜固"技巧等作了初步分析和归纳,以期进一步促进对藏戏唱腔及其演唱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戏 唱腔 演唱 “缜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